唐伯虎的画中茶韵(组图)
唐寅《事茗图》局部。
唐寅(唐伯虎)为人们所熟知可能更多地是通过《唐伯虎点秋香》的电影和故事。其实,唐寅是明末四才子之一,精通书画。茶画是他画作中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明代茶画的一绝。
明代的茶艺思想,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哲学思想加深,主张契合自然,茶与山水、天地、宇宙交融;二是民间俗饮不断发展,茶人友爱、和谐的思想深深影响各阶层民众。茶画,作为茶文化的重要部分,当然离不开上述特征。
风流才子唐伯虎,是明代著名的文人,诗词书画,样样精绝,他的画充满了浪漫的情调与豪放的风格,但又不是放荡不羁。唐伯虎一生爱茶,与茶结下不解之缘。他爱茶,喝茶写茶画茶,《事茗图》是他茶画中一幅体现明代茶文化的名作。
唐寅《事茗图》。
画中,他用自己熟练的山水人物画法,勾勒出高山流水,巨石苍松,飞泉急瀑。这些景色,或远或近,或显或隐,近者清晰,远者朦胧,既有清晰之美,又有朦胧之韵。在画的正中,一条溪水弯曲汩汩流过,在溪的左岸,几间房屋隐于松、竹林中,房下是流水,房上是云雾缭绕。
此景,让人一看,宛如世外桃源。房中,门户大开,一人正在就读,案头置有茶壶,茶盏,品茶就读之意韵荡然飘出。屋外右边,一老者手持竹杖,行在小桥中,身后跟着小童,小童手中抱着古琴……也许,这又是一个契合自然的茶人。
此画左边,唐伯虎自作题诗:“日常何所事?茗碗自矜持。料得南窗下,清风满鬓丝。”有人说,这是唐伯虎心隐山林品茶就读的生活画,也有人说,这是明代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文人雅仕隐居图。《事茗图》,不管是画还是书,都是明代佳品。
唐寅《品茶图》及题跋。
如果说,《事茗图》是一种朦胧的意境韵味美,那么,唐伯虎的另一幅茶画《品茶图》,则是清晰美。《品茶图》宛如一幅特写镜头的画。画中一位雅士稳坐于旷野之中,松树之下,他的身边放着茶杯,边品茶边听琴女弹琴。琴女坐姿雅美,弹琴情入曲境,茶童在石后煮茶。此画,人物的画面较大,人物的表情清晰可见。
从唐伯虎的这两幅茶画中,可以看到,他的茶画作品,是与明代的茶文化特点紧紧相连的。上面说过,明代的茶艺思想,主张契合自然,茶与山水,天地,宇宙交融。茶人友爱,和谐共饮。这些意韵,在两幅茶画中都得到很好地反映。
唐寅《品茶图》局部。
为什么明代的茶文化主张契合自然?这是有历史原因的。明代开基皇帝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是明代茶文化的主导与发展者,是自然派茶人的主要代表。在政治上,他失了意后,十分厌恶宫廷尔虞我诈的政治斗争,因而,他走向了人生的另一面,隐逸。他在隐逸的道路上,创出了自然派茶道。在他的影响下,不少失意的文人,开始步入并留恋起此道来。
来源: 艺术中国 当今,谁能够悠闲地在豪宅内,四平八稳的饮茶???兴之余,还装模作样的写写画画????——记得90年代中期,沦陷区的症腐干部及”公务猿“们还特别享受其什么书报补贴呢!!!致使红三代们书满架;画充栋~~~~!其实,它们自己及亲朋好友们都知晓,此类狗官及既得利益者们都是:驴子屙屎外面光!!!即,《卖甘蔗言》里说的,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中华传统中,真正饮茶者,皆文化界之鸿儒及中儒者;官府中之往来交际者用之!可以这么说:乃《阳春白雪》层面中事也!《下里巴人》于茶文化无缘!——然而今天,狗官级别越大,所拥有名茶越巨;世袭制共匪帮特权早已渗透饮茶界;80年代初,共匪帮统治之沦陷区,到处时兴种植茶树(那时仍然大锅饭,各级狗官都是公派之茶叶,均为白布袋囊之,以小车送与狗官家中)宋人有诗曰:无论平地与高山,无限风光尽被占;採得百花成蜜后,不知辛苦为谁甜(这里是说蜜蜂)!当今之事,无不如此!!!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