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vior 发表于 2014-7-23 15:07:07

[转帖]“诱奸”的博导和溃败的大学

学校教育作为每个人迈向社会前的预备,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所以,不管在东方还是西方,不管是在古代还是当今,几乎所有人对于维护大学的尊严和神圣都抱有热切的期待。但是,大学的生态无疑又是脆弱的,它首先要求一群有高度自律和充满知识智慧的教师和一群有着深切求知欲望的学生,两者在一起共同构筑一个研习和传播人类知识的共同体。

    以最为知名的希波克拉底之誓来看,这应该是最早最有力的对职业做出规范的文本,其中对新入门的医生,明确提出:“对传授我医术的老师,我要像父母一样敬重,并作为终身的职业。对我的儿子、老师的儿子以及我的门徒,我要悉心传授医学知识……无论进入谁家,只是为了治病,不为所欲为,不接受贿赂,不勾引异性。”这也成为了很多西方大学的基本规范。

    理想高远,但遮不住残酷的现实。近日,诸多被曝光的事件又在不断地冲击着这个社会起码的坚守。

    厦门大学历史学系2007级一名博士研究生以@汀洋为名在微博上举报其博导吴春明长期“诱奸”女学生,并透露了诸多细节。以发表论文相诱惑,以保研问题相哄骗,以不能正常毕业相威胁……如此种种,读来让人触目惊心。而不知真假的知情人消息,如吴春明所言的 “连睡几个都没搞清楚”,以及所承认的 “和女生开房的发票在国家课题里报销”,更是挠痛了网友们的嗨点。

    看其履历,吴春明生于1966年。他本、硕、博一直在厦门大学就读,从讲师、副教授一直到教授,皆在厦门大学完成,现在未及50岁的他已是特聘教授、博导,说明他在厦门大学这个江湖里具有强劲的生存能力,能够在这一个地方掌控学术资源。但观其学术成就,专著不过二三部,可谓成绩寥寥,观其校方发布之履历,以兼职、课题和各类官方奖项自我标榜。

    此次事发之后,吴春明未置几词,厦门大学历史系虽然终止其教授委员会履职,并将考古专业重要事项直接收归历史系,可谓是一举而两得。随后,校方迫于舆论之压力,不得不成立专门工作组,暂停其招生和指导研究生。

    但是,在学校调查还没有任何进展之时,122位厦大学生以“吴春明指导过的所有研究生”之名于7月14日发出公开信力挺吴春明,声称“‘@汀洋’在微博中指控吴老师利用导师之便对众多女生行不轨之事与事实不符”,“实在令人寒心。”同时盛赞自己的老师学术上,是“东南考古第三代的中坚”,教书育人上“关心学生的生活、就业”,“总是在最关键的环节不遗余力、毫无保留地帮助我们”。

    这种行为引发诸多观者质疑。网友质疑之一是,发公开信挺吴春明的学生,本身就是利益相关方,与“导师”的关系可谓一荣俱荣、一毁俱毁,证词缺乏说服力;质疑之二,话语虽略粗俗,但道理却着实直接明了,“这122名学生怎么那么清楚吴春明裤裆的事儿?还能一起站出来联名保护?”“他搞不搞女人,学生居然能知道,难道他们每天24小时监视该博导么”?

    当然,学生们维护自己“老师”的心情可以理解,而作为学习历史的人,应该懂得秉笔直书,应该懂得坚持“文直”、“事核”的原则。而非通过这种“抱团”的方式,来显示他们在这个事件博弈中所能体现的“分量”。

    另外,吴春明的学生,真的尊重并关心自己的老师,何不呼吁学校公正调查,或者鼓励吴春明以@汀洋诽谤之名报案呢? 恐怕最不能让人理解的方式就是通过写公开信来给校方施压,并攻击举报者。这种“抱团”的方式既无助于公正的调查,也无助于提升吴春明的知名度,只会让他继续在风口浪尖接受舆论的鞭挞。

    此外,女研究生的关于博导诱奸的举报之所以赚得网友的信任与同情,也在于类似事件在中国有着坚实的现实基础,已经不是第一次曝光了。扪心自问,凡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谁人不知道学校里的几件“丑事”呢,哪个学术圈子里不会有几件“丑事”作为酒桌上的笑料长期传播呢?

    君不见,在过去的数十年,学术抄袭、学术腐败屡屡爆发,甚至是呈现“窝案”态势,然而,真正被严肃处理的学术不端行为,可以说是寥寥无几,真正严肃对待学术不端行为的学校,更是寥寥无几。而换到吴春明事件,要指望厦门大学调查并公布真相,也实在太难。如果举报属实,这要给自诩辉煌的厦门大学蒙上多大的阴影,这会使力争“精英”、“世界一流”的厦门大学似乎没有台阶可下。

    学校调查往往流于“糊涂僧断葫芦案”,还因学术界还是一张私人关系网,师生情谊、同门情谊、同事情谊……私人关系用于公事之中,导致校方处理这类事件时,抹不开情面,只能“和稀泥”。

    究其深层原因,今天中国大学在自诩学术成就和学生培养辉煌之时,不掩它们孱弱的底色和本质。虽然自1977年中国大学系统回到轨道以来,中断多年的学术和大学教育得以重新开始,但是在缺乏有效制度约束,缺乏完整学术评价机制的背景之下,中国大学呈现出一遍野蛮生长之势。尤其是90年代开始高校大跃进之后,经费、课题、学校规模就成为体制推动大学前进的核心治理术。

    学校开始加速官僚化和利益化的进程,学校管理层大部分已经堕落为低俗的、低级趣味的官僚。加之,市场经济的大潮激荡了一代人的心灵,财富和权力的欲望让他们脱离象牙塔,开始对人生俗事充满渴望。他们的知识成为了他们饭桌上自我炫耀的资本,他们的学校职务成为了他们在体制内和官员进行攀比的筹码,他们的学术职务成为了他们在体制内谋求课题的玩物,并且乐此不疲。

    不止于此,他们开始“拉帮结派”、“任人唯亲”,壮大自己的学术领地,并将其山头化。现今的大学,充满着宗派的色彩,他们像运作关系一样运作着学术,进而扩大自己在政、学、商界的再生产,争取更多的官员学生,获得更高的学校行政职务,谋求更多的学术职务,攫取更多的学术经费。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他们无疑垄断了主要的学术资源,搭建起了共同进退的学术联盟。如此一来,他们在社会上搭建起了错综复杂的关系网络,他们在学校内建立了“霸主”地位,他们在自己的学科里建立了“我代表本学科的真理”的社会事实。这样,撼动他们比撼动体制内的“大老虎”还难。

    而年轻的一代学者,他们一部分还能沉潜学问,但是大多数却对学术“霸主”们充满膜拜,对他们表面光鲜的职务、恣意妄为的行为充满着渴望;当然,他们在私下的酒桌饭局上也总不忘充当批判者的角色。

    所以,校方遇到这类事情,总是充满了“维稳”官员一般的智慧,能用资源、经费、岗位解决的问题就不是问题,学校的行政管理层充当了并非光彩的角色,他们并不急于解决问题,而是要先理顺关系;他们并不急于树立正常的价值,而是要先理顺背后的利益;他们并不急于保护弱势的受害者,即便是自己的学生,而是要先保护好有权有势的同盟者。

    社会对学校的神圣有着很多的期待,但是中国大学却用现实告诉社会:贪婪和欲望不止是社会的产物,学校甚至可以比社会更加堕落。

    学校作为社会再生产、作为社会更新重要的场所,他对社会未来的生态有着重要的影响,对社会秩序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如果社会腐烂了,那么大学一定发挥了先锋的作用,如果大学充满了潜规则,那么我们的社会还会好吗?

    因而,我们不能不反思我们的大学体制,这个局面必须被终止;我们也不能不反思我们的学术体制,他不能再成为“权势者”的江湖,否则等待我们的将是更大的溃败。

    来源: 财经微信号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转帖]“诱奸”的博导和溃败的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