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敢不给政府面子?!德国媒体凭啥这么牛?
本帖最后由 诚毅 于 2014-10-11 22:26 编辑德国媒体为啥这么牛?
#凤凰名博东欧行# 德国首都柏林有这样一家名为《德国日报》的媒体:由几个无钱也无报刊从业经验的人于1979年在西柏林成立,他们所拥有的只有献身精神和办报热情。刚开始他们就拒绝广告,通过提前预定的方式筹集办报所需资金。最终他们成功了,现在已发展为德国第七大全国性报刊。
该报是一个左翼媒体,倾向于德国绿党,其基本价值观是反战、反核、反对死刑、保护人权,特别是保护弱势群体和少数民族,主张与来德国的外国人友好相处。该报甚至在其办公大楼屋顶上写了这样一句话:没有一个人是非法的(No one is illegal )。这句话的意思是,即使是非法入境的外国难民,他们也有权在德国居住。只有行为的非法,人本身并不是非法的。但是,面对强势人物和权力,这家媒体就不那么客气了。该报公开把德国警察成为“公牛”(Bull),遭到警方的起诉。虽然法庭判决这家报纸败诉,但并未有任何惩罚措施,只是要求报纸今后不得继续侮辱警察。但该报并不打算低头,而是换了另外一种方式,他们将警察简称为“B”,也就是BULL的第一个字母。如此一来,即使警察、法庭和读者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但谁也对它奈何不得。
据该报编辑部主任丹尼尔(Daniel Kretschmar)先生介绍,该报设有一个名为“真相”的栏目,此栏目经常惹事,花的律师费也最高。尽管如此,该报并不打算撤销,因为此栏目深受读者喜爱。记得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情:该栏目发表文章《波兰的新土豆》,公开讽刺波兰总统卡钦斯基孪生兄弟(弟弟当总统,哥哥当总理),把这两兄弟戏谑为“土豆”,这不仅是对卡钦斯基身材的讽刺,也暗示他是一个没有受过教育、愚蠢的人(德文里土豆有农民、活宝的意思)。文章登出后遭到波兰政府的抗议,要求德国政府和报纸对其道歉。哥哥卡钦斯基说,波兰与德国的关系将继续紧张下去,直到德国政府对《每日新闻》采取行动。“侮辱国家元首就是犯罪,必须承担后果。”然而,德国政府认为自己不应对此负责,因为该报不代表所有德国人的看法并且政府不应干涉新闻界。德国政府表示,政府无权惩罚媒体,也不应该进行惩罚。为此,卡钦斯基取消了与德国总理默克尔的会晤。虽然德国和波兰两国关系受到损害,但《德国日报》还是不依不饶,公开向德国和波兰政府叫板:“德国政府无权代替我们道歉。波兰政府如果不服,可以在任何报纸上发表文章,告诉读者,波兰总统并不是土豆。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德国最大的媒体之一《图片报》经常刊登一些裸体女人的图片,《德国日报》在真相栏目里讽刺《图片报》的老板狄克曼:“他之所以喜欢刊登淫秽图片,是因为狄克曼的生殖器太小了。一般而言,生殖器小的人都有某种心理问题,他们喜欢通过观赏女性裸体来满足其某些能力的不足”。此言一出,立即引起《图片报》和狄克曼的抗议,但狄克曼却毫无反击办法,因为《德国日报》在“真相”栏目上就公开宣示:“真相并非真实”。《德国日报》甚至还辩驳道: “我们说的本来就不是真实的事情,但你们无法否认整天做这些肮脏的事”。虽然《图片报》块头更大,但居然对一个比它小得很多的媒体无可奈何。尽管把《德国日报》告上了法庭,但法庭的终审判决只是要求双方庭外和解。当然法庭也希望《德国日报》停止类似的攻击行为,但该报却只是承诺:“我们不再重复发表这样的文章”。《德国日报》负责人说:“发表这样一个承诺对我们一点儿影响都没有,因为我们也没有再刊登的意思。”《德国日报》编辑部主任丹尼尔说:“我们之所以敢于嘲讽狄克曼,那是因为狄克曼在德国属于强势人物,如果讽刺的是普通人,那判决结果就不是这样了。”
那么,德国媒体为何如此“穷横、穷横”呢?原因很简单,报纸不属于政府,也不归政府管辖,因而政府对报纸并无影响力。如果政府对报纸不满,最好的办法是通过司法途径解决。由于德国无新闻审查制度,因此政府不能事先审核稿件,也就不能决定稿子是否可以发表。
那么,媒体如何与政府相处呢?丹尼尔介绍,只要合法经营,政府就无法干涉媒体,而媒体也没有义务为政府宣传,相反,媒体经常和政府唱反调。媒体是独立的,它们有权决定刊登什么文章。“如果哪天出现默克尔的桃色新闻,我们肯定会刊登,而且也很乐意这样做”。丹尼尔如是说。
[网文转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