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傾中政策 人民用選票教訓
來源:自由時報記者施曉光/特稿
百里侯之役國民黨潰不成軍,吞下台灣地方選舉史上最慘烈的一仗,這場選舉不但是「馬主席」的檢定考試,「馬總統」任內最後一次的期中信任投票,也形同全民對馬政府傾中經貿政策路線的一次不信任投票,藍軍成敗利鈍擺在眼前,民心向背也再清楚不過。
馬政府上台以來,由於諸多政策讓人民反感,立法、行政部門又溝通不良,施政一路跌腳絆手,加上國內經濟不振,人民薪資所得停滯不前甚至倒退,受薪階級淪為窮忙族,年輕人看不到希望的未來,當初馬所提的股市上萬點、「六三三」以及部分愛台十二項建設支票跳票,以致民調滿意度始終趴在低檔。
這次選舉初期,國內爆發黑心油問題,由於馬政府處理過程荒腔走板,民眾怨聲載道,以致國民黨選情從北到南低迷不振,最後為召喚深藍鐵票,搶救選情,藍營竟在一場地方選舉中祭出國家認同牌與族群牌,意圖將選戰導入藍、綠對決,反而因此弄巧成拙,徒增人民反感,最後才以選票向國民黨與馬政府表達強烈不滿。
就在選前的決戰階段,中韓宣布簽署FTA,讓馬英九如獲至寶,彷彿在即將滅頂的絕望選情中,漂來一根「浮木」,府、院、黨鋪天蓋地以「經濟危機牌」恫嚇人民,企圖護航兩岸服貿協議闖關。
兩週來,藍營設定「經濟危機牌」為選舉主戰場,馬英九不斷訴求選民要在對中經貿「開放」或「閉鎖」路線做出選擇,因此,在一定意義上,這次投票結果也可視為全民對馬政府兩岸經貿路線的一次公民投票,昨晚開票結果的背後意義,不言而喻。
國民黨猛打中韓FTA衝擊,妄想可以催出所謂「經濟選民」,但畢竟只是一個概念空泛的名詞,與一般市井小民、中產階級尋常生活經驗完全脫卯,國民黨等於打了一記「空拳」,自傷筋肌。
這次選舉結果,表面上是民進黨大勝,但背後真實原因卻是國民黨領導人一意孤行,走向自我摧毀,藍營群眾拒絕跟隨再做藍綠對決的棋子。
馬選前一再把這場地方選戰的調性拉高到國家總路線的抉擇,更讓自己難有駁辭空間!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