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留学生和中国的文化思想潮流(上)
近代留学生和中国的文化思想潮流(上)文章来源: cavebear 于 2005-06-13 23:46:05
首先提起一本近代写ji女P客的禁书,名字想不起来了(海上花列传?),记得特点是男的话语用官话,女的都用方言(苏州话?) 。里面有经邦纬国之才的男主人公,大P客,对留学生极其鄙00视,觉得他们没有真才实学,哗众取宠,下0流自私,低0级0趣味。
这就是一个对近代留学生整体的起码的基础认识:他们大部分和我们一样,是为了赶时髦(留学代替了科举),为了个人前途而留洋的。当然其中的一些成名的,可能比较有理想,才华,代言时代精神,思想激进,肯牺牲投入,这些人对中国近代文化思想潮流留下明显影响。(因为谈的是文化思想,理工科的就不讲了) 。
首先是留日派。特点:公派有一些(杨度,曹汝霖) ,自费的往往是家里穷的(比如鲁迅) ,因为近,省钱,而且文化相近。总人数最多。另外以学法政,军事的为主。大部分人浑浑噩噩,吃喝玩乐 ,少数奋发图强,如秋瑾,陈天华等同盟会员。最后除了牺牲,病死的,出了很多军阀,象阎锡山;很多掌点权的头面人物,抗战前没有及时死掉的,都成了汉0奸(王辑唐,殷汝耕,曹汝霖,黄郛) ,留下蒋介石,汤恩伯。主要地由于抗日战争的结果,他们在中国香火灭绝。一提起日本,前面总加一个形容词“小” ,那还牛币个什么劲呀,结果本来值得学习的东西也忽略了。虽然如此,在文化上还是遗留很多痕迹,比如现代白话文中大量的日文词语,还有郭末若,鲁迅的大名。
留苏,这一派的人大部分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十月革命到大革命失败) 去苏联的国共人士。不论国共都从苏联那里受益很多。似乎由于残酷内部斗争,还有后来的翻脸,以及苏联的最终垮台,这一派人虽然出了很多国家领导人(蒋经国,刘少奇,杨尚昆等) ,还有后来的江主席,李总理,这一派也打不出旗子招牌。其实根本原因,是在中国,苏联体系的植入,出了大问题,连赫赫有名的苏联军队的制度都未能学来,无数人倒在教0条主义0罪0名之下。成功学来的东西,如国民经济计划体制,院校制度,都是属于改革的对象,要被清除掉的。
最后就是欧美,先欧后美,主要是美。欧美大不同,总结起来就是:留欧的实绩多,留美的牛皮大。留欧的,无论是从政的周恩来,邓小平,还是画画的徐悲鸿,还有写书的老舍,钱钟书,都是干实事的。这是因为欧洲现代化程度高,矛盾明显,人民文化水平高,知识分子受尊重,不脱离社会。大学的水平也高。留欧的,即使是打工,也能感受社会风潮,扩大视野。但是学理工科的太少。建国后由于中国走苏联模式,这批人也没了势力。
留美的学理工的人很多,这些人对中国近代科学的扎根发展,贡献早于留苏生(留苏的理工学生,大部分是第二代,建国后才回国) 。但是,现在NB轰轰的所谓代表人物,大师,主要是一些人文社会科学的学者。这些人的典型经历,就是清华四年--庚子赔款留美二三年博士--回国当教授。其中清华,北大,南开三校教授,很多有云南山沟联大经历。典型价值就是所谓自由主义。由于他们的这个价值观,留学背景,加上强烈的民族情感,使他们在抗日战争中做出了正确的政治选择,又由于他们留学的美国在中国抗战中的作用,在战后他们在中国人民,尤其是青年知识分子的声望到达顶峰,因而积极参与政治,成为一只举足轻重的力量。有由于今天人们谈起这些人,主要地不是谈学术成就,而是他们的自由主义的政治观。建国后,经过反右,文0革等一系列事件,这批人大受摧残。现在由于政治风云的反复,中国原来发展模式的挫折,他们又死灰复燃。占领了大学和一些杂志等很多意识形态斗争阵地,在年轻人中吃香得很。他们的竞争者,比如所谓保守派,新左派,理论体系上都有着这样那样的缺陷(保守派不提了,新左派的经济方针,不管事理论还是实践都几乎是零) ,而他们在文化,伦理,政治,经济上都有成熟理论,又有欧美的成功发展经验,所以不论政府怎样整肃,只要你提不出其它有力的体系,早晚看他越发壮大,最后还是从思想上被它俘虏。现在这个趋势已经很明显了。比如对五十年代院校改革的反动,强调什么“素质” 教育,都是政府行为。俺的下篇,就专门谈这个留美自由派。他们的一些明显缺陷居然从来没有人谈起,真不知中国知识分子几十年都干什么去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