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曲之王:《十面埋伏》(图)
http://www.newsancai.com/images/stories/newphoto/2015/01/arts/20150124.jpg【新三才首发】琵琶本身是拨弹乐器之王,(从字面理解也是,琵琶二字都有两个王)而这首《十面埋伏》又是琵琶曲中之王,可谓王中之王。对于曲子的题目,据说是当年的韩信使用十面埋伏的方法,大败项羽。而到底是哪十面,没有记载。
佛家有十方世界之说,十方是指四面八方加上上下,共十方。也许韩信就是这样,布下天罗地网,使得项羽上天不得,入地不能,八方又被围堵,最后只落得乌江自刎的结局。这才是最厉害的兵法。
今天就先分析一下这个上下及天地。其实四面八方根本就困不住项羽的,只要过了乌江,韩信也就无计可施。韩信明白这个道理,相传在项羽退兵乌江之前,韩信早就派人到乌江边,用糖汁写了“霸王自刎乌江”六个大字,蚂蚁嗅到糖的甜味,从四面八方聚拢来舔糖汁,使得项羽认为这是天意。常言道天意不可违,项羽便自刎而死。
这个“天意”,就是天地,就是人的内心也叫信心,韩信就胜在打击了项羽的信心。所以韩信的十面埋伏是包括这个天地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攻心战。这才是十面埋伏的全部意义,史书上没有记录或许是我们后人不理解罢了。
这首琵琶曲《十面埋伏》可谓惊心动魄,紧张又威武,从气势上也是没有任何的一首曲目可以相提并论的。以至于现在的武打片只要一遇到紧张的气氛,就喜欢使用这首《十面埋伏》的开始部分来衬托,足以证明这首曲子,也是可以攻心的,也同当年的韩信一样,真的是十面埋伏。
明代王猷定《汤琵琶传》中,记有被时人称为“汤琵琶”的汤应曾弹奏《楚汉》时的情景:“当其两军决战时,声动天地,瓦屋若飞坠。徐而察之,有金声、鼓声、剑弩声、人马辟易声,俄而无声,久之有怨而难明者,为楚歌声;凄而壮者,为项王悲歌慷慨之声、别姬声。陷大泽有追骑声,至乌江有项王自刎声,余骑蹂践争项王声。使闻者始而奋,既而恐,终而涕泣之无从也。”
《十面埋伏》全曲分十三个段落,都标题可归三部分:
第一部分:(1)“列营”全曲序引,表现出征前的金鼓战号齐鸣,众人呐喊的激励场面。音乐由散渐快,调式的复合性及其交替转换,更使音乐增加不稳定性。(2)“吹打”。(3)“点将”主题呈式,用接连不断的长轮指手法(但轮一句轮一拂轮)和“扣、抹、弹、抹”组合指法,表现将士威武的气派。(4)“排阵”。(5)“走队”音乐与前有一定的对比,用“遮、分”和“遮、划”手法进一步展现军队勇武矫健的雄姿。
第二部分:(6)“埋伏”表现决战前夕夜晚,汉军在垓下伏兵,气象宁静而又紧张,为下面两段作铺垫。(7)“鸡鸣山小战”楚汉两军短兵相接,刀枪相击,气息急促,音乐初步展开。(8)“九里山大战”描绘两军激战的生死搏杀场面。马蹄声、刀戈相击声、呐喊声交织起伏,震撼人心。先用“划、排、弹、排”交替弹法,后用拼双弦、推拉等技法,将音乐推向高潮。第三部分:(9)“项王败阵”(10)“乌江自刎”先是节奏零落的同音反复和节奏紧密的马蹄声交替,表现了突围落荒而走的项王和汉军紧追不舍的场面;然后是一段悲壮的旋律,表现项羽自刎;最后四弦一“划”后急“伏”(又称“煞住”),音乐嘎然而止。原曲还有:(11)“众串凯”(12)“诸将争功”(13)“得胜回营”
纵观这首琵琶曲,真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曲中之王。这首琵琶曲同当年的韩信一样,流传于世,万古流芳。
备注:琵琶,被称为“弹拨乐器之王”、“弹拨乐器首座”,拨弦类弦鸣乐器。木制,音箱呈半梨形,上装四弦,原先是用丝线,现多用钢丝、钢绳、尼龙制成。颈与面板上设用以确定音位的“相”和“品”。演奏时竖抱,左手按弦,右手五指弹奏,是可独奏、伴奏、重奏、合奏的重要民族乐器。琵琶, 是东亚传统弹拨乐器,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最早被称为“琵琶”的乐器大约在中国秦朝出现。“琵琶”二字中的“珏”意为“二玉相碰,发出悦耳碰击声”,表示 这是一种以弹碰琴弦的方式发声的乐器。“比”指“琴弦等列”。“巴”指这种乐器总是附着在演奏者身上,和琴瑟不接触人体相异。在唐朝以前,琵琶也是汉语里 对所有鲁特琴族(又称琉特属)弹拨乐器的总称。
【新三才首发 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新远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