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常见意象
來源:360doc個人圖書館什么是意象?
所谓意象,通常是指意与象,主观与客观两方面,也就是说,是诗人的立意与所描写的物象的结合。即指诗歌中浸润了诗人情感的物象。
诗歌中的意象,既指叙事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又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或物。
意境是诗中意与境两个因素的和谐统一,是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诗讲究含蓄 言在此意在彼
写景,则借景抒情
咏物,则托物言志
景、物——客观之“象”
情、志——主观的“意”
典型意象的理解与赏析
1.月亮——思乡的代名词
2.菊花——人格的写照(坚强的品格 清高的气质)
3.梅花——高洁的象征
4.松——孤直耐寒(傲霜斗雪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
5.莲——爱的表达
6.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
7.杜鹃鸟——凄凉哀伤的象征
8.寒蝉——高洁、悲凉的同义词
9.鸿雁——引发思乡怀亲之情与羁旅感伤
10.柳——离情的象征
11.南浦、长亭——离别之所
12. 芳草——离别与离恨
13.芭蕉——凄苦之音(孤独与忧愁)
14.羌笛、胡笳——凄切之音
15.乌鸦——衰败荒凉之兆
16.水——绵绵的愁思
1.月亮——思乡的代名词
欣赏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月+情思=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露总是白的,但今夜更白,因为感受在今夜;月无处不明,但故乡更明,因为异地思家。诗人以幻作真,为的是突出对故乡的思念。
1.月亮——思乡的代名词
欣赏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
诗句以委婉的疑问点出了这月圆之夜人间普遍的怀人心绪,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朋友的深切思念。
赏析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
欲问吴江别来意,青山明月梦中看。
王昌龄《李四仓曹宅夜饮》
(望云思友,见月怀人,是古代诗词中常用手法。杜甫诗《恨别》“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也是借白云明月,寄托对友人的怀念。)+
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刘长卿《谪仙怨》
(写别后相隔之遥与思念之深,希望悠悠的白云,把自己的一片思念之情带给千里万里之外的友人。)
隔千里兮共明月 谢庄《月赋》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
(对月思人)
2.菊花——人格的写照(坚强的品格 清高的气质)
欣赏
秋从绕舍似陶家,
遍绕离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缜《菊花》
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
夕餐秋菊之落英。
屈原《离骚》
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
赏析
宁可枝头抱香死,
何曾吹落北风中。
宋郑思肖《寒菊》
寂寞东篱湿露华,
依前金蕾照泥沙。
宋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
3.梅花——高洁的象征
欣赏
一朵忽先变,
百花皆后香。
陈高《梅花》
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
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洁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
赏析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陆游《咏梅》
借梅花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精神。
不要人夸颜色好,
只留清气满乾坤。
元 王冕《墨梅》
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
梅花“以花贵,自战国始”,到梁、陈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咏梅诗。但大都是对花本身的描写或用于赠别,尚无明显的象征寄托;到唐宋时期,梅花已成为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
例如:张耒 “何以伴高洁,清晓颂《黄庭》”苏轼 “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陆游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4.松——孤直耐寒(傲霜斗雪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
欣赏
愿君学长松,
慎勿作桃李。
李白《赠韦侍御黄裳》
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
岂不罹凝寒,
松柏有本性。
三国刘桢《赠从弟》
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
赏析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后世诗歌常用松柏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
例如:
后来富贵已凋落,岁寒松柏犹依然。 刘禹锡
孤标百尺雪中见,长啸一声风里闻。桃李傍他真是佞,藤萝攀尔亦非群。
李山甫
5.莲——爱的表达(“莲”与“怜”音同,古诗中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欣赏
采莲南塘秋,
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
莲子青如水。
南朝乐府《西洲曲》
莲子即怜子,青即情。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
赏析
雾露隐芙蓉,
见莲不分明。
晋《子夜歌四十二首》
雾气露珠隐去了莲花的真面目,莲叶可见但不甚分明,这也是利用谐音双关的方法,写出一个女子隐约地感到男方爱恋自己。
6.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
欣赏
金井梧桐秋叶黄,
珠帘下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
卧听南宫清漏长。
王昌龄《长信秋词》
写的是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诗歌的起首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烘托了一个萧瑟冷寂的氛围。
赏析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泪梦三更后。
元 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
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白居易《长恨歌》
秋日冰冷的雨打在梧桐叶上,好不凄苦。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温庭筠《更漏子》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李清照《声声慢》
可见秋雨打梧桐,别有一分愁滋味。
7.杜鹃鸟——凄怨哀伤的象征
古代神话中,蜀王让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于是古诗中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
杜鹃又名子规、杜宇。中国古代有“望帝啼鹃”的神话传说。望帝时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名为杜鹃。杜鹃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悲苦之事联系在一起。
杜鹃的啼叫又好像是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它的啼叫容易触动人们的乡愁乡思,宋代范仲淹诗云:“夜人翠烟啼,昼寻芳树飞,春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
欣赏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子规鸟即杜鹃鸟。起句写即目之景,在萧瑟悲凉的自然景物中寄寓离别感伤之情,三、四句以寄情明月的丰富想象,表达对友人的无限怀念与深切同情。
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绝啼血。 宋 贺铸《忆秦娥》
三更月照在庭院里的雪白的梨花上,杜鹃鸟在凄厉地鸣叫着,使人禁不住倍加思念亲人,伤心欲绝。词人通过描写凄清的景物,寄托了幽深的乡思。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宋 秦观《踏莎行》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李白《蜀道难》
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琵琶行》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文天祥《金陵驿二首》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宋 王令《送春》
都以杜鹃鸟的哀鸣来表达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
8.寒蝉——高洁、悲凉的同义词
秋后的蝉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折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
蝉,在古人笔下是高洁的象征。由于它栖于高枝,餐风露宿,不食人间烟火,则其所喻之人品,自属于清高型。
欣赏
西陆蝉声唱,
南冠客思侵。
唐 骆宾王《咏蝉》
以寒蝉高唱,渲染自己在狱中的深深怀想家园之情。
无人信高洁
骆宾王《咏蝉》
“本以高难饱”,
“我亦举家清。”李商隐《蝉》
甚独抱清高,
顿成凄楚。 王沂孙《齐天乐》
它们都是用蝉喻指一种高洁的人品。
赏析
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
宋 柳永《雨霖铃》
还未直接描写别离,“凄凄惨惨戚戚”之感已充塞读者心中,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
寒蝉鸣我侧
三国 曹植《赠白马王彪》
9.鸿雁——引发思乡怀亲之情与羁旅感伤
大雁、青鸟——古代诗歌中是传书的信使。
李清照词云:“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又一词云:“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大雁在这里是传书的信使。)
青鸟,传说西王母有三青鸟,一只先被遣为信使,前来给汉武帝报信,另外两只随西王母而来,并服侍在王母身旁。
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欣赏
人归落雁后,
思发在画前。
隋 薛道衡《人日思归》
早在花开之前,就起了归家的念头;但等到雁已北归,人还没有归家。诗人在北朝做官时,出使南朝陈,写下这思归的诗句,含蓄而又婉转。
蓬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
李商隐
青鸟在此已成为传书的信使。
也问归雁生相似,病入新年感物华! 欧阳修《戏答元慎》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唐 赵嘏《长安秋望》
星辰冷落碧潭水,鸿雁悲鸣红蓼风。 宋 戴复古《月夜舟中》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南唐中主 李璟
鸿雁指代书信。鸿雁传书的典故比较熟悉,鸿雁作为传送书信的使者在诗歌中的运用也就普遍了。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杜甫《天末怀李白》
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
李商隐《离思》
10.柳——离情的象征
柔弱的柳枝那摇摆不定的形状,能够传达出亲友离别时那种“依依不舍”之情。柳这一特殊意象的形成,是历史文化积淀的产物,受到民族文化与民族心理的规定与制约,具有一定的约定俗成性。
欣赏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为什么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折柳赠别的习俗在唐诗最盛。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李白《忆秦娥》
自灞陵桥折柳的故事产生以后,柳和离别已似乎有了某种必然的联系。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周邦彦《兰陵柳》
11.南浦、长亭——离别之所
南浦是水边的送别之所。
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
屈原《九歌·河伯》
春草碧色,春水绿波。
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江淹《别赋》
南浦春来绿一川,
石桥朱塔两依然。范成大《横塘》
古人水边送别并非只在南浦,但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一个专名了。
长亭是陆上的送别之所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李白《菩萨蛮》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柳永《雨霖铃》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李叔同《送别》
显然,在中国古典诗歌里长亭已成为陆上的送别之所。
12.芳草——离别与离恨
芳草,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喻离恨
王孙游兮不归,
春草生兮萋萋。
《楚辞·招隐士》
萋萋,形容春草茂盛。春草茂盛,春光撩人,而伊人未归,不免引起思妇登楼伫望。
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 《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
以“青青河边草”起兴,表达对远方伊人的思念。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李煜《清平乐》
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
13.芭蕉——凄苦之音(孤独与忧愁)
芭蕉,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南方有丝竹乐《雨打芭蕉》表凄苦之音。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
李清照
把伤心、愁闷一古脑儿倾吐出来,对芭蕉甚为怨悱。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
吴文英《唐多令》
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
葛胜仲《点绛唇》
雨打芭蕉本来就够凄怆的,梦魂逐着芭蕉叶上的雨声追寻,更令人觉得凄恻。
14.羌笛、胡笳——凄切之音
羌笛是出自古代西部的一种乐器,它发出的是一种凄切之音。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
例如: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曲》)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笛悠悠霜满地。
(范仲淹《渔家傲》)
羌笛发出的凄切之音,常让征夫怆然泪下。胡笳的作用与此相同。
15.乌鸦——衰败荒凉之兆(按迷信的说法,乌鸦是一种不祥的鸟,经常出没在坟头等荒凉之处。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
于今腐草无茧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李商隐《隋宫》
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秦观《满庭芳》
枯藤老树昏鸦
马致远 小令《天净沙·秋思》
猿啼——象征悲伤的感情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水经注·江水》
风急天高猿啸哀 杜甫《登高》
巴水天边路,啼猿伤客情。
李端《送客赋得巴江夜猿》
16.水——绵绵的愁思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李煜
用东流之水来比喻绵绵不断的愁思。
离悉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化作郴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秦观《踏莎行》
以流水比喻离愁,也是古典诗歌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式。
一些常见意象
树木类
花草类
动物类
风、霜、雨、雪、水、云类
器物类
其他
树木类
树的曲直:事业 人生的坎坷 顺利
黄叶:凋零 成熟 美人迟暮 新陈代谢
绿叶:生命力 希望 活力
竹:气节 积极向上
柳:送别 留恋 伤感 春天的美好
折柳:汉代惜别的风俗,后寓有惜别怀远之意
杨柳:伤别情怀
堤柳堆烟:能触发往事如烟,常被用来抒发兴亡之感。
红叶:代称传情之物,后来借之以诗传情
松柏:坚挺 傲岸 坚强 生命力
松:傲霜斗雪 孤直耐寒
梧桐:凄凉悲伤
花草类
花开:希望 青春 人生的灿烂
花落:凋零 失意 人生事业的挫折 惜春 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桃花:象征美人(人面桃花相映红)
兰:高洁
牡丹:富贵 美好(竞夸天下无双绝,独占人间第一香 皮日休《牡丹》)
芳草:生命力强 生生不息 希望 荒凉 偏僻 离恨 身份、地位的卑微
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昔盛今衰)
岁寒三友(松、竹、梅)、菊花:象征人的高洁的品格
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比喻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
例: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王维《相思》)诗人借生于南国的红豆,抒发了对友人的眷念之情。
梅:隐逸 高洁 脱俗
芭蕉: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
梅子:以梅子成熟比喻少女的怀春
例:依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李清照《点绛唇》
丁香:指愁思或情结
例:自从南浦别,愁见了丁香。 唐 牛峤《感思多》
莲:爱的表达
菊花:坚强的品格 清高的气质
动物类
猿猴:哀伤 凄厉(风急天高猿啸哀 杜甫《登高》
鸿鹄:理想 追求
鱼:自由 惬意
鹰:刚劲 自由 人生的搏击 事业的成功
狗、鸡:生活气息 田园生活
乌鸦:小人 俗客庸夫 哀伤 衰败荒凉之兆(枯藤老树昏鸦)
(疲)马:奔腾 追求 漂泊
沙鸥:飘零 伤感
鸟:象征自由
(孤)雁:思想怀亲之情 羁旅伤感
寒蝉:高洁悲凉
鸳鸯:指恩爱的夫妇
例:得成比目何辞死,
愿作鸳鸯不羡仙。 唐 卢照邻《长安古意》
鹧鸪鸟——旅途艰险、离愁别绪
鹧鸪鸟鸣叫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
唐 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诗中的鹧鸪都不是客观意义上的一种鸟。
燕子——惜春伤秋、渲染离愁、寄托相思、感伤时事
表现春光的美好,传达惜春之意
冥冥花正开,扬扬燕新乳。
韦应物《长安遇冯著》
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半半韵韵。
晏殊《破阵子》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乔吉《天净沙·即事》
表现爱情的美好,传达思念情人之切 燕子素以雌雄颉颃,飞则相遇,以此而成为爱情的象征。例: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
表现时事变迁,抒发昔盛今衰、人事代谢、亡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愤。
燕子秋去春回,不忘旧巢,诗人抓住此特点,尽情宣泄心中愤慨。
例: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乌衣巷》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似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代人传书,幽诉离情之苦泪眼依楼频独语,双燕来时,陌上相逢否 冯延巳《蝶恋花》(其悲情之苦,思情之切,让人为之动容,继而潸然泪下)
表现羁旅情愁,状写漂泊流浪之苦
年年如新燕,漂流瀚海,来寄修椽
周邦彦《满庭芳》
风、霜、雨、雪、水、云类
海:辽阔 力量 深邃 气势
海浪:人生的起伏
海浪的汹涌:人生的凶险 江湖的诡谲
江水:时光的流逝 岁月的短暂 绵长的愁苦 历史的发展趋势
烟雾:情感的朦胧、惨淡 前途的迷惘、渺茫 理想的落空、幻变
小雨:春景 希望生机 活力潜移默化式的教化
霜:人生易老 社会环境的恶劣,恶势力的猖狂 人生途路的坎坷、挫折
暴雨:残酷 热情政治斗争 扫荡恶势力的力量荡涤污秽的力量
春风:旷达 欢愉 希望
东风:春天 美好
西风:落寞惆怅 衰败 游子思归
狂风:作乱 摧毁旧世界的力量
云:游子 漂泊 以浮云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例: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器物类
玉:高洁 故地重游 脱俗
船:表现“漂泊”之感的最为常见的意象之一(浮萍、飞蓬、孤雁等)
一叶扁舟,天水茫茫,越发比照出人的渺小;人在旅途,所见多异乡风物,更易触发无限的思绪。(杜甫诗中“船”的意象出现得极为频繁,表现漂泊之感也非常强烈)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漂漂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旅夜书怀》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登岳阳楼》
杜甫经历了唐朝由盛而衰的巨大转变,晚年在四川、湖南一带漂泊达11年之久,最后病死于自潭州赴岳州的一条小船上。船是他晚年最常用的交通工具,也成为他最终的归宿。他在诗中反复写到“船”意象危樯独夜舟 老病有孤舟 船是诗人漂泊身世的象征、写照。
船:自由(庄子“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舟,虚而遨游者也”)
人生在世不称意,
明朝散发弄扁舟。
李白《宣州谢眺饯别校书叔云》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滁州西涧》(描写春花、春草、春树、春鸟、春潮、春雨等明丽的景象,一系列景物烘托出野渡无人舟自横的中心意象,既是写实化的描写,又是诗人心态的形象化表现。
其他
酒:欢悦得意 失意愁苦
月(思乡)
边人的悲愁 人生的圆满、缺憾 思乡思亲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的悲壮雄浑
情思的无奈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希冀和渴望
时空的永恒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把时间对生命的劫掠和生命在时间面前的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