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NYbaby 发表于 2015-3-25 16:54:57

三才与孔子之“从心所欲,不逾矩”(图)

作者:胡不归


在传统文化中,三才是指天、地、人。

中国古人认为:天、地、人是一个完整一体。这个怎么理解呢?我们把它们放大一些,在一个更广阔的空间去谈,这样就很清楚了。

宇宙中包括了银河系、太阳系、地球和人。也就是说无数的人、地球、太阳系和银河系构成了一个更大的空间——宇宙,这就是说:银河系、太阳系、地球和人是宇宙整体的结构的一部分,它们是一个整体。同理:天、地、人也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完整小天体。

宇宙运行的道理和规律对应到银河系,就是银河系的运行规律和道理;银河系的运行规律和道理对应到地球和人,就是地球和人的生存之理。也就是说:天、地、人的生存法则就是宇宙运行的道理和规律的不同层次的对应,换句话说:宇宙和天、地、人运行的原理都是一样的,只是表现不同而已。

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道两家及后来的释迦佛教合而为三,交相辉映,各道其理,为人们展现了不同的归路。而儒家主要针对人的行为思想进行了规范,给人的生活奠定了一个道德原则。



孔子一生曾多次向老子问礼。第一次有年代可考,是在孔子17岁时,即鲁昭公七年(前535年),地点在鲁国的巷党。据《水经注·渭水注》载:“孔子年十七问礼于老子”。《礼记·曾子问》曾四次记载孔子向老子求学问礼。孔子问礼于老子后,对老子有相当高的评价。“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矢曾。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可见道显然是高于儒的,其目的也与儒教不同。不是针对人怎么去克己守礼,遵循仁义去讲的。道的起点就高,要求也一下高了,直接就是修道,不管人间的俗事了,也就不讲这些东西了。众所周知老子西去函谷时留下的五千言乃为“道德经”,道德道德“道”“德”是也,五千言讲的就是道德。德为道之础,道为德之行,有德方可修真悟道,无德而无可修矣。

老子创立道家、孔子创立儒家,儒道两家的思想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两大主干,若明若暗地影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同时,对世界的影响也是深远的,老子和孔子都被列入了世界历史文化名人,仅这一点就足以说明。

春秋战国之前,当时的中华文化是道家的文化,道家讲的是:清净无为、顺其自然。当人们脱离了自己的本真的时候,欲念丛生,就堕落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正如老子所言:“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当时的孔子,总结了上古圣人的神圣和上古社会人群安乐的根本原因:道德。道德高尚的社会即政通人和,五谷丰登,人民安居乐业;反之,道德败坏的社会就是社会崩溃,人心不古,战乱不止,老百姓没有安定的生活。因此,道德从建是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的根本,这就是孔子之所以要建立一整套道德规范的原因。

当这套学说成熟的时候,孔子开始周游列国,宣传他的学说,其实就是宣扬道德,以道德来规范社会的次序。这时孔子大概五十岁当口,如《论语·为政》中所记载的:“五十而知天命”。人在五十岁的时候已经知道生命的意义,知道这个世界的意义,知道这个宇宙的意义,此时,也了解了生命从无到有,从有到无的循环。这个层次不在恐惧死亡。对于很多人来说,也许一生也就停留在立的层次。能够达到不惑和知天命的层次的人不多。

既然孔子的愿望这么好,为什么在这个过程中屡招挫折,无功而返?其实这个过程就是孔子坚持真理的修炼悟道的过程,也是孔子最重要的一段人生经历。由“五十而知天命”到“六十而耳顺”而最终达到其人生的最高境界的过程:“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耳顺”就是耳的功能已经通顺自己以及他人的心理,故能闻他人之言,即知他人的心意。此是耳闻无碍之境。这个过程中发生的很多事情,这些事情告诉孔子,人有美好的愿望和追求没错,但是,人的一切都是天象的变化造成的,人的愿望和追求再美好也改变不了天象。但是,人却可以通过修心养性来改变自己,人人都懂得做人的道理,人人都通过修心养性来改变自己的时候,社会就会因此而改变--这也是正心、修心、齐家、平天下的根本之理。而正心,是修心、齐家、平天下的基础,儒家的道理一句话概括就是:人的正心之道!体现在个人就是做一个正人君子;体现在家庭就是齐家之道;体现在国家就是为政之道。

到了晚年孔子为什么说《易经》为群经之首?《易经》就是讲的过去银河系的运行之理,人是属于银河系天体中的一物。做人的理是一回事,人的美好愿望和追求要符合银河系的运行之理,否则就是无法无天了。过去的古人就是通过《易经》的占卜天象来调整自己的行为,使自己和天、地溶为一体,摆正自己在天、地之间的位置,与整个宇宙的运行规律成为一体,和谐共存。

到了古来稀的年龄,孔子推崇《易经》为群经之首,想来是参透这银河天体之理而能“从心所欲,不逾矩”。顺心而为,自然合法,也就是动念不离乎道,三才了然于心。 在其毕生修学后而达自由的境界--得道了。



转自:新三才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三才与孔子之“从心所欲,不逾矩”(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