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产阶级过亿超美? 财富恐遭洗劫!
唐龙10月13日,瑞士瑞信研究院发布第六份年度《全球财富报告》,报告研究了过去一年(2014年年中到2015年年中)全球财富的变化情况。报告显示,中国取代日本成全球第二富裕国家,中产阶级达1.09亿人,总人数超过美国。
本次股灾让中国中产阶级很受伤
究竟,身家要达到多少标准,才配在这份报告中被称为中产呢?“以美国为基准国家,当地以拥有5万至50万美元的财富(2015年年中)来界定中产阶级成年人,并采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购买力平价值系列,按本地购买力计算,得出其他国家的等值中产财富范围。”也就是说,资产只要有大约五万美元,放到美国都可以称为中产了。但以中国人的切身体会而言,为什么感觉,这点钱,就算在中国的大中城市里,也仅够温饱呢?还买不买房,结不结婚了?
其实,许多机构都曾出台过“中产标准”,这些标准又相互印证。比如前几年麦肯锡全球研究所作过报告,定义中国中产阶级是年收入(按购买力算)在1.35万到5.39万美元(约合9万到36万元人民币)间的人;而国家统计局则将中产阶级定义为年收入在7250-62,500美元(约合5万-42万元人民币)间。即便算上通货膨胀,现在有所抬高,瑞信研究院对中产的界定标准,仍然是偏低的。
试想,中国的大中城市里,只要拥有一套房子,资产都是百万元起,远超标准中的三十万(夫妻二人总资产算七十万),肯定是中产了。但是,许多人并不能享受到“中产阶层”的稳定、体面的感觉,仍然有一种“被边缘化”的压迫感。房价居高不下,生活成本提高,上有父母、下有子女,中产本就是夹心受气阶层,如果没有雄厚的经济保障作为后盾,“手停即口停”,朝不保夕的担忧随时会涌来。
另一方面,在各种媒体和网络的探讨中,所谓的中产,形象是不一样的。最新一份关于东亚地区的中产阶级调查显示,中国大陆自认为是中产的家庭月收入在45,202元(1美元约合6.34人民币);在另一份调查当中,自认为是中产阶级的,流动资产中位数是150万元。不仅如此,在许多时尚媒体和财经媒体的生活方式的渲染之下,所谓“中产”,往往糅杂了这样一些标签:“个人年收入30万元以上”,“有至少一处一线城市房产以及一辆30万以上的私家车”,“会说除了英语以外的第二门外语”,现在或许还要加上“喜欢马拉松或公路自行车”,“有自己的上师,认识法王”……,这些标准到了后面,不仅矫情,而且可笑。
在目前全球经济形势走低的压力下,中国经济问题再次凸显。世界银行发布《东亚太平洋地区经济半年报》预计,中国经济增长7%左右,之后逐渐放缓,继续向以国内消费和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模式转型,这意味着增长率逐渐降低。中国经济“繁荣”时掩盖的很多矛盾,将随着经济萧条的到来而彻底爆发。最让人担心的是中国人的财富或将遭受新一轮残酷的洗劫。
A股今年的“变脸惊情”不知伤透了多少股民的心,还有荷包。在6月15日以来的股灾中,两市流通市值减少了22万亿元,每位投资者平均损失近24万元。截至2015年4月17日,A股账户数为1.98亿户,其中主力为“一人一户”,就是说约1亿中国人是股民。
如果每人损失约为6万元,那么也就损失6万亿,相当于中国去年GDP收入的八分之三!
事实上中国社会已经步入“老龄化”国家,十年后,中国的老龄人口比例将达到25%,可能会有大量老年人住进老人院(“独一代”以一对四,无力照顾这些老人),会产生大量空置房屋,也许今天的许多老新村在十年后因人气太少将沦为“鬼村”。房屋将不会成为财富保值增值的手段,那些做了几十年房奴的人等来的将是房屋的贬值,现在高价买房的人换来的很可能是无限的悔恨。
中共为了减轻目前的危机而努力实施的政策将很有可能促进通货膨胀,从而会进一步加速现金的贬值。对于短期内有出国需求或者资产价值较高的高净值客户而言,如果担心人民币进一步贬值的话,可以提前把美元锁定,降低日后兑换美元的成本。但如果仅仅是为了投资赚取利率差,购买美元之前则要好好计算一下投资回报率,尤其是普通工薪阶层,倘若盲目跟风换汇,往往得不偿失。
如果考虑到中国的医疗、教育、养老等保障体系极其不完善,中国人必须未雨绸缪,要省下足够的钱来应付这些恐慌,中国消费者的购买力又比实际上要低很多。中国人的财富已处于岌岌可危的地步。中国政府应当建立稳定的社会市场结构,让每个居民对自己财富的增长充满信心。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