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4260320 发表于 2016-2-14 21:55:27

红叶:(原创)论“瞿秋白悲剧”八

(原创)论“瞿秋白悲剧”八

红叶

提要:绝代佳人瞿秋白,却逆历史潮流而动,参加并领导了中国的“无产阶级革命”。秋白所以迷误终生,缘于他在认识
上陷入一个误区。“剥夺剥夺者”、“杀富济贫”、“打土豪分田地”,是“革命”外衣掩盖下的强盗理论。“瞿秋白悲剧”不
仅是秋白个人的悲剧,尤其是社会的悲剧、时代的悲剧。从人性出发,中经“党性”的扭曲,最后回归人性:《多余的话》
为秋白纯洁的人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秋白误以为共产主义“乌托邦”与人类理想的“大同世界”没有多大区别。他为
人类美丽而崇高的理想献身,为广大贫苦民众献身,“求仁得仁”,死得其所。秋白一生,光明磊落。他永远活在人民心
里。全文37000字。




人性的“回光返照”

秋白虽然终生迷误,但在临死前,却开始醒悟:勇敢冲破“党性”束缚,出现了人性的复苏,极其难得。
在“党性”里,没有“人性”存在的余地。党的纪律排斥亲情,不允许亲人之间真实的思想感情的交流,亲密如夫妻者,也包括在内。秋白、之华因此各人戴着自己的面具,终生无从彻底沟通。秋白要走了,他觉得自己一生不曾将真实的自己显示给至亲至爱的妻子,等于在某种程度上欺骗了她一辈子,怎么也过意不去。临终不改,不符合他为人处世向来真诚的底线。他“心上有不能自已的冲动和需要”,要说一说内心的话。于是,就有了《多余的话》。他写作的动机就这样单纯:表现真实的自己。
那么,秋白在《多余的话》里,到底写了些什么,真实的秋白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
到处鼓动阶级斗争,打土豪,分田地,搅得社会鸡犬不宁的“革命”,它的领袖竟然不是青面獠牙的“江洋大盗”,而是一位——按秋白自己的说法——最懦弱的“婆婆妈妈的”书生,连杀一只老鼠的勇气都没有的人。何等奇妙而不可思议的事情啊?秋白叙述的,就是这样一件事情在他身上是如何真实地发生的。他称其为“历史的误会”,是一出“滑稽剧”。对自己来说,则是“一场噩梦”。
秋白是这样描绘自己理想中的生活的:

    我每每幻想着:我愿意到随便一个小市镇上去当一个教员,并不是为着
发展什么教育,只不过求得一口饱饭罢了。在余的时候,读读自己所爱读的
书,文艺、小说、诗词、歌曲之类,这不是很逍遥的吗?

可是,无情的现实却把他推倒了历史的风口浪尖上,他不得不负起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就像此前的辛亥革命,操枪而起的革命民众把黎元洪从床底下拉出来、请他领导革命那样,不领导不行。
秋白被俘后,经历了严刑拷打,而在凶恶的敌人对他在肉体上进行严重地摧残前,他早已就被无情的党内政治斗争,在精神上坑害得伤痕累累。他牺牲个人所好,从事着自己并不喜爱、又不擅长的实际革命斗争,已经是勉力而为,老是觉得“这工作是‘替别人做的’”。由于无产阶级革命本身是进攻性的,敌人必然反抗,斗争于是越来越激烈,秋白紧张得无法休息,神经一直绷的很紧,心理难以承受,而他本来体弱,重病缠身,因此“精力衰惫”,总是感到“非常的疲乏”,“十二分疲劳”,“十年二十年没有睡觉似的疲劳”,累到“无可形容、无可忍受的地步”,最后甚至觉得:“不管全宇宙毁灭不毁灭,不管革命还是反革命等等,我只要休息,休息,休息!!”。而在精神上最伤害他的则是:无情地党内斗争。无产阶级政党一党独大,不允许其他任何政治势力和思想势力的存在,为此,在党内首先就要“一统天下”,彻底消灭不同势力,不仅组织成形的要消灭,思想共鸣的也不允许存在。所有对立势力和观点,都必须彻底清理,打倒在地,再踩上千万只脚,使其永世不得翻身,没有“死灰复燃”的可能。所以,党内斗争从来无情,从来“你死我活”,赶尽杀绝,一如社会阶级斗争。所有马克思主义政党,都是如此,所有“党内反对派”的头子,个个身败名裂,死无葬身之地,从考茨基、普列汉诺夫,到托洛斯基、布哈林,再到陈独秀、林彪,都被斩草除根,彻底消灭。这是党的残酷本性所决定的。秋白不幸就生活在这样的党内。随着他在党内地位的不断上升,从1928年在苏联开始,他就尝到了对立面(米夫、王明)“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滋味,1931年被定性为“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头子”以后,日子更加艰难。虽然被开除出了政治局,仍然要没完没了地接受批判,仍然要没完没了地进行自我批判。他被孤立了起来,最后在苏区,连以前比较接近的同志也不敢再靠拢他。党的侮辱与损害,使他精神上遍体鳞伤。外面是残暴的强敌,党内面对的是披着“同志”外衣的、同样的强敌,秋白何以自处?
秋白在《多余的话》里,向妻子坦率地详细叙述了他从前偶尔向她“只露一点口声”的全部遭遇。由于个性、修养所限,认识所限,他没有揭露党内斗争的残暴阴险,却把几乎所有的责任都归罪到自己身上,而这却更显露出了“党文化”的可恶和对人性的毒害。通过“人性秋白”对“党性秋白”全部生活的回顾,人们看到的是一个遍体伤痕的秋白,一个被马克思主义愚弄、完全歪曲了的人的一生。谁也想不到高举“革命”旗帜,从事翻江倒海斗争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袖,竟会是这样的一个人,精神世界竟会“如此不堪”。从研究共产主义运动历史的角度看,《多余的话》也是世上绝无仅有、不可多得的一份珍贵资料。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红叶:(原创)论“瞿秋白悲剧”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