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梅 发表于 2016-5-6 11:53:10

华夏文明五千年 婚礼过程中的礼仪(一)

人类的历史,是人类文明的历史。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国的文明是以朝代更迭来创新和延续的。即所谓:“一朝君子一朝臣,一朝天人一朝民、一朝文化,一朝服 饰。”。《华夏文明五千年》这个栏目,从独特的视角介绍、展现中国五千年灿烂的文明。同时试图在现代的社会条件下、结合现代人的心理和思维的特点延续我们 的传统,希望通过个栏目有助于架起一座跨时空的桥梁,在传统和现代人的心灵之间促进沟通。我们这个栏目的嘉宾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研究专家文昭。

主持人:文昭您好!
文昭:主持人好,希望之声的听众朋友们好!
主 持人:我们上次主要介绍了中国传统社会在缔结婚姻之前的礼节,就是要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意。您谈到了“礼”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是设置一个中介,让人们情 绪的冲撞不能那么直接,而且这对于我们民族养成含蓄、内敛的性格有直接的关系,这种性格也体现出了一种独特的艺术气质。那今天可否再进一步具体介绍一下整 个婚礼过程中的礼仪?
文昭:缔结婚姻的古代有六礼、或七礼之说。就是具体有六个或七个环节。分别是: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有时还在后面加一个“敦伦”。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说一直到举行婚礼的整个过程中,都要遵循父母之命和媒妁之言,因为婚礼之前男 女双方要么没机会见面、要么见了面也不能表达爱慕。都所要经过双方父母和媒人这个中介。
主持人:可否把上面说的6个或7个环节具再体解释一下。
文 昭:首先是纳采,就是选择配偶、提亲的意思。也就是俗话说的“说媒”。问名,即是“讨八字”,讨来八字后请阴阳先生推算,二人八字相合才能定亲。问名的习 俗还包括问清女孩的姓名、是亲生还是收养的、是正室所生侧室所生还是继室所生。因为古代婚姻一定门当户对,所以搞清楚这些问题很重要。纳吉,就是正式提亲 了,男女八字相合,男方交这一吉祥的结果通知女方家里并正式提亲。纳征就是送彩礼了,相当于定婚了,没送彩礼之前婚姻还不算正式成立,送了彩礼女方家长接 受,这就算敲定了,女孩就不能再许给别人家了。请期,就是确定一个良辰吉日办婚礼,因为这个日子也要女方家长同意,所以叫“请期”。亲迎,通常是新郎亲自 去岳父母家迎娶新娘。吹吹打打、八打大轿、所有街坊邻居都来参加,像个社区的节日活动一样。敦伦就是拜天地而后送入洞房了。这七个步骤是西周初年由周公所 确定的,所以又叫“周公之礼”,后来孔子重修典籍的时候只取了前面六个环节,所以又称“六礼”。
主持人:这个知识是很有意思,不过为什么中 国古人要把婚礼的程序弄得这么复杂呢。像在西方国家的婚礼,现在只要去政府登记,然后找一个证婚人宣誓,婚姻关系就成立了。如果有宗教信仰的就找牧师当证 婚人,没有宗教信仰的就找法官当证婚人。至于婚礼办不办 全看当事人自己的意图。而在中国现在更简单,连证婚人都不用,去民政部门登个记 领结婚证就行了。
文昭:当初周公制订婚姻之礼的时候主要是考虑到经过商朝后期腐化和社会道德的下滑,社会风气败坏;在男女性关系上比更早的 时代更加混乱。不管是东西方,任何一个传统社会对家庭的价值都非常重视,它事关人口的繁衍、下一代人的教育、文化的传承,还有社会最基础层面的稳定。举例 说,身份和财产的继承是个很现实的问题,如果这个社会两性关系比较混乱,而婚姻制度又很模糊,古代又没有法院、公证处、律师事务所,各种社会信用机构不健 全。明确了婚姻之礼,一共这六、七个环节,相当于让许多不同的人来做见证;同时也是郑重其事,让人们不要把两性关系看得太随便,这样就会省了后来的许多麻 烦。
主持人:而且,这六、七个环节一路走下来,可能要花很长的时间,这中间还要涉及到不同的人,过程很麻烦。假如 如果两口子闹矛盾想离婚了,可能一想,要 再结一次婚还要这么麻烦折腾一次,也许算了,还是彼此礼让一点继续过下去吧。这样离婚率可能会比较低了。
文 昭:这么说是没错的。因为你看这七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涉及到不同的人,所以结婚可不是两个人的事,也不仅是两个家庭的事,而是相当大范围的一群体都参与其 中了。比如一开始提亲、算八字、定结婚的日子,可能都要找到当地很有学问的人来帮忙。结婚的时候街坊邻居都会来参加,这么多人来做见证,相当于形成一个舆 论氛围,如果婚后其中一方动了别的心思,你会发现你在这个地方很难抬不起头。这样的环境一旦形成,家庭就会很稳定,你要想打破这种稳定会发现成本非常高。 古人对男女关系非常看重,《汉书》里说,这是“风化之始,王教之端”。就是说圣人要使道德回升,归正整个社会,一定要先从男女关系开始。一个社会的败坏一 定是先从两性关系开始的,它直接影响到家庭,随后会牵扯出无穷多的麻烦。同时我们看“礼”的思想也体现出一种平衡的原则,女孩嫁过来以后是要顺从丈夫的, 家庭内部意见不一致的时候以丈夫的意见为主。但是在提亲和迎娶的过程中,却是以女方为尊的,男方的父母是代表他去求娶这个女孩。在婚礼过程中,也必须是男 方亲自上门去接新娘。
主持人:对,古代人们的活动范围比较小,一个村、一个镇的人口也不多。街坊邻居抬头不见低头见,这种环境下舆论的力量 就特别强。一般人即使有想法,也不敢轻易 离婚。不过这恰恰是现在一些人反对的理由,这不压抑了人性了吗、如果夫妻俩都不相爱了,就应该离婚了啊?家庭的稳定就真的那么重要吗?
文 昭:中国人讲夫妻“恩爱”,“恩”在“爱”的前面。这个恩就是已经融入到生活中的彼此的默契和责任,爱是不能持久的,随着时间会减褪。今天不是有个顺口溜 吗:摸着老婆的手,好象左手摸右手。就是说这种关系成为你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就像成为你身体的一部分一样,左手摸右手,有什么特殊感觉吗,当然没有。但是 你要说哪只手不重要,砍掉一只行不行呢?就是这个意思。家庭为什么这么重要,这要特别说一说。因为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很多基本民生上的事,都要依靠家庭 来解决。最重要的就是照顾病患和养老。古代没有养老金这一说,人一旦老了,丧失了劳动能力,就失去了经济来源了,怎么生活啊,就靠子女来赡养。女儿是要嫁 出去的,是要去负担婆家老人的生活的,所以生儿子就很重要了,儿子才是劳动力。而古代多数人是农民,一个儿子负担两个老人可能也有困难,所以要尽量多生几 个儿子,大伙儿一块儿负担。
主持人:看来古时候,尤其是中国的农村 ,都希望生男孩,并不完是一个重男轻女,这样简单的一个价值观的问题,原来是 有着 很现实的生活上的原因。
好,听众朋友,由于时间的关系,有关婚姻过程中的礼节,今天就先说到这里,下次节目将我们继续这个话题,谢谢文昭!
听众朋友,华夏文明五千年感谢您的收听,我们下次节目时间再会。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华夏文明五千年 婚礼过程中的礼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