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官媒否定空中巴士“巴铁一号” 或为下一个E租宝
环球时报:“巴铁一号”捆绑理财公司 或为下一个e租宝相信我们大家每个人都已经听说过“e租宝”事件。这个当年被各大主流媒体热捧的融资平台,打着年收益平均14%的惊人数字,成功忽悠了大量普通的中国人给他投资,结果血本无归!其中90%的受害者,都是老年人,损失的都是他们的养老金!
可今天,我们却看到很多媒体并没有吸取教训,又在吹捧一个极有可能成为下一个“e租宝”的产品。
这个产品,就是所谓的“巴铁一号”。
视频:http://v.qq.com/x/cover/qgpo5bxymx1a18e.html?vid=m0318w35s2v
“巴铁”,是一种横跨两条街道,行驶在小轿车头顶上的大型“立体巴士”。相信很多人都应该见过下面这张最为直观形象的“巴铁”概念图了。
http://tc.sinaimg.cn/maxwidth.800/tc.service.weibo.com/mmbiz_qpic_cn/1454b56fa08aaf6059f868abb2198d98.jpg
看着确实挺唬人的吧?其实早在三个月前,乃至早在6年多前,当中国一些主流媒体的记者看到了这个概念时,也都被唬住了,甚至不遗余力地给这个项目做起了推广。
可同样是在3个月前,耿直哥却曾揭露过这个所谓的“中国最前沿的黑科技”的一些内幕(全国媒体都在热捧的这个酷炫中国制造,我们必须提醒大家小心: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MDk1NzQzMQ==&mid=2653237944&idx=1&sn=2aea059b80a990dc64a4c666bec98c2f&scene=21#wechat_redirect),比如:
1、这个项目在2010年时就曾炒作过,当时是因为这个项目的“概念”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当年的全球50大最佳发明。可是,“巴铁”的实用性却一直饱受各种专业人士质疑,特别是中国极为复杂的路况。而且在过去的6年里,“巴铁”项目也一直只是停留在概念上,没有任何实质的突破。另外,“巴铁”的总设计师宋有洲只有小学文化水平...
http://tc.sinaimg.cn/maxwidth.800/tc.service.weibo.com/mmbiz_qpic_cn/685ff9de8490dced968e2c035e532441.jpg
▲“巴铁”总设计师宋有洲
2、美国人其实早在1969年就构想出过类似于“巴铁”的概念,但同样因为实用性存在很大问题,所以即便在美国这样一个敢于发明和尝试新事物的国家,也没人真的愿意去实现这个构想...
http://tc.sinaimg.cn/maxwidth.800/tc.service.weibo.com/mmbiz_qpic_cn/6f1bc1d6988e0b94a6480cdeed192052.jpg
3、虽然“巴铁”曾经在宣传材料中宣称项目得到了“上海交大汽车研究院”可行性认证。可交大方面却一直不想与这个项目有任何联系,而且还一直想撇清关系,甚至透露这个项目只是学院的教授带着几个学生做的“私活”,而且论证的过程主要还是学生来操作的。
4、最重要的是,“巴铁”项目的背后其实是一个做网络金融P2P的理财公司在运作,而且该公司一直在吸纳投资人的存款,并承诺回以高额利息,但其资金链风险很高..
所以,当时耿直哥就提醒大家,不要盲目地被一些主流媒体影响,太过“轻信”巴铁的报道,一定要谨慎——特别是普通的百姓家庭,千万不要拿自己的钱去投资这个项目。
http://tc.sinaimg.cn/maxwidth.800/tc.service.weibo.com/mmbiz_qpic_cn/bbcb741d2b778f31e997f311e4f49464.jpg
不幸的是,我们的报道似乎并没有引起某些媒体同行的注意。结果,今天当“巴铁”搞出来的一台模型车在河北的秦皇岛市举行了一个所谓的“路面测试”后,几个月前吹捧这个项目的主流媒体又都纷纷跳了出来,继续鼓吹起这个项目来...
可是,根据耿直哥的观察,以及我的一位曾经亲自去现场参观过巴铁项目的同事透露,今天的这个“模型车”的水平,根本就是游乐场的水平。其中我那位上个月刚去“巴铁”的模型车上参观的同事就说,当时她看到的车内没有任何新的科技,就是生搭出来的一个模型车,而且甚至连轮子和轨道都没有。
http://tc.sinaimg.cn/maxwidth.800/tc.service.weibo.com/mmbiz_qpic_cn/5593cbbf06fce46f3ca47bdedc07f63d.jpg
▲图为7月我们的记者去“巴铁”项目实际探访时拍摄
而且,我们的记者当时就问了“巴铁”项目人员很多专业的问题,比如过去6年“巴铁”都进行了什么工作,当时工作人员回答说我们进行了“技术的优化”。可当我们的记者进一步追问是哪些技术的优化时,对方就答不出来了...
甚至之后工作人员让我们的记者不要再问这些在他们看来与项目“无关”的问题了...
所以,在耿直哥看来,今天这个“巴铁”模型车和一个月我们记者看到的相比,恐怕唯一的进步就是在他们的模型车上装了轮子和轨道。然后在下面塞了两辆小轿车,从而营造出了一个概念图上的样子,在观感上可以忽悠忽悠“吃瓜群众”罢了。
http://tc.sinaimg.cn/maxwidth.800/tc.service.weibo.com/mmbiz_qpic_cn/af2cd7299f77f4ff8b7e73c4fe80518e.jpg
http://tc.sinaimg.cn/maxwidth.800/tc.service.weibo.com/mmbiz_qpic_cn/af2cd7299f77f4ff8b7e73c4fe80518e.jpg
▲有网友说,巴铁其实就是一个大号的龙门吊,龙门吊也可以开动。
http://tc.sinaimg.cn/maxwidth.800/tc.service.weibo.com/mmbiz_qpic_cn/b491c923ae17b59ebe355c9fc6db4644.jpg
http://tc.sinaimg.cn/maxwidth.800/tc.service.weibo.com/mmbiz_qpic_cn/d2c538bc7b3e8c83536211028ad2248a.jpg
▲巴铁一号的行走机构和龙门吊是不是很像?
除此之外,我们都没有看到这个“巴铁”有任何创新之处,也看不到这个“巴铁”如何适应中国复杂的路况,更别提它如何确保下方的车辆不会超高;如何应对事故;以及如何避免遮挡下方行驶小轿车的视线等更为细节的问题了...
不过,“巴铁”项目的那个只有小学文化水平的总设计师宋有洲却表示,这些问题在1年-1年半就可以解决。可就在那篇耿直哥3个月前所撰写的文章中,我就已经和大家说过,一般这样的项目,从研发到初步实验就需要大约5年的时间,而从初步实验到投入市场,同样需要大约5年的时间!
http://tc.sinaimg.cn/maxwidth.800/tc.service.weibo.com/mmbiz_qpic_cn/5ab19e519d5d45f7888f1427ff1cc2e2.jpg
另一方面,就当所有人都被“巴铁”的噱头所忽悠之时,我们却注意到那家“巴铁”背后问题不断的P2P理财公司“华赢凯来”,已经在出售捆绑了“巴铁”项目的投资理财产品了!!!
http://tc.sinaimg.cn/maxwidth.800/tc.service.weibo.com/mmbiz_qpic_cn/12090f00c7d2f7312d9222e651031978.jpg
为什么说华赢凯来问题不断?就拿这两年的报道来说吧,比如在2015年11月的一篇报道中,《北京商报》的记者就曝出这家公司许诺给投资者过高的年收益回报,从10%-13%不等,可该公司投资的项目基本上都是一家来自“中国建设企业联合集团有限公司”的企业。
而更神奇的是,这家企业的老总与华赢凯来老总,还是同一个人!——这也就是说,一旦该公司发生跑路事件,那么从法律方面来看的话,该公司的理财项目一般都会被界定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http://tc.sinaimg.cn/maxwidth.800/tc.service.weibo.com/mmbiz_qpic_cn/c1318a13683c3cfa1b9602f1c32ba2f0.jpg
而搜狐财经今年4月28日的一篇文章更指出,华赢凯来为了忽悠钱财,成立了一个名为“中国建设企业联合会”的社团,然后就到处找人缴纳数百万的“会费”。至于好处,按照华赢凯来的说法,就是承接他们手上“上千亿”的地方政府的工程不用再走正规的招投标,仅仅需要走个“形式”就可以拿到项目,无需任何审核。
http://tc.sinaimg.cn/maxwidth.800/tc.service.weibo.com/mmbiz_qpic_cn/b409fd4abc8467f1bb774840f4c0283c.jpg
http://tc.sinaimg.cn/maxwidth.800/tc.service.weibo.com/mmbiz_qpic_cn/859ed5b446e91b2115101102fe4d64b0.jpg
可就是这个忽悠人缴纳数百万会费的“社团”,却在搜狐报道刊发的当月,就被民政部认定为了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山寨社团”!!!
http://tc.sinaimg.cn/maxwidth.800/tc.service.weibo.com/mmbiz_qpic_cn/6fae3b22a82d97f4a6fe2e97af586658.jpg
另外,在知乎上,也有曾经在该公司工作的网友表示:“华赢凯来”随时都会成为下一个E租宝。请广大投资者慎重!
http://tc.sinaimg.cn/maxwidth.800/tc.service.weibo.com/mmbiz_qpic_cn/f8efb1b4508a8313f8a5b7451ce23b59.jpg
还有网友向耿直哥爆料:“自己家里人就有曾在那家公司供职的,作为技术人员。本来被忽悠过去也是因为觉得希望中国汽车工业能进步所以去了。到了之后第一个项目还可以,比较脚踏实地的做汽车,也拿到了中字头的企业投资。后来转空巴项目后他就异常失望。领导决策层都是在讨论如何忽悠风投砸钱,根本不考虑技术可行性。技术研发人员待遇差也就算了,厂房里做设备和调试,基本的安全防护措施都没有,现场涉及到电气这块没有专工,还有不少大学毕业生被骗过去做项目,连实操经验也没有。很多带电操作都很危险,但是现场连双绝缘鞋都看不到,去年实在看不到希望就跳槽了。空巴项目前后忽悠了两轮投资。这次是第三轮了。”
恐怖吧?!
http://tc.sinaimg.cn/maxwidth.800/tc.service.weibo.com/mmbiz_qpic_cn/652b54e2c8a33462565729519fa29618.jpg
▲近日最新的“巴铁”试跑图片
所以,耿直哥今天必须要得罪同行了:我请你们不要再给“巴铁”做宣传了,不仅因为这个项目太不靠谱,更因为这个项目所捆绑的理财公司太让人难以信任,漏洞一扒就是一大堆!
http://tc.sinaimg.cn/maxwidth.800/tc.service.weibo.com/mmbiz_qpic_cn/ce8f6b6446a09332a408d485d737a0a9.jpg
如果你们真的很看好众多专业人士都不看好的项目,那么请你们自己去投钱,但别让老百姓拿自己的养老钱去冒险!
我更希望每一个看到这篇文章的人,把这篇文章转给你的朋友和家人,尤其是家里的老人!因为这种“理财产品”专门喜欢拉轻信媒体的老人来“投资”!
http://tc.sinaimg.cn/maxwidth.800/tc.service.weibo.com/mmbiz_qpic_cn/2ef23690a4c81fd078d9750151988cf0.jpg
http://tc.sinaimg.cn/maxwidth.800/tc.service.weibo.com/mmbiz_qpic_cn/174c05abf237f76bbfa5c60d66dd965c.jpg
本帖最后由 雨夜 于 2016-8-4 13:05 编辑
“巴铁”试跑了!折腾4小时 前进几百米
2016年8月1日,中国花了6年自行设计研制的“空中巴士”巴铁1号,在河北秦皇岛北戴河区试跑。不过试跑结果并不理想,而且,很多关键性问题也没有得到解决。有媒体发表文章称,巴铁更像是一个为了获取更多融资而制作出的噱头。
《综合新闻》报道,此项目(当时叫“立体快巴”)自2010年起,便已经提出并成功融资,曾在中国国内媒体乃至经Youtube视频分享网站,在海外吸引了不少关注。因世界各地大都市普遍面临交通堵塞的问题,所以“空中巴士”巴铁便被寄以相当大的希望。又因其为中国自主研发,不少中国人为之雀跃。如今经过6年时间,巴铁终于上路试跑。
报道称,这一次的1公里的试跑路段是没有转弯、路牌、和交通信号灯的笔直路线。尽管如此,巴铁从晚上8点便开始修整,折腾了4个小时,直到半夜两点才勉强以15公里的时速前进了几百米。“这完全不可算是一次成熟的轨道交通测试。”
“巴铁”作为一种新型的大运量公共交通工具,设计适用于城市主干道路面的上空,依靠电力驱动,采用大运量宽体高架电车设计,隆起的架构设计上层载客,下层镂空部分可以正常行驶高度2米以下的车辆。
有网民表示,设计理念是好的,但实行性成疑。《澎湃新闻网》在6月1日也发表署名文章《最近热炒的“巴铁”:科技创新,还是一场南柯梦?》作者表示:“‘立体快巴’在2010年曾在互联网上被热炒,消失多年之后,最近改头换面,换了个‘巴铁’的名字,又开始被各种媒体、自媒体热传,其中甚至包括人民日报的官方微博等……这让我非常诧异。我一直以为,这个空想出的概念,早就被证明不可行,从而销声匿迹。没想到,它打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旗号,又一次卷土重来了……‘立体快巴’/‘巴铁’的概念固然很酷,效果图很炫,好像也蛮高大上,但它描述的美好前景,却让人不敢相信……还捎带着“中国原创重大发明”之类的关乎民族自豪感的宣传……”
而各界网友在第一时间罗列出了对它的疑问,比如:
1、如何转向?如何折返?遇到紧急事故时如何停车维修?
2、巴铁下方空间狭窄,如果有汽车撞上巴铁车轮又当怎么办?
3、有介于巴铁5米以上的车高,又将如何通过立交桥和限高杆等“路障”?
4、当后方有高于2米的客车和火车时又当如何?
5、难道将巴铁使用的车道全部对大型车辆禁行?
6、位于巴铁下方的车辆视野也将高度受限,看不到路侧和上方的道路交通标志。再者说,作为有轨电车,假设有其他车辆违规停在巴铁的轨道上,又当如何处理?
网民表示:“须知很多地方也依然存在着普遍的违规停车问题。诸如此类的一系列问题,都有待处理,而在那之前,巴铁即使试跑了,但它的概念如果不算不切实际的话,至少距离落实仍有很大差距。”
而8月1日巴铁试跑本身也并没有对这些关键问题给出答案。
报道最后称,到目前为止,“空中巴士”巴铁也好,“立体快巴”也好,不仅自身性能存在问题、实用性也有欠考量,对于路权、行调等问题更是没有解释。所以,虽然中国国内各界主流媒体都争相报道,但是至少到今天为止,巴铁都还更像是一个为了获取更多融资而制作出的噱头。
回帖人:
脑残们怒了;一见俺们有伟大创新,你们就反,见不得俺们有一点好!!
制度決定一切!嘿!
截止2015年底,世界各國獲美國專利局授權專利數量排名:
1.日本
2.德國
3.南韓
4.中國臺灣
5.英國
6.法國
7.加拿大
8.意大利
9.瑞士
10.荷蘭
11.瑞典
12.中國大陸
13.以色列
14.澳大利亞
15.芬蘭
16.比利時
17.奧地利
18.印度
19.丹麥
20.中國香港
美國專利總量: 5739851
美國國內總量: 3030080
其它各國總量: 2709771
美國專利局官方網站截圖:
http://imgcdn.kdnet.net/UploadSmall/2016/05/03/14622548423759583.jpg
截圖網頁地址:
http://www.uspto.gov/web/offices/ac/ido/oeip/taf/cst_all.htm
360度全方位立体笑话,别弄这些歪门邪道,还是卖车牌吧
本身就是骗局
大型玩具。
开车跟在 这个车子后面 视线完全被挡住 很难受
中国有几个人会跑去美国专利局申请美国专利的?大部分都只是在本国申请本国专利而已。这个专利排名说明不了太多问题。
说的好像这个是国家开发的一样……这玩意是六年前一个“民科”提出来的,然后搞了个公司做出来一个原型,此次试验只是第一步的等比例模型上路试验,且不说能不能实际应用,就算是距离成品也还有很远的距离。
话说某些人不应该因为这是“民科”搞出来的东西而欢欣鼓舞吗?难道一看不是很理想就打算墙倒众人推?
搞笑。这个项目花的是国家钱还是私人投资?私人投资关你们这些傻13什么事?
中国有几个人会跑去美国专利局申请美国专利的?大部分都只是在本国申请本国专利而已。这个专利排名说明不了太多问题。 知道什么叫经济全球化吗
中国梦一巴铁
争气点,也许CCTV也许有会宣传个世界第一
赶紧全中锅推广,要不然我喷死你们。谁反对,谁是汉奸。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