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1074|回复: 0

《金融时报》朝鲜危机接近最终摊牌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万

回帖

1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160942
发表于 2017-9-4 13:53: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朝鲜最新的核试验不仅在华盛顿和首尔,也在东京、北京和莫斯科引起震惊和谴责。这是平壤方面迄今最大威力的核试验。朝鲜方面有关这是一枚氢弹的声明可能是属实的。此次核试验一周之前,金正恩(Kim Jong Un)政权刚刚发射了一枚飞越日本的弹道导弹。来自平壤的行动升级和挑衅现在变得越来越密集了。
但是共同的全球焦虑仍然不太可能带来一种真正团结的国际对策。相反,它甚至可能扩大分歧:一面是希望增加对平壤方面强制压力的美方,另一面是赞成同朝鲜谈判的中方和韩方。
虽然美国和韩国是军事盟友,但越来越明显的是,特朗普政府和文在寅(Moon Jae-in)政府在如何对付朝鲜威胁的问题上有着非常不同的本能。这种分歧在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关于这场危机的最新推文中表露无遗:“韩国正在发现,就像我早就告诉他们的那样,他们谈论的绥靖朝鲜不会奏效;他们(朝鲜)只懂一件事!”
美国总统推文的明确内涵是,将会管用的“一件事”是武力。这与特朗普之前对金正恩政权发出的“火与怒”威胁一致。但美国总统越是威胁采取军事行动却不动手,他就越有可能听上去像是在虚张声势。美方知道,对朝鲜发动任何袭击,都可能引发朝鲜对韩国、对美国在地区的军事基地发起毁灭性的报复。
当然,还有其他形式的施压值得尝试。美国和其他国家都曾提出,如果中国切断对朝石油出口,就可能迅速使朝鲜就范。中国针对朝鲜最近核试验发表的声明比以往更强烈。有关此次核试验造成的地震给中国带来震感的报道,加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正在主持一个重要的国际峰会,都让北京方面有充分理由感到愤怒和震惊。
但中国的根本盘算似乎不太可能发生变化。这些盘算仍然暗示,出于审慎和战略上的原因,北京方面将尽力避免可能导致朝鲜政权倒台的行动。在现实层面上,中国政府担心朝鲜无序崩溃的危险和后果,包括失控的难民潮以及在中国的家门口爆发战争。即使那些威胁可以被管控,中国也还是不想看到朝鲜半岛统一——如果这个统一后的国家仍是美国的盟友的话。
然而,就在主要国际大国仍然沮丧和无能为力的同时,朝鲜的威胁继续愈演愈烈。经过多年的暗中发酵,朝鲜已经登上了国际议程的最高位置。某种最终的危机现在可能在酝酿中。但是就连这场大戏的主要演员也不知道这场危机将走向谈判还是战争。

朝鲜核试验后美国为军事回应打开大门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在朝鲜进行最新核试验后发表严厉谴责,警告平壤方面其行动对美国来说是“怀有敌意和危险的”。华盛顿方面的言辞为美国对朝军事回应的可能性打开了大门。
朝鲜周日表示,它成功地进行了一次可搭载到洲际弹道导弹上的氢弹试验。据估计,此次核试验的威力比朝鲜以往引爆的装置至少大10倍,由此引发了一场6.3级的地震。
美国国防部长马蒂斯(Jim Mattis)与特朗普见面后,现身白宫之外,警告朝鲜说:任何对美国或美国盟友的威胁都将会面对“大规模的军事回应”。
特朗普还在他发的推文中批评了韩国和中国对朝鲜核试验作出的回应。
“朝鲜是一个流氓国家,已经成了中国的一大威胁和尴尬;中国正试图帮助,但没有取得什么成功,”特朗普周日在Twitter上写道。
他还批评他所称的韩国“对绥靖的谈论”,说朝鲜“只懂一件事”。
尽管特朗普在推文中撂下狠话,但美国财长史蒂文•姆努钦(Steven Mnuchin)暗示美国将继续施加经济压力。
姆努钦表示,他将拟定一揽子新制裁措施,潜在可能切断平壤方面的所有全球贸易。
“如果各国想和美国做生意,他们显然会和盟国和其他国家一起在经济上与朝鲜一刀两断,”姆努钦周日在福克斯新闻(Fox News)上表示。
中国官方的新华社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Vladimir Putin)周日一致认为要“妥善应对”朝鲜的最新核试验。
朝鲜进行核试验仅几小时后,习近平在金砖国家峰会上表示,“金砖国家是世界和平的维护者、国际安全秩序的建设者”。
周日,北京的中国外交部敦促平壤方面“停止采取恶化局势、同时也不符合自身利益的错误行动”。
“我们强烈敦促朝方正视国际社会在半岛无核化问题上的坚定意志,”中国外交部在一份声明中表示。

软肋已暴露的金正恩为何肆行无忌?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7年9月3日11时30分,在朝鲜(疑爆)(北纬41.35度,东经129.11度)发生6.3级地震,震源深度约0公里。震中距离咸镜北道区首府清津市约70公里,距平壤约390公里。另据报道,有中国网友反馈,延边、吉林、长白山、长春、沈阳等地皆有震感。
对此,中外核安全专家普遍猜测,这次朝鲜方面可能又进行了核爆。
而在此次“疑似核爆”之前,朝中社公开报道了“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现场指导核武器兵器化工作”的新闻,并声称“朝鲜以在第一颗氢弹试验中的经验为基础,在最高端水平上进一步更新了核战斗部——氢弹的技术性能”。
即便上述报道有夸张、恫吓的成分,但回顾自2006年10月9日朝鲜首次成功核爆以来的历程,尤其是金正恩上台四年来朝鲜加速发展核弹、导弹并实现“两单合一”实战化的核武急行军,人们不得不承认:在父祖的基业上,金正恩已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朝鲜的核威慑眼看着就要从半岛延伸至阿拉斯加、夏威夷,甚至大洋彼岸了。
此刻,全世界所有期盼半岛实现无核化的人们恐怕都不得不在惊骇之余自问一句:是不是真的没有任何办法阻止朝鲜了?平壤在追求核武实战化的道路上,就真的没有任何软肋么?
什么都阻止不了金,除非战争或迫在眉睫的有效战争威胁
金正恩上台后,美国外在的军事威胁,以及他本人在金氏家族和劳动党内部欠缺权威的事实,使他对其自身人身安全和朝鲜国家安全产生了极度的不安全感,因而在大批处决潜在政治对手后旋即顶住外在压力,发起了核武器发展的急行军。
四年来的事实表明,对金正恩拥核的行为及决心,外界无论是柔性的阳光政策还是愈加严厉的经济制裁,都收效甚微。前者往往被金当作一种外界软弱、无能的表现,并以此为契机,不仅没有投桃报李地采取相应的缓和政策,反而变本加厉地以机会主义心态加以利用,从而加速核武实战化进程。而后者,则往往被平壤的宣传机构“主体主义地”(Juche Idea,朝鲜特色共产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奇特混合物)改造成“美帝国主义”和“某不惜背弃鲜血友谊的邻近大国”(朝中社语)的勾结与合谋,并以此作为加速核武化的合法性理由。
事态一步步发展到今天,似乎已经证明:没有任何人、没有任何国家能够阻止朝鲜进一步强化其核实战能力了。然而,似乎仍然存在两个事实,或许能够为我们探究平壤的“核软肋”以及可能的阻止朝鲜进一步核武化的方案提供某种参照。
第一个案例是今年四月海湖庄园习特峰会后,国际社会鉴于两国领导人会后所释放的信号,普遍猜测中美之间很可能达成某种交易,即中国很可能默许美国一定程度的动武。而鉴于朝鲜通常在重大节日前后试射/试爆的惯例,以及此前朝鲜媒体自己的宣传,国际社会的普遍猜测是,金正恩将在即将到来的4月15日“太阳节”(태양절)上再次试爆核武器。然而结果是,朝鲜改试了对国际社会冲击相对较小的导弹,而且还没有成功。尽管朝鲜嘴上从不服软,但分析人士一般认为这是金正恩在美国“大兵临近”前收缩、服软的一种表现——尽管此后美国“发兵朝鲜”被证明是一个乌龙事件。
第二个案例就是几周前,金正恩与特朗普隔空怒怼,都誓言要用“烈火与暴怒”(fire and fury)吞噬对方。然而,就在所有人搬起小板凳坐等朝鲜“包围射击”关岛的时候,朝鲜方面却又熄火了,改口说“领导人听取汇报后表示,必须时刻保持发射状态,保证一旦劳动党下决心,随时进入实战。”
可以看出,朝鲜在核武和导弹问题上采取的是典型的边缘政策(Brinkmanship)。这是一个在“冷战”时期发展起来的战略术语,指一方通过制造危机、人为地将形势紧张程度提升到战争一触即发的“边缘地带”,并以此态势来迫使对手在谈判桌上让步、屈服。朝鲜对此可以说是得心应手、屡试不爽。然而毕竟朝鲜国力有限,一旦美国释放出真格的、马上就要动手的信号时(同时朝方相信中方将袖手旁观,没有第二次抗美援朝),那么他们就很可能自己找一个台阶从“战争边缘”后撤,从而释放出自我缓和、软化的信号。
将朝鲜此前所有的“边缘突进”与这两次“边缘收缩”行为联立起来比较,我们不难发现,对于因变量“朝鲜拥核决心”而言,“国际制裁力度”几乎是一个无关变量,不起作用。美朝(常规)军事实力对比是一定的,故作为常量,也不用考虑。而有用的自变量是“美国动武决心”,它与“朝鲜核武决心”成反比。
需要指出的是,自变量“美国动武决心”不会直接发挥作用,它所发出的信号需要被平壤方面感知后才能转变为“朝鲜所感知的‘美国动武决心’”——由它直接作用于最后的因变量“朝鲜拥核决心”。也就是说,朝鲜所感知的“美国动武决心”(即有效威胁,valid threat)越大,那么朝鲜临阵服软的可能性就越高。
需要着重指出的是,在朝鲜感知“美国动武决心”的过程中,如果中、俄、韩等国发出“反对美国动武”的信号,或者美国方面自行发出自我否定决心的信号(譬如上次美军航母乌龙事件,或者特朗普国安圈换将、内讧,美国国内社会动荡等),那么这些都将削弱朝鲜对美国决心的感知,从而反过来,变相鼓励平壤在边缘政策上继续推进,再下一城。
其变量关系如下图所示:

由中、俄、韩以及美国自身产生的干预变量削弱了朝鲜对国际社会武力解决朝核问题决心的感知
如果前述有关“只有战争或迫在眉睫的有效战争威胁才能阻止朝鲜进一步拥核(至于‘去核’就先别指望了,那是两码事儿)”的判断是正确的,那么就存在一个痛苦的两难摆在中俄韩面前。
一方面,由于地缘的因素,中、俄、韩三国都清楚,任何一场以朝鲜已经建成的核武器、核设施为目标的军事打击或全面战争,都将由于核污染、难民潮等因素给半岛乃至整个东北亚地区带来毫不亚于切尔诺贝利、福岛核电站事故的永久性毁伤。此外,韩国还将面临朝鲜常规武器、火炮攻击的威胁。所以他们从自身国家安全角度出发反对美军动武、害怕半岛“生乱生战”是不难理解的。可是另一方面,他们的这种担忧,公开表述出来,就在客观上削弱了美军武力威慑的效用,从而使金氏祖孙三代一次次抓到机会,夹缝求核。
自变量“朝鲜核武实力”与中间变量“中俄韩对半岛核战争的恐惧”以及因变量“中俄韩反对美国动武的决心”都是成正比的。显然金正恩对此心知肚明:就像吴三桂的说的“我们越强大就越安全,康熙就越不敢削藩”一样,朝鲜核武器越先进、导弹射程越远,那么中俄韩就越惧怕“半岛生乱生战”,因而就越有动力去遏制美国动武的图谋。在这个因果机制的作用下,平壤完美地将北京、莫斯科、首尔一并绑架为对抗华盛顿的人盾。这时,如果还有人奢望劝说平壤回到(六方)会谈的谈判桌上,通过提供所谓“保护伞”、“双暂停”来换取在平壤看来无意于“自我削藩”的去核,那只能是与虎谋皮、痴人说梦。
熟悉威慑理论(Deterrence Theory)的人都知道,所谓“威慑”说白了就是打心理战。时下有一张漫画在网络上颇为流行:正面是特朗普,气势汹汹威胁金正恩说,“不许你再突破红线。”而隔在金正恩与特朗普之间的是美利坚星条旗。望着星条旗上的一道道红线,金正恩一脸坏笑的问:“Which one?”(你说的到底是哪一条?)
这虽然只是一副搞笑的漫画,但却无意中道出了当前朝核问题困境之所在:决心时常动摇,威胁不被感知,红线于是形同虚设,边缘政策得以步步为营,积小成多,量变形成质变,最终以事实拥核、拥弹胁迫国际社会接受现状。
美国在朝核问题上的种种做法,也削弱了朝鲜对其决心的感知。譬如,美国总倾向于敦促其他国家行动起来,尤其是中国,对朝鲜施加更为严厉的制裁;而自己则躲在一边,坐收渔利。而更糟糕的是特朗普的种种自毁长城的“特不靠谱”行为。譬如,4月特朗普曾声称已经派遣航母战斗群进入朝鲜海域,全世界为之惊骇,认为朝战极有可能再度爆发,朝鲜一度软化。但事后证明,美国航母当时并未进入相应海域,更无准备对朝作战。这一行为对美国的战略信誉起到了自我弱化的负面效应。就如同“狼来了”喊多了一样,此后特朗普对金正恩的战争威胁,作为威慑行动的一部分,其心理作用都将受到削弱。
何止如此?班农“录音门”事件把美国最高决策小圈子对于朝核问题的内部争议曝光于天下,诸如“忘了朝核吧,军事手段根本没有可能去解决问题”的说辞不仅无形中向平壤透了华盛顿的底牌,更让金正恩清楚看到了:白宫决策圈分崩离析内讧不止,国会建制派生命不息斗争不止,美版“文革”文攻武斗交叉上演,美俄蜜月终结回归仇敌,中东叙利亚,伊拉克一波未平,伊朗-沙特一波又起……这一切都让美国自身动武的决心急剧下降。
如果说特朗普上任伊始鄙夷奥巴马的“战略忍耐”、打算在朝核问题上有所作为还在情理之中,故而引发各界普遍关注;那么如今即便他再推特一万个“烈火与愤怒”也难以对金正恩造成实际的心理触动。从四月份中美海湖峰会后朝鲜暂停核爆,到今天朝鲜再度试爆所谓“氢弹”,这一百多天的时间里,我们虽不曾亲眼见到金正恩,但想必他和他的谋士们早已把特朗普的斤两称的一清二楚,同时对中、俄、韩的心思也拿捏得更加炉火纯青。
发现弱点,却仍然无计可施
我们通过观察东北亚诸地缘政治棋手近半年来的行为与互动,发现朝鲜看似无懈可击的拥核计划背后其实是有其软肋和弱点的。然而,美国自身的不堪,以及中、俄、韩出于地缘安全考量而发出的反对美国动武的信号,大大削弱了美国的动武决心以及朝鲜对该决心的感知,于是变相鼓励平壤在拥核道路上加紧采取机会主义的边缘政策。
今天,我们无比遗憾地看到,在朝核问题上大国的决定性作用是缺席的。朝鲜也正是看中了大国彼此间的龃龉和矛盾,钻其间隙,才一步步使自己的核力量发展到今天的地步。或许朝核问题走到最后,各国真的不得不默认一个有核的朝鲜,然后在此基础上筹谋如何利用朝鲜使自身的相对损失最小,同时还能使其他地缘对手的相对损失更大。
如果真的如此,那么我们可以想象一样未来在东北亚地区中国所面临的地缘战略场景:鸭绿江对岸是一个拥核、拥弹的朝鲜,且因最近多年的严厉制裁和历史上的龃龉而无比仇恨“某不惜背弃鲜血友谊的邻近大国”。越过“三八线”,在朝鲜的对面,是一个拥有全套“萨德”体系且同样因为多年的经济龃龉而愈加仇华而亲美的韩国。越过韩国,在海的对面,是一个加速修宪、扩军的“正常国家”日本——它要仇华,无需理由。越过日本,在大洋的彼岸,是一个部分有意、部分无意中造成上述地缘战略现实的霸主美国。哦,对了,在中国身后,还有一个笑而不语的俄罗斯。此刻,拿什么“大国外交”拯救你,身陷重围的中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5-1-28 20:4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