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鸣
在教宗庇护七世旁观下,拿破仑替跪下的妻子约瑟菲娜·德博阿尔内加冕为皇后。(雅克-路易·大卫绘于1805年到1807年之间)
我们知道,古今中外的君主,他们的权柄,不是打来的,就是由打来的君主传下来的,跟老天爷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借老天的名头,君权神授,绝对是必要的。只要人们还对老天有着敬畏,这样的借用,对君权的稳固,就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西方的神,是独一的上帝,君权神授,就是上帝的授予。上帝不能亲自光临,所以只好假手教会。因此,中世纪的君主,均需得到教皇的认可,在加冕礼上,如果教皇亲自来给加冕,绝对是很有面子的事儿。反过来,如果教皇和君主闹翻,教皇威胁不承认君主的地位,也是君主的一个硬伤。世俗君主如果不足够的强大,一般不敢真的翻脸。只是到后来,教皇的权力越来越衰落,像法国这样的国家,已经不在乎教皇是否过来加冕了。但自家的主教大主教,还是不可或缺。
当然,君权神授,也是一个手续,就像今天人们结婚一样,经过这个手续,君主才会踏实。这样的手续,必须有充分的仪式性。所以,皇帝或者国王的加冕礼,必须隆重而繁复。
法国的国王,是欧洲最早像个君主样的国王,他们的加冕仪式,具有代表性。所有法国国王的加冕礼,都在兰斯大教堂举行,据说,这里是第一代法国国王受洗成为基督徒而且加冕成为国王的地方。这事儿,也可能是传说,但君权神授,原本就需要传说。在兰斯大教堂,还藏有当年第一代法兰西国王加冕的圣油,这圣油,当日是从天而降的。后来加冕的国王,必须用这圣油涂抹,仪式才算完备。至于为何总是用不完,答案就是人家是圣油。
在国王登基加冕这天,黎明时分,法国大主教早早就来到了教堂(如果教皇能来,就由教皇来办),布置好场地,在圣坛上摆好王冠、查理曼之剑,国王的龙袍,以及相应的物件。然后,所有参加仪式的人们,贵族,高级文官,军官和教士们,都已经集合完毕,在教堂外面等候。然而,这时候国王却还不能来,因为得有人去请。
于是,一个由各色人等组成的代表团,来到了王宫,扣门二次,请国王驾临,都没有回应,第三次,明确说出了具体的国王的名讳,要上帝赐予他为我们的王。这时候,宫门打开了,早已穿戴整齐的国王,被一顶轿子抬了出来,抬到了兰斯大教堂。然后,在唱诗班的吟唱声中,国王被两个主教引向圣坛,那瓶圣油被一群王公贵族抬了出来。大主教把一本圣经递给国王,要他手按在圣经上发誓,宣誓就任。宣誓之后,国王被大主教戴上王冠,而且授予他查理曼之剑。接下来是一段祈祷,愿国王治下的国兴旺发达。最后,国王头朝圣坛匍匐在地,接受大主教给他涂圣油,凡七次,在国王的胸口、肩膀、头顶、背后和两肘内侧各涂一次。至此,唱诗班合唱团的歌声大作,教堂的大钟小钟齐鸣。国王被引向御座,坐上之后,大主教脱去教冠,鞠躬亲吻国王,用拉丁语宣布:祝国王某某万寿无疆!然后教堂大门打开,人们一拥而入。仪式结束。后来拿破仑称帝的时候,教皇亲自来加冕,但是我们知道,最后戴皇冠的时候,是拿破仑自己抢过来戴在头顶的。
我们中国的皇帝,虽说号称是奉天承运做的皇帝,但同时却也是天之子。所以,仪式用不着某个诸如教皇或者主教来操办。登基加冕,只需开一个大朝会,让群臣在底下叩拜并三呼万岁就是了。但是,登基之后,必须举行一个祭天仪式,皇帝沐浴更衣,在群臣和礼臣的簇拥下,来到圜丘,一种特别的祭坛。通过敬献牺牲念诵祭文,通报上天,他已经登基做皇帝了。这样做的目的,是要求得到批准,反正批准不批准,皇帝都会做下去。
在宋朝之前,人们的地理知识有限,认为泰山是最高的,所以,皇帝如果兴致好了,会到泰山去封禅,即找个离天最近的地方,举行祭天仪式,以便证明君权神授的合法性。
不消说,这样的仪式,着眼点都是合法性。不过,充其量不过是给他们权力的合法性披上一层神性的外衣。既然不好意思直接说自己的权力是抢来的,那就只能说是神授予的。底下的民众信不信呢?你也不好说一点都不信,毕竟,在中世纪,人们对成功者的成功,多少会有点迷信的想象——如果没有神的帮助,怎么偏偏他们家就能赢呢?
这样的仪式,也会给君主不少的心理安慰,纵使骗不了别人,骗骗自己,也是好的。但凡是君权,就必须是神授的,假装,也得装。如果是人授的,即使做了君主,在龙椅上也不踏实。这就是为什么,清朝垮台之后,袁世凯做皇帝之前,也得先祭天的道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