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蓬安:341万人考研,有多少仅为延缓失业时间?
根据教育部官网消息,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将于12月21日至23日举行,报考人数341万人。记者注意到,2018年研究生报考人数为238万,2019年研究生报考人数达290万人,2020年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再创历史新高。
2019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834万人,竟然有超过应届毕业生四成的人数报考研究生,这究竟是好现象,还是坏现象?
从好的方面看,这些考研人员绝大多数处于“衣食无忧”状态,家长不指望他们上班挣钱,不希望“工作强度大,工作时间长,待遇低”委屈了孩子。而很多大学生也愿意继续深造,因此纷纷考研。
从坏的方面看,首先是如今学历贬值,那些拿到大学文凭的年轻人很多是“才不配位”。大学“扩招”前,你的成绩只能上职高,毕业后你会心甘情愿地做一名技术工人;而大学“扩招”后,同样的成绩却上了专科甚至本科,成了大学生,自我感觉身价大增了,也就不再安于当一名技术工人了,只有“坐办公室”才符合自己的大学生身份,可哪有那么多“坐办公室”的岗位?
因此,我要对大学生“断喝一声”:当你看到哈尔滨市招收环卫工,也要求研究生学历时,你还以自己是本科生、研究生就了不起吗?说实在话,如今的研究生,有真才实学的也不是很多,本科生就更不用说了。研究生的实际能力,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的中专生比,有优势吗?
刚才在参与话题#艺术生该选择考研还是工作#讨论时,写了一条“长微博”,内容如下:
很多专业确实需要考研,比如医学类。而学艺术的考研,十年前是有用的,因为那时候大家都以为研究生了不起。即使艺术类研究生本身就很扯,但你在艺术界有个研究生文凭,那就是鹤立鸡群,令人肃然起敬。
可现如今,“假博士”泛滥,尤其是翟天临的“伪博士后”被曝光后,艺术界家已经不再相信硕士、博士学位了,他们更相信你的实力。当然,很多不太需要高学历的行业,比如官场,大家对博士、硕士文凭,也不是那么崇拜了。
说实在话,“文凭社会”真的不适用艺术界。我是想不出来艺术类有多少需要硕士、博士来研究的。艺术类学生师从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还不如学习70年前拜个好师傅,那样还省得你为了论文而花费时间,更不会因为好事的网友在“知网”上查你的论文,而让你因为“东拼西凑”论文丢丑。
中国高校扩招,并非为了提高中国人的总体学历水平,而仅仅是为了拖延就业时间,缓解就业压力,好让“登记失业率”降下来。如果单单为了提高中国人的总体学历水平,有各级党校就足够了。
以笔者了解到的情况,目前党政机关50岁以上的干部,80%以上被党校提升了一到两个学历档次;40岁以上的干部,60%以上被党校提升了一到两个学历档次。而55岁以上的,超过九成被党校提升了一到两个学历档次,有的甚至从没有文凭而一跃成为党校硕士研究生。
最厉害的,还有从没有文凭而一跃成为名校博士研究生的,如这两天火爆网络的江西省委原常委、赣州市委原书记史某清,他1971年工作时17岁,处于WG“停课闹革命”时期,不大可能拿到初中文凭,可他在2000年12月获得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产业经济学专业经济学博士学位。
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大背景下,出现“考研潮”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就业环境不容乐观,每年这么多大学生毕业,但可以提供与大学生身份相匹配的岗位却很少,以至于弄成如今“毕业即失业”的现状。家庭条件允许的,就干脆让孩子再上三年研究生。即使研究生毕业后依然找不到体面的工作,但至少可以将这种窘境往后拖延三年,面子上又“好看”了三年。
最后,笔者想问一句:在341万人的考研大军中,到底有多少仅为延缓失业时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