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569|回复: 0

轉載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反智傾向

[复制链接]

125

主题

68

回帖

1691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691
发表于 2021-7-3 09:49: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 應克復 寫於 二零一五年

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基本錯誤

馬克思認為,資本主義社會的財富表現為愈來愈多的商品堆積。每種商品都是使用價值和價值的復合體,都是勞動的凝結物。馬克思將人的勞動區分為具體勞動與抽象勞動,認為每壹種勞動既是具體(有壹定目的和形式)勞動,又是抽象(勞動力在生理學意義上的耗費)勞動;具體勞動形成使用價值,抽象勞動形成價值。這是“理解政治經濟學的樞紐”。馬克思認為,勞動是商品價值的唯壹源泉。兩種商品可以互相交換,因為它們的價值量相等,即生產它們的勞動量相等。所以,價值量以勞動量計算,而勞動量以勞動時間計算。這並不是說,生產商品時所耗費的勞動時間愈多,價值量就愈大,該商品就愈值錢。馬克思就此指出,作為價值尺度的勞動時間,不是單個勞動者的勞動時間,而是“平均必要勞動時間或社會必要勞動時間”。馬克思從勞動力能為資本家提供剩余勞動揭示了資本家剝削工人的秘密。馬克思指出,勞動力是壹種特殊的商品,別的商品在使用過程中消耗其價值,直至殆盡;而勞動力在使用過程中還能為資本家創造新的價值。譬如資本家購買壹個勞動力(實際上應當說是“租賃”,因為勞動力的所有權仍屬於工人),他支付20元工資要工人勞動壹天——12小時,結果工人勞動6小時,就創造了20元的價值,就可抵償他的工資(馬克思稱這抵償工資的6小時勞動為必要勞動時間),接著又勞動了6小時所創造的20元價值就是剩余價值(馬克思稱這6小時的勞動為剩余勞動時間),為資本家占有,是資本家的剝削收入。這就是剩余價值的來源,資本積累的秘密。
馬克思以勞動價值論為基礎,建構了《資本論》的恢宏大廈。列寧說,《資本論》是工人階級的聖經。1949年以來的中國,根據《資本論》的基本思想所編纂的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為官方命定的統壹教材,人們無不當作真理加以接受。直到上世紀90年代中期後,學術界才對勞動價值論的缺陷進行了壹番討論;但這種討論是在捍衛勞動價值論的前提下只對勞動概念的內涵和外延作了某些修正。
那麽,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錯在哪裏呢?
勞動價值論的第壹個錯誤:將工人的體力勞動視為價值的唯壹源泉。
馬克思說:“使用價值或財物具有價值,只是因為有抽象人類勞動對象化或物化在裏面。那麽,它的價值量是怎樣計量的呢?是用它所包含的‘形成價值的實體’即勞動的量來計量。勞動本身的量是用勞動的持續時間來計量,而勞動時間又是用壹定的時間單位如小時、日等作尺度。”馬克思還說:“含有等量勞動或能在同樣勞動時間內生產出來的商品,具有同樣的價值量。” 1
顯然,用勞動量、即勞動時間作為測定價值尺度的勞動只適用於簡單的體力勞動。馬克思無意中排斥了復雜的腦力勞動也是勞動,而且是更重要的勞動,這種勞動自近代工業社會以來其作用愈來愈顯著,亦愈來愈重要。簡單的體力勞動其勞動成果可以用勞動時間來計量(如至今仍沿用的計件工資),而復雜的腦力勞動是絕對不能用勞動時間來計量的。聶耳所作的《義勇軍進行曲》(後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其價值可以用勞動時間來計量嗎?輝煌不朽的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何占豪 陳鋼作)其價值可以用勞動時間來計量嗎?魯迅的《阿Q正傳》其價值可以用勞動時間來計量嗎(吳冠中說,壹個魯迅抵300個齊白石,因為魯迅是思想家。意思是思想家的勞動與畫家的勞動不能同日而語)?還有無數的科學家在創造發明中所貢獻的勞動成果,其價值都無法用勞動時間作為尺度去簡單地界定其無量的價值。當人類尚處於原始的農業經濟時期,純體力勞動是那個時代勞動的基本形式,這種形式的勞動其勞動量當可作為勘定其勞動物品的價值。馬克思所舉的1匹布=2只羊的例子大體符合那個時代的情形(說“大體”,因為還有自然條件的因素)。如果說,亞當•斯密(1723—1790)生活的年代(資本主義手工工場時期)所提出的勞動決定價值的理論還是基本正確的(他尚且還認為價值由工資、利潤和地租三種收入構成的),那麽,馬克思的價值論(《資本論》第1卷於1867年問世)則遠遠地脫離了他所處的時代。
即使馬克思所描繪的共產主義社會的第壹階段——社會主義社會,馬克思也堅持認為,每個人以他的勞動時間核算出他的勞動量,以此向社會領取他所應得的消費資料。在《哥達綱領批判》(1875)中,他說:“社會勞動是由所有的個人勞動小時構成的;每壹個生產者的個人勞動時間……就是他在社會勞動日裏的壹分。他從社會方面領得壹張證書,證明他提供了多少勞動,他憑這張證書從社會儲存中領得與他所提供的勞動量相當的壹份消費資料。”2 這是馬克思堅持將簡單的體力勞動作為價值唯壹源泉的又壹證據。

馬克思所設想的未來社會,撇開其若幹的空想不說(如國家消亡,分工消失,商品和貨幣不復存在等),他的以每個人的勞動時間獲取其生活資料也是無法實現的烏托邦。資本主義社會發展的事實是,腦力勞動者隊伍的不斷擴大,他們在物質和精神生產中的作用愈益顯赫。他們如果也同體力勞動者壹樣,只憑其勞動時間去領取生活資料,這合理嗎?馬克思認為,在消滅資本主義社會後,大家都成了勞動者。問題是,他所說的勞動者是體力勞動者還是腦力勞動者呢?在《法蘭西內戰》(1871)中馬克思如是說:“勞動壹被解放,大家都會變成工人,於是勞動就不再是某壹個階級的屬性了。”3 馬克思的意思是,以往,繁重的體力勞動壹直是全由工人來承擔的;勞動解放之後,這種勞動就由大家來承擔了。可見,他所說的“大家都會變成工人”,是說“大家都會變成體力勞動者”。馬克思不但不承認工人所從事的體力勞動以外的那些與物質生產有各種聯系的勞動(如經營管理勞動,科學技術勞動,教育工作者與醫療工作者的勞動等)屬於他的勞動範疇,而且還要消滅這些形式的勞動哩!他說:“在共產主義社會高級階段上,在迫使人們奴隸般地服從分工的情形已經消失,從而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對立也隨之消失”。原來,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分工在馬克思看來是“迫使人們奴隸般地服從分工”,因而這種“分工”被馬克思認定為是壹種“對立”。既然是“對立”的,自然必須消滅。怎麽消滅呢?就是上面所說的,使大家都成為工人,也就是說,消滅各種形式的腦力勞動。人類文明史表明,只有依賴科學技術的進步,人們才能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社會才能獲得重大發展。馬克思則反其道,認為體腦對立消失之後,勞動不僅僅是謀生的手段,而且成了生活的第壹需要,“個人”全面發展實現了,“生產力也增長起來”了,“集體財富都充分湧現”了,那個時候,“各盡所能,按需分配”的共產主義就實現了。4 按照馬克思的設想,人類只會退到原始共產主義社會。
只承認體力勞動是勞動,否認腦力勞動也是勞動,在毛澤東那裏有了豐富和發展,在實踐中還得到了有力的貫徹。如知識分子必須進行勞動改造。這個勞動就是體力勞動,內中意含智力勞動不是勞動,而且加以歧視。大躍進年代,提出“知識分子勞動化”的口號,提出知識分子要在勞動改造中向工人階級和貧下中農學習,拜他們為師。就是說,腦力勞動者、有文化的人要接受體力勞動者、接受沒有文化或略識幾個字的人的教育。毛還認為,知識分子是由工人農民養活的。他早就說過,知識分子其實是最沒有知識。文革期間宣傳“知識愈多愈反動”;工人階級(工宣隊)占領上層建築,領導鬥、批、改;號召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很有必要。如此等等。毛澤東主宰中國的年代,知識分子是“臭老九”。民間流行“搞原子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操作手術刀的不如耍剃頭刀的”順口溜,譏諷體腦(收入)倒掛。歧視和迫害腦力勞動者,導致中國的物質生產和精神生產陷入低谷,社會遭受深度創傷!
有人會說,馬克思沒有否認科學技術在生產中的巨大作用呀!是的,馬克思對當時科學技術的進步及在生產中的運用沒有視而不見。譬如他說:“資本的趨勢是賦予生產以科學的性質,而直接勞動則被貶低為只是生產過程的壹個要素,”甚至還說:“隨著大工業的發展,現實財富的創造較少地取決於勞動時間和已耗費的勞動量,較多地取決於……壹般的科學水平和技術水平,或者說取決於科學在生產上的應用。……工人不再是生產過程的主要當事者,而是站在生產過程旁邊。……在這個轉變中,表現為生產和財富的宏大基石的,既不是人本身完成的直接勞動,也不是從事勞動的時間,……壹旦直接形成的勞動不再是財富的巨大源泉,勞動時間就不再是,而且必然不再是財富的尺度”。5 可以說,馬克思的這壹論述已經使他的勞動價值論不能自圓其說,從而動搖了勞動價值論。但他仍沒有去修正他的價值理論,以體力勞動為依據的勞動價值論依然是他政治經濟學的基礎,科學技術是生產力因而是價值創造的重要因素在馬克思的經濟理論體系中仍無立足之處,因為這樣壹來,將完全改變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面貌,也不符合他研究經濟學的初衷。
勞動價值論的第二個錯誤:物力資本在生產過程中不創造價值。
常識告訴我們,勞動力只是生產中壹個必要的要素,要進行生產還必須有生產設備(工具,如機器)和生產加工物(如棉花、鋼材、礦產物等)的生產資料。勞動力為人力資本,那麽生產資料可稱為物力資本。
物力資本在生產過程中消耗和改變了自身的價值,它將自身的價值轉移到了生產過程中所產生的新產品的價值之中;問題是,除了轉移價值之外,是否還產生了新的價值?馬克思對此是否定的。
馬克思認為,生產資料是過去勞動的產物,它在生產過程中只是為活勞動提供條件。新價值只能由活勞動創造,過去勞動的產物——死勞動,只是轉移其固有價值。他說:“生產資料只有在勞動過程中喪失掉存在於舊的使用價值形態中的價值,才把價值轉移到新形態的產品上。”還說:“生產資料加到產品上的價值絕不可能大於同他們所參加的勞動過程無關而具有的價值。”6 比如,資本家投入資本,蓋了廠房,添置了機器設備,購買了原材料,這些生產資料在生產過程中只轉移其相應價值而不形成新價值。所以,馬克思將生產資料這壹物力資本稱為“不變資本”。“轉變為生產資料及原料、輔助材料、勞動資料的那部分資本,在生產過程中並不改變自己的價值量。因此,我把它稱為不變資本部分,或簡稱為不變資本。” 而將人力資本即支付工人工資的資本稱為“可變資本”。“轉變為勞動力的那部分資本,在生產過程中改變自己的價值。它再生產自身的等價物和壹個超過這個等價物而形成的余額,剩余價值。這個剩余價值本身是可以變化的,是可大可小的。這部分資本從不變量不斷轉化為可變量。因此,我把它稱為可變資本部分,或簡稱為可變資本。”7
馬克思將資本分為“不變資本”與“可變資本”,在理論上是壹個悖論。因為,所謂資本,就是“帶來剩余價值的價值。”(見《辭海》)所以,凡資本在生產過程中其價值都會發生變化,不存在“不變資本”。
隨著科學技術在生產中的廣泛運用,用現代科學技術裝備起來的自動化生產設備的那些企業,使工人的勞動在整個生產過程中的作用顯得愈益微不足道。那麽,這些企業所創造的巨大商品價值,如果仍都歸結為工人的勞動,這符合事實嗎?按照馬克思只有可變資本才創造價值的理論,這些企業的利潤應該減少(因為隨著資本有機構成的提高,工人及其勞動將不斷減少)。可事實恰好相反,這些部門的利潤率隨著勞動力的減少反而往往上升。可見,資本有機構成的提高,生產力愈來愈依賴於科學技術,由智力成果轉化的物力資本愈來愈成為生產中創造新價值的主體。如果還硬要說壹切新價值都是由工人的勞動創造的,那麽,在無人車間乃至有些無人工廠所生產的商品的價值又作何解釋呢?以物力資本形式存在的壹切生產資料在生產過程中所創造出新的價值,這在古典資本主義時期是如此,在現代的資本主義時期更是如此。物力資本投入者獲得利潤所得理應,絕不是工人剩余價值的轉化形式。
勞動價值論的第三個錯誤:否認以土地為代表的自然力是價值的重要源泉。
為了維護勞動價值論,馬克思也否認以土地為代表的自然力在價值形成中的作用。他說:“生產上所耗費的資本的補償,只是表現為壹定生產資料的價值的補償。作為要素加入生產但不需要代價的自然要素,不論在生產中起什麽作用,都不是作為資本的組成部分加入生產,而是作為資本的無償的自然力,也就是,作為勞動的無償的自然生產力加入生產的。”8 如果承認利用自然生產力是需要有代價的,那麽,商品價值的源泉就立即多出了壹個,而且壹旦承認自然生產力的利用是有代價的,那麽,生產資料即物力資本也理所當然是價值的源泉了。這豈非動搖了勞動價值論,也動搖了馬克思的整個政治經濟學大廈。
但是,否認自然生產力是價值的壹個源泉,在事實面前立即陷入困境。因為,同樣的勞動在不同的生產條件下所帶來的成果往往會有差別。比如“同壹勞動量在豐收年表現為8蒲式耳小麥,在歉收年表現為4蒲式耳。同壹勞動量用在富礦比用在貧礦能提供更多的金屬等等。”9 再如,壹農夫同時在甲、乙兩塊地上種植,甲地土地肥沃,乙地土地相對貧瘠,假定農夫在甲、乙兩塊地上花費了同樣多的勞動,比如都是500小時的勞動量,結果甲地收獲500公斤谷物,乙地收獲250公斤谷物,這樣甲地每公斤谷物包含了1小時勞動量,乙地每公斤谷物包含了2小時勞動量。這就意味著,甲地每公斤谷物價值要小於乙地每公斤谷物價值量。但在現實生活中,只要這個農夫種植的谷物品種壹樣,他所收獲的單位谷物的價值就是壹樣的。那麽,在花費同等勞動量的情況下,甲地多出250公斤的谷物其價值從何而來的呢?
為了化解這壹矛盾,馬克思提出了“勞動生產力”這壹概念。馬克思說:“生產商品所需要的勞動時間隨著勞動生產力的每壹變動而變動。勞動生產力是由多種情況決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練程度,科學的發展水平和它在工藝上應用的程度,生產過程的社會結合,生產資料的規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條件。..........總之,勞動生產力越高,生產壹種物品所需要的勞動時間就越少,凝結在該物品中的勞動量就越小。相反地,勞動生產力越低,生產壹種物品的必要勞動時間就越多,該物品的價值量就越大。可見,商品的價值與實現在商品中的勞動量成正比地變動,與這壹勞動的生產力成反比地變動。”10 筆者認為,“勞動生產力”這壹概念非但沒有解決相同的勞動量帶來不同的價值這壹矛盾,反而引出了壹個荒謬的結論:即為了增加商品的價值量不應當提高勞動生產力。或者說,維持低水平的勞動生產力,反能保持較高的商品價值量。
如果說勞動力是蘊藏於人體中的自然生產力,那麽,大自然中的每壹種自然生產力就是蘊藏於某種自然物中能被人類開發利用在生產過程中創造價值的力量。土地是壹種自然生產力,這種自然生產力蘊藏於土地之中,它被人類開墾之後可以種植糧食、棉花等莊稼,貢獻價值。水,稱為壹種資源也是壹種自然生產力,這種自然生產力儲藏於江河、湖泊之中,它被人們開發之後可以用來飲用、灌溉、航運、養殖、築壩發電等。不過,有的自然力不但不能成為對人類有利的生產力,反而對人類帶來種種危害,如颶風、地震、洪水等,對於這種破壞性的自然力,人們采取各種防範措施,減少它們對人類的損害。土地作為創造價值的力量,它的價值貢獻額就是地租。地租應分作兩塊。壹塊是成本地租,它用於補償土地生產力,維護生態平衡,是土地資本或地力資本折舊。土地這種自然生產要素並不是像馬克思所說的那樣是“無償的”,“不需要代價的”。將荒地開墾成可以種植的土地就要付出代價。土地,也如同人的勞動力壹樣,在使用過程中,需要補償,如地力的恢復,水土的保養等。因此使用土地等自然生產力也是必須支付代價的,這個代價就是成本地租。成本地租的用途就是用以補償土地的生產力,保障自然生產力系統的再生,使整個生產力系統能正常運行。人們對自然生產力如果只利用、不補償,就會造成自然生產力的透支、虧損,致使生態平衡的破壞。所以必須糾正自然生產力是大自然無償地賜予人類的錯誤思想。地租的另壹塊是剩余地租,即地力資本所創造的利潤(剩余地租又可分為級差地租和絕對地租兩部分,這裏不再細述)。傳統的地租理論,包括馬克思的地租理論,將地租籠統地算作剩余價值,未能分割出實際上存在的成本地租,這是傳統經濟學的重大缺陷。11

馬克思的預言在實踐中煙消雲散

勞動價值論論證了工人的勞動是商品價值的唯壹來源,它被資本家無償占有了。為了榨取更多的剩余價值,資本家用延長工人勞動時間或提高勞動強度、降低工人工資等方法加強對工人的剝削。因此,資本主義社會“在壹極是財富的積累”,“在另壹極,……是貧困、勞動折磨、受奴役、無知、粗野、道德墮落的積累” 12 ,造成社會貧富對立的兩極,“這就是資本主義積累的絕對的壹般的規律。”13 兩極化的積累所導致的生產過剩經濟危機,說明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已成為生產力發展的桎梏。資本主義的喪鐘敲響了。剝奪者將被剝奪。無產階級推翻資本主義的制度的革命同樣是不可避免的。
然而,馬克思沒有盼來無產階級推翻資本主義的革命。在馬克思之後,在歐美資本主義國家也沒有爆發這樣的革命。同馬克思的壹系列論斷相反,比如資本家為了多獲利潤,並沒有像馬克思所說的那樣,采取延長勞動時間或提高勞動強度、降低工人工資的方法,而是相反:不斷地縮短勞動時間,而工資卻有所提高,還獲得失業救濟和養老保障等社會福利。原因是什麽呢?第壹,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資本主義生產力的發展愈來愈依靠科學技術在生產中的運用,而不是依靠榨取工人的剩余勞動,相反,工人在生產第壹線的勞動對於價值創造的分量顯得愈來愈小。第二,資本主義制度提供工人階級權利的保障機制。工人們享有結社、遊行、請願等權利,整個社會言論和輿論是開放的。當他們的權益受到來自資本家乃至官方侵犯時,他們可以運用法律所賦予的權利進行抗爭。上述兩方面的原因,因為有悖於勞動價值論,因而被馬克思所忽略。
再比如,根據馬克思資本積累的絕對規律,預言有產者人數愈來愈少,無產者人數愈來愈多,而且愈來愈貧困。可事實是,無產者人數愈來愈少,有產者人數愈來愈多。大富者雖是少數,但中產者卻是壹個社會的基本階層。工人是勞動者,又是擁有壹定股份的資產者。原因是什麽呢?資本主義制度通過國家幹預實行財富共享。從宏觀層面看,這是資本主義制度文明(特別是普選制和議會制)的積極成果。資本主義民主制愈來愈成為大眾的護身符,而馬克思寄予厚望的無產階級專政卻被社會主義政黨們束之高閣。從中觀與微觀層面看,是實行現代股份制的積極成果。馬克思在世時已看到股份制的端倪,但尚是資本家的“資本集合體”。所以被馬克思預言為是“由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轉化為聯合的生產方式的過渡形式” 14。馬克思的意思,它是轉化為社會主義的生產方式的過渡形式。但是,股份制在以後的發展中,出現了由“資本集合體”發展到“資本集合體”與“勞動集合體”相交叉至相融合的階段。就是說,股份制的資本除了物力資本,人力資本也成為股份制中的新夥伴。於是,物力資本與人力資本共創利潤,分享企業的剩余。如此,人力資本所有者(包括企業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和壹般勞動者)不但可以獲得工資報酬,還可以索取相應的剩余。這表明,股份制產生了壹種新的生產關系和分配關系,它與企業生產、市場經濟共存共榮。馬克思所設定的勞資之間對立的關系在這裏顯得愈來愈淡化了。
有人認為,馬克思創立他的理論所產生的偏誤,是由於他所處的時代資本主義尚處於早期,他沒有看到資本主義在往後的發展中所出現的種種情況。這種說法並不確切。馬克思所處的時代,資本主義手工工場已經結束。就在他撰寫《資本論》的英國,工業革命已告完成,資本主義社會化大生產已被馬克思看得壹清二楚。為了從經濟學證明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與沖突,他把自己封閉於大英博物館的圖書館,從以往的圖書資料中去搜集他所需要的論據,以李嘉圖的勞動價值論為基礎,創立與時代相脫節的勞動價值論。因此,勞動價值論是壹個假說,而不是科學學說。前者是未經實踐證明的學說,後者是被實踐證明的學說。在科學史上,許多學說開始往往是壹種假說(如哥白尼的太陽中心說),以後被實踐所證明,才成為科學。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卻成了壹個例外:由假說而被證明為是偽說,或者基本上是偽說。勞動價值論之所以遭此命運,在於馬克思方法論的先驗性。他首先設定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的對立,無產階級必定要剝奪資本、推翻資本主義制度,建立社會主義社會;然後,他以勞動價值論作立論論證這個先驗設定的正確性。盡管馬克思建立了壹個經濟學體系,著述了三大本《資本論》學術巨著,他的論證的嚴謹與充分,似乎無以復加,但立論的片面性使他的論證系統在實踐面前顯得蒼白無力。《資本論》問世以來,只是少數專業學者的研究對象或高等學府的選修課程,在大眾中問津者極寥。它作為圖書館的壹部重要藏書,靜靜地躺在那裏。這本為工人所撰寫的書,工人們卻不予理會。

生產力價值論 ——經濟學的革命

勞動價值論只有在共產黨統治的國家被確立為正統的政治經濟學理論。對於現代社會,無論是在東方國家還是西方國家,勞動價值論都無法解釋經濟活動中的價值創造與價值分配問題。那麽,在實踐中所通行的是什麽理論呢?是“生產力價值論”。

所謂“生產力價值論”,是指生產過程中所形成的價值(財富),是由投入生產的各生產要素所聚合而形成的合力即生產力所創造的。我們通常說,人力是壹種生產力,自然力是壹種生產力,物力是壹種生產力,科學技術更稱為第壹生產力等。嚴格地說,它們都是生產力的要素。特別是進入工業社會以來,僅有某幾種生產力要素,還無法形成生產力,因而無法進行生產;必須將各種生產力要素加以有機聚合,繼之,按壹定目標,循壹定次序,協力運動,才能達到生產的目的,創造社會財富(價值)。因此,生產力是各種要素有機組合而產生的壹種力量,而生產是生產力中各要素所形成的合力之發輝。因此,“生產力價值論”就是生產力中各生產要素共同創造價值的理論。
生產力價值論與勞動價值論的區別是顯而易見的,但這種區別卻是原則性的:勞動價值論只承認勞動者的勞動才創造價值,勞動之外的生產要素在生產中不創造價值;生產力價值論則認為,包括勞動在內的各生產要素在生產中共同創造價值。

生產要素的歷史演進及其價值分配
理解生產力價值論,首先要考察生產要素的歷史演進。
人類社會已經歷了若幹經濟發展階段。大體有資源經濟階段,勞動經濟階段,資本經濟階段,目前正向著知識經濟階段邁進。推動經濟向前發展的根本原因是什麽呢?是生產力中要素的變化。簡單的低級的生產要素與低水平的經濟發展階段相聯系。復雜的高級的生產要素的出現,標誌社會的經濟發展已達到較高的水平了。資源經濟階段,相當於狩獵與采集業階段,人類以自然界提供的資源為生。自然資源狀況決定著該階段人們的生產和生活狀況。自然資源即自然生產力也就是該階段最主要的生產力要素,成為人們獲得價值(財富)的主要源泉。勞動經濟階段,大體是農業經濟階段。在這壹時期,土地是自然提供的,勞動工具簡單,人們從事生產活動主要依靠人的體力勞動。所謂種豆得豆,種瓜得瓜,壹分勞動才有壹分收獲。勞動力成為主要的生產要素,勞動是人們獲得價值(財富)的主要源泉。到了資本經濟階段,人類步入社會化大生產時代,人的手工勞動愈來愈被機器所取代,生產要素開始多元化、復雜化了。除了勞動力和以土地為代表的自然力要素之外,還需要有強大的物力資本。資本這壹要素開始獨居鰲頭,並成為其他生產要素的統率者,擔當了組合各生產要素進行生產的使命,因此被稱為資本主義時代。資產階級在大生產的舞臺上殫盡竭慮、東奔西走,喚風呼雨,成了生產活動的組織者和指揮者。目前,人類正在向知識經濟時代邁進。以知識創新為前導的科學技術開始成為生產中最突出的要素,所以,有人稱這壹時代是“知本家”主宰的時代。
各種生產力要素的先後登臺以及在生產過程中重要性的角色更替的歷史現象啟示我們,無論是“勞動價值論”還是“三元價值論”(土地、勞動、資本),不過是那壹時期生產力狀況在人們頭腦中的反映。
斯密這樣論述了資本主義時代之前人的勞動在價值形成中的決定意義。他寫道:“在資本積累和土地私有尚末發生以前的初期野蠻社會,獲取各種物品所需要的勞動量之間的比例,似乎是各種物品相互交換的唯壹標準。例如,壹般地說,狩獵民族捕殺海貍壹頭所需的勞動,若二倍於捕殺鹿壹頭所需要的勞動,那麽,海貍壹頭當然換鹿二頭。所以,壹般地說,二日勞動的生產物的價值二倍於壹日勞動的生產物,兩點鐘勞動的生產物的價值二倍於壹點鐘勞動的生產物,這是很自然的”。15 這段話被視為“勞動價值論”的經典論述,但是我們不應忽視斯密對勞動價值論的限定,這就是“在資本積累和土地私有尚末發生以前的初期野蠻社會”。這個社會大體是人類的狩獵社會和早期農業社會。工業革命之後,在資本積累基礎上的以機器為動力的大生產逐步取代以人工為動力的小生產,商品價值構成中對應於人工勞動量的價值部分越來越少。在這種情況下,單純以勞動量作為衡量商品價值尺度的做法勢必為社會實踐所拋棄。正是由於生產要素結構的這壹深刻變化導致價值構成的改變,使斯密將“三元價值論”作為資本主義時代分析價值的工具。
其實,“勞動價值論“或”三元價值論”雖尚能成為壹定時期分析價值的方法,但應看到其相對性。就斯密所說的那個“初期野蠻社會”中,勞動對價值的形成具有決定意義,但是自然資源與簡單的工具難道對價值的形成壹點也沒有作用?同樣,在工業社會中,如果說物力資本對價值的形成具有決定意義,但是,土地和勞動力二要素難道對價值的形成可以忽視。對任何時代來說,生產力價值論都將避免這壹片面性。生產力價值論申明價值是由生產力的各要素共同創造的。但是,生產力要素的構成是壹變數;其中,各要素的重要性也隨著生產水平的提高而發生相應的變化。如前所述,在遊牧經濟時代,生產力要素主要是以土地為基礎的自然資源。在農業經濟時代,勞動力要素顯得比以前的時代重要得多了。到了工業時代,機器大生產的條件下,首先需要有雄厚的物力資本的投資和再投資(擴大再生產),同時,資本還起著聚合其他要素的功能,因而成了最重要的生產要素。在知識經濟時代,人的知識與智力在生產中的作用雄踞首位,資本主義時代物力資本的重要地位被智力資本所取代。總之,對於生產力價值論來說,不論在任何時代,既肯定某種生產要素的特殊重要性,也不忽視或抹煞其他生產要素在價值形成中不可或缺的作用。
由於價值是由生產力各要素共同創造的,因此價值應當在各要素中加以分配,其分配額應以各要素在生產中作用之大小而定。在農業經濟時期,土地、勞動力與工具三要素中,以勞動力要素倚重,因此勞動者應分得較多的剩余價值。土地所有者所獲取的剩余價值應少於勞動者所分享的剩余價值,否則就是不合理的分配方法。在資本主義的工業經濟時期,如果生產要素仍分為三類,即三種資本:人力資本,物力資本,和以土地為代表的自然力資本,那麽扣除其各自的成本外,剩余價值應在這三種要素中按其創造價值貢獻額之大小進行合理分配。但在分配中事實上遠非這麽簡單。因為工業生產不像農業生產是壹種簡單的小生產,不需要組織者和經營管理者。可以說,組織者和經營管理者是大生產的核心和靈魂;沒有了他們,大生產不能創立,也不可能持續進行,他們理應獲取相當的剩余價值。此外,工業經濟時期,科學技術開始應用於生產,成為壹種愈來愈重要的生產力要素,科技工作者顯然應當從中分享壹份剩余價值。這裏還沒有談到那些與大生產發生間接關系的某些部門的勞動者對社會化生產所作出的貢獻,如教育工作者,醫療衛生工作者,文藝與學術工作者等。總之,人類進入工業經濟時代後,價值的創造與分配是壹個復雜的問題。勞動價值論顯然將復雜的問題簡單化了。生產力價值論克服了這種簡單化的思維方式。
資本剝削的新界說
勞動價值論和生產力價值論都承認,資本家是剝削者;但對剝削概念的界定上,兩者出現了差異。
勞動價值論認為,生產中的全部利潤,即工人的剩余勞動所創造的價值——剩余價值,全被資本家無償占有了。在這裏,利潤為剩余價值的轉化形式。因此,資本家的剝削所得是利潤的全部,剝削率是利潤的100%。
如果用生產力價值論來計量資本家的剝削所得,情況就大不相同了。在這裏,全部利潤即扣除成本的新價值是由幾種生產要素共同創造的。這些生產要素大致有:第壹,土地為代表的自然力資本;第二,勞動力為代表的人力資本;第三,資本為代表的物力資本;第四,科學技術為代表的智力資本;第五,生產的組織與經營為代表的管理資本。假定這5種生產要素在價值(利潤)創造中貢獻額相等(其實不然),那麽,各種要素所創造的價值各占總價值(利潤)的1/5。即使勞動力所有者(工人)所創造的價值(剩余勞動所創造的剩余價值)全部被資本家所占有,那麽,資本對勞動的剝削也只有占總價值的1/5,即只占全部利潤的20%,這就是資本家的剝削量,與勞動價值論相比,剝削量(也可以說是剝削率)減少了80%。
當然,資本家的實際剝削量壹般會超過利潤的20%,這是因為,我們把5種生產要素對價值創造的貢獻額設定為壹個平均值。還因為,資本家還要從別的要素所有者那裏盡力獲取剝削收入。但是,資本家作為物力資本和管理資本的投入者,其投入生產中所創造價值的貢獻額,都應當是資本家的合理收入,不能歸入於剝削的疆域。問題是,對物力資本和管理資本在價值創造中的貢獻額的界定,應當也有科學、合理的方法;如同對人力資本(工人的勞動)在價值創造中的貢獻額的界定應當科學合理壹樣,不應誇大,也不應縮小。但是有壹點恐怕是應當承認的,即物力資本和管理資本在價值創造中的貢獻額應當高於各要素所創造的總價值的平均值。這是因為,物力資本是其他生產要素的基礎,是配置、聚合各生產要素的前提,如果把其他生產要素看成是壹種資本,那麽,它是資本的資本,是資本之母。至於管理資本,其投入者所付出的勞動的復雜性、創造性與風險性,也不能與普通的體力勞動相提並論。
因此,資本家在利潤中應享有以下幾項合法收益:第壹,風險收益;第二,投資收益(機會成本);第三,經營管理收益。只有當收益超過這幾項收益的總和才是剝削收益。由於勞動價值論將資本家幾項合理收益劃入為剝削收益,誇大了資本對勞動的剝削,這是否定資本家的歷史價值並遭之無情貶斥的重要原因。對於中國人來說,客觀、正確地認識資本家的剝削是壹個全新的重大課題。但是,只有在正確的經濟學價值論的指導下,才能解決這壹問題,使人們的認識接近於客觀實際。否認、掩蓋資本家對勞動者的剝削固然是錯誤的,然誇大資本家的剝削也導致了嚴重的後果。工人的權益應當受到保護,特別在勞資之間他們往往處於弱勢壹方,其權益容易受到侵犯。另壹方面,資本家的正當權益同樣也應當受到保護。但是,什麽是資本家的正當權益也只有在正確的經濟學價值論指導下,才能有正確的答案。
知識經濟時代價值觀的轉向
如果將生產力仍界定為三項基本要素:人力資本,物力資本,和自然力資本,那麽,可以將人力資本又分解為體力勞動資本和腦力勞動資本,後者即智力資本。所謂知識經濟就是腦力勞動的智力資本在生產中發揮著主導的和基礎的作用,以致體力勞動只起著輔助的作用。這是對知識經濟通常的理解,卻是壹種膚淺的理解。
我們忽略壹個重要的事實,那就是,人類的智力對於推動生產力的發展其廣度和深度在理論上是無限的。壹項重大科技成果的創造發明以及在生產、生活中的運用,可以使人類進入壹個新時代:如電力時代,電子時代(信息時代)。但是,我們不要忘記,自然力資本和物力資本卻是有限的。人類所賴以生存的地球,土地資源、水資源、能源、礦物資源等都是有限的。當人類的科學技術還不能使人類遷徒到地球之外的星球中去生存,或還不可能從別的星球上獲取人類生產與生活所需的各種資源,以滿足地球人的需要,那麽,人的智力資本與自然力資本和物力資本將會發生尖銳的矛盾。地球上的人口呈幾何級數增長著,人的消費需求在日益膨脹著。智力資本能滿足貪婪的人類無限的物質需求嗎?生態平衡的破壞,環境的汙染,氣候的惡化,資源的短缺,災害的頻發,這些都是這壹矛盾尖銳化的警告。羅馬俱樂部早在1972年就提出《增長的極限》的報告,指出如不抑制人口和經濟增長,地球與人類將由於環境汙染和糧食不足而在壹百年內毀滅。2010年9月,天才物理學家霍金又爆出驚人言論稱:地球將在200年內毀滅,因為“人類基因中攜帶著自私、貪婪的遺傳密碼,人類對於地球的掠奪日盛,資源正在壹點點耗盡……”與此同時,世界自然基金會在壹份研究報告中亦指出:到2030年,人類的生存和發展環境將出現衰退,除非人類從現在開始就減少使用地球所能提供的自然資源。世界自然基金會與霍金的預言可謂不謀而合。16 即使沒有這些科學家的警告,每壹個地球人也已感受到逼仄的空間、惡劣的環境正日甚壹日地威脅著人們的生存。幾千年來,人們竭盡全力發展生產力,渴望經濟增長。因為生產力的發展與經濟的增長,能為人們帶來愈來愈豐富的物質資料與社會財富,從而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改善人們的生活質量。但是,物質生產力的發展與經濟增長是以索取與利用各種自然資源為前提的,生產力的空前發展和經濟的高速增長促使人類對自然資源肆無忌憚的掠奪與貪婪的占有。人類在大自然面前稱王稱霸的後果是什麽呢?生產力無節制地擴張和經濟的日益“繁榮”,是否能給人類帶來錦繡前程?近壹個世紀無數的事實足可證明,人類在無限制的追求物質財富中正在使人類自身快速地走向毀滅!因此,我們所面對的前景是:生產力無節制的擴張其結果不是人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而是人類生存力的下降。“生存力”,這是筆者提出的壹個新概念,是地球人面對的新情況、新問題所亟待認真討論的大問題。這使我們聯想到,馬克思關於未來美好共產主義社會的描繪(如物質財富極大豐富,各盡所能,按需分配),不過是閉門造車,遠離現實的烏托邦。馬克思關於生產力是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生產力的發展,促使生產關系與上層建築的變革,從而推動社會不斷前進這壹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顯然沒有考慮到自然條件對社會發展的制約因素。對於中國人來說,不能再沈湎於以GDP為綱,年年盼著GDP升帳,更不能與發達國家攀比GDP的總量。所謂知識經濟時代,人類首要的任務是實現價值觀的轉向,即從財富價值轉向精神價值。知識和智慧更多的應當引導人們擁有豐富的科學知識,高尚的道德情操;保護生態,敬畏自然,節約每壹點資源,應成為每個公民的公德;要使人們學會如何節制消費、合理消費,使揮霍財富的消費主義成為壹種愚昧與可恥的行為;要控制人口和經濟的增長,力求使人口與經濟的增長控制在環境可承受的限度之內。總之,人類要把智慧和知識用於如何使人類持續生存、永久生存、文明生存。
從財富價值轉向精神價值,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社會的生產方式,應當成為世界各國、更應當是中國治國的基本方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5-1-28 08:0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