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1-12-21 08:36:46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九世紀六十年代始,歐洲的工人運動重新擡頭,其主要是要求改善工人的處境和生活,爭取社會權利。比如英國建築工人爭取9小時工作製,德國拉薩爾創建全德工人聯合會,綱領是爭取普選權,合法參與議會活動,與政府合作,由國家幫助建立合作社,改善工人生活。
1863年,波蘭爆發起義,反抗沙俄統治。這是民族革命,但其重新燃起馬克思心中「革命」的希望,對於馬克思凡「革命」即好。馬克思寫信給恩格斯說:「有壹點很明顯,在歐洲有揭開了革命紀元,……但願這壹次熔巖從東方流向西方,而不是相反,這樣我們就可以擺脫法國首創作用的『光榮』。」 (引自戴維.麥克萊倫《卡爾.馬克思傳》)
1864年9月英法兩國工會建議成立國際工人協會,並於倫敦召開國際大會,此次會議上成立了「國際工人協會」,即「第壹國際」。馬克思受邀參加了此次大會,並當選總委員會委員、章程起草委員會委員。馬克思撰寫了《國際工人協會成立宣言》,並起草了《協會臨時章程》。
恩格斯後來解釋「這個協會成立的明確目的是要把歐美正在進行戰鬥的整個無產階級團結為壹個整體,因此它不能立刻宣布『宣言』(指《共產黨宣言》)中所申述的那些原則。」關於《國際工人協會成立宣言》,他說:「國際應該有壹個充分廣泛的綱領,使英國工聯,法國、比利時、意大利和西班牙的蒲魯東派以及德國的拉薩爾派都能接受。馬克思起草了這個能使壹切黨派都滿意的綱領。」(恩格斯:《共產黨宣言.1888年英文版序言》)
馬克思對於此次大會的貢獻就是起草了這個《宣言》及《章程》,並得到使大會通過。該《宣言》近6000字(漢語),絕大部分是論證工人階級的處境沒有改變,仍處於貧困之中;有關該協會的目的、綱領僅有200多字,壹掠而過,相當模糊,中心是:各國工人階級需要組織起來,團結在壹起;其間勉強附代了壹句「奪取政權是工人階級的偉大使命」。這是壹份很勉強的宣言,各派得以認同主要在兩點:1、工人階級仍然處於貧困中,需要改變;2、各國工人階級要組織和團結起來。其實,這兩點都是不言而喻的事,說了等於沒說。關鍵的問題是如何組織起來?目的是什麽、做什麽?如何做?而有關這些,諸派別卻是勢不相立。而在馬克思起草並通過的《章程》中卻沒有「奪取政權」這壹條,而是說「要爭得對人人平等的權利和義務,並消滅壹切階級統治」。該《章程》的「第壹條 本協會設立的宗旨,是要為力求實現相互支持、進步和工人階級完全解放這壹共同目標的各國工人,設立壹個聯絡和合作的中心。」(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六卷「協會臨時章程」)
第壹國際是個非常松散的多派別的混雜聯盟。意大利的馬誌尼派追求民族統壹,主張武裝暴力推翻專製製度;法國的蒲魯東派倡導互助社會,反對工人參與政治;巴枯寧派,主張無政府主義,熱衷密謀起義;德國的拉薩爾派推崇合作社,謀求與政府合作;英國的奧哲爾派尋求改良劑階級合作,反對暴力革命;勒.呂貝則代表法國激進共和派,曾密謀刺殺路易.菲利普,此外還有馬克思的共產革命派,等等。
第壹國際的積極意義是:促進了歐洲各國工人組織的建立,以及彼此國際化聯系和相互支持,也促進了工人維護自身權益的運動,比如爭取選舉權、罷工、縮短工時、爭取福利、保護童工婦女等等。至1867至1869其影響到頂峰。
但是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是各國工運組織自身的抗爭,第壹國際的作用是間接的。無論是按照章程或其實際所謂,第壹國際都是壹個「聯絡與合作」的總部,而非是領導中心,其與各國組織之間非領導與下屬的關系,而僅是聯絡及協調中心。戴維.麥克萊倫在《卡爾.馬克思傳》中記述:「國際工會是壹個太脆弱的組織」。「國際工人協會是壹個國家團體之間的非常松散的聯盟。每個團體的政策都更多地根據地方利益,而不考慮總委員會」「……它們聲稱是擁護國際工人協會基本原則的。但在所有這些國家中,這種承諾是感情上的,並沒有嚴密組織形式上的、思想學說上的或者(英國除外)財政上的聯系和支持。」「即使在英國,重要的工會的領導人很多在總委員會任職,並於馬克思有密切的聯系,但他們製定工人階級的政策,並沒有提到國際工人協會。……當涉及本國事情時,國際工人協會的影響就變成了外圍的了。」
再而,第壹國際內派別林立,各行其是,第壹國際對各派均無實際領導權。馬克思希望將各國組織的領導權最終都歸屬到第壹國際中央委員會手中,實際絕無可能。第壹國際的會員總共不過幾千人,到1970年底英國的總會員254人,德國358人,法國有36個支部,美國據說有500人等等,而且會員間的聯系是非常松散的,大多數人甚至不繳納會費。在1869年至1870年第壹國際總委員會的總收入是50英鎊,總部甚至曾因欠房租而被迫搬家。(參見:戴維.麥克萊倫《卡爾.馬克思傳》)可見第壹國際的實際起到的作用很有限。
馬克思參與第壹國際的意圖是,革命高潮即將來臨,因此需要促進工人的組織化,掌握它,待革命再次到來,即可將之投入革命。他給恩格斯的信中說:「在下次的布魯塞爾代表大會上我將親自置這些蒲魯東派的蠢驢們於死地。......此外,我將要在總委員會的正式報告中(盡管巴黎的空談家用盡了全部力量,他們也沒有能夠阻止我們再次當選)給他們以嚴厲的斥責。在這期間我們的協會有了很大的成就。....事情在向前發展著。在下壹次革命到來時——它也許會比表面看起來到來得更快些——我們(也就是妳和我)就將把這個強大的機器掌握在我們手裏。」(《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十壹卷》馬克思致恩格斯1867年9月11日)
這是馬克思付諸如此多的精力時間,乃至壹度擱置《資本論》的寫作,投身第壹國際的意圖。當然,這仍然是馬克思壹廂情願的虛妄。十九世紀歐洲工人運動中,馬克思共產主義暴力革命壹派並非主流,而是孤家寡人,追隨者寥寥無幾,大家對馬克思的尊重多在其淵博的知識。
在馬克思的上述中,他的基本判斷都是錯誤的。首先,並沒有他所期待的新的會更快到來的革命;再,他過高估計了第壹國際的力量,其派別林立,並不會團結為壹部「強大的機器」;還有,他又高估了自己,其並無可能將掌控第壹國際,各路「豪傑」各行其是,誰也不會聽他的指使。馬克思再次沈浸於主宰革命的幻想中。
這裏我們還可以看到革命家、組織——「黨」、民眾、政權之間的關系。革命家需要控製「黨」,通過「黨」組織民眾,以民眾暴力奪取國家政權,進而行使權力,實行其革命主張——個人意誌。個人的最高實現不在得到什麽、占有什麽——包括權力,而是實現個人意誌。欲望財富、權力,爭奪之,得到之;然而更高的形態則是用所得到的財富和權力實現個人意誌。意誌是精神性的高於物性,僅僅滿足於財富和權力的占有尚是生命的低等形態,未超乎本能。革命家的「野心」——意誌,不在奪得權力,享用權力,而是摧毀舊世界,開天辟地,創建他意誌中的世界。革命家不同於傳統統治者,後者遵循傳統,即使擴張也是守護舊業的基礎之上;而革命家則是要開天辟地,這是其危險所在。
馬克思是書齋裏的革命家,共產主義革命對他是壹種幻想,而非實際行徑。什麽是革命家?羅斯伯比爾、布朗基、馬誌尼、巴枯寧……,無論其對錯,但他們出生入死,身體力行。革命家需要「行」,而非僅是在圖書館空想及在會議上高談。那個時代,革命家需是亡命之徒,而馬克思絕然不是,他非常眷戀家庭和書齋,他指使好妄想而已,因此我說其是書齋裏革命之堂吉訶德。
馬克思看到,實行革命需要有「黨」,而領袖要實行他的革命,則要控製「黨」。但是馬克思不清楚,壹個實行暴力革命的黨,只能是壹個極權「黨」,而非是壹個「議會黨」,其內部不可能協商、民主,如同戰爭中的軍隊,只能是「首領」獨裁,而且成員必須效忠、服從,否則即無戰鬥力。暴力革命乃大規模的殺人流血,非此如何能讓其「黨員」殺人或被殺?暴力革命是戰爭,非領袖獨裁,其「黨員」為何要聽妳的,而不自行其是?暴力革命之殘酷首先實行於革命黨內,包括殘酷的「領袖」權力之爭奪,清除異己,不斷地進行黨內清洗。非「壹個主義、壹個黨、壹個領袖」不足以實行暴力革命;而非極權統治與殘酷清洗,則無法保障「壹個主義、壹個黨、壹個領袖」。馬克思是書齋中的「大腦」,卻沒有「行」的意誌和能力,其和布朗基、馬誌尼完全不能相比。在前,馬克思解散了「共產主義者同盟」,其後他又將第壹國際「打發」到美國,再後建議解散之;可見他做不了獨裁領袖,沒那份能力,也沒那麽殘酷。不殺人何以革命?欲建立共產極權政黨,需等到列寧、托洛斯基、斯大林這樣人物的出場,並且要在落後愚昧的俄國。
(題外話:孫中山革命,要求同盟會成員按手印、發血誓,對其個人效忠,即非此無以實行其革命。國民黨之能打敗各軍閥,在於其「列寧化」;而其敗於中共,則在於其遠不能真正做到「壹個主義、壹個黨、壹個領袖」,而中共是真「列寧黨」。)
李大釗記述「第壹國際這個嬰孩自誕生的時候以至後來遭了災難,都不是因為沒有人照管,乃是因為義父太多的原故。創造這第壹國際的人們,幾乎都同床異夢。英國的Howell和Odger兩君想用第壹國際把英國的工聯製推行到歐洲大陸上去。在英倫的法國亡命客想用此以導人去刺殺拿破侖三世。意大利的馬誌尼想借他以恢復他們的已經消滅的秘密的共和國民的組織。只有馬克思是想用他作壹個偉大的社會主義宣傳者,同時亦教育工人,聯結工人,結局是馬克思占了勝利。」(《李大釗文集.馬克思與第壹國際》)李大釗是共產主義者,自然要說馬克思「占了勝利」,實際是馬克思及第壹國際最終均歸於失敗。
第壹國際自建立便充滿紛爭,之後愈發激烈。因為馬克思的《國際工人協會成立宣言》和《章程》完全改寫了馬誌尼派的草本,後者隨即退出,從此雙方成了冤家。馬誌尼派是民族主義加共和,與馬克思的階級論、唯物主義勢不兩立。馬誌尼在他的「告意大利工人書」中宣稱:「這個幾年前在倫敦成立的協會,從壹開始我就拒絕和它合作……壹小撮人企圖直接領導大批在祖國、誌向、政治主張、經濟利益以及行動方式都各不相同的人,這壹小撮人的結局,或者將是完全停止活動,或者必將獨斷地行動。因此我拒絕和他們交往,稍後意大利工人支部也拒絕和他們交往」恩格斯則反駁「馬誌尼所以稱馬克思是壹個具有『破壞性的……頭腦,不容異己的性格』等等特點的人,顯然是因為馬克思很成功地破壞了馬誌尼對國際策劃的陰謀,不容異己地反對老陰謀家掩飾不周的貪求權力的野心,從而使他永遠無法再危害協會。」(恩格斯《馬誌尼反對國際的言論.馬恩全集第十七卷.》)
第壹國際大會結束數月後,馬克思與愛德蒙.比爾斯等在國際協會內部創建改革同盟,等於是另拉起壹派,目的是「打破(了)資產者想把工人階級引入歧途的壹切折衷的企圖」。(《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十壹卷》馬克思致恩格斯1865年5月1日)。
馬克思和蒲魯東派的鬥爭,貫穿第壹國際始終,鬥爭的中心是:工人運動是否要參與政治;是否廢除私有製。蒲魯東是無政府主義者,強調個人自由,反對任何形式的國家與政府;而用巴枯寧的話說「作為壹個德國人和猶太人,馬克思從頭到腳都是個權威論者。」(梅林《馬克思傳,506頁》)蒲魯東反對暴力革命,反對工人參與政治,主張建立自治互助社會,維護小私有者,協調公有製與私有製,和平改良資本主義。馬克思批判其是小資產階級的社會主義。
蒲魯東是歐洲近代社會主義運動重要的推動者,當今歐洲社會民主主義模式中的諸多元素都可追溯到蒲魯東那裏。蒲魯東推動了了歐洲各派別的社會主義運動,包括馬克思的共產主義運動。蒲魯東所謂的「無政府主義」並非是漢語翻譯的字面之意,蒲魯東思想的核心是自由、平等,是著重底層窮人的權益,他強調人的自治,肯定小私有者。鼓勵建立互助製社會,反對高居人和社會之上的國家和政府。
蒲魯東是青年馬克思的思想啟迪者,對馬克思轉向共產主義至關重要。梅林所說,在當時「法國的無產階級認為自己的最卓越的代表就是蒲魯東,他的《什麽是所有權》壹書,在壹定的意義上是西歐社會主義的最前哨。」( 梅林.《馬克思和恩格斯是科學社會主義的創始人》 何清新譯)
1840年蒲魯東的著作《什麽是所有權——關於法和權力的原理的研究》出版。「1842年,馬克思接觸到蒲魯東的《什麽是所有權》之後,就開始著手進行政治經濟學批判。從《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到《哲學的貧困》(1847年),馬克思的每壹部重要著作,幾乎都對蒲魯東有所涉及。」 (余源培、付暢《馬克思與蒲魯東關系之歷史演變》)
馬克思說:「蒲魯東則對政治經濟學的基礎即私有製做了批判的考察,而且是第壹次帶有決定性的、嚴峻而又科學的考察。這就是蒲魯東在科學上所完成的巨大進步,這個進步使政治經濟學革命化了,並且第壹次使政治經濟學有可能成為真正的科學。蒲魯東的『什麽是財產?』這部著作對現代政治經濟學的意義,正如同西哀士的著作『什麽是第三等級?』對現代政治學的意義壹樣。」 「以往的政治經濟學從私有製的運動似乎使人民富有這個事實出發,得出了替私有製辯護的結論。蒲魯東從政治經濟學中被詭辯所掩蓋的相反的事實出發,即從私有製的運動造成貧窮這個事實出發,得出了否定私有製的結論。」(《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神聖家族.第四章」》)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的研究正是從蒲魯東這裏延伸出去的。
蒲魯東的思想對馬克思有四個至關重要的啟迪:壹是蒲魯東從私有製否定了資本主義,認定這是貧困的根源。馬克思由此展開對資本主義的批判,建立其消滅私有製的共產主義學說,他的《資本論》即奠立在此基礎之上。二是促使馬克思最終走出黑格爾哲學,轉而關註社會的現實問題,特別是勞動者的物質利益。三是開啟了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四是確立了馬克思「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論。蒲魯東在《什麽是所有權》中,表述了經濟是社會及歷史之基礎的思想。
蒲魯東在思想上啟迪了馬克思,馬克思幾大重要思想研究都是從蒲魯東出發的,這似乎傷害了馬克思的自尊。馬克思堅持不懈地對蒲魯東進行批判、鬥爭,當然主要是思想及路線的分歧,但其中也有馬克思心理上潛在的「殺父」之念。馬克思對蒲魯東的有些批判很是過分,
已經不是思想論辯,乃是詆毀、羞辱。蒲魯東逝世後,德國《社會民主黨人報》編輯施韋澤請馬克思「對蒲魯東作壹個詳細的評價」,於是馬克思寫了《論蒲魯東》。在此文中,馬克思對蒲魯東大加批判、羞辱。他指責《什麽是所有權》「聳人聽聞」,「在嚴格科學的政治經濟學史中,這本書幾乎是不值得壹提的」,他對政治經濟學的認識「甚至是小學生式的」。這和他在前對此書的評價截然相反。他斥責蒲魯東是「科學暴發戶」,「科學上招搖撞騙和政治上投機」,「胡言亂語」, 「自吹自擂、大言不慚」,「卑鄙」、「厚顏無恥」。為了顯示自己淵博,貶低蒲魯東,他說「我使他感染了黑格爾主義,這對他是非常有害的,因為他不懂德文,不能認真地研究黑格爾主義。我被逐出巴黎之後,卡爾•格律恩先生繼續了由我開始的事情。他作為德國哲學的教師,還有壹個勝過我的地方,就是他自己壹點也不懂德國哲學。」在此文的結尾,馬克思寫道「這個人剛死不久,您就硬要我來為他蓋棺論定,那麽這件事就要由您自己負責了。
馬克思和拉薩爾派的鬥爭。第壹國際成立前,拉薩爾本人已經死於決鬥,但其派別仍在。拉薩爾1863年創建了「全德工人聯合會」,開創了歐洲現代社會民主主義運動的先聲。其基本路線是:政治上,反對階級鬥爭、暴力革命,主張進行合法鬥爭,通過爭取普選,議會鬥爭,改造資本主義,和平過渡到社會主義;經濟上依靠國家幫助,建立合作社,實現公平分配,最終建立超階級的「自由的人民國家」。馬克思批判其是庸俗的社會主義,是機會主義。馬克思堅持「沒有超階級的自由」,「也沒有超階級的國家」,因此必須進行無產階級革命,並在革命成功後實行無產階級專政。
針對拉薩爾主義,馬克思說「對於德國工人階級來說,最需要的是停止搞官方恩準的鼓動。」(1868年9月26日,馬克思致恩格斯信《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十二卷)
1865年恩格斯發表了《普魯士軍事問題和德國工人政黨》小冊子,馬克思推薦此書說:「本書富有遠見地、公正地、熟練地闡述了當代德國所十分關心的問題」(《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四十四卷)。恩格斯在此書中,批判了拉薩爾派與統治階級妥協合作的路線,強調工人階級要建立獨立的政黨,「不要做資產階級的尾巴」,「並且在最近壹次革命風暴到來時——這些風暴現在像商業危機、像春分和秋分時的風暴壹樣有規律地重復著——準備好采取行動。」「壹旦反動派真的把某些虛假的政治讓步作為誘餌扔給德國無產階級,……『我們將手端著槍去接受妳的禮物,我們的槍沖著前方。』」「至於軍事問題本身,……要清楚地意識到,總有壹天工人政黨也要進行自己的、德國的『軍隊改組』」。(《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六卷)
1869年,親馬克思的奧古斯特.倍倍爾和威廉.李蔔克內西聯合第壹國際在德國的各支部,創建「德國社會民主工黨」 (愛森納赫派),其綱領傾向馬克思路線,主張革命,推翻德國君主製,消滅私有製、消滅階級,提出政治鬥爭是經濟解放的前提等等。他們受到馬克思和恩格斯的支持,成為德國工人運動的左派,與拉薩爾的右派相對恃。
1875年,「全德工人聯合會」與「德國社會民主工黨」在哥達舉行代表大會,兩黨合並為「社會主義工人黨」——後改名為 「德國社會民主黨」,此黨壹直延續到至今,勃蘭特、施密特都曾任其黨魁。《哥達綱領》即是為兩黨合並確立的綱領,即《德國工人黨綱領》。
該綱領的草案,事前送給馬克思看。馬克思看後,很是憤怒,認為其是對共產主義革命的背叛,指責其是「極其糟糕、會使黨精神墮落的綱領」,是對拉薩爾主義「無條件投降」,「綱領中差不多每壹個字都應當加以批判的」;並說「恩格斯和我將要發表的壹個簡短的聲明:我們和上述原則性綱領毫不相幹,我們和它毫無共同之點。」針對《哥達綱領》,馬克思寫了《哥達綱領批判》。
在《哥達綱領批判》中,馬克思除了在理論上批判了《哥達綱領》中幾個「錯誤」的觀念,在政治上主要是批判了其如下兩個核心主張:
1、《哥達綱領》:「力求用壹切合法手段來爭取自由國家和社會主義社會。消除壹切社會的和政治的不平等。」
2、《哥達綱領》:「為了替社會問題的解決開辟道路,在勞動人民的民主監督下依靠國家幫助建立生產合作社。」
難怪馬克思如此氣憤,這兩項主張從根兒上否定了共產主義革命。
首先,共產主義革命之目的乃在消滅階級、消滅私有製、最終也消滅國家,實現天下大同。馬克思以為,國家是階級統治的工具;封建專製的國家,乃是封建主的國家;資本主義國家,乃是資產階級的國家。共產主義革命是要推翻此統治階級,顛覆其國家,建立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
而《哥達綱領》則是承認當下之國家,不革命,不推翻它,而在現存的國家基礎之上,以合法方式進行改進,爭取自由、平等,由而確立壹個全民的,各階級共享的民主國家——包括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共存。其否定了階級對立和鬥爭,否定了革命,否定了無產階級專政,
否定了共產主義終極目標。
特別是,《哥達綱領》提出要依靠國家的幫助建立合作社,這更是馬克思所不能接受的,其不僅是否定了統治階級與被統治階級間的生死對立和鬥爭,而是後者向前者的屈服和諂媚。
馬克思在《哥達綱領批判》中,對之激烈地指責:「綱領的政治要求除了陳舊的、人所共知的民主主義的廢話,如普選權、直接立法權、人民權利、人民軍隊等等之外,沒有任何其他內容。這純粹是資產階級的人民黨、和平和自由同盟的回聲。」「庸俗的民主派把民主共和國看做千年王國,他們完全沒有想到,正是在資產階級社會的這個最後的國家形式裏階級鬥爭要進行最後的決戰」;「使國家變成『自由的』,這決不是已經擺脫了狹隘的奴才思想的工人的目的。」
馬克思特別強調了無產階級專政,「這個綱領既沒談到無產階級的革命專政,也沒談到未來共產主義社會的國家製度。」「 在資本主義社會和共產主義社會之間,有壹個從前者變為後者的革命轉變時期。同這個時期相適應的也有壹個政治上的過渡時期,這個時期的國家只能是無產階級的革命專政。」
《哥達綱領》和《哥達綱領批判》體現了兩條道路的分野:壹條是馬克思主義的共產主義革命,核心是階級鬥爭、暴力革命、無產階級專政;另壹條是社會民主主義運動,核心是,反對階級鬥爭、暴力革命,主張合法鬥爭,爭取普選,維護民眾權益,公平分配,建立全民民主社會。
1875年,馬克思抱病寫了《哥達綱領批判》,離他逝世只有八年。此間,馬克思已經看到他的共產主義革命在歐洲全無希望,他的共產主義理論難以確立,以至他的《資本論》擱置。李蔔克內西、倍倍爾乃是馬克思最親近、信任的人,然而他們也背叛了馬克思的共產主義革命和學說,這是馬克思難以接受的。故而他竭盡全力批判《哥達綱領》,痛斥李蔔克內西、倍倍爾。如果說《共產黨宣言》,充滿青年馬克思的理想、信心和激情;那麽《哥達綱領批判》則滿含晚年馬克思,遭致否定和背叛的憤怒,其馬克思最後壹次高昂他的共產主義革命和思想。實際,馬克思死後,恩格斯也放棄了馬克思的共產主義革命,帶領第二國際走向修正主義——社會民主主義。
於第壹國際,馬克思較多投入的是前五年,因為他對該組織及共產主義革命尚有幻想;但其後便逐步失望、淡漠,而將更多的精力投入自己的研究和著述。第壹國際壹方面遭到各國政府的打壓,另壹方面又經受內部無休的紛爭,加之經濟的窘困,其日趨衰落,內外交困,
馬克思倍感疲憊厭倦。1872年,他和恩格斯推動,將第壹國際總委員會遷到紐約。目的是,他們可以卸掉這個大包袱,同時也不讓他們的對手掌控第壹國際。此舉乃是乃是讓第壹國際壽終就寢。1876年7月15日,根據馬克思的建議,第壹國際在美國費城代表會議上宣布解散。
馬克思壹直著期待歐洲大革命再次來臨,並且總是樂觀的認為革命就要來臨。他之所以積極投入第壹國際,即出於此,他欲打造壹個龐大的國際性的革命組織,當革命到來時,投入其中,實行共產主義革命。
盡管馬克思關於革命即將到來的預言,壹再失實,然而1871年,革命真的到來了——巴黎公社起義。這是他久已盼望的革命,然而他是如何對待這場革命呢?
1870年,拿破侖三世向德國宣戰。馬克思以第壹國際的名義發布了壹個聲明,主要內容是:譴責拿破侖三世發動戰爭;德國應戰不應超過防禦範疇。聲明最後說:「法國和德國工人互通和平與友誼的信息。
單是這壹件史無前例的偉大事實,就向人們展示出更加光明的未來。事實表明,同那個經濟貧困和政治昏聵的舊社會相對立,正在誕生壹個新社會,而這個新社會的國際原則將是和平,因為每壹個民族都將有同壹個統治者——勞動!」顯然,馬克思的樂觀預言,與現實不搭界,屬臆想。
1870年7月19日普法戰爭爆發,法國慘敗;同年9月2日拿破侖三世宣布投降;9月4日,巴黎爆發起義,宣布建立第三共和國,成立「國防政府「。9月19日普魯士軍隊包圍巴黎。巴黎市民自發地組建了30萬人的「國民自衛軍」。10月31日,巴黎市民再爆發起義,旨在推翻共和製的「國防政府」,並提出巴黎自治的要求。關鍵時刻,布朗基號召人民群眾支持政府,共同抗敵。起義無果而終。1871年1月28日,法國「國防政府」與普魯士簽訂停戰協定,放棄抵抗。而國民自衛軍不接受政府投降,脫離政府,建立中央委員會,堅持抵抗。同年2月8日,法國國民議會舉行大選,組建新議會,梯也爾被選為臨時政府首腦。
1871年3月18日,梯也爾政府指令軍隊收繳國民自衛軍占據的400門大炮,遭市民阻攔,指揮官勒康特將軍下令開槍,但士兵拒絕開槍,轉而嘩變。混亂中,勒康特及另壹名將軍被殺。騷亂迅速蔓延。國民自衛軍就勢舉行起義,占領市政廳及各要地。梯也爾帶領政府、官員、企業家、貴族、軍隊、警察、教會等撤退到凡爾賽。巴黎為起義的市民所占領。3月19日,國民自衛隊中央委員會發布公告,進行公社選舉,讓公社權力取代政府。3月26日,巴黎分區進行公社選舉,96人當選為公社委員。公社委員會取代了國民自衛軍的中央委員會。巴黎公社正式誕生。國民自衛軍拒絕,並殺死了兩名將軍。梯也爾下令鎮壓,
當巴黎爆發革命。馬克思並未積極參與,而他和第壹國際都是局外旁觀者,對之沒有什麽影響。馬克思在他撰寫的《國際工人協會總委員會關於普法戰爭的第二篇宣言》中說「 我們同他們壹起為法國建立共和國而歡呼,但是同時我們感到不安……,這個共和國並沒有推翻王位,而只是占據了它所留下的空位子。……組成這個政府的,壹部分人是聲名狼藉的奧爾良黨人,壹部分人是資產階級的共和黨人。」「 由此可見,法國工人階級正處於極困難的境地。在目前的危機中,當敵人幾乎已經在敲巴黎城門的時候,壹切推翻新政府的企圖都將是絕望的蠢舉。」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十七卷)可見,馬克思在早是反對巴黎公社起義的。「按照奧地利社會主義者奧伯溫德的說法『在起義開始之後的兩天,馬克思寫信給維也納說它沒有成功的可能性。」「看起來巴黎人似乎要屈服了。」(戴維•麥克萊倫《卡爾.馬克思傳》第七部分)
在巴黎公社存在的兩個月中,第壹國際總委員會始終保持沈默。在巴黎公社成立的次日,馬克思提議發布宣言《告巴黎人民書》,委員會讓他負責,然而壹個星期後,馬克思說「已經不合時宜了」。直到巴黎公社覆滅的第三天。馬克思才交給委員會壹份宣言《法蘭西內戰》。(參見,同上)
馬克思期待革命、盼望革命,等待革命時機之到來,然而當革命到來時,他則左右徘徊,置身其外。書房裏的革命之堂吉訶德,成為了好龍的葉公。馬克思是書房裏的學者、知識分子、思想家,而絕非革命家。其無行為既無行的渴望,也沒行的能力,多限於空想空談。革命家是行動者,如布朗基、巴枯寧,無論對錯,他們都為了其所認定的革命,抓住時機,舍生忘死,付之以行。比如此次巴黎革命中,當法軍連連敗北,布朗基便於八月中旬由布魯塞爾趕到巴黎,策劃武裝起義,建立共和國。此舉失敗。9月初,拿破侖三世投降,第二帝國覆滅,第三共和國建立。當普軍兵臨城下,布朗基號召民眾支持國防政府,保衛巴黎,壹致抗敵;並組建國民自衛軍,當選為169營司令。而當國防政府放棄抵抗,準備投降,布朗基則再次舉行民眾起義……;直至他被捕。
巴黎公社這樣壹場驚天動地的偉大「無產階級革命」,對於馬克思僅是寫了壹篇評論《法蘭西內戰》。馬克思作為共產主義革命的奠基人和領袖,面對這場革命,其反差是如此之大,可謂是全然「失職」。縱觀馬克思壹生,除了1848年德國革命爆發後,其前去辦了壹年的雜誌之外,未曾參加過任何實際的革命。馬克思是共產主義革命的幻想家、虛妄家。馬克思更像是詩人,生活在自己的幻想裏,認定了壹種意識,即不看現實。《共產黨宣言》是他的共產革命的妄想;《資本論》作為壹部經濟學著作,成壹家之言,亦有其獨特的貢獻,但是此著是先有共產主義意識形態,然後按此模式建立其經濟學理論。故此,馬克思未能完成《資本論》,因為其理論的基本論點來於其意識形態,而與現實不能自圓。《法蘭西內戰》也是按照作者的共產主義革命的意識框架,去解釋巴黎公社革命,而不合事實。與其說,《法蘭西內戰》是對巴黎公社事件的論證分析,不如說是作者借巴黎公社鼓勵共產革命,並為之論戰。
《法蘭西內戰》的光彩之處,是作者強烈譴責梯也爾政府對巴黎公社的殘酷殺戮,特別是在巴黎公社的抵抗已被平息之後,梯也爾政府大規模摸底抓捕公社成員,並草率地處決,有學者統計估計有2-3萬人被處決;數萬人被監禁及流放。無論如何,如此殘酷血腥的殺戮都是不可寬恕的。在巴黎公社被鎮壓後數日,馬克思便面對「勝利者」發表嚴厲的抗議和譴責,這是他的亮點。但其基本論點乃是高揚其共產革命的思想。
1、簡單化的階級論
《法蘭西內戰》的第壹句話就是:「1870年9月4日,當巴黎工人宣告成立共和國而幾乎立刻受到法蘭西舉國壹致歡呼的時候,有壹夥鉆營祿位的律師——梯也爾是他們的政治家,特羅婿是他們的將軍——占據了市政廳。」之後又說,「巴黎戰勝普魯士侵略者,就無異是法國工人戰勝法國資本家及其國家寄生蟲。國防政府在民族義務和階級利益二者發生矛盾的時候,沒有片刻的猶豫便把自己變成了賣國政府。」 而在《國際工人協會總委員會關於普法戰爭的第二篇宣言》中,馬克思這樣論述《國防政府》「這個共和國並沒有推翻王權,而只是占據了它空出來的位子。它不是作為社會的勝利,而是作為民族的防禦措施宣告成立的。它掌握在壹個臨時政府手中;組成這個政府的,壹部分人是聲名狼藉的奧爾良黨人,壹部分人是資產階級共和黨人,而後者中間某些人的身上又在1848年六月起義時期留下了洗不掉的汙點。……這個政府不只是從帝國那裏繼承了壹大堆殘磚斷瓦,而且還繼承了它對工人階級的恐懼。」
當普魯士大軍圍困巴黎,法國面臨的是民族戰爭。在此,「國防政府」所代表的是法國國家、民族及全體人民,並非馬克思所說僅代表奧爾良黨人及資產階級,新內閣就任宣言的核心是「拯救祖國」。
「國防政府」成立數日後,激進民間領袖布朗基即號召法國人民支持新政府,共同抗敵。他在《祖國在危急中》中,呼籲「在共同敵人面前應該消除壹切分歧。」
馬克思以階級觀看待民族、國家間的沖突,導致其對整個事件的偏見。他以為「工人」「無產者」是先進階級,代表人類的前途,只有他們是好的,代表歷史的進步;而任何國家的政權,無論是君主製的還是共和製的,都是壞的、反動的,都是階級壓迫,都應該被摧毀、剝奪,無論他們做什麽,怎麽做,都應該反對、譴責。
恩格斯在《法蘭西內戰》的導言中說得更徹底:「實際上,國家無非是壹個階級鎮壓另壹個階級的機器,而且在這壹點上民主共和國並不亞於君主國。國家再好也不過是在爭取階級統治的鬥爭中獲勝的無產階級所繼承下來的壹個禍害;勝利了的無產階級也將同公社壹樣,不得不立即盡量除去這個禍害的最壞方面,直到在新的自由的社會條件下成長起來的壹代有能力把這全部國家廢物拋掉。」
馬克思主義將人類如此困難、復雜的國家、民族、社會種種問題,簡化為1+1的階級論教條。按照這種教條,人民需要不斷地造反、革命,凡國家政權就是階級壓迫,不論其好壞,即需要推翻,廢除。如此,人類除了不斷推翻國家政權之外,就再無其它事情該做。
1870年9月底,普魯士軍隊包圍了巴黎,壹個月後,法國麥茨要塞,由巴贊元帥率領的17萬法軍,向普魯士軍隊投降。俾斯麥斷定:「只要巴黎幾個禮拜沒有咖啡和牛奶,便會不攻自破。」在普軍圍困中,巴黎走投無路,人們已經到了吃貓、狗,乃至老鼠的地步了,老人和孩子成批地死去。法國政府別無選擇,於1871年1月28日,被迫和普魯士簽訂停戰協定,放棄抵抗,割地賠款。這本是國家屈辱無奈之舉,但馬克思斥責其賣國:「國防政府在民族義務和階級利益之間的這壹沖突中,沒有片刻的猶豫便把自己變成了賣國政府。」(《法蘭西內戰》)原本是民族、國家之困境,馬克思卻將之視為本國家的階級鬥爭。中國抗日戰爭期間,中共對國民黨的鬥爭采取的是同樣模式,將國民政府暫時的防守或後退,斥責投降賣國,以維護大地主、資本家、官僚階級統治。
1871年2月初,法國進行了國民議會選舉,保守派大勝。在645個議席中,保守派占據了420席,共和派僅占145席,而最具聲望的激進領袖布朗基則落選。這說明民意轉向「恢復」秩序,革命訴求下降。以梯也爾為首的新臨時政府,提出執政首要任務是:結束各派紛爭的混亂局面,恢復和平與秩序。在當時的局勢下,任何負責任的政府都會如此做,此是國家之大局,也是民意之所在。
馬克思猛烈抨擊了此屆政府,包括對主要閣員,乃至對其私德。當然,其血腥鎮壓了巴黎公社,馬克思難以抑製憤怒,可以理解。但是
馬克思指責其是「反革命勢力」,復辟「昔日的千年王國」;「發動反對共和國戰爭」,「在外國侵略者的監視和卵翼下把對外戰爭變成壹場國內戰爭——壹場奴隸主叛亂」,(《法蘭西內戰》),則是主觀臆斷。
梯也爾政府之所以要收回大炮:壹是防止激進的國民自衛軍騷亂,爆發內戰;因為在1870年10月,巴黎市民已經有過壹次起義,加重了國家的危機和混亂;再是,防止國民自衛軍用大炮攻擊普軍,破壞停戰協定。況且國民自衛軍已經脫離了政府的控製,成為巴黎壹個失控的武裝的政治及軍事中心。在危機中,為了維護和平、恢復秩序,此乃政府必要之舉,是國家、民族之大利;至於策略上是否得當,能否達到目的,另說。
而馬克思譴責說:「巴黎投降了,和平了,這時新的政府首腦梯也爾不能不看到,只要巴黎工人手裏還有武器,有產階級——大土地占有者和資本家——的統治就時刻處於危險之中。他要做的第壹件事就是設法解除工人的武裝。」「奪取大炮顯然只是全面解除巴黎武裝」,「武裝的巴黎是實現反革命陰謀的唯壹嚴重障礙。武裝的巴黎是實現反革命陰謀的唯壹嚴重障礙。因此必須解除巴黎的武裝。」 「於是梯也爾發動了內戰」。(《法蘭西內戰》)梯也爾政府恢復國家和平與秩序之舉,又被馬克思解釋為階級鬥爭,並指責其為維護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統治而發動內戰。
馬克思以階級論,將整部由普法戰爭所引發的巴黎革命事件,簡化為工人階級與大地主大資產階級間的階級鬥爭。這種簡化、教條化的意識模式貫穿了其後壹個多世紀的世界共產主義革命與運動。
2、關於巴黎公社的性質
馬克思熱烈地贊頌了巴黎公社,將之視為工人階級革命、無產階級革命,是新世界的曙光。他在《巴黎公社壹周年紀念大會的決議》中寫道「大會認為,英勇的三月十八日運動是把人類從階級社會中永遠解放出來的偉大的社會革命的曙光。 」「……宣判了舊社會的死刑,不管舊社會的統治形式如何 —— 是君主製還是共和製。」(《馬克思恩格斯全集》十八卷)恩格斯在1891年《法蘭西內戰》的導言中說:「公社的最重要的法令,就是要把大工業以至工場手工業組織起來
……。這種這種組織工作,正如馬克思在《內戰》中完全正確地指出的,歸根到底必然要導致共產主義。」
在《法蘭西內戰》中,馬克思說「這是使工人階級作為唯壹具有社會首創能力的階級得到公開承認的第壹次革命」,「工人階級充分認識到自己的歷史使命,滿懷完成這種使命的英勇決心」,「工人的巴黎及其公社將永遠作為新社會的光輝先驅而為人所稱頌。它的英烈們已永遠銘記在工人階級的偉大心坎裏。」「國民自衛軍中央委員會委員和大部分公社委員,都是國際工人協會的最積 、最有見識、最剛毅的人物……這些人都百分之百地正直、真摯、聰明、忠誠、純潔、狂熱——正面意義上的狂熱。」 「我們的協會(指第壹國際)只是文明世界各國最先進的工人之間的國際紐帶。無論在何處、在何種形式或何種條件下,只要進行著階級鬥爭,自然總是我們協會的會員站在最前列。」顯然,馬克思講巴黎公社革命當作偉大的工人階級革命,是共產主義革命的先聲,甚至馬克思將之當作是第壹國際的革命。
「1871年3月18日清晨,巴黎被『公社萬歲!』的雷鳴般的呼聲 醒了。公社,這個使資產階級的頭腦怎麽也捉摸不透的怪物,究竟是什麽呢?」馬克思寫到「公社給共和國奠定了真正民主製度的基礎。但是,無論廉價政府或「真正共和國」,都不是它的終極目標,而只是它的伴生物。」「公社的真正秘密就在於:它實質上是工人階級的政府,是生產者階級同占有者階級鬥爭的產物,是終於發現的可以使勞動在經濟上獲得解放的政治形式。」「如果沒有最後這個條件,公社體製就沒有實現的可能,就是欺人之談。生產者的政治統治不能與他們永久不變的社會奴隸地位並存。所以,公社要成為鏟除階級賴以存在、因而也是階級統治賴以存在的經濟基礎的杠桿。勞動壹解放,每個人都變成工人,於是生產勞動就不再是壹種階級屬性了。」「是的,先生們,公社是想要消滅那種將多數人的勞動變為少數人的財富的階級所有製。它是想要剝奪剝奪者。它是想要把現在主要用作奴役和剝削勞動的手段的生產資料、土地和資本完全變成自由的和聯合的勞動的工具,從而使個人所有製成為現實。」 (《法蘭西內戰》)
馬克思在這裏,按照他的共產主義革命理論,來闡述巴黎公社;但這只是,他用巴黎公社來註釋他的共產主義革命理論;而並非是巴黎公社原貌。
巴黎公社革命是市民革命,參與者的成分很復雜,包括店主、商販、傭人、店主、雇工、遊民、學生、主婦、知識分子、藝術家、職員、馬夫、皮匠……。按照馬克思共產主義革命的理論,「工人階級」、「無產階級」是指產業工人,而在這場革命中,產業工人很少。無論如何,都不能將巴黎公社定為工人階級革命;此說是共產主義意識形態的牽強附會。《共產黨宣言》這樣定義無產階級:「在當前同資產階級對立的壹切階級中,只有無產階級是真正革命的階級。其余的階級都隨著大工業的發展而日趨沒落和滅亡,無產階級卻是大工業本身的產物。」
1871年3月26日,巴黎進行公社選舉,96人當選為公社委員。其中包括布朗基主義者、巴枯寧主義者、蒲魯東主義者、激進的共和黨人、改良派、雅各賓黨人、社會主義者、女權家,還有工人、醫生、記者、流亡者等等。這是壹個龐雜的混合體,工人階級既非主導者,
社會主義或共產主義也並非是其綱領。
1881年,巴黎公社失敗十年之後,馬克思在致斐迪南.多梅拉.紐文胡斯的信中,全然顛覆了自己在《法蘭西內戰》關於巴黎公社的論斷,說:「也許您會向我指出巴黎公社;但是,且不說這不過是在特殊條件下的壹個城市的起義,而且公社中的大多數人根本不是社會主義者,也不可能是社會主義者。」(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三十五卷)顯然,這段論述倒更合乎事實。
巴黎公社革命,更多地屬於無政府主義革命。當然,這裏的「無政府」並非是漢語的字面意義,而是指安那琪主義(Anarchism)。其強調個人自由與人際間的平等,反對國家、政府的權威統治,而主張社會群體的自治。
首先,巴黎公社是繼承了法國大革命的精神:自由、平等、公民權利。巴黎公社中央委員會在1871年3月24日公報中宣布:「巴黎不想統治,但它向往自由。除了靠自己的榜樣,它沒有獨裁的野心。……它通過確立自己的自由而為別人準備條件」(趙京《巴黎公社的精神》)自由、平等、公民權利,是法國大革命的精神遺產,也是巴黎公社的最終的政治要求,其起義,推翻現政府,廢棄國家統治機器,均是為了實現此目的。
巴黎公社不同於法國大革命的之處,乃是創造了「公社」的社會組織形式。而「公社」正是蒲魯東主義始終的社會夢想,廢棄國家、政府、統治機器,在保障個人自由的前提下,人與人組織成互助的社群,自由、自立、自治。「公社」正是按照蒲魯東主義的理想,而建立的。馬克思如此熱烈地贊頌「公社」,將之當為未來共產主義的原則和社會組織形式,是自由、平等、民主的最高形態。這也就是其稱巴黎公社「為新社會的光輝」的原因。顯然,就社會的終極形式,馬克思回到了蒲魯東那裏。
那麽,馬克思和蒲魯東主義的區別到底何在呢?主要有兩點:壹是武裝暴力革命,二是無產階級專政。這也就是馬克思批判巴黎公社失敗的原因,即「工人階級不能簡單地掌握現成的國家機器,並運用它來達到自己的目的。」(《法蘭西內戰》)無產階級必須用革命暴力「摧毀」和「打碎」舊的國家機器,「實行無產階級專政」,以革命的暴力鎮壓、消滅舊勢力的反抗。馬克思認為,由於巴黎公社「浪費了寶貴時間」去組織民主選舉,而不是迅速地去消滅凡爾賽的軍隊,而且也沒有沒收法蘭西國家銀行的資產;因而導致「公社」失敗。何為「無產階級專政」,馬克思這裏說的很清楚。雖然馬克思在《法蘭西內戰》沒有明確地提出「無產階級專政」,但是文章中表達了這個意思。1871年9月,也就是在巴黎公社失敗數月後,馬克思在《紀念國際成立七周年》中,說「在過去發生的壹切運動當中,最近的和最偉大的運動是巴黎公社。巴黎公社就是工人階級奪取政權——關於這壹點不可能有任何異議。」「公社未能建立起階級統治的新形式。……必須先實行無產階級專政才可能實現這種變革,而無產階級專政的首要條件就是無產階級的軍隊。工人階級必須在戰場上贏得自身解放的權利。」(《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十七卷)
1875年,馬克思在《哥達綱領批判》中,特別強調「無產階級專政」,主要是吸取了巴黎公社失敗的教訓。他說「在資本主義社會和共產主義社會之間,有壹個從前者變為後者的革命轉變時期。同這個時期相適應的也有壹個政治上的過渡時期,這個時期的國家只能是無產階級的革命專政。」
巴黎公社的第壹條令是:「廢棄舊的國家機器——包括廢除征兵製,常備軍、警察和法院。」這是巴黎公社的核心所在,是其最廣泛地獲得自由、民主、公民權利的前提。此理想可以理解,但是烏托邦的幻想。
蒲魯東主義的合作社,保障個人自由,成員平等合作,實行自治,民主管理,這在許多國家已經實現。在歐美民主國家,有種種社會主義性質的合作社。但前提是有國家和製度的保障。如果此類合作社有效運作,真正做到保障個人自由,成員平等合作,實行自治,那麽其規模就不能太大,而且其秩序的保障要依靠每個成員的道德自律。群體的規模越大,則道德約束的指數便越低,而越發地需要以強製的力量——如法規,來保證群體內部的秩序。再而,如果社群與它社群發生沖突,將如何解決?因此也還是需要高於其上的法律給予評斷、裁決。人類原始形態,壹個部落占有壹片地域,自立自治,自然無需國家,但是如果其遇到強大外地的攻擊,那麽就需要聯合其它部落共同抵抗。國家由此而形成。國家並不是人性所需,但卻是人類生存現實所需。而國家壹旦建立,就需要整套的國家機器,政府、軍隊、警察、司法、稅收等等。其即是對國民安全及社會秩序的保障,也是對國民的負擔、約束和強製。由自由而言,人受製於國家,由此無政府主義、共產主義的廢棄國家的觀念有其道理。但是,在人類發展的壹定階段,起碼是我們多能看到或預測的時間內,國家這壹人類生存的形態尚是無法擺脫的。當然,在人類歷史上,國家也正是人類無數災難、戰爭的根源。國家不是好東西,但只能如此。我們無法設想,壹旦廢棄其國家,人類將是什麽樣子?大致會是無邊的暴亂和殺戮。由此,巴黎公社本質上也還是烏托邦性質的,這乃是其失敗的根本原因。
馬克思與蒲魯東主義之間還有壹個差別,就是蒲魯東主張小合作社,成員間能切實做到互助與合作,而馬克思主張的是所有的合作社聯合成壹體,整個國家、社會組成共產主義公社。這等於說,推翻舊國家,砸碎其舊國家機器,然後建立壹個名為「公社」的新國家,重新建立壹套新的政府、軍隊、警察、司法、稅收機製,而它的新的統治者則是「無產階級」。群體壹定形成到壹定的規模,便需要製定法規,建立穩定的秩序,並需要具有經驗的專門職業人員來管理,這就形成官僚階層。理想中的,官員可以由民眾隨時免職,及選舉新官員是沒有可能的。特別是,按照馬克思所說,這是壹個「無產階級專政」的階段。於是我們就回到了在前文章所引用的拉吉斯在《新階級——對共產主義製度的分析》的論述:職業革命家——革命領袖建立黨,凝聚革命骨幹,帶領人民暴力奪取國家政權。他們代表人民統治國家,由此「創造」出壹個「新階級」——高於人民之上的掌有特權的統治集團,即官僚集團,其以集權方式統治國家、社會及人民。在「新階級」統治下,人民不僅都淪為無產者,而且徹底喪失了自由。
19世紀的後半葉,歐洲資本主義並像馬克思預言的那樣沒有趨向滅亡,而是更加發展,社會的沖突與矛盾相對緩和,工人階級的處境也逐步改善。工人運動雖然更擴大更發展了,但並不是走向暴力革命,
而是走向馬克思所批判的改良的妥協的道路,以非暴力的、合法的、議會鬥爭的方式,爭取工人的權益。這條道路是歐洲工人運動的主脈,壹直延續至今,並促成了當今歐洲的民主社會主義的形態。
馬克思過世後,恩格斯調整了馬克思的暴力革命的路線,雖然他在晚年沒有完全放棄「暴力革命」與「無產階級專政」的說辭,但是他在晚年亦有許多走社會民主主義的道路的表述,而且在工人運動的現實鬥爭中,他積極支持工人政黨參加議會選舉,以爭取選票爭取權力。
1893年5月11日,恩格斯在與法國《費加羅報》記者的談話中,滿懷興致地講了德國社會民主黨在選舉中取得的成就,「我們要在所有的400個選區提出候選人。對我們來說,重要的是對我們的力量進行壹次檢閱。」「我深信,我們將比1890年多獲得70萬張選票,也可能多100萬張。這樣壹來,我們總共得到的票數如果不是250萬張,也將是225萬張。但是我們得到的議席數目將不會同這個數字相適應。如果席位是平均分配的話,我們在選舉中得到150萬張選票之後,就應在上屆帝國國會裏有80名議員,而不是36名。」記者質疑說:「我不揣冒昧地指出,德國社會黨人能夠實現自己學說的時候,在我看來還非常遙遠。」恩格斯則信心滿滿回答:「並不像您想像的那樣遠,我認為,我們黨擔負起掌握國家管理的使命的時候已經不遠……可能到本世紀末您就會看到這壹點。 真的!請您看壹看從我們開始議會鬥爭以來我們的擁護者的人數吧。它隨著每壹次選舉不斷增長。我個人深信,如果上屆帝國國會存在到它的法定期限,換句話說,如果選舉到1895年才舉行,那末我們將會得到350萬張選票。全德國的選民是1000萬,其中參加投票的人數平均是700萬。如果在總數700萬選民當中有350萬選民擁護我們,德意誌帝國就不能再像現在這個樣子存在下去。還有,請不要忘記這壹點,這壹點非常重要,就是我們的選民人數反映出我們在軍隊裏的擁護者的人數。在1000萬選民當中我們已經有150萬,就是說大約全體居民的七分之壹站在我們這邊,並且可以認為,每6個士兵裏就有1個是我們的。當我們有350萬張選票的時候(這個時候不遠了),整個軍隊就會有壹半站到我們這邊。」「 如果明天我們必須掌握政權,我們就需要工程師、化學家、農藝師。我堅信,他們當中有許多人已經準備同我們在壹起。再過五年或者十年,這樣的人材在我們這裏將會超過我們所能使用的數量。」(「1893年5月11日弗.恩格斯對法國『費加羅報記者的談話』《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二卷))而且,恩格斯在他的《遺囑》中,留給倍倍爾和辛格爾壹千英鎊,作為他們今後進入德國國會議員的經費。
第二國際由恩格斯領導組建,實行的基本是社會民主主義道路。伯恩斯坦是恩格斯的摯友、忠實的合作者,恩格斯《遺囑》的執行人。恩格斯過世後,伯恩斯坦執掌第二國際,其不僅在實踐上實行社會民主主義的路線,而且在思想理論上全面「修正」了馬克思的共產主義學說:階級鬥爭、暴力革命、無產階級專政。
事實證明,改良的、非暴力的、合法的、合作的、議會道路的歐洲工人運動是正確道路,而且也是歐洲工人運動的主流。從聖西們、歐文、博立葉,到蒲魯東、拉薩爾,到伯恩斯坦、考茨基,這條脈絡壹直延續到當今歐洲的社會民主黨人。事實上,馬克思主義的共產主義革命——階級鬥爭、暴力革命、無產階級專政則是歐洲工人運動邊緣化的支流。至十九世紀末,主要歐洲國家從未發生壹場馬克思式的共產主義革命;即使二戰後,蘇俄共產主義革命也未能在西歐民主國家立腳。
馬克思的共產主義革命是主觀推臆出來的,其在歐洲完全是失敗的。其之在蘇俄獲得成功,確實是因為俄國的野蠻和落後;與其說馬克思的思想理論指導了蘇俄革命,不如說後者是借用了前者。馬克思沒有活到那個時候,如果馬克思見到那場革命與成功,他肯定會是激烈的抨擊者。
十九世紀資本主義蓬勃發展,顯示了強盛的創造力,生產能力成倍翻升,其不僅擴張至全球,而且對內也逐步改變早期資本主義的野蠻性,提高勞工的待遇,改善他們的生存處境,勞資沖突得以緩解。馬克思看低了資本主義,錯誤地認為其將走向滅亡。《共產黨宣言》聲稱:「隨著大工業的發展,資產階級賴以生產和占有產品的基礎本身也就從它的腳下被挖掉了。它首先生產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資產階級的滅亡和無產階級的勝利是同樣不可避免的。」今天,我們可以看到這是壹個完全錯誤的判斷。壹個多世紀之後,毛澤東的紅色中國,最終還是改弦更張,重新學習資本主義,向各發達國家的「資本家」集團求援。而紅色蘇聯及東歐集團則被埋葬,它們的國家和人民重新返回到「資本主義」。
要說發達國家的資本主義,當今才真是走到了末日。因為,資本經濟的支柱,製造業大致被掏空,流向落後國家。因為工人階級日益強大,工會力量飆升不斷,「資本家」受製於工會;導致,工人工薪福利不斷升高,製造的成本攀升,最終使企業無法持以為續,只能遷移到低成本的貧窮國家。2008年的金融危機中,美國汽車工業幾乎倒閉,是美國政府出巨資救助,並強製性要求汽車行業工會降低其工薪與福利,方起死回升。底特律曾是世界最大的汽車製造業的中心,人口185萬,但現今已近乎是座鬼城,人口降至到71萬,2013年底特律政府宣布破產。底特律汽車工業衰敗的重要原因之壹就是工人的薪金及福利太高,高製造成本導致其在激烈競爭的汽車市場上的失利。英、美、法、意等國家製造業的掏空,不僅使製造業的資本家趨於消亡,也使產業工人階級趨於消亡。這是馬克思無論如何想不到了,另壹種邏輯的「資本家」與「工人階級」的同歸於盡。
歐美國家製造業掏空,金融業反而蒸蒸日上,成為壟斷經濟的巨頭。金融本是服務於製造業和商業的,為其提供資金保障;而今卻逐步演變謀求暴利的投機。上世紀三十年代,美國的經濟危機源於生產過剩,而2008年美國的金融危機純粹是由於各大金融機構謀求暴力的投機。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經濟危機,前者是由於過強的製造能力,後者則是由於掏空了製造能力。前者是擴張中的挫折,可通過調整產業結構,仍可生機勃勃,繼續前行;而後者則是末路的衰敗,要靠印鈔票,轉嫁危機。當然,我們不知道其後怎樣,是否會創造出新的經濟與社會形態。但這卻是馬克思所預言的工業資本主義的末日,只不過是另壹種邏輯上的,卻他的共產主義革命全然相反,並非翻天覆地,而是潛移默化的,「嗚咽」地壹聲。
馬克思在貶低資本主義及資產階級的同時,則神化了工人階級(無產階級)的美德與能力,其錯誤地將工人階級作為新時代的希望、領導者。《共產黨宣言》宣稱「過去的壹切運動都是少數人的或者為少數人謀利益的運動。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無產階級,現今社會的最下層,如果不炸毀構成官方社會的整個上層,就不能擡起頭來,挺起胸來。」馬克思在《法蘭西內戰》說「工人階級不是要實現什麽理想,而只是要解放那些在舊的正在崩潰的資產階級社會裏孕育著的新社會因素。」1845年,恩格斯在《在倫敦舉行的各族人民慶祝大會》上演講中說:「全世界的無產者卻有共同的利益,有共同的敵人,面臨著同樣的鬥爭;所有的無產者生來就沒有民族的偏見,所有他們的修養和舉動實質上都是人道主義的和反民族主義的。只有無產者才能消滅各民族的隔離狀態,只有覺醒的無產階級才能夠建立各民族的兄弟友愛。」 恩格斯還說過:「他們是有自己的利益和原則、有自己的世界觀的獨立的階級,是和壹切有產階級相對立的階級,同時也是國家力量所系並能推動國家向前發展的階級。(恩格斯:《英國工人階級狀況》1844年9月-1845年3月)
法國大革命開創了革命的神話,進而有了共產主義革命神話,為此神話,進而神化其革命的主體——工人階級,而神話工人階級的後面則是拔高、神話革命領袖自身。
但實際上,天下哪有這樣的工人階級?其時,工人階級處於社會底層,勞苦不堪,饑寒難挨,無教育,他們所關心的無非是提高工薪,降低勞動強度,供養家庭,改善生存處境。他們的政治要求也是基於此,能夠組織起來、抗議、罷工、互助。他們累於日日艱困的生活,事事是現實具體的生活現實問題,在艱困和絕望中,他們會有出於本能及情緒化的激烈法抗,乃至暴力性的,但他們絕不會要求以暴力剝奪資產階級的資產,奪取國家政權,建立由工人階級主導的新國家新製度,此超乎其意識之可能,這些是馬克思式的革命知識家宣傳、灌輸給他們的。馬克思,特別是後來列寧式的革命領袖,都曾強調對工人階級進行革命思想的宣傳和灌輸。
歐洲封建製是等級製,世代相襲,特別是農民隸屬於貴族,不僅時代為農,而且不得離開其領地。資本主義、資產階級有千般不好,但是其有壹個偉大的功績,就是沖毀了封建專製的等級製度,給各階層的人帶來空前的自由。資本主義社會雖然仍然分貧富貴賤之等級,但是等級間是流動的,貧賤者可以通過其才能、勤奮、機遇,成為富貴者——反之亦然;即使壹代不行,二三代亦有可能,特別是有了國家公共教育之後。
資本主義創造出的最偉大的產品是自由,資產階級是新興階級,是在自由競爭中自然形成的。在這個時代,最有眼光、野心、勇氣、才能、智慧、包容性的人,在自由競爭中,脫穎而出,成為資產者;可以說他們是該時代的精英、勝出者;他們代表並引領、主導這個時代。他們中的很多人是白手起家,由無產者、打工仔而成為企業大亨。任何社會都需要由精英帶領、引導。優秀的領導平庸的,能力強的領導能力弱的,有知識有智慧的教育愚昧的,富有的幫助貧窮的……。如果這些關系顛倒,就將是國家與社會的災難。
資本主義時代,資產階級是支配階級領導階級,合乎人類存在與發展之規律,其原因不僅是其占有資本,更在於他們自由競爭中形成的精英——人的綜合素質與能力。那個時代,工人階級雖然受壓迫,生活困苦,值得同情和幫助,但是不能由此而斷定,時代應有他們來主導,國家應交給他們來管理。人類社會需要競爭,在競爭中遴選優秀者領導族群與國家。資本主義強大的生命力在於,其提供了廣闊的自由,鼓勵競爭,並確立了保障公正競爭的憲政製度,由此保障優秀者領導國家,支配財富。
十九世紀,歐洲資本主義蓬勃發展,以如下諸方面,逐步改變了勞工階級的處境。
1、機器的廣泛使用,大幅度降低了歐洲勞工的勞動強度,降低了他們體力的支出。
2、資本全球的擴張,帶來豐厚的利潤,歐洲的勞工階級分享到其中的部分紅利。
3、殖民地的開發,較少了本國的人擴壓力,降低了失業率。比如大量底層貧民移民到美國、澳洲、南美、非洲、印度……,從而發達致富。
4、股票製的普及。工人可以將儲存的工資投資股票,成為股東,分享資本帶來的利潤,成為有產者。同時,縮小了勞資至今的對立和差異。
5、工人力量增長,特別是組織起來,建立工會,為維護自身的權益而鬥爭,迫使企業主讓步,縮短工時,提高工人的福利。
6、歐洲各國憲政製度的建立與逐步完善,使工人獲有更多的政治權利,包括自由言論、建立組織、罷工,這是工人可以以合法方式維護自身權益,而無需進行暴力抗爭,更不需要暴力革命。特別有了普選製,工人可以選舉自己的代表進入議會,為工人爭取權益。
7、教育發展,國家實行義務教育 勞工階級家庭的子女可以免費接受教育,這意味勞工階級的後代可以通過自身的努力,進入精英階級,改變其地位。
8、民族主義、國家主義興起,勞工階級成為直接受益者。比如俾斯麥實行的壹系列統壹德國、強大德國的國策,包括通過立法,建立工人養老金、健康、醫療保險及社會保險製度。和馬克思的預料的相反,在國家、民族戰爭中,各國的工人階級多支持自己的國家和政府;國家、民族性高於階級性;而非「工人階級沒有祖國」。第壹次大戰可見壹般。
以上這些因素使歐洲沒有可能發生馬克思期待並預言的共產主義暴力革命,歐洲工人運動走向所謂「修正主義」——社會民主主義,乃是必然的,水到渠成。
馬克思晚年退出了政治運動,也退出了各種政治與思想的爭論,與外界介紹甚少。他生活得平靜,卻孤獨、失落。其將更多的精力時間,用於自然科學的閱讀和思考,包括物理學、地質學、、生物學、數學、人類學,以致研讀文學、語言學。
1883年3月14日,馬克思在孤獨和寂寞中去世。「他去世了,沒有遺囑,沒有國籍。......1883年3月17日,馬克思被葬在海格特墓地。他的墓地在公墓遠遠的壹個角落裏,疏於管理;直到1956年,才樹立了壹塊蓋著鐵鑄頂的巨大的大理石作為墓碑。」(戴維.麥克萊倫《卡爾.馬克思傳》)
馬克思晚年意識到共產主義革命在歐洲已經沒有可能,比如他認為英國有可能和平過渡到社會主義,並且他贊成工人運用法律和自由來推動。他說「這個黨認為英國的革命不是必然的,但是——按照歷史上的先例——是可能的。如果必不可免的進化轉變為革命,那末,這就不僅僅是統治階級的過錯,而且也是工人階級的過錯。前者的每壹個和平的讓步都是由於『外來的壓力』而被迫作出的。他們的行動是隨著這種壓力而來的,如果說這種壓力越來越削弱,那只是因為英國工人階級不知道如何利用法律給予它的力量和自由。」(馬克思致亨利.邁爾斯.海德門《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4卷)
如果資本主義不壹定滅亡,共產主義不壹定發生,那麽馬克思的共產主義革命理論也不能成立。應該說馬克思對此也意識到了。《資本論》之所以沒有完成,其二、三卷的手稿,馬克思在其生前也未發表。馬克思意識到,《資本論》的核心論點「剩余價值論」難以成立。那壹時期,經濟學有了新的發展,以威廉姆.斯坦利.傑文斯、卡爾.門格爾、利昂.瓦爾拉斯為代表的邊際主義經濟學,阿爾弗雷德.馬歇爾的《經濟學原理》,開辟了經濟學的新視野。馬克思的「剩余價值論」經不住分析。
馬克思壹生獻於——或說投註——共產主義革命,然而在事實和思想理論兩方面,均告敗;這是其壹生乃至其整個家庭的失敗,這是他所不能面對和承認的;因此他只能將共產主義革命論堅持到底。
「馬克思逝世之後,恩格斯吃驚地發現馬克思的稿紙中有超過兩立方米的材料全是俄國的統計數字。在這些年中,馬克思用他那細小的字體幾乎寫滿了3000頁紙——這些手稿幾乎全是他的閱讀筆記。」 (戴維.麥克萊倫《卡爾.馬克思傳》)眾所周知,馬克思本不以為俄國會發生共產主義革命,因為其尚是農奴製國家,是歐洲反動勢力的堡壘;而共產主義革命是資本主義社會的工人階級的革命。然而1875年之後,馬克思越來越多地將革命的希望寄托於俄國,對於俄國民粹主義熱衷於暗殺的民意黨人,馬克思予以高度稱贊「妳是否註意到了聖彼得堡對謀殺事件組織者的審判?這真是壹些能幹的人,他們沒有戲劇式的裝腔作勢,而是壹些普通的、實幹的英雄人物。……他們的行動方式是俄國獨特的、歷史上不可避免的行動方式,對此不應多作道德說教——贊成或是反對,就象對待希沃斯的地震壹樣。」 (馬克思致燕妮.龍格《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5卷)馬克思如此論述俄國革命「要挽救俄國公社,就必須有俄國革命。但是,俄國政府和『社會新棟梁』正在盡壹切可能準備把群眾推入這壹災禍之中。如果革命在適當的時刻發生,如果它能把自己的壹切力量集中起來以保證農村公社的自由發展,那末,農村公社就會很快地變為俄國社會復興的因素,變為使俄國比其他還處在資本主義製度壓迫下的國家優越的因素。」(「馬克思給維.伊.查蘇利奇的復信草稿」《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在1882年《共產黨宣言》俄譯本的序言中,馬克思說:「假如俄國革命將成為西方無產階級革命的信號而雙方互相補充的話,那末現今的俄國土地公社所有製便能成為共產主義發展的起點」。
馬克思對俄國革命的期願,與其說是思考,不如說是對自己的安慰。
馬克思是為偉大的學者,但是作為思想家卻很失敗。他的共產主義革命學說是錯誤的,臆想出來的——理想化;《資本論》的出發點用以闡釋共產主義的合理性,因此其基本論點也是錯誤的,牽強的。正常的思想程序是,先考察社會,收集資料;進而分析研究;確定結論;然後根據實況,確定改革規劃和方案。而馬克思共產主義革命學說建立的程序是相反的:先有革命的目的,然後用思想去闡釋其合理性。
馬克思說「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馬克思不僅是想改變世界,而是要拯救世界,建立人類終極的理想社會。馬克思太誇大自己了,以致狂妄。這是其悲劇的根源。
確立人類社會有三個依據:人性、現狀實情、傳統——漫長時間中積蓄的經驗;在這三個基礎之上,我們方可以考慮社會的變革,即:人性是否可以承負?現實是否可能,付以什麽代價?我們的經驗是否能以應付?思想也只有以此為依托,方有前瞻、指導之意義。脫離此三個依據,僅憑想象、或邏輯推論、或理性設計,而規劃人類社會,強製推行,畢竟是災難,無論其模式多麽美好、高尚、「合理「。人如此之有限,人的思想意識如此之有限,人的每種思想、設想都是片面的,帶有先天的殘缺,都隱含著無數的盲點。昆德拉有句名言「人壹思考,上帝就會發笑。」 故此,思想是危險的,需要警惕,其僅可以作為我們辨別世事及行為的參照;而非照辦的準則、教條。
思想需要保持它的謙卑,自知其偏狹和有限;即使是解釋世界,其也僅是代表自身的壹個角度和方式,而絕非能取代事物本體。至於要用思想去改變世界就更是可怕了。馬克思滿懷激情地臆想出共產主義革命,然後用他的全部才華和知識,對之註釋,以建立壹套完整的囊括政治學、經濟學、哲學的共產主義的思想體系,妄圖按此改變世界——將世界納入此模式,由此拯救世界。這是思想的狂妄。
馬克思作為學者、思想家,在歐洲他的思想並未起到重大的實際作用。如果沒有蘇俄革命,馬克思的共產主義革命論,至伯恩斯坦也就終結了,人們頂多是將其作為歷史來看,而不會在現實中發生效用。
以思想自由為前提,壹個人將其壹生乃至自己的家庭都奉獻於自己的思想,著述如此之多,這是很可敬的。思想家的偏頗是難免的,需要給予極大的寬容,沒有人能保障自己思想的正確;思想是壹種見解,不能以正確去限定。
就此,馬克思仍是壹個偉大的知識分子。他對資本主義的經濟分析是錯誤的,他對資本主義滅亡的判斷也是錯誤的,共產主義更是憑空幻想,而倡導暴力革命就更加不可原諒。這位夢幻中的唐吉珂德做夢也不會想到共產主義革命將會給人類帶來如此大的災難。如果他活在蘇俄、中共革命的時代,也必是堅決的反對的。在那個時代,馬克思的貢獻是倫理的:1、關註、同情底層民眾的不幸生活,提出改變的要求;2、反對、批判資本的唯利是圖,對工人的血汗奴役;4、批判資本對外的野蠻擴展和掠奪;3、堅持「人本」,反對人的異化,倡導人道精神;5、建立工人組織,集體抗爭;6、在人類利益至上,倡導國際主義。如果去除剩余價值論、共產主義、暴力革命、無產階級專政,那麽馬克思主義還是有益的。而這也就是其後歐美社會民主主義的思想和道路;馬克思至今對西方思想、文化的影響也在於此。
馬克思在生之時,始終被排斥在社會主流之外,其思想影響很有限,
其時歐洲的工人運動也並不接受馬克思的共產主義和暴力革命論,
歐洲工人階級很現實,絕無以暴力推翻國家政權,改變製度的意圖,他們要求是提高經濟待遇,改變生活處境,鬥爭的方式不過是集會抗議、罷工,爭取議會席位。
馬克思主義之獲得顯赫地位與影響,是由於蘇俄革命的成功,進而是蘇聯帝國全球擴張的結果。列寧黨借助了馬克思的學說,加以改造,成為馬克思、列寧主義,以此鼓動民眾,發動布爾什維克革命,奪得俄國政權。由此,進而馬克思、列寧主義被神化,成為蘇聯帝國的國家宗教——國家意識形態。蘇聯帝國的擴張,首先是其國家意識形態——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全球擴張和滲透。其征服壹個國家,壹是建立其傀儡政權,再是以馬克思、列寧主義取代該國家原來的宗教信仰、意識形態。
中國是蘇聯之後,最大的共產主義國家,其所經歷的共產主義革命,遠比十月革命要漫長壯闊,帶來國家、社會更慘烈的動蕩和破壞。斯大林死後,毛澤東領導的中共以馬列原教旨自居,反將蘇聯打為修正主義。我們知道,中共本就是蘇共在中國創立的壹個分支,中共的革命和戰爭多由蘇共領導和支援。然而中共的意識形態不過是蘇共政治宣傳的小冊子,中共如此大的政黨,沒有幾個人閱讀馬克思的原著,包括毛本人。毛曾感慨「我黨沒幾個懂馬克思主義的!」可見馬克思主義的顯赫地位,來於蘇聯共產革命的擴張和政治宣傳,和馬克思思想本身則少有關聯。當今,中共仍以馬克思主義為旗號,而其實行的權貴資本主義,即比早期資本主義野蠻,又比封建專製專橫。馬克思、馬克思的思想被糟蹋到了什麽程度?由列寧始,整部共產主義革命及極權統治,都是將馬克思主義當作旗號,任其所用。
馬克思的壹生是悲劇,他的共產主義革命學說的命運也是悲劇。他絕非想到,二十世紀共產主義革命席卷半個世界,給人類帶來如此慘重的災難,他的「無產階級專政」演繹為人類有史以來最嚴酷的極權統治。如果馬克思生活在列寧、斯大林、毛澤東的統治下,他會有怎樣的思想和著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