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aboluowang.com
正體
切换到窄版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注册
快捷导航
论坛
BBS
导读
Guide
家园
Space
新闻子站
评论子站
生活子站
娱乐子站
搜索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本版
帖子
日志
用户
阿波罗网论坛
»
论坛
›
阿波罗世界之门论坛
›
文艺书香
›
令人感动千年 范仲淹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2631
|
回复:
0
令人感动千年 范仲淹
[复制链接]
Sala88
Sala88
当前离线
积分
5756
IP卡
狗仔卡
283
主题
987
回帖
5756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5756
收听TA
发消息
发表于 2022-10-15 21:48:30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来源:大纪元
作者:琴心
苏州文庙府学是范仲淹创建的,开创了庙学合一的体制。(shutterstock)
经典历史故事
北宋名臣范仲淹,以《岳阳楼记》名传千古,以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感动无数仁人志士。这两句不朽的名句,正是范仲淹一生真实的写照。他为人孝义节廉、扶危济困;做官忠直敢言、为民请命;为文情文并茂、理义至深;治军严谨有方、威震敌胆。可以说,他是中国人万世之楷模 。他的事迹史书上记载很多,现撷取几瓣分享。
孤儿寡母“示关津”
据《宋人逸事汇编》记载,范仲淹在出任地方官时,下属有个姓孙的职员病逝,丢下年轻的妻子和两个幼儿生活无着,景况凄惨。他们想回老家也没有办法。范仲淹闻知,便拿出自己的俸禄接济他们母子三人。在范仲淹的感召下,其他官员也纷纷捐助。后来,范仲淹为他们买了一条船,派了一位干练的老吏护送他们回原籍。范仲淹怕他们在路上会遇到关卡阻碍,便写下《示关津》一诗,交给护送的老吏,当作给水上检查人员的“通行证”。
示关津
一叶轻帆泛巨川,
来时暖热去凉天。
关津若要知名姓,
此是孤儿寡母船。
这首诗的大意是:一条帆船要经过长长的河川,起程在夏季,归家可能会是秋天。途中关卡如果要查问姓名,他们是孤儿寡母啊,请予放船!
苏州范仲淹雕像。(shutterstock)
励志苦读惜粥
范仲淹两岁时,父亲病逝。母亲只好改嫁山东朱姓人家。他自幼好学,二十一岁时去长白山的醴泉寺读书,日夜不息。他将每日煮的一碗粥,分为四份,早晚吃两份,撒些盐拌上一些青菜,以此果腹。
知道身世后,他到南京苦读。读书疲惫的时候,便以冷水洗脸来提振精神。有一次,真宗皇帝路过南京,大家都争相前往去看,仲淹却闭门不出,诵读如旧。有同学问他为何如此,他却回答:“日后再见未晚!”
一位同学是南京长官之子,知道了这事,回去告诉父亲,他父亲便送些美食给仲淹,他竟一口不尝,并说:“感谢长官深厚情意,我已习惯喝粥的生活,一旦享受美食,日后怕吃不得苦。”果然隔年他就高中进士,见到皇帝,并把母亲接来奉养,正式恢复了范姓。
为民敢言不惜命
入仕后的仲淹不辞辛苦与民一心修复残破的捍海堤,使迁离的居民也返回家园。县民感念范仲淹的德政,往往以范为姓。他有此政绩,便被调到朝廷担任秘阁校理。到了朝廷,范仲淹更关心朝政和民间利病。范仲淹上疏劝止仁宗在朝廷上与百官同列朝拜太后,并且请太后还政。
他对好心劝他的人说:“我官职微小,也有三百钱的俸禄,相当于两千亩地的收成。如果我坐食禄米,不去为国为民设想,那和专门糟蹋粮食的螟虫又有什么两样?人都说犯上直谏会给自己惹祸,不是明哲保身之计。其实这样的人才是没有远见的,他们不了解:只有官员都敢于直言,君主才不犯错,百姓才能安居乐业。祸患才能不生,天下无忧。这才是远离祸乱、保全自身的根本之道。”
仁宗明道二年(公元1033年),京东和江淮闹饥荒,范仲淹奏请朝廷前去救灾,朝廷不理不睬,范仲淹当面质问宋仁宗:“如果宫中半天不吃会如何?现在许多地方老百姓没东西吃,岂能不管?”说得仁宗无话可回,只得派他去江淮一带安抚灾民。范仲淹每到一地就开官仓赈济灾民,免除了灾区的部分赋税。他还把饥民吃的野草“乌味草”带回来献给仁宗,并请皇上转给后宫贵戚们看看,让他们了解老百姓过的苦日子,以提醒他们不要过分奢侈。
范仲淹彩像 。(公有领域)
出宝地、置义田
仁宗景佑二年(公元1035年),范仲淹被贬到故乡,他在苏州南园买了一块地,准备盖一所住宅。他请阴阳先生看风水,这位先生贺喜道:“这是一块能出公侯卿相的风水宝地。”范仲淹听了笑道:“若是如此,使士人在此学习,公侯卿相不是更多吗?”于是,范仲淹就在这里创办学校,延请名师讲学,盛况空前,各地也纷纷仿效。故后人有“苏为郡甲天下”之称。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绘制的苏州府学图。(公有领域)
范仲淹曾经立志设置义田来照顾贫困的乡亲,但他为官三十年一直无力完成,直到他当了陕西招讨使和参知政事,才有足够的俸禄,购买家乡附近的良田一千亩,名为“义田”,选择族中年长且贤能的人,掌管财物及资金的调配,救济贫困及亲族的人。他去世后,后代子孙也继承这项济助族人的遗愿。
“军中有一范”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冬天,西北边境的党项族首领元昊自称皇帝。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范仲淹和韩琦同为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范仲淹将朝廷给他的赏赐都分发给将士,奖励勇猛杀敌的士兵,提拔重用立功的将领。西北军中出现许多像狄青、种世衡那样有勇有谋的将领,又训练出一批强悍敢战的士兵。
同时范仲淹招抚宋夏交界的少数民族——羌族。由于羌族力量单薄,他们在宋、夏间持观望态度,有的曾投靠西夏,为元昊作过向导。范仲俺一方面筑堡立寨,切断他们与西夏的联系,并用兵保护他们的安全;另一方面礼待羌族酋长,每次见面他都屏退卫兵,亲自接入内室,推心置腹相谈。对羌族人民则拨给空地,发放粮食、农具等帮助他们重拾生计。羌族人亲热地唤他“龙图老子”(当时范仲俺的职衔是龙图阁直学士,“老子”则有尊敬之意)。羌族部落纷纷归附宋朝,有力地支援了宋军。
实施以上的措施后,边防重新建立起来,扭转了宋朝被动挨打的局面。边境上流传着一首歌谣:“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而西夏正如范仲淹所料,由于长期用兵,财用匮乏,无力战争,开始议和。西北局势得以转危为安。
孝义忠廉万民敬
范仲淹事母至孝,当官后仍然维持贫时生活情景,没有宾客到访时,用餐只准备一样荤菜;妻子衣食和寻常人家一样。对族人及读书人却非常的爱护及慷慨好施,所以有很多的读书人经范仲淹的提拔而当官,虽是一般的平民也都知道范仲淹的名字。
范仲淹为政忠厚,凡是他从政过的地方,人民都感念他的德泽,尤其是邠州和庆州的百姓,与归附宋朝的外族人民,都画了他的肖像,给他立生祠纪念他。据北宋曾巩撰写的《范仲淹传》载:“仲淹所至,恩威并行,邓、庆(今甘肃庆州)之民并西陲属羌绘像生祠之。”
范仲淹病重时,皇帝常常派遣使者赏赐药物,范仲淹过世后,宋仁宗哀悼很久,又遣使慰问范仲淹的家人。到埋葬时,宋仁宗亲自撰写范仲淹的墓碑,内容为“褒贤之碑”。
当范仲淹离世的噩耗传到各地,人们深为叹息;西夏甘、凉等地的少数民族羌族,数百人来到祠堂,像死去父亲一样痛哭哀伤,且斋戒了三天才散去。@*#
“褒贤之碑”,出自范仲淹《范文正公集》。(公有领域)
(点阅【经典历史故事】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李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娱乐八卦
手机版
|
阿波罗网
GMT+8, 2025-1-14 02:4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