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1327|回复: 0

做好与美决裂心理准备 习近平要以中国方式改变世界

[复制链接]

8610

主题

1万

回帖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135192
发表于 2023-3-21 15:34: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FRANKSTON 于 2023-3-21 15:36 编辑

VOA美国之音

习近平3月20日至22日造访俄罗斯,这个时间比多数观察家预测的要早。这也是习在连任国家主席开启第三任期后的首次出访。中国外交当局宣称习的访俄是一次“友谊之旅、和平之旅”。友谊之旅是针对中俄关系的,和平之旅则暗示习有斡旋俄乌冲突之意,尤其在北京对沙特和伊朗这两个中东死对头调停言和后,外界普遍怀有这种想象。

习访俄对两国关系及世界局势会带来哪些变化,要等他进入克里姆林宫同普京的会谈公开后才能作出准确评价。不过,外界不能把这次访问作为单纯的中国国家主席的一次外访去看待,需要将它置于从2月中旬王毅参加慕尼黑安全会议,到北京在俄乌战争一周年之际发布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立场文件和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再到气球事件以及两会期间秦刚的首场记者会这样一个过程和背景,因为在这一个月左右时间,外界能明显感知北京的外交比之前更积极主动。

过去五年,如果说中国对美国和西方的围堵与打压,更多采取的是一种被动的回应和反击——虽然北京在反击时给世人一种“战狼”印象,但本质上属于防御;那么,从2月开始,北京不再只是被动反击,开始积极对全球多边主义和世界秩序建构论述并落实为行动。这个变化用官方学者的话说,反映了中国外交的“主动和进取”。
北京为与美决裂做好心理准备

北京所以有此种外交行为的转换,一个或许最重要的原因,是它发现和认为,拜登政府和特朗普政府一样,对中国没有丝毫善意,假如只是美国打过来,中国才打回去,中国将永远处于下风。原因很简单,中国反击的手段和工具箱中的工具没有美国多,无法对美国造成同等打击;另外,全球话语权仍然掌握在美国手上,北京的还手在美国的话语权下会被说成挑衅。故在北京看来,要摆脱这种处境,就不能随美起舞,按华盛顿设定的节奏走,而必须按自己的想法和节奏,不让华盛顿牵着鼻子,打乱它的部署。

为此,北京在两个方面作了改变:一是在思想和认识上不再对美抱有幻想,对中美关系的螺旋下坠和最后决裂做好了心理准备,从而,对华盛顿的反击态度比过去显得更坚定,不怕和美国升高冲突;二是在行动上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主动抛出中国关于未来世界秩序构建的行动图景,并开始用中国的方式去推进这个目标,挑战美国的话语权和对世界秩序的主导权,让华盛顿难受。前者就是秦刚在记者会上说的“美国要中国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办不到”的意思;后者表现为中国发布的立场文件和概念文件,以及撮合沙伊两国复交。

回头审视前不久中国外交的这一连串动作,显而易见,这是习近平在他的第三任期开局之际的一次精心布局。习在二十大和刚刚结束的两会上建立了一个完全听命于他的统治团队,基本打扫干净党内和国内的反对势力后,可以有更多时间处理国际事务,腾出手应对美国和西方的围堵和打压,以创造一个有利中国发展的外部环境。对习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用中国的方式解决全球安全困境,塑造一个符合中国利益的全球秩序。他认为中国现在有力量这样做了,无需再遮掩,要公开亮出旗号,不怕和美国斗。

因此,北京先是派已晋身中共政治局委员的前外交部长王毅参加慕尼黑安全会议,由于这是中国在疫情三年后首次派高官参加此类西方主导的会议,它知道会引起全球舆论关注,但这只能算暖身,接下来才进入主题;于是,北京精心挑选在俄乌战争一周年之时发布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文件,提出12点主张,它清楚,中国要构建全球秩序,必须从当下的俄乌战争着眼,回应国际社会对这个战争的关切,在北京的12点主张中,重点是停火止战,启动和谈。这虽然不是北京首次提出,可以文件形式系统表达,效果会不同,北京的目的是通过乌克兰问题抢占国际话语和道德的制高点。紧接着,北京趁火打铁,又抛出全球安全倡议的概念文件。此倡议由习在2022年7月提出,作为中国的外交目标,但以前只是原则主张,没有具体内容,概念文件将全球安全倡议深化,试图为解决全球安全困境构建由中国主导的全球安全框架。可以说,这两份文件的发布,反映了习近平更大的野心。

沙伊复交凸显中国调解能力

尽管上述两份文件未引起太大国际反响——这其实也在北京的预料中,但北京明白,只有将它们落实为行动才能展现中国构建全球新秩序的实力,提升国际社会对中国解决国际棘手难题的兴趣。所以在两会期间,沙特和伊朗这两个中东宿敌突然在北京宣布达成重开大使馆的协议,对国际社会产生的震动可想而知,因为人们几乎认为它们不可能至少在未来几年能够握手言和,彼此的冤结太深,而现在北京居然把此事做成,由此对中国的调停能力不能小觑。

一国的调停能力根本上取决其国家实力。北京这一手连基辛格都不得不认可,将它和自己当年对中国的秘密外交对全球地缘政治产生的重大改变相提并论,认为这事不但是中东战略格局的一个重大变化,而且中国以“和平缔造者”的角色改变了国际外交的职权范围,是中国朝着成为创建世界秩序参与者的目标迈出重要一步。

基辛格对中国调停沙伊复交的评价或许有些夸大,但他看到了北京以一种不同于华盛顿的方式——即北京宣称的劝和促谈——促进了这个事情,表明中国解决国际热点问题的能力和做事方式开始得到地区大国的认可和承认。一个国家要真正成为全球大国,一个检验标准就是看它对地区热点争端,尤其是地区重要国家的争端是否能够调停成功。

沙伊和解意味中国已具备此种能力。当然,这事在国际社会的后续效应如何还需进一步观察,但确实可以看作中国撬动了美国治下的国际秩序的第一块砖头,提升了国际社会对中国介入地区热点事务的期望,包括对俄乌危机的介入。比如,缅甸民地武装最近就呼吁中国调停缅甸内战。

习访俄展示调停俄乌冲突姿态

习近平对俄罗斯的访问,重点应该还是放在经营两国关系,主要是面对美国对中俄的共同打压,如何协调双方立场,更好共同抗美,但试图影响莫斯科对这场战争的态度,劝普京停火止战,也会是内容之一。在官方宣布习访俄前,秦刚同乌克兰外长库列巴通话,显然是要告知乌方习访俄一事,打消乌方的某些疑虑,也探听乌方对北京准备加大对俄乌危机的介入力度的看法。

北京深知,即使习亲自下场斡旋俄乌冲突,难度比调停沙伊矛盾要大得多。后者一个是美盟友,一个是美敌人,但沙特近年也有疏远美国之意,而中国在沙伊两国都有很深利益,虽然要撮合它们言和不容易,但并非不可能。而俄乌冲突不同,俄罗斯尽管遭到西方制裁,战场上也打得辛苦,可在目前这个节骨眼上,未必愿意听从北京的停火建议,乌克兰更不可能,即使泽连斯基想停火,美国和北约也不会同意。所以习这次去莫斯科,更多可能还是要向国际社会展示一种愿意调停俄乌战争的姿态,而未必有具体的斡旋成果。

美国必须高度重视并认真对待中国的外交转向,过去华盛顿一直指责北京试图改变国际秩序,挑战美国主导权,现在北京真的在这么操作,以所谓劝和促谈的中国方式构建孤立美国的全球新秩序,尽管北京要实现这个目标会困难重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5-1-13 22: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