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纪元
空荡荡的雄安新区,凸显了习当局所谓的“千年大计”持续受到各种抵制,中共党魁习近平也并不如宣传般地“定于一尊”,外媒认为其权力仍有局限。
公开资料显示,中共当局在雄安新区投入了6641亿元人民币,在昔日的玉米地上,建造了火车站、办公楼、住宅小区、五星级酒店、学校和医院。
然而,这号称“千年大计”的雄安新区,却少了一样最重要的东西:居民。
2024年1月的一个工作日,彭博社到访雄安新区时发现,进城的高速公路上几乎空无一人。
市中心的街道两旁,都是崭新的政府总部、办公楼、住宅区和酒店,却几乎没有商店和餐馆开门营业。
彭博社认为,雄安起步缓慢凸显了习近平吸引首都人口计划的缺陷,因为首都是中国最好的资源中心。这些阻力也暴露了习近平个人权力的局限性。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吴木銮(Alfred Wu)也对彭博社说,人们正在“用脚投票”,“这种抵制是基于现实利益。如果你不能让他们的利益与你的利益一致,那么你当然无法实现它。”吴说,“习近平的权力毕竟还是有限的。”
其实不只是民众不愿去雄安,北京的各家机构同样抵制搬迁。
去年3月末,河北方面释出首批四所北京高校——北京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整体搬迁到雄安新区的消息,但迅速被四校一致“辟谣”,四所大学分别在其官方微信公号上发文,表示北京与雄安校区“一校两区,协同发展”。
去年5月,习近平与总理李强、常委蔡奇等人赴雄安考察时,习的一些讲话细节也透露出,疏解工作遭到各种软抵制。
官媒称,当局拟加快推进首批疏解的项目建设,推进央企、高校、医院第二批疏解项目,同时研究谋划第三批疏解工作方案。
当时习在讲话中警告,“不能凭自身好恶,需要搬就得搬。不能搞‘纸面疏解’‘变相回流’,名义上疏解,结果回去了。更不能通过在京设立二级单位等方式边疏解边新增。”
时事评论员李林一分析说,习近平的这些话,证明雄安新区搬迁出现了很大的问题,以至于习已经有些恼羞成怒。
其实这件事在中共内外遭到的抵制是空前的,也从一个侧面显示了该政策多么不得人心。在雄安新区这件事情上,现在整个官场都在看习的笑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