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11606|回复: 0

【佳人传】闺阁世界的奇伟之才——沈善宝

[复制链接]

220

主题

476

回帖

4174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4174
发表于 2024-5-27 22: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ANNYbaby 于 2024-5-27 22:24 编辑

来源:大纪元

作者:兰音

1.jpg
沈善宝的文集以及汇编的《名媛诗话》,从立言角度实现了她的壮志高情,像男儿一样做出了一番事业。(大纪元制图)

若是一位孩童,精通某项才艺,如写诗、作画等等,人们就要称赞他是神童了。而清代这位出身江南书香门第的小女孩,不仅能诗擅画,甚至能用书画换取钱财,承担养家的重任。她不仅是神童,更是才华与担当兼备的传奇女生。

她叫沈善宝,字湘佩,号西湖散人。童年时代的她,过着金枝玉叶般的清雅生活。在她的记忆中,家是一座具有池馆园亭之胜的宅邸。那是祖父亲自布局规划的园林胜地,他曾凭借这项才能,承办接驾工程,并受到乾隆皇帝的赏识。后来,这里就成了沈善宝成长的乐园。

2.jpg
沈母吴浣素,在每年夏季,便邀请闺友带着儿女们一同泛舟游玩,常常吟咏达旦。图为清焦秉贞的仕女图(局部)。(公有领域)
宅院中有一座箫引楼,楼前栽一株几丈高的玉兰,每逢花开,犹如琼树生雪,洁白明媚。楼上,一定是高朋良友满座,吟赏弦歌不绝。父亲沈学琳召集亲友、当地名流,在那举办了一场场诗文盛会。沈母吴浣素,在每年夏季,便邀请闺友带着儿女们一同泛舟游玩,常常吟咏达旦。到了深夜,万籁俱寂,名媛们或歌诗或奏乐,在山水之中营造出空灵飘渺的意境。

这样一对高情雅趣的父母,同样重视子女的诗教。沈善宝不仅性嗜辞章,耽于翰墨,而且从九岁就开始创作诗歌。她现存最早的诗歌,是作于十二岁的《新竹》:

“此君风格绝尘侵,个字才分绿未深。玉笋联班真拔萃,龙荪转眼便成林。

初筛幽径三更月,已抱凌云一片心。他日冰霜舒劲节,岁寒拟对碧森森 。”

小小年纪,诗歌已有刚健自信的笔力,并流露出不同于闺中女子的高远志向。这首诗,也像极了她的命运。

鬻诗售画,八棺并葬
幸福顺遂的生活,从沈善宝九岁那年开始出现转折。那年城中大火,数千户遭焚,沈家的屋宇、藏品尽付一炬,从此家道中落。次年,沈父远赴江西做官,举家随之迁居。沈善宝在十二岁那年遭遇巨变,父亲受到奸人谗害,被迫自尽,留下孤儿寡母一家八口,最小的孩子刚满百日。

沈家立刻陷入进退维谷的困境,没有生活来源,亲朋故旧纷纷远离,他们在异乡漂泊无依,沈父停灵不得安葬。从这时起,沈善宝的童年结束了,她一面忍受着丧父之痛,一面帮助母亲艰难地支撑破碎的家庭。她有一篇《述哀》诗,其中数句表达出当时悲愤交加的心情:

“我思觅吴钩,愿学赵娥技。左揕仇人胸,右抉谗人齿。自恨弱草质,不栉非男子。况扶病母身,泣血骨欲毁。”

十几岁的女孩,勇敢地表达为父报仇的志向,并希望像男子一样成为家庭的支柱。

3.jpg
在沈善宝十二岁那年,父亲受到奸人谗害,被迫自尽,留下孤儿寡母一家八口,最小的孩子刚满百日。图为宋《名流集藻册十二帧》之苏汉臣《蕉阴击球》。 (公有领域)。
三年后,沈母终于带着孩子们和丈夫的灵柩辗转回乡。除了家徒四壁的窘况,沈家简直是千疮百孔,沈母日夜操劳,兄弟们皆不成材,在外游幕仅能糊口,有的自甘堕落,有的还生出嫌隙而反目。沈善宝目睹这一切,突然萌发一个大胆的想法,学习前代那些清贫的才女,出售自己的诗画以维持生计。于是,沈善宝女兼子职,频繁奔波于江浙、两淮之地,做起了字画生意,以润笔所得奉养课弟。

那时候,生活的艰辛和坎坷,是沈善宝诗词的主题。但万般不幸中也有幸运。沈善宝才华洋溢,其诗画很受时人青睐,她的收入不仅能维持家庭开支,还有所积攒。诗人李世治读过她的诗作,特意登门拜访,收她为弟子兼义女。她的声名也逐渐乡里传开,人们称赞她孝且贤。沈母也赞她:“尔负奇男志,吾将孝子看。”

然而悲剧接踵而至。在出门卖画期间,沈善宝的妹妹、母亲、弟弟相继去世,令她伤心欲绝。而更现实的问题是,父母亲族无钱下葬,这也成为萦绕在沈善宝心中的大事。于是,她更加勤奋地创作诗画,以期尽快攒够所有的丧葬费用。然而“闺阁文章不救贫”,沈善宝时常慨叹时光飞逝,身为女子无法找到更好的致富之道。

终于,沈善宝终于集齐了足够的葬资,如愿在祖父墓旁,安葬了父亲、母亲、妹妹、弟弟、一位叔父,以及早先停灵二十多年的伯祖父、庶伯祖母和过世十年的庶祖母,共计八位亲人。“八棺并葬心无憾,赤手何期事竟成。”那一年,二十六岁的沈善宝,以孝行壮举再次震撼了世人。

三十而嫁,翰墨知音
沈善宝长年来为家庭付出的,不仅是金钱,还有宝贵的青春年华。她本是才貌双全的女子,诗友们多赞她“绝世才华绝世姿”,生得是“丰肌腻理,艳质端庄,皓齿明眸,丰神韶秀”。因忙于养家,她的婚事就一年年耽搁下来,成了当地的“剩女”。古代女子十五及笄待嫁,而沈善宝直到三十岁才得以嫁人,这期间艰难的处境可想而知。

在她二十九岁时,远在京城的史太夫人邀她入京,准备为她筹办一桩婚事。早年,史太夫人有缘结识沈善宝,收她为义女。这次,因儿子的同事武凌云丧妻,老夫人立刻想到了身世凄苦却坚强不屈的沈家小姐。虽然是做继室,沈善宝却得以结束寒雁般的孤苦人生,她在三十岁时苦尽甘来。

武凌云,进士出身,在京城做官,算不上大富大贵,却也能够给予沈善宝一个安稳幸福的家庭。两人结婚后,感情甚笃,沈善宝曾自述:“自从洗手做羹汤,无意驰名翰墨场”“顾影原鸰萦别梦,和鸣鸾侣喜知音”,俨然一位沉浸于幸福生活的娇妻模样。

夫家还有几个原配夫人留下的孩子,沈善宝作为继母,也承担起养育他们的责任。刚过门时,襁褓中的小女儿病得奄奄一息,沈善宝悉心调养,终于让她恢复健康。她待每个人都如亲生子女一般,孩子们也对她十分依恋。有的孩子们不幸夭折,沈善宝也难过得痛不欲生,作长诗悼念。

4.jpg


古代女子十五及笄待嫁,而沈善宝直到三十岁才得以嫁人,这期间艰难的处境可想而知。此为朝鲜画家金弘道的仕女图。(公有领域)
在出嫁前,沈善宝就有和闺友吟诗唱和的经历。来到京城后,随着生活境遇的好转,她的社交圈子也逐渐扩大,和京城多位名媛诗词往来,结社雅集。她和当时的名媛顾太清、许云林、项屏山等,结成了“秋红吟社”,时常相约游赏,联吟酬唱。京城的名胜之地,四季的百花芬芳,都见证了她们的足迹和才情。

而丈夫武凌云,既是体贴入微的伴侣,亦是翰墨场的知音。他常与沈善宝一同寄情诗书,元日、种竹、赏秋荷、购大理石,都是他们同题的诗作。可见二人志趣相投,情谊深厚。武凌云曾说“与偕伉俪定前生”“眷属神仙自在行”。

沈善宝亦有诗曰:“病劝加餐困劝眠,风霜千里感周旋。新诗唱和尤工敏,伉俪还兼翰墨缘。”不同于一般女子的柔婉,沈善宝的性情中有坚韧、豪爽、激昂,诗风也更为雄浑大气,有语壮音悲的铿锵,志深情豪的激越。这不仅缘于多舛命途的磨炼,更来自于她自身的志气与生命力。

后来,武凌云出任山西知府,沈善宝也随宦远行。虽然又是一次奔波之旅,然而这一次夫君在侧,生活安定,沈善宝的诗歌也随其心情变得轻快而从容。她在旅途中,多有吟咏,记述风土人情、历史古迹,成了她人生创作中的一个高峰期。在山西住了十几年后,夫妇俩又回京休养,平静地度过晚年。

高情壮志,编纂文集
幼年时,沈善宝就有凌云之志。然而拮据的现实生活,让她终日为了生存奔波,不免生出理想落空、壮志难酬的慨叹。不过她凭借自身的努力,在花样年华承担养家重任,以一人之力安葬亲属,又通过自身的才华结识才女名媛,在清代诗坛享有盛誉。她的命运,虽然历经坎坷,却闯出了另一番精彩的人生。

文才非凡的沈善宝,自然也留下许多著作,有文集《鸿雪楼诗选初集》《鸿雪楼词》等,而最能代表她的成就的是一部汇编的历代才女诗集——《名媛诗话》十五卷。她见南宋以来,各家诗话虽然载有闺秀作品,但是记述太过简略。而且她同为女子,更深切地感受到才女文学流传的不易。

5.png


沈善宝的文集和《名媛诗话》,从立言角度实现了她的壮志高情。此为《雍亲王体书堂深居图屏》之“观书沉吟轴”,清人绘。(公有领域)
她在诗话中提到,闺秀之学与文士之学颇为不同,闺秀作品的流传较之文士也更为不易。“非聪慧绝伦者,万不能诗。生于名门巨族,遇父兄师友知诗者,传扬尚易;倘生于蓬荜,嫁于村俗,则淹没无闻者不知凡几。”怀着这样的慨叹,沈善宝不遗余力地搜集、采编,将历代、特别是清代道咸年间的才女佳作整理成册。

这部诗话,涵盖了唐宋至清朝的女诗人七百余位,她们不仅来自名门氏族,还有方外、乩仙、外邦等群体。沈善宝以客观而细腻的语言,为才女们述生平、记事迹、录作品、品风格,将清代女诗人的创作活动、家庭生活、结社交游等状况作了全面描述,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资料。

从某种意义上说,沈善宝的文集以及汇编的《名媛诗话》,从立言角度实现了她的壮志高情,像男儿一样做出了一番事业。她的义父李世治认为她是闺阁世界中的奇伟之才,她的诗友顾太清,也作诗盛赞她:“平生心性多豪侠,辜负雄才是女身!”

参考资料:《鸿雪楼诗词集校注》《名媛诗话》

点阅【佳人传】连载文章。@*

责任编辑:王愉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11-17 12:5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