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11794|回复: 0

小暑到 盛夏始

[复制链接]

283

主题

987

回帖

5756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5756
发表于 2024-7-6 21:35: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Sala88 于 2024-7-6 21:37 编辑

1.jpg

【明慧之窗记者颜朴芳综合报导】
「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历书》记载:「斗指辛为小暑,斯时天气已热,尚未达于极点,故名也。」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05度,盛夏开始,气温升高。每年落在公历七月六日到八日之间,二零二四年的小暑是七月六日。

顾名思义,「小」就是微,「暑」就是炎热,意思是说虽然天气已经很炎热,可不是最热的时候,但拉开了「三伏天」的序幕。夏天最热的时节是下一个节气「大暑」,所以有「小暑过,一日热三分」、「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的说法。

小暑特色:出梅、入伏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小暑,六月节。小暑一般都是接近黄历六月份,二零二四年的小暑是黄历六月初一,此时已脱离梅雨季,开始是多台风的季节。「六月初一,一雷压九台,无雷便是台。」民间常以六月初一是否打雷预卜当年是否有台风,各地的农作物都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

中国古代将小暑分为三候:
温风至:大地上不再有一丝凉风,所有的风中都带著热浪。
蟋蜂居壁:由于炎热,蟋蟀离开了田野,移入庭院的墙角下避暑。
鹰始挚:幼鹰由老鹰带领,开始学习飞行博杀猎食的技术。小鹰学习高飞,在清凉的高空中活动,也是为了迎接即将到来更加酷热的大暑。

人们说「热在三伏」,从小暑至立秋这一个多月的时间,俗称「伏夏」,有初伏、二伏、三伏,这是一年中气温最高、阳气极旺的时候。小暑正是进入伏天的开始,「伏」即伏藏的意思,所以人们应当较少外出以避暑气。

小暑习俗
1. 尝新

在南方,此时早稻陆续成熟,农人会将稻谷碾成新米,做好饭供祀祖先和五谷神灵,祈祷风调雨顺。家家户户会和邻里乡亲们一起品尝丰收的粮食、喝新酿的酒,称之为「尝新」。

2.jpg
家家户户会和邻里乡亲们一起品尝丰收的粮食、喝新酿的酒,称之为「尝新」。
2. 晒虫

暑气虽热,同时也能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由于之前的梅雨季潮湿闷热,容易滋生霉菌,相传古代皇帝会在黄历六月六日「晒龙袍」,民间也会在这天把衣服、棉被、字画、书籍等物品拿出来曝晒,所以有「六月六,晒红绿」、「六月六,人晒衣裳龙晒袍」的习俗,藉著充足的阳光,祛除霉味,驱除书虫。

同时也会在这天帮家里的猫狗牲畜等洗澡,避免皮肤病,利于健康。

3. 「姑姑节」

黄历六月六日也是中国汉族传统节日之一「姑姑节」,这一天女儿、女婿都要回娘家共度好时光。

这个风俗相传与春秋战国时期晋国重臣狐偃有关。狐偃是保护和跟随文公重耳流亡到列国的功臣,回国封相后勤理朝政,成就一方霸业,晋国上下都很敬重他。每逢黄历六月初六狐偃过生日时,都有无数人来拜寿送礼,后来他就有点儿居功自傲了,连直言相劝的亲家赵衰也被他气死。

赵衰儿子怨恨岳父不讲仁义,一直找机会要为父报仇。一次晋国遭灾,狐偃外出放粮,说好六月六回家过寿,女婿决定趁祝寿之机刺杀岳父,报仇雪恨。女儿探知此事,赶回娘家报信。女婿得知事情败露后,惶惶不可终日,就束身就缚,等老丈人收拾。

狐偃因为在赈灾过程中,亲眼证实亲家赵衰直言不讳所指的施政缺失,后悔当时未听亲家忠告,也懊悔自己过去行径。虽然得知女婿有意刺杀泄愤,不但不予怪罪,还当众自承错误,而且为了记取教训,往后每到六月初六,狐偃必将女儿、女婿接回家中团聚。

此事后来传到民间,引发百姓效仿,也都在六月初六接回闺女,以图消灾解怨,免灾去难的吉利。年长日久,相沿成习,流传至今。嫁出去的女儿在这一天,都会穿戴整齐,携带家小,大包小包回娘家。而娘家也会派出晚辈,在来路上迎接姑姑,民俗上称作「请姑姑」。   

3.jpg
嫁出去的女儿在这一天,都会穿戴整齐回娘家。(清 画院《十二月月令图七月》局部,台北故宫博物院)
小暑养生:健脾除湿
中医五行学说:木、火、土、金、水对应自然界的五季(春、夏、长夏、秋、冬),也同时对应人体五脏(肝、心、脾、肺、肾)。长夏在黄历六月,五行中属土,与五脏的脾相呼应。

小暑正是长夏之际,《黄帝内经素问・藏气法时论》提到:「脾主长夏」。体内通常较「湿」的人,脾胃较差,经常感觉肢体沉重、燥热、疲劳感,小便经常呈深黄色。所以长夏养生的关键在于除湿、利湿以健脾运。

按照中医「春夏养阳」的养生原则,一些冬季常发而以阳虚阴寒为主的慢性病,多可通过伏夏的调养,使病得以好转,甚至痊愈,这就是中医称的「冬病夏治」的方法。

民间有「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的说法。小暑开始气温较高,往往人们食欲不振,而饺子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南朝梁代宗懔撰写的《荆楚岁时记》记载:「伏日,并作汤饼,名为辟恶饼。」这种吃法就是为了使身体多出汗,排出体内的各种毒素。从中可知伏日吃热汤面饼、辟恶保健的习惯,从三国时期就有了。三伏则是秋天了,吃饼和鸡蛋可以补充营养,也有送走伏天的意思。

现代人度过伏天的办法,就是吃清凉消暑的食品,尤其是冷饮、冰品,建议不宜多食,以免腹受寒气。有些人会吃辛辣油腻的食物提振食欲,但吃太多反而对身体会有损伤,要留意适量食用。

小暑还是要以清淡饮食为主,多补充水分,可食各种瓜果,如冬瓜、黄瓜、西瓜、苦瓜等当令食物,都是消降体热和排除体内湿气的好选择。

民间还有「冬不坐石,夏不坐木」的说法。小暑过后,气温升高,露天久置的木料,如椅凳等,经过露打雨淋,含水分较多,表面看上去是乾的,可是经太阳一晒,便会向外散发潮气,在上面坐久了,能诱发痔疮、风湿和关节炎等疾病。

4.jpg

虽然身处乱世中,但保持平和、善意的心境,超脱世俗之外,仍然能品味出夏天里明媚生动的美好。
结语:烦夏莫如赏夏
小暑到,盛夏始。唐代诗人白居易「消暑」有妙诀:

《消暑》
何以消烦暑,端居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此时身自得,难更与人同。


白居易端坐在院中,感悟到心静自然凉的养生之道,也许静坐也是对抗暑热的一种办法。

古人深知「烦夏莫如赏夏」的道理,调整身心才能更好地度过炎炎夏日。这些方法在现代仍可藉鉴。

虽然身处乱世中,但保持平和、善意的心境,超脱世俗之外,仍然能品味出夏天里明媚生动的美好。

【关联文章】
漫话二十四节气

明慧网原文:
【神传文化】二十四节气 https://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05/2/10/95189.html

(本文主图说明:清 画院《十二月月令图六月》局部,台北故宫博物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5-1-13 16:59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