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紀元
有研究表明,恒星的星震会引发独特音乐,有助于人们了解恒星的属性和星系的历史。此为恒星吞噬行星的示意图。(Handout/NSF's NOIRLab/AFP)
【大纪元2025年04月04日讯】(大纪元记者陈俊村报导)科学家发现,有些恒星会因为“星震”(starquake)而发出独特的音乐,就像乐器一样。这有助于人们了解恒星的年龄等属性,乃至于整个银河系的演化过程和历史。
澳洲国立大学(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在4月2日发布的新闻稿中指出,包括该校科学家在内的一个国际研究团队发现,有些恒星的亮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产生波动,这是持续发生的“星震”引起的。 这些波动可以转换为频率,用来确定恒星的年龄和其它属性,例如质量。 这项研究的报告主要撰写人、该校研究人员雷耶斯(Claudia Reyes)说,人们可以把恒星想像成乐器,能演奏出独特的旋律。 雷耶斯说:“某些恒星会发生星震,导致持续不断地变亮和变暗循环。藉由仔细观察这些微小的亮度波动,我们可以聆听恒星的音乐节奏。” 她说:“这些波动就像音符,类似于弦的振动或鼓的隆隆声,可以转化为频率。每个频率告诉我们更多关于恒星的大小、化学成分和内部结构的讯息。” 澳洲国立大学网站在4月3日发表了雷耶斯撰写的文章。雷耶斯在文章中解释说,大多数外层像一锅沸水一样冒泡的恒星(例如太阳)都会发生星震。当热气体气泡升起并在表面破裂,随后在整个恒星中产生涟漪,就会使其以特定方式振动。 天文学家可以藉由寻找恒星亮度的细微变化来检测这些发生在特定“共振频率”的振动。在他们研究星团中每颗恒星的频率之后,他们就可以调整出星团的独特“歌曲”。 雷耶斯表示,就像地震可以帮助人们研究地球内部一样,星震会透露出恒星表面下的秘密。恒星“唱歌”的频率由其内部结构和物理特性决定。 较大的恒星会产生较深、较慢的振动,而较小的恒星以较高的音调振动。每颗恒星发出的音符都不只一个。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分析了M67星团中大量恒星的星震频率特征。M67星团位于银河系内,距离地球大约3,000光年。 雷耶斯说:“我们研究了这个星团中恒星演化成次巨星(subgiant)和红巨星(red giant)时发出的频率——这是先前从未被充分探索过的。” 研究人员发现,这个星团中的恒星在其生命中一旦达到某个时点,它们发出的频率特征就会暂时停止,然后像断掉的纪录一样重复这个循环。雷耶斯将这个时点称为“高原”。 雷耶斯说,恒星有好几层,类似洋葱。他们发现,“高原”的发生是由于恒星特定层中的事件以及受恒星质量和金属丰度(metallicity)影响的特定频率造成的。 她说:“这意味着我们可以预测恒星生命周期中高原期发生的时间和频率,进而能对目前处于高原期的恒星进行极其精确的年龄估计。” 她说:“这项研究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恒星如何演化,并提供了估计它们年龄的新工具,这对于研究我们星系的演化至关重要。” 上述研究成果于4月2日发表在《自然》(Nature)期刊上。 了解银河系的历史雷耶斯在文章中说,恒星就像化石纪录。它们带有它们形成时环境中的痕迹,研究它们可以让我们拼凑出银河系的故事。 银河系的成长是经由与较小的星系合并而完成的,这些星系在不同区域和不同时间生成恒星。更好地估计整个银河系的年龄有助于我们更详细地重建这段历史。 像M67这样的星团还可以让我们一睹太阳的未来,深入了解它在数十亿年里将经历的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