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佚名
说到找工作,加拿大跟中国差不多,也是讲究关系网,只不过这儿的关系不用送礼,叫做推荐。进工厂也要有简历、推荐信。不要推荐信的工作也有,一是职业介绍所,二是急需用人的工厂。
职业介绍所分三六九等,体力工有体力工的介绍所,会计有会计的,电脑工程师有电脑工程师的,一般不会相互混淆。
体力工属于派工制,求职的人去职介所登记一次即可,不用付费,一旦有相应的工作,职介所就会打电话来通知上工,工人带着职介所的派工单到佣工工厂或者仓库找到工头,然后就可以卖大力了。
工头定期给工人签工时单,工人就能去职介所拿工资了。有人要问,这职介所靠什么生存,那就是雇主付给职介所的小时工资以及职介所付给工人的小时工资的差价,比如仓库工,我做工的那会儿最低工资是6.75元/小时,一般雇主会付12-13元/小时给职介所,职介所付给工人的往往只有最低工资再加几毛钱,也就是7块半。
职介所也有高一点的工资,比如10块钱的,往往是厂区偏远,没有公交车;非正常班,大多数是夜班,并且绝大多数是重体力活,这样的工作,雇主是要付15块钱左右给职介所的。
职介所跟雇主之间也会有协议,如果某个职介所推荐去的工人表现很好,雇主想雇佣此人,必须等此人为职介所服务满三个月以后。
我在职介所混到的第一个工作是在仓库搬运,手工的那种,7.5元/小时。仓库搬运也有很多种,比较好一点的是开铲车,算技工,工资高一些,劳动强度小一些。
我长得就特工人。在仓库里就是玩儿命干活,每天汗衫胸口带一圈盐花回家,那儿有几个老师傅,见我挺能干活,在午餐时间常常点拨我两句,那意思是好好干有机会转正。
有两个上海来的师傅,特有意思,一瞅着休息时间就来找我搭话,问我哪儿来的,问我国内哪所学校毕业的。印象最深的是:我(上海师傅甲),上海交响乐团小提琴手,他(上海师傅乙),上海某某中学(记不清了,那意思是所重点中学)教导主任;里面做印花机的,厦门大学研究生。我当时有个感觉:加拿大能不发达么,仓库里用的都是本科以上的。
这一家也没做长,过了俩月,我联系好学校开始上学,不能做白班,只好辞工。上海师傅乙说,以后再想做跟他说,不要找介绍所了,听了特感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