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世界都知道美国富。但普通美国人到底挣多少?对这个问题,即使在美国住了十年也没什么概念。美国人注重个人隐私,特别是在财产方面,对自己的收入避而不谈,对别人的也不问。在媒体上曝光的,多是些社会名流,几百万乃至上亿虽不是新鲜事,不过却没有代表性。
美国是一个习惯数字化的社会,最不缺的就是各种统计数据,收入这样的数据也是如此。美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38620美元,在全国1.43亿纳税人口中,中等收入接近45000美元。但这样的数字还是过于抽象。
家庭规模不一,即使以2.6人/家庭的平均数计算,家境还是会有很大差异。比如,有的家庭每年得花上万美元供孩子上大学,有些则没有这个负担。那么中等家庭的日子到底怎样,还是难以体会。
另外,富与穷在美国还是个比较主观的问题,感觉上的事情就愈发没准了。但是,美国人觉得自己贫富与否,对政治却会产生重大影响。如果大部分美国人觉得自己穷,生活艰难,在任总统的位置多半不保。如果大家觉得日子蒸蒸日上,在任总统连任的几率则会大大增强。美国人的富与穷,成了典型的半杯子空还是半杯子满的问题。能否找对感觉,只能看政治家的本事了。
一本名为《低工资的美国》的书多少为我们了解一般美国人的收入提供了一些线索。该书认为,越来越多的美国人现在挣的工资难以养家了。上个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一般美国家庭只需要男人在外工作就能维持不错的生活。于是,就有了“家庭工资”的说法,也就是足以养活一个家庭的工资,这也是多年来美国劳工阶层的理想工资标准。
如果按照这个标准,当前美国可以说出现了普遍的家庭财政危机。
2001年,1亿个有全职工作的美国人中,大部分人的收入低于3.5万美元,只有32.8%的人能够挣到4.5万以上,能够挣到6.5万的,不过其中的15.7%。美国生活费用甚贵,即使6.5万美元养活一个有孩子的家庭也并不太宽裕。可见,绝大部分美国人挣的工资,养家很勉强。
当然,如今许多美国妇女也走出家门工作,一个人的收入早已不能代表一个家庭了。但是,即使把妇女的工资算进去也不乐观。目前1/3的美国家庭还是一个人工作。不过,这样的家庭中,挣钱的人往往收入甚高,配偶根本不需要工作。而另外2/3的家庭中,则常常有两三个人在外面挣钱。但他们的收入常常低得可怜。比如,在大部分外出工作的妻子中,有固定全职工作的不到一半。一般而言,即使达到中等水平,她们收入也只有1.8万美元。在一个典型“双职工”家庭中,妻子的收入一般占家庭总收入的36.1%,按这个比例,大部分这样的家庭收入不会超过5万。
如果父母挣的钱无法养家,那么孩子只得出门打工。老实说,未成年人打工主要并非因为穷困。美国人注意从小培养孩子自食其力,许多富家子弟也常常会出去打工,这是社会对孩子提供的一种必要的教育。
美国社会的许多头面人物,小时候都打工。但是,因为穷不得不打工的也大有人在。而且,为了挣钱,这些孩子常因为打工过度,做不完作业,甚至因缺乏睡眠而上课打瞌睡。据统计,从1980年到2002年,美国青少年打工增加了63.2%。这么高的增长率,显然不是因为进行社会教育的缘故,而是纯粹的经济童工的增加。孩子打工拿童工的工资,给老板省了大钱。但孩子那几个小时工的收入,则很难补贴家用。大不了是少向父母要钱而已。
这些还是完整家庭的情况。近几十年美国离婚率增高,结婚率降低,单身“家庭”和破碎家庭甚多,这些人的日子就更不容易。2001年,4500万美国的未婚职工中,中等收入水平约为1.7万美元。单亲母亲的中等收入水平稍高,为1.8万美元略多。单亲母亲中有3/4是在失去福利后才被迫出去工作的。可想而知,出去工作就很难顾上孩子的教育。挣来的钱差不多够缴房租了,但孩子却常常因为没人管而学坏。目前22.4%的美国孩子就是这么长大的,长大后最可能的“前途”之一,就是进监狱。
为什么美国老百姓挣这么少?另一本叫《缩水的美国》的书提供了部分答案。美国技术水平日新月异,企业越来越富有效率,在国内裁员也越来越狠。从1980 年至2002年,美国人口增长了23.9%,就业人口增加了37.4%。表面上看,工作职位比人口增长得快。但是,这个乐观的数字背后隐藏着几个事实。首先,几百万过去不工作的妇女现在出来工作了,青少年打工的比率也急剧增高了。更重要的是,一些高薪、全职的职位被大量低薪、不固定的职位所替代。例如,从 1981年到2003年,通用汽车的雇员从746000人减少到350000人,少了一半还多;施乐的雇员从120500人落到67100人;杜邦的雇员从135000人降到79000人。在比照同时期23.9%的人口增长率,这些大企业职位数量的下降就显得更突兀了。
增加的工作是什么呢?是最底层的低薪工作。从1981年到2003年,沃尔玛的雇员从2.7万人膨胀到130万人。麦当劳则新创造了296000个工作。但这些职位几乎都是售货员的工作,许多是临时性的。即使是全职的,这样的工作的报酬也只相当于前述大企业固定工作薪水的1/3.那么,钱到哪里去了?当然是流进富人的腰包。1980年,5%最富的美国家庭的收入相当于国民收入的14.6%。到2001年,这个阶层的收入则更占到国民收入的21%。同时,最底层的20%的家庭的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则下降了20.8%。
不能否认,美国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富国。特别是经过1990年代的经济增长,国力大增。但是美国老百姓的受益却十分有限,颇有国家越富,自己手头越紧的感觉。美国的大公司,CEO的收入是公司职员的530多倍。这一差距在日本不过10倍而已。于是,美国经济一有麻烦,马上就是街道萧条,治安败坏。而日本虽然经历了十几年的“平成不景气”,街上还是热热闹闹,歌舞升平。以至一些美国人跑到日本一看,大惑不解:他们繁荣得要命,哪里有什么经济危机的样子?一个贫富分化的社会和一个均富社会的距离,在市面上就明明白白。
不过,不少人对这样的描述不以为然。比如《经济学人》就指出:1980年以来,美国的中等家庭收入增加了1/5。贫困率从1960年代以来持续下跌。黑人中中等收入家庭的增长率比全国水平高两倍。特别是美国接收的移民超过世界其他国家接收移民的总和。结果,在截止到1999年的20年间,有500万移民家庭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但这并不说明这些家庭的生活比起在原所在国时没有改善。如果抛开这些移民不算,美国的中等家庭收入一直在持续改善。
格雷戈·伊斯特布鲁克在《进步的悖论》一书中指出,25年前,美国家庭平均是3个人,如今只有2.6个人。也就是说,过去的中等家庭收入是3个人的收入,现在的仅是2.6个人。至于已婚妇女出来工作的时间增加了3倍这一事实,不少人说是生活所迫,但最近有研究证明主要原因是男女工作差距缩小,使妇女更愿意出来工作。如今大多数美国家庭有两辆车、一栋房。平均每个美国人拥有两个房间,比现在的欧洲和半个世纪前的美国的标准要高一倍。美国的家庭财富超过 440000亿美元,是历史的最高记录。日子不能说过得太差。
但是,硬数据无法替代人们的实际感觉。2004年总统大选,民主党推举的副总统候选人爱德华兹就痛斥布什创造了“两个美国”:有一个美国,人人富得流油;但另一个美国,大家却朝不保夕。这被一些评论家称为是民主党最有号召力的竞选口号,也是他最终成为克里的竞选伙伴的原因。可见,GDP再增长,贫富分化日久必然引起政治危机。
如今虽然一般的美国人收入在上涨,可是已经远远赶不上住房价格、医疗保险和教育费用的上涨速度。5万美元不到的家庭收入,使许多美国人在买下住房后越来越难支持孩子上大学。但是,教育的重要性却每年在凸显。在1980年,有大学文凭的和没有大学文凭的人的收入比例是1690∶1000美元。到 2001年,则上升到2243∶1000美元。教育变得越来越重要,也有越来越多的适龄青年要上大学。而孩子想上大学,无异于给财政上捉襟见肘的美国家庭增加额外的负担。于是号称世界富国的一般的美国人,可能感觉自己的收入越来越不够用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