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283|回复: 1

当代的“孝”与学校“孝”的教育

[复制链接]

0

主题

6226

回帖

8075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8075
发表于 2006-6-19 21:56: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孝”道建设的时代价值

  “孝”,是一切德行之根本,是中国人最基础的道德,是中华文化所特有。“孝”是亲情之爱,是生生不息的爱心,是形成个体品德之根源,“道由孝生”,孝乃“德之本”。在中国,不进行“孝”道建设,其它道德建设就会失去了根基。中国传统“孝”道有过时之处,但它不等于“封建”与“落后”。要认真反省近百年来国人对于“孝”道的偏见与成见,用“与时俱进”的观点,进行积极的建设。创造历史比对历史的无知而诋毁历史要伟大。

  在中国大陆,“家”的社会存在与功能,仍然不可低估。以血缘和亲情为中心的伦理道德,仍然是整个社会伦理道德的基础。再过15年,一个独生子女支撑的国家与老年人社会,便会展现在世人面前。3—4亿老年人大国,对以“养老”、“敬老”为中心的孝道教育与建设,将日益重要和迫切。这一代独生子女能有“孝”心吗?怎样培育他们的“孝”心?需要承接中华孝道美德,需要学校与家庭、社区互动共建孝道。从某种意义上讲,孝道教育和建设具有特别重要的战略价值。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广大农村仍然是以家庭为本位的社会结构。全国的老年人有2/3将生活在农村。家庭稳定与发展关系到整个广大农村的社会稳定与发展。当今的中国农村,因为不“孝”导致的家庭矛盾、邻里纠纷与社会问题日益尖锐。以“孝”为中心的中华美德,是农村家庭道德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核心内容。这是城市、尤其是大城市所少见的。研究中国当代道德建设,不能只是以城市为着眼点,或以城市的道德标准要求广大农村。中国的道德建设,提升中国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准,关键在于广大农村的道德建设。农村的道德建设,不仅关系农村本身,而且影响与制约着城市和整个中国。   

            当代学校“孝”的教育

  我们的课题,是在中小学进行以《十德》为中心的公民道德教育。依据中国人道德品质形成的客观规律,也要从“孝”道教育开始。从小就把中华民族“崇孝”的传统美德植入到学生的大脑中,不仅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而且能辐射到家庭和社会。
  要在学校进行“孝”的教育,就要研究当今中国、尤其是农村孝道的现状、成因及其发展趋势;要研究中华孝道发生了何种变化?要研究当今孝道的内涵,即是民众能够认同并能践履的孝道内涵;要研究当今孝道的形式,尤其是民众所创造的养老新形式;要研究孝道的价值,研究孝道对家庭、社会、下一代的影响;要研究当今孝道的机制,如制度、氛围、心理等制约机制;要研究当今孝道的建设模式与理论框架。通过这些研究,去寻求学校与社区互动的结合点,去设计学校进行“孝”道教育的内容与模式。这就是本文前几部分“离题”太远的初衷。其实,这正是本项研究的基本思路和走向。
  几年来,我们在进行“孝”的教育实验中,不少学校有许多创造:

  1、“行孝”立规矩
  北京市通州区在小学开展了以孝、礼、诚、耻为主要德目的中华美德教育。其中以“孝”为首重。该区堡屯中心校,在教育实验之前精心校设计了《农村小学生尊长敬老情况调查问卷》,共10道题,对全镇1000多名学生中,随机抽取600 余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经过调查统计分析: 1. 早上起床能向父母长辈问候的占21%,2.平时与父母长辈说话态度和气的占36%,3.每次闹别扭的时候,自己主动打破僵局的占35%,4.知道父母工作辛苦,能关心父母为其倒茶、盛饭的只占13%,5.知道父母爱吃什么的占45%,6.能帮助做家务的只占20%,7。
  觉得父母说话太多,希望他们尊重自己的决定的占39%,8.任性对父母长辈发脾气、顶嘴的高达70%,9.缺乏爱心好吃的菜要放到自己面前,想不到让父母长辈先吃的占85%,10.自理能力差,自己的事要让父母操心的占75%。

  针对这种情况,该区梨园镇等中心小学,为学生“行孝”立规矩。对学生的“孝”道,制定了具体规范,低年级有8条,高年级有10条。 对于制定这些条件的依据、原则以及各条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执行当中的可行性、实效性等等,仍在进行研究。

  低年级的8条:①、早晨问好、“我上学去了”。 ②、放学,“我回来了” 、“您辛苦了”。
  ③、记住长辈生日、年龄。“祝您生日快乐”。④、知道长辈喜欢吃的食物,要让食。⑤、每天做力所能及的家务。⑥、按时上学,认真完成作业。不让家长操心。⑦、家长生病,主动侍奉 安慰。 ⑧、主动与家长交谈、商量。不发小脾气。

  高年级的10条:①、每天上下学打招呼。②、长辈下班要说“您辛苦了”。③、长辈生日要主要主动问候 送小礼物。④、让食,饭后要主动收拾餐具。⑤、每天要做家务。⑥、按时上学、努力学习、独立完成作业,不用家长督促。⑦、长辈生病,侍奉、作简单饭、安慰。⑧、主动与家长交谈、商量、不发小脾气。 ⑨、不到不宜去的娱乐场所,不做坏事,不让家长操心。⑩、父母之间发生矛盾,要懂得调解。

  这些都是“规定动作”。学校要有“规定动作”、科学的行为要求,使学生从被动到主动、从他律到自律,从“要我做”到“我要做”、‘我能行“。

  学生学会自律,是道德教育的最佳目标或是终极目标。没有他律,学生不会学到自律。

  学生的法制意识的教育,不完全在于法律知识的教育,要更多地进行“养成教育”,通过各种规定动作和纪律教育,为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奠定基础。

  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在主体参与和主动内化──知中行、行中悟、悟中从。强调主体性,应有限度不要导致‘自发论’,更不要引向‘心中只有自我’。

  2、“孝”的故事 “孝”的课
  故事的典型性,适宜儿童的模仿性,儿童最喜欢的故事,是最能教育儿童的故事。中外古今有关“孝”的美德故事,数不胜数。是天下百姓“行孝”实践水平的高度体现,又是历代推行“孝”道教化的活教材。我们为实验学校提供的中华美德实验教材选编了有关故事,教师与家长为学生推荐和学生自己又去收集了有关“孝”的故事。

  考叔“纯孝”感庄公、缇萦至孝感文帝、李密陈情报祖母、花木兰代父戍边、岳母刺字、朱寿命千里寻母、黄香温席、孝敬父母的毛泽东、朱德《回忆我的母亲》、陈毅为病母洗尿裤、孝子孔繁森、…… 北京市通州区官园小学开设了《孝敬课》。该校的蔺老师,在给学生讲 “黄香温席”这一课时,她设计两幅投影片(暖被、温席)又安排学生讲配乐故事“徐孝克藏食孝母”;配画故事,胡泰病榻侍母三十年”;“陈毅探母”;读“杜瑶瑶孝敬父母的故事”;讲同学中孝敬父母的人和事。这样从古至今,从伟人到平民百姓到身边的同龄人,使同学们充分认识别“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继承和发扬。由认知到明理有利于导行。此课教学效果及形式好,荣获区级优秀美德课并观摩推广。在此基础上,学校开展“孝敬父母”美德活动课评优活动,充分发挥班主任专题实验的作用,选出一、二节最佳校级课观摩。以点带面,推动整体的,二年多,全校上“孝敬父母”美德课二十余节。请家长参与课堂或听课,老师、家长、学生产生共鸣,流下热泪,使人感到情真意切。“继承美德,孝敬父母”活动课被评为区级优秀并观摩推广。

  3、“教孝”与“学孝”  
  在中小学德育大纲中,对学生“孝敬父母”都有要求。但是,对于如何进行这项教育没有具体意见。几年来,参与我们课题实验的许多学校却有不少创造性的探索。除了上面已经提到的订目标、立规矩、选内容、编教材和开设“孝敬课”等之外,还有许多帮助学生“学孝”、“行孝”的好形式。
  过中国年,承传美德,孝敬父母的自我教育活动:利用寒假过中国年的时空,要学生说三句话:“您辛苦了、您好、新年快乐”;做三件事:“鞠躬、让食、抄三幅对联”。2002年有15万学生,2003年有25万学生,积极参加了这项教育活动。培养了学生“孝”、“礼”、“勤”、“诚”、“耻”的品德,受到学校、家长、社区的广泛支持和好评。

  “三八国际妇女节”、“五一国际劳动节”爱爹妈的教育活动:围绕着两个节日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孝”的教育活动。不少学校分别将这两个节日,定为全校学生的“孝敬日”。要求学生在“孝敬日”至少用一个课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或社会公益劳动。

  组织以“孝”为主题的各种自我教育活动:①介绍父母的职业、工作量、业绩和收入,讲父母的艰辛和爱自己的真实故事。②介绍自己名字的含义,讲父母对自己的期待。③调查父母孝敬长辈的事迹,讲自己的体会。④我和父母同堂讲“孝”道。父母与子女互写对方的生日,结果是前者的准确率是100﹪,后者只有60﹪。⑤古今孝敬父母故事会。⑥我和父母同台朗诵、演讲和歌唱“孝”:《妈妈的爱》、《妈妈的吻》、《祝福妈妈》、《好爸爸,坏爸爸 》、《我的妈妈是中华》、《常回家看看》、《游子吟》……⑦我给爸妈洗次脚。⑧家长会----阅读子女给自己的一封信:“妈妈辛苦了”、“我要赡养爸爸”、“妈妈我支持您”、“爸爸妈妈别吵了”、“爸爸妈妈分手吧”、“妈妈的泪是甜的”、“您的女儿需要鼓励”、“爸爸,我不是学习的机器”、“我想有个快乐的童年”、“请给我们一片属于自己的蓝天”……⑨请当地“孝子贤媳”作报告。⑩续家谱、敬先贤、清明扫墓。(11)九九登高,为爷爷奶奶捶背揉腰。(1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孝”的延伸。
  家、校携手“评孝星”:①、家、校签订《孝敬教育协议书》。②、孝敬《考核单》,请学生父母打分、邻居旁证。③、学校年年张贴“孝星榜”,有照片、事迹,成为学生身边的新榜样。
  学生收获,孝“八心”:
常问好,讲礼貌,让父母舒心;少空谈,多帮忙,让父母省心;
求上进,走正道,让父母放心;勤学习,苦钻研,让父母开心;
遇难事,勤商量,让父母称心;遇矛盾,能宽容,让父母顺心;
忌盲从,不迁就,谏父母真心;重推恩,能迁移,献社会爱心。

  可以想象,谁家的孩子能做到这“八心”,都会感到欣慰和自豪的。

  4、“行孝”不“愚孝”
  学校“孝”的教育,是家庭与学校、学校与社区“互动”,共建公民道德的最佳结合点。学校不仅关注学生的收获和积极变化,而且会看到“孝”的教育对于家庭和社区所产生的积极辐射。孩子门的童心是纯洁的,他们认定的道理是执着的,他们对于父母的某些不“孝”或“矢当”的行为,定会直言不讳的。仅举几例可见一般。

  ①、为家长洗脚 下行上效
  2002年春节,山东省招远市的一些学校学生,开展了为家长洗一次脚的活动,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给父母洗一次脚。感受不完全相同,但有几点却是相同的:都是平生第一次给父母洗脚,一开始都有点难为情,抱着完成作业的态度去做,但随着惊奇产生了难以言说的感受。当他们用手抚摸一双双整日里在田间劳作、有些粗糙甚至长满厚厚的老茧、深深的裂口的脚时,真切的感受到父母养育的艰辛和母爱、父爱的无私与博大,也为以前的不懂事感到内疚。在今后的日子里,要多帮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儿,在学校里好好学习,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学生给家长洗脚,看似简单,但在家庭中产生震撼是强烈的,“举手之劳,却有点惊天动地”。它不但教育了孩子,也教育了父母。一位家长在信中写到:“我本人深感惭愧,虽已过而立之年,虽已为人之父,却没有给老父母洗过一次脚。愧疚之余,我不禁赞叹这道‘家庭作业’出的好。……就让我们这些成年人也‘从我做起’,给父母洗一次脚吧”。

  ②、女儿促母 三世同堂
  招远市泉山学校五.一班的小吴同学,他的母亲多年不赡养他的爷爷、奶奶,村干部和单位多次劝说,反复做工作无效。他的父亲因此要和他母亲离婚,一个家庭面临着解体。学校开设“中华美德”课以后,小吴同学把学到的传统美德讲给他母亲听,黄香温席的故事,陈毅孝母的故事,郯子挤鹿奶奉双亲的故事,经孩子之口说出,特别能打动母亲的心。一次,小吴同学又讲到“鸟反哺,羊跪乳”的道理,他的母亲为之动容,她流着泪说:“孩子你别讲了,妈妈错了。”第二天,他们一家高高兴兴地把老人从农村接到家里,承担起了奉养老人的义务。年迈的老人得到了晚年的幸福,一个濒临解体的家庭也和好如初。此事,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

  ③、儿不厌父 劝父从良
  招远市阜山初中的栾方超同学小时候,父亲因偷盗被判刑15年,他因此而受到同学的歧视,自尊心受到伤害。去年,他的父亲因表现好被提前释放,方超并不高兴,相反,他把多年来受的委屈变成了恨发泄到他父亲身上,他父亲在他面前连话也不敢说,渐渐失去了重新做人的信心。学校开展中华美德教育,方超变了,他主动向父亲承认了错误,他说:通过学习前辈孝敬父母的故事,我感到很惭愧,父亲虽然犯过错误,但已经改过自新,我应该原谅父亲的过去,做父亲的好儿子。父子的心沟通了,他父亲感慨万分,主动找到学校领导,激动地说:“谢谢学校,中华美德教育太及时了。如果在我成长过程中,也学习中华美德,我不至于走弯路。我今后一定和我的孩子一起学习,补上人生的这重要一课。

  ④、逼父救人 父成先进
  招远市北关小学的学生康婷的父亲康作祥在给学校的一封信中说:最近发生的一件使我内心非常震撼的事,从中看到了进行中华美德教育在我女儿身上体现出来的效果,我感谢学校。事情是:2000年正月初六,他父亲(出租汽车司机)拉着她一同到莱州姑姑家拜年。路上遇到一摩托车撞倒一女孩,肇事司机已经逃跑,一群人围观。父亲未停车。女儿康婷说,“爸爸,我们回去帮帮她吧”。父亲:“这类事,我见多了,咱快走吧,去晚了姑姑该生气了。” 女儿:“我们有车,把她送医院、送回家吧”。 父亲:吃惊的问:“你什麽时候变得这么有同情心了?” 女儿:“这可不是同情心,这是美德的体现。” 父亲被这个13岁的女儿反问的“无言以对”,“自愧不如”, 调转车头开到出事地点,父女两人播开人群,将小孩抱上车、快速送到医院,女儿挂号、父亲进了急诊室,一个小时后,小女孩的外伤已经处置完了,不需住院,又开车将女孩送到她的家中。其家长千恩万谢。父亲:“不用谢,这有什么,谁看见了都会这样做”。他这样说着,“心里很惭愧,若不是女儿令我感动,也许我就不会这样做”。在回来的路上,父亲“心里很难受”。女儿,见父亲不说话就低声问:“你是不是嫌我管闲事,给你找了麻烦?”父亲:反问“你说呢?” 女儿:“爸爸,如果今天被撞的是我──你的亲生女儿,你会怎样看待那些见死不救的司机?”父亲:我的脸火辣辣地发烧“无地自容”,好象“今天才认识自己的女儿”,他一把搂过女儿,高兴地说:“孩子你长大了”!
此事对康婷的父亲产生了积极影响,两年来他几次主动救助交通事故的受伤者,被市政府评为优秀出租汽车司机。

  学校德育与社区道德建设互动,是从学校与家庭道德教育互动入手的,而学生的品德是在心灵的互动中形成的,以上“孝”的互动就是例证。可见,道德是人间和谐互动的需要,也是在人际互动之中形成和发展的。没有人间的互动,就没有道德。

(“学校德育与新世纪社区道德建设”阶段成果摘编)

0

主题

307

回帖

383

积分

中级会员

热心会员

积分
383
发表于 2006-6-20 14:47:47 | 显示全部楼层
百善<孝为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5-1-29 05:2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