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198|回复: 0

程万军:东北演艺圈为什么出不了杰出艺术家?

[复制链接]

0

主题

3255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15791
发表于 2006-6-29 20:26: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东北文化不该是“忽悠”的代名词!

  东北文化的傲慢与偏见

  单从剧作的“出彩率”来看,以东北文化为底蕴的农村剧目前已经达到了笑傲华夏的辉煌与“傲慢”。从昔日赵本山的《刘老根》系列到日前央视一套热播的“土的掉渣”的《插树岭》,都是尽情张扬东北文化的极致写照……

  很久以前就想对纵横全国的东北文化表达一点冷静的思考,而今终于赢得了一点时间。我虽然也算个东北人,但却对东北文化的“繁荣”局面既感到自豪,又对“繁荣”发展的一些方向感到怅然。

  东北文化自有其傲慢的资本。东北人“实在”,实在得令人大赞“都是活雷锋”。除了家喻户晓的“老张出差到东北”,还有一个在民间广为流传的笑话,某南方打工妹,为其伙伴发电报,只写了六个字:“钱多、人傻、速来。”说的好象就是东北。

  东北人粗犷,粗犷得让人草木皆兵“黑社会”。有人告诫朋友:“千万别惹东北人,和东北人吵架不超过三句,他的拳头就到了你的脸上。”

  东北人幽默,说出话来就让你喷饭。于是有了“出了山海关,都是赵本山”之说。

  但是,透过这些公认的值得东北人傲慢的“本色”,其实还有一些东北人的精神底色更容易引起偏见,那就是:“实在”中也有近似伪的“伪豪爽”,粗犷也有近乎粗野的“狡黠”,幽默中也有损人的“失德”……亦正亦邪,“二律背反”。

  “实在”东北人“二律背反”的性格成因,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初期,日本侵略者对东北实行了十几年的法西斯统治,奴化教育和高压政策,扭曲了部分东北人的传统性格,人们为了生存,不得不想方设法地“糊弄洋鬼子”,这样一来,便在东北人淳厚质朴的文化心理结构中,又增添了一份狡黠。

  透视东北文化,不能不提赵本山,提起赵本山,我宁愿称其为“杰出的东北民间艺人”。这决非由“土”与“洋”分出的高低。事实上真正文化艺术成就也与“土”、“洋”无关。

  比起一些带了“洋气”的所谓“艺术家”,赵本山这位“杰出的东北民间艺人”的艺术魅力是独领风骚、令前者望尘莫及的。这不仅是因为我们的某些舞台异化为秀台,而且更主要的是由于我们所谓的“艺术家”附庸风雅的太多了,根本脱离群众。如今东北文化之所以四面开花,大概也是比较下的“自豪”得来。

  东北文化的最大可圈可点之处,正是一个“土”字。他们表演的作品最大程度地远离了虚伪,是在真实基础上极尽夸张之能事的民俗,所以必然受到饱经“高、大、全”煎熬之苦的大众欢迎。这一点无可厚非殊为可贵。本人在20多年前的少年时代,听过一次赵本山的成名剧东北拉场戏《摔三弦》便无法忘怀。无庸讳言,东北拉场戏脍炙人口,东北文化的本色魅力余音绕梁。

  包括赵本山在内的几乎所有的东北艺人都不怎么在乎“专家”褒贬,却很重视观众的意见。也就是说,他们不在乎雅而执意于俗——这既是他们的优势又困扰着他们的发展。

  重视观众的意见应该跟媚俗区别开来。作为一种文化生活,民俗文化尽可以发扬光大。但是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精神”,却绝对不能停留在一个“俗”字上。尤其不能停留在一个主题肤浅、是非模糊的民俗艺术中。这恰恰就是东北文化的局限。   

  东北文化演艺圈里为何出不了杰出的艺术家,而大多只能是流于平庸的滑稽艺人?演技上的差距倒是其次,文化与思想上的差距,即对生活、对人生认识的深度的差距才是根本。明明是社会偏见歧视农民,小品《说事》中本身就是农民的“黑土”却一再讽刺挖苦“农民白云妄想当名人”。一些二人转小品要么无情地嘲讽农民的愚昧,要么虚假地表现农民的幸福,就是视而不见农民的生活现实,找不到农民的真实感觉。观众一天天被这种低下的市井意识“忽悠”着。

  “忽悠”的本质是吹嘘与诱骗,它一点也不“人文”。东北文化不该是“忽悠”的代名词,不然,它有成为落后文化象征的危险!

  对以民间艺术为主的东北文化大谈“人文”,显然是种苛求。但对任何人来说,谈谈“精神”也不算多余,因为我们比较缺这个,作为一个东北人,真诚地希望东北文化不要停留在仅是一种情绪的满足而远非现代文化“精神”的呐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5-1-18 20:2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