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0年之前,在美国的华人不足50人。1851年,就有2716华人为追逐拾金梦抵达了旧金山,1852年抵达加州的华裔淘金者激增至两万多人。但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因淘金失败而从边远的矿区返回三藩市,留居在唐人街。三藩市因此被称为 Dai Fou ,广东话音“大埠”( 大城市) 。 1849年,第一家中餐馆开在Jackson街。
古语有曰:民以食为天,这个最早的唐人街区内,最初的生意形态是服务华裔同胞的饭馆。1849年12月10日的San Francisco Daily Alta California日报上就报导了一个盛大的场面,约有300多名华人聚集在三藩市的Jackson街上一家店名为Canton的中餐厅共享晚餐。能吃上一顿中餐大约是这些漂洋过海、远离乡土的淘金者略解乡愁的唯一方式吧。喜欢吃中餐的不仅仅是华人。不久,许多白人淘金者也发现这种新奇的中国食物 Chow Chows十分可口美味,这一发现鼓励了更多华人去开中餐馆来招待白人和其他淘金者。 1851年第一家华裔洗衣店开张 除了开杂碎餐馆之外,早期华裔又注意到另一个服务行业 --代人洗衣。当时的白人都是雇请洗衣店来洗烫衣服。经营洗衣店能赚钱不少,但是却被认为是身份低下的职业,大多白人都不肖于经营。有的富裕的加州人干脆将衣服寄到香港去洗,一打衬衫的费用是十二美元,来回时间是四个月。夏威夷的洗衣馆很快以每打衬衫八元把生意抢了过来。1851年,李华(译音Wah Lee) 开起了旧金山第一间华人洗衣店,收费是五美金一打衬衫,而且高高悬挂起WASH’NG AND IRON’NG (洗衣烫衣) 的招牌招徕生意。
1920年,最著名的华裔百货店老板是Joe Shoong ,他1903在加州Vallejo市开了一小小的杂货店,不断扩张成为全美国的一元平价百货市场(Dollar Stores),至1920年,Joe Soong已在全美拥有50多家连锁分店,面对的顾客都是主流社会的白人,而且绝大部份的雇员也是白人。Joe Soong成为当时加州排名第二的大富翁,并获当年>(Time magazine) 评为 “最富有的著名华裔商人”( “the richese, best-known Chinese businessman in the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