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260|回复: 0

中国大学培养不出大师级创新人才探源(二)

[复制链接]

0

主题

6226

回帖

8075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8075
发表于 2006-12-10 21:24: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美基础教育比较
2006-12-9 15:04 发表
作者:南泥湾

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科技环境三方面决定人才的优劣。中国大学培养不出大师级创新人才的根源首先要在基础教育找,因为12年基础教育是前期塑性加工,此后的大学生已经是科研人才的半成品。

12年基础教育包括小学(中国6年,美国5年)、初中、高中(中国3年,美国4年)3个阶段,中国、美国基础教育的差异表现在许多方面。

美国公立基础教育全部免费,按学区上学,小学开始至高中结束书本和练习免费供应,免费校车每天接送至家门口。只要付学校的中午餐和郊游费用。私立学校要交学费,没有接送学生的免费校车。我的孩子在美国东部公立学校上学,州内最好的公立高中进入全美前30名,可以说所在州在美国教育处于较高水平。每年学校要请家长参加开放上课,因而我对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有直接的了解。

1.小学

1)知识内容
中国小学6年,美国小学5年,学习和考试内容相差不大,考试间或进行,包括平时测验和每学期州内统考。中国30-40的大班,讲课为主。美国15-25的小班,讲课讨论各半。

美国有社交课,涉及一些政治内容。语言的学习和应用差别不大,美国对阅读强调较多。数学中国内容多且快,虽然最近几年美国加强了数学教学,但与中国相比还是进度慢,内容少。美国小学3年级加法和减法还没结束,中国来的学生往往可以跳级。

美国鼓励写作创新,比如5年级会要求写个小说并加插图,内容不限,打印下来装订成册,贴在空白笔记本上,很象一回事。1-2年级有手工课,4年级开始,每个学生选修一项乐器,可以租也可以买,或先祖后买。

2)科研兴趣和能力培养
中国有一些课外兴趣小组,美国的科学研究训练是考试科目,前后长达2-3个月。

在小学3年级始,每年美国小学生要求做科学实验。作为考试科目,虽然比较简单,但科学实验的内容十分广泛,涵盖物理、化学、生物、市场商品质量等门类,题目自选。具体的:物理的热、光、熔点、冰点等,化学涉及酸碱反应,气体生成等,生物涉及种子发芽的温度、适度等。市场商品涉及不同市售垃圾袋的容量、牢度,尿布的吸水量比较等。
孩子做这些实验基本不让家长代劳,当然出出主意是可以的。 科学实验的结果需要写成文字和多媒体报告,分:题目、前言介绍、问题、方法、结果、讨论、结论。整个与自然科学的论文格式几乎一模一样。其中要求有图、表等记录原始数据。

学校每年组织科学展示会(Science Fair),每个学生自愿参加。学生实验做工考究,展示不亚于国内的产品促销会,记得获得冠军的展台,精致的塑料模型和讲义,令人叹为观止。

3)学习时间
中国一般上学每天8小时,家庭作业1-3小时,暑假2个月,往往用于家教与补课。美国上学每天5.5小时(9:00-3:00),家庭作业0.5-1小时,公立学校家庭作业州内有统一规定,私立学校家庭作业家庭作业稍长。暑假2个月,其中半个月用于参加各种夏令营。

2.初中

1)知识内容
中美中学学习内容各有千秋,中国讲的深,难,内容经典。美国一般稍浅,7门课包括数学,阅读,写作,音乐/艺术(双周间隔),科学,世界文化,体育, 6年级下半学期(初中一年级)开设人类遗传学(Human Genetics),类似国内的生物,与物理化学等属于科学科目。

2)科研兴趣和能力培养
科学实验依然是考试内容,最后竞赛的方式按学科分组,在展台上放置POSTER。格式与小学类似,包括介绍/引言、材料与方法、结果、结论几部分,以文字、图表、照片及实物描述研究。一般自己设计题目、完成研究。也有一张参赛者操作或观测的照片,证明是他(她)独立进行的。内容比较丰富,五花八门,有介绍香蕉保存方法,常温下好还是搁冰箱里好,也有冰块不同形状融化时间的差别,也有燃烧吸水试验证明空气中有氧气。总之因陋就简,轻松有趣。

初中生评选要求有些提高,裁判逐个考察相关知识的理解、研究思路和方法的严密性、逻辑推理能力,最后定出优胜名次。

3)学习时间
中国每天上学8小时,家庭作业2-3小时。美国每天上学6小时(8:00—2:30),家庭作业1-1.5小时。

3.高中

1)知识内容
中国往往文理分科,用两年时间学完所有课程,最后一年为高考作应试准备。美国文理不分,一般第3年完成SAT1和SAT12 (类似于中国的高考),总共可以考7次,取最好成绩。为了进入好的大学,学生需要选学一些大学课程和外语,课余或暑假做义工。文理分科主要看自己的兴趣选修。

中国的学习很明确,考试和学习完全以高考为目的,一切为了高考,其他让路。考试方式不外乎死记和练习,考题和答卷都比较机械单一,没有必须的课余活动。

美国考试很灵活,除了简单答案的考题,很多是没有标准答案的评述。比如评述中国文明的历史,评论美国毒品种类、政策及预防措施。厚厚地一本书你必须从头看完理解了才能写,学了法语语要用法语设计对话和演出话剧。考试没有标准答案,学生的能力和潜力比较容易发挥。

美国的高中生能否获得毕业证书,除了学分、成绩等要求外,还要求无偿地为社会服务数十个小时。例如一所学校对义务服务的要求如下:高一需要5小时,高二需要10小时,高三需要10小时,高四需要35小时。这只是最基本的”毕业”要求 至于申请大学时,要在这方面打动招生办的审核人员,有时从事60、70个小时的无偿贡献还远远不够。有些高中生的学业非不突出,就因为“学雷锋”非常突出,而被大学录取了。

2)科研兴趣和能力培养
高中生的科学实验内容,往往是他们假期在本地和邻近的研究所、大学的课题,基本上是真正科研的一部分,我也带过这样的学生。POSTER的写作更专业。有的裁判度看不懂,只好请专业人员评,原创性就差了些。

3)学习时间

中国每天上学8小时,家庭作业4-5小时, 没有寒暑假。美国每天上学6.5小时(7:30—2:30),家庭作业平均2-2.5小时,暑假2个月,寒假1星期。

国内我有两个亲戚的子女,分别在东部不同的省份。每天6;30出门,9:00回家。暑假每天6;30出门,6:00 回家。台湾的情况类似,每天6;30出门,6:00 回家,7:00—9;30上私立学校补课,没有休闲的暑假。现在的日本稍好,每天6;30出门,6:00 回家,晚上2小时左右的功课。

4.基础教育点评

概括起来,与科学技术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最为相关的中美教育差别主要在4个方面:

1)中国往往重视知识的积累而忽略能力培养及获得知识和能力的动力(兴趣),而美国把兴趣和能力放在第一位,而把知识本身放在相对次要的位置。

2)中国学校每个学生所学内容几乎一样,实行教育平均化,而美国一个学校每个学生所学可以不同,因才施教,例如6年级学生可以选6年级的英语课及7年级的数学课,同一年级分天才班和普通班。

3)中国重视解题的机械训练,强调解题速度和数量,为了积累足够知识和提高答题速度,只好延长学习时间至13小时/天,美国不太强调答题速度,而着重思考思路、逻辑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中国喜欢上榜排名次,互相比学,竞争压力大。美国学校学生分数不公开,每个学生只知道自己的分数以及在班里和州里的相对位置,学生压力小。

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无论家境多么不同,孩子们的好奇心都是一样的。好奇是创造力的主要动力之一,这种好奇心如果受到鼓励,可能引导一个人走上科学研究的道路。美国的基础教育,要求孩子从小做科学实验,既激发了孩子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又锻炼了动手能力。反观中国的孩子,小学和初中阶段没有激发学习科学研究的兴趣,中国高中阶段的大负荷量应试训练和超时灌输知识又扼杀了学生探索的兴趣。苦,效果如何?我怀疑他们长大后有人会说:读书毫无用处,科学毫无用处。

中国全民的科研素质怎么提高,美国小学开始科学实验作为考试科目是个不错的尝试,过程比结论更重要。目的不在与得出的结论,在于思考的思路、科学研究的做法、获得结果的过程。寓教于学中培养了学生基本的科研素质和探索兴趣。无论法官还是记者都不会对科研的基本问题产生误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5-1-29 05: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