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307|回复: 0

佛教

[复制链接]

0

主题

3251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15916
发表于 2007-2-26 09: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香港的天坛大佛

佛教由古印度的释迦牟尼(被称为佛陀)在西元前6世纪以前建立,与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并列为世界三大宗教。“佛”(或者佛陀)的意思是觉悟者,而“教”可以理解为宗教或教育,意为佛陀对大众的一种普遍而传承的教育。佛教重视人类心灵的进步和觉悟,人们的一切烦恼(苦)都是有因有缘的,“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人和其他众生一样,沉沦于苦迫之中,并不断的生死轮回。惟有断灭贪、嗔、痴的圣人(佛陀、辟支佛、和阿罗汉)才能脱离生死轮回,达到涅盘(清凉寂静之意,即无有烦恼),释迦牟尼就在35岁时成佛,并对众人宣扬他所发现的真理。佛教徒的目的即在于从佛陀的教育(正法)里,看透苦迫和“自我”的真相(缘起法),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成佛,或者成阿罗汉。

现代佛教可分为南传佛教与北传佛教二大传承,北传佛教又可分为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因此又可分为三大传承。(详细的分类请参考佛教宗派。)南传佛教大致上就是上座部佛教,北传佛教大致上就是大众部佛教,包括大乘佛教(主要是汉传佛教),以及秘密大乘佛教或金刚乘佛教(主要是藏传佛教)。各传乘在佛教的根本教义基本上没有分别,在修行特色上与一些理论上则略有分别,以菩萨行理论的分别为最显著。

佛教目前主要流行于中国大陆(30%)、台湾
(28%)、日本(71%)、韩国(23%)、蒙古(93%)等东亚地区以及泰国(94%)、柬埔寨(93%)、缅甸(90%)、越南(50%)、斯里兰卡(70%)等东南亚国家,在欧洲、美洲、大洋洲和非洲也有少量信徒。佛教徒人数有7亿多,占世界总人口的11%。

佛教历史

佛教由古印度的乔达摩·悉达多(被尊称为释迦牟尼或佛陀)35岁时创立,由于释迦牟尼的生卒年代说法有两种,佛教开始的时间也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是在西元前523年5月月圆之日,另一种认为是在前589年或前588年。当时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悟道,创立佛教,在其后的几十年中云游四方,度化了许多弟子,佛教影响逐渐扩大。

释迦牟尼死(入灭)后,弟子们整理出他的言行说教,通过几次结集,成为经、律、论“三藏”。之后佛教在古印度发展非常迅速,到孔雀王朝阿育王时,成为了国教,佛教得到了极大的弘扬。随著形势的发展,佛教修正并发展了释迦牟尼的学说,分化为18个部(有的说是20个部)。1世纪时产生了大乘佛教。

从孔雀王朝开始,佛教分别向南北两个方向传播。南传佛教(又称小乘佛教)主要影响泰国、缅甸、柬埔寨、斯里兰卡等地。北传佛教(又称大乘佛教)又分为两个支派,一个经喀什米尔到达新疆,在汉朝时传入中国,形成汉传佛教,后又传入朝鲜、日本以及越南;另外一支则主要在西藏地区传播,称为藏传佛教,后来又传入蒙古和中国东北等地区。

传统的社会阶级制度

印度教信奉神灵主宰一切,认为通过对这些神灵进行祈祷,就可以获得现世的种种好处,于是渐渐出现各种祭祀,以及对各种神灵的赞咏,进而成为四种《吠陀》。

根据玄奘法师的名著《大唐西域记》的记载:“其婆罗门,学四吠陀论。一曰寿,谓养生缮性;二曰祠,谓享祭祈祷;三曰平,谓礼仪占卜,兵法军阵;四曰术,谓技能伎数,禁咒医方。”

因为种族等级、社会分工、文化教育等的长期巨大差异,古印度社会渐渐分化成了婆罗门、刹帝利、吠舍以及首陀罗等四种非常不平等的阶级,其中婆罗门主要从事祭祀,刹帝利世袭军政,吠舍经营市农工商,首陀罗则为贫穷的自由民,但是接近奴隶的地位。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贱民”,地位更低,被称为“不可触者”。
唐朝留学印度的义净法师在《南海寄归内法传》中这样记载:“五天之地,皆以婆罗门为贵胜,凡有坐席,并不与余三姓同行。”(印度古来译作天竺,有东、南、西、北、中之分,称为“五天”。)甚至当时人们认为,他们的“梵天祖公”在创造人时,婆罗门是从口生,刹帝利从肩生,吠舍从腹生,首陀罗则从足生。
贱民从地下出生。时至今日,虽然经过了圣雄甘地的不懈革新,种姓制度仍然笼罩在印度社会上空。

反吠陀的思潮

在公元前六世纪到五世纪,出现了各种非婆罗门思想,主要有以下六个流派:

阿耆多派:他们认为人由地、水、火、风四大组成,否认灵魂,反对祭祀,具有唯物论的思想,以追求现世快乐为目的;

散惹夷派:主张对一切问题不作决定说,认为哲学辩论,得不到最后的解答和知识,是一种主观主义学派;

末伽梨派:主张没有业报,一切修行都徒劳,只要经过很多世,大家都会解脱,属于定命论者;

不兰迦叶派:也是否认善恶报应,否认社会道德,主张纵欲;

波浮陀派:认为人由地、水、火、风、乐、苦、命等七大元素组成,元素分离便是死亡,尔元素永存,具有唯物思想;

尼干子派:主张通过苦行,来加速受业报,从而更快地解脱。严禁祭祀,严格地不杀生,有的甚至衣服都不穿,被戏称为裸行外道,后来发展成为奢那教,在现在的印度,仍有一定的影响。

基本教义

六道轮回

佛教认为一切有情众生都在天道、人道、阿修罗、畜生、饿鬼和地狱这六道里生死流转,无有止境。

六道轮回图解


天道--行善及有修行的人转世的地方,受福报。天道不是修行的地方,因为福报大,没有什么痛苦,天人容易溺于玩乐而懒惰,所以不修行,天上修行因为没有什么考验,必须修很久。天人福报尽后,根据他的因果转生他界。

人道--半善半恶的世界,人们根据自身的因果和努力决定一生的起落。人道乃是六道中最好修行的地方,因为世界上的痛苦提醒人们去修行,真正的修行人必须面对邪恶的考验,能经过考验就能得道。得道之人,可自决生死,若能进入四圣道,就可避免轮回之苦。

阿修罗道--充满冲突及纠纷的世界,阿修罗像神有法力,不过没有神的福报。他们的嫉妒心及骄慢心造成冲突及纠纷。若修行人不修心而有嫉妒心,骄慢心,就可能转生于此界。

畜生道--欲望及疑妄所控制的世界,畜生道乃惩罚为恶,犯邪淫及疑妄罪的众生。转生为畜生后,互相行刑(杀害),继续堕落,非常难离开。

饿鬼道--惩罚非常自私的众生,饿鬼道的众生因前世自私而不肯施舍救他人,死后转世入饿鬼道受饥渴的折磨。

地狱道--惩罚残酷的众生,受诸种酷刑,惩罚终尽以后,转生饿鬼,诸世之后,方得转生为畜生。

诸善奉行,诸恶莫作,若堕落进入三恶道(畜生,饿鬼,地狱),痛苦非常,脱离困难。一失足成千古恨,回头已是百年身。

西藏六道轮回图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四谛

根据佛教,佛陀一生所教的内容主要就是知苦与灭苦。四谛学说是佛教教义的核心。

苦谛:佛教认为人生在世,哪一个也免不了生老病死等诸多苦难。这些苦难不会因为人的死亡而结束,因为人死之后并不是彻底的消失,仍然会在六道中轮回不息,不论在天堂、地狱还是人间,苦总是存在的,只是程度不同罢了。佛教还认为,世间的万物都是变化不定的,没有永恒,这叫做无常。对众生来说,这种永无止歇的变化本身就是一种苦。

集谛:集谛是讲苦产生的原因。佛教认为世上没有无因之果,也没有无果之因。有情众生之所以会受苦,皆是由于在无尽的轮回过程中,在贪、嗔、痴这三毒的驱使下做下很多的业,这些业积累起来成为未来的苦因。

灭谛:佛教认为只要是在六道中轮回,就无法避免会受苦。有情众生要想从苦中真正的、彻底的解脱出来,只有脱离轮回这一个办法。

道谛:为了脱离轮回,必须进行修行。佛陀给出的方法主要为戒、定、慧三学。经过从四念处到八正道,一共三十七道品的次第修习,便可以达到涅磐,永远从轮回中解脱出来。

佛教理论的发展

以上所讲的四圣谛是佛陀在世时对弟子们宣讲的教义,这些教义后来被称为原始佛教或小乘佛教。

大乘佛教

在佛教建立大约五百年后,大乘佛教在印度兴起,对佛教理论有较大的发展。

如果说原始佛教的核心是一个“苦”字,那么大乘佛教的核心就是一个“空”字。
大乘佛教认为这个世界,不论是有情众生还是物质元素,乃至时间空间,都是人们所感知的假象,并非真实存在。因此要想解脱苦,并不一定非要按照佛陀所说的那样从六道中彻底脱离,因为所谓“六道”,甚至“苦”本身,在大乘佛教看来都是人们所感知的假象而已。而且即使从六道轮回中脱离出来,成为阿罗汉,按照大乘佛教的标准来看只能算是暂时的脱离痛苦,根本不是真正的解脱。

大乘佛教认为,人们只要证得空性,当下就是解脱。而真正彻底的解脱,只有成佛才能达到。众生都应该成佛,众生也都能够成佛。当然众生在成佛之前要经历三大阿僧祗劫的时间进行艰苦的修行。这种以成佛为终极目标进行修行的佛弟子称为菩萨。

 密宗佛教

大约在公元6、7世纪,大乘佛教在印度逐渐衰落,密教开始兴起。密教,(或密乘,金刚乘)是佛教吸收了印度原始的婆罗门教的一些思想理论和修行方法后产生的。密教认为原来的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都是佛陀的方便说法,而不是佛的真实义谛。甚至历史上的释迦牟尼佛在密乘看来只是佛的应化身而已。佛陀的真实教义不能为一般信徒所接受,只能由师傅秘密传授给具备资格的弟子。

密乘的修行方法主要有“持咒”、“灌顶”加持等,如果修行得好的话,便能够即身成佛。

禅宗思想

禅定本来是大乘佛教的一种修行法门。在南北朝时期,印度僧人菩提达摩来到中国创立了禅宗,提倡“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禅宗法门。禅宗认为解脱不在身外,也无须借助经典的指导。解脱之道就在人的内心,只要能够放下执着,放下自我,便是解脱。

禅宗后来在中国的发展非常兴旺,禅宗思想本身也经历了很大的发展,并对中国的文学、艺术、思想文化等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净土信仰

净土宗也是大乘佛教的一个宗派,因提倡净土法门而得名。净土法门主要是对阿弥陀佛和极乐世界的信仰。

净土思想认为,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曾经发愿说:只要众生虔诚地念诵阿弥陀佛的名号,内心真切地希望在死后往生到极乐世界(净土),那么在临终时他就会被阿弥陀佛接引到那里,永远脱离六道轮回之苦。极乐世界顾名思义是一个非常美好的地方,众生在那里继续修行直到成佛。

净土思想号召人人念佛,死后往生净土。并认为这条道路最简单、最快捷、最稳妥。

在汉传佛教地区的各个佛教宗派中,具有净土信仰的人是最多的。

 佛教信徒

一般来说,皈依佛教的人称为佛教徒。佛教徒分为出家众和在家众两大类。

出家众包括: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式叉摩尼。
在家众包括:优婆塞和优婆夷。

佛教徒遵守的戒律:

 佛教的影响

佛教在亚洲国家的影响最深,佛教思想已经融入到了信仰佛教国家的人民的生活中。但是在印度,佛教的影响力却日趋衰落,佛教徒只占印度人口的0.6%,分布也很零散。

佛教对盛行的国家和地区都产生过很大的影响。包括文化、艺术等许多领域。

 佛教典籍

佛教的典籍包括经、律、论三藏,佛经是佛说的经典。佛教三藏的全集则称为大藏经。

佛教宗派

 汉传佛教的八宗

三论宗

天台宗

贤首宗(华严宗)

禅宗

密宗(真言宗)

净土宗

律宗

法相宗

藏传佛教的教派

宁玛派

噶举派

萨迦派

觉囊派

噶当派

格鲁派

希解派

觉宇派

廓扎派

夏鲁派

参考文献

吕澄 《印度佛学源流》

周叔迦 《印度佛教史》ISBN 7-101-00544-6

任杰 《略讲观修三宝功德及其意义》

苟嘉陵 《做个喜悦的人 - 念处今论》

赵朴初 《佛教常识答问》 (北京出版社) ISBN 7-200-04718-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11-14 13:5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