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586|回复: 2

中华名山: 黄山

[复制链接]

0

主题

3302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16143
发表于 2007-10-16 12: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被古人认为“集天下奇景于一体”,“具有泰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衡岳之烟云、匡庐之飞瀑、雁荡之巧石、峨嵋之清秀”的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的黄山市,横跨黄山区、徽州区、歙县、黟县和休宁县,东西绵延约30公里,南北约40公里,总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号称五百里黄山。

  黄山有巍峨峻峭的三十六大峰,峥嵘秀丽的三十六小峰。“莲花”、“光明顶”、“天都”三大主峰,海拔均在1800米以上,被称为“三天子都”。此外,黄山还有众多的泉、溪、湖、岩、洞、潭等胜景。

  黄山古名黟山,“黟”的意思是黑或黑木,大概是因为这座山的山石有着黑黝黝的光泽,故名。那么何时,又是什么原因更名为“黄山”的呢?北宋景佑著的《黄山图经》根据道教旧籍《周书异记》、《神仙补阙传》所载,称:江南黟山,据得其中,云凝碧汉,气冠群山,有古木灵药,名花异果,瀑水飞泻,汤泉香温,是轩辕黄帝“栖真之地”。于是在天宝六年(公元747年),信道的唐玄宗下令将其更名为黄山。唐朝著名僧人释岛云有诗题为《望黄山诸峰》:“峰峰寒列簇芙蓉,静思
嵩阳秀不如。峭拔虽传三十六,参差何啻一千余。浮丘处处留丹灶,黄帝层层隐玉书。终待登临最高顶,便随鸾鹤五云车。”其中关于隐玉书的黄帝,民间一直流传
着其在此修道成仙的故事。

  传说,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在位一百多年,深受百姓的爱戴。但他一心向道,曾经向仙人广成子求道。后来,黄帝将帝位传给了颛顼,然后,跟随着仙人容成子、浮丘公学道修炼。浮丘公对他说:“修道炼丹,一定要选择灵山秀水。”于是他们遍历五岳三山,最后来到了江南的黟山。只见这里奇峰错列,拔地而起,且各具情态;而且云雾缭绕,宛若人间仙境。黄帝认为这里是炼丹修仙最理想之处,便与浮丘公、容成子同留此山。

  为了炼取丹药,他们每天伐木烧炭,采药煮石,从不间断。经过十几年,金丹终于炼成了。黄帝服了一粒,顿觉身轻如燕,而且可以腾空而起;他的头发也由白变黑。随后,黄帝在紫云峰崖隙间突然流出的红泉中浸泡了七天七夜,使全身老化的皮肤全部随水漂去。此时的黄帝已然脱胎换骨、返老还童。而与此同时,天上突然降下珠函一件、玉壶一把。黄帝打开一看,函中有霞衣、宝冠、珠履,壶中盛满了琼浆玉露。黄帝穿上天赐仙衣,饮下甘露琼浆,回到望仙峰石室,接受群臣的祝贺。这时,空中又降下白龙、彩幡、珠盖,黄帝与浮丘公、容成子一起乘上白龙,彩幡引路,珠盖护顶,从望仙峰顶飞升而去。围观的臣民匍匐在地,齐声欢呼。现在黄山七十二峰中的轩辕峰、浮丘峰和容成峰、望仙诸峰以及浮丘仙坛、浮丘观、黄帝坑、炼丹台、洗药溪、药臼、丹井,就是因他们在此修炼并成仙而命名的。《新安志》载:“昔日浮丘先生,居黄山十三峰(即浮丘峰)下修道,后人建庙以示纪念。峰上有浮丘仙坛,曾有山中人至其处,见峰顶有楼台,金碧辉煌。台旁有池,池中生白莲花,亭亭玉立,香风袭人,俨然神仙居地。池左右积有盐米甚多。但不见人,其人遂回家率众登山取盐米,竟迷路不知所处。”南宋宝枯间丞相程元凤七世
孙程孟诗云:“阆风玄圃知何许,珠树琼芝果有无?仁看黟山北峰上,五云深处有仙都。”

  而那个成仙的容成子,后来又出现在周穆王时期,行辅助、劝导之事。

  此后,在黄山上修道的人亦不少见,只是见诸于史籍的比较少。《神仙补阙传》载:“黟山北峰乃神仙游处,时有彤云拥簇,白鹤飞翔。”这里的北峰是神仙居住之
地,因此被命名为“仙都峰”。后世较有名且见于史籍的有宋末道士张尹甫等。明末后,黄山上已不见道教活动的踪迹。在黄山建立较早的道观有浮丘观、九龙观等。

  同样根据《黄山图经》的记载,佛教早在南朝刘宋间就开始传入黄山。一些僧人也陆续来到黄山修行。

  历代先后修建了寺院近百座,比较有名的是号称黄山“四大丛林”的祥符寺、慈光寺、翠微寺和掷钵禅院。在黄山的风景点中,有蒲团石和蒲团松各一处,据说与唐代僧人释岛云在黄山的修行有关。当年,释岛云带着两个徒弟来到黄山,准备建庙修行。不久,他领着两个徒弟登天都峰,登之前,他在坡前就石趺坐,念完经文后准备攀登。由于山高路陡,他的大徒弟有些畏惧,释岛云便说:“修行先要修性,你心不诚意不专,难成正果,为师允许你下山另找庙门去吧!”大徒弟听完师父一番话似有所悟,又不想独自下山,就在释岛云坐过的蒲团石上趺坐了七天七夜,后来重返禅林,修成了正果。小徒弟则咬着牙,跟在师父后面一步步向上攀登,终于登上了顶峰。随后,他们又去攀登奇险、素有天上玉屏之称的玉屏峰。释岛云师徒二人竟然在玉屏峰上发现了“万山拜其下,孤云卧此中”的摩崖石刻。小徒弟想,这个人迹罕至的绝壁,不修到成佛的程度,是不可能留下墨迹的,而师父法号岛云,孤云自然指他。自己留下来也难修成正果。正胡思乱想间,突然被一阵风刮下崖去。释岛云听到徒弟呼救,想救却没有办法。不料几天后,小徒弟突然来到释岛云的面前,禀告师父说,那天一阵狂风,并没有把他吹落到无底深谷,只是把他掀落在一棵平顶松树的枝桠上,挂破了一点皮肉,并未伤筋动骨。释岛云认定是佛祖的保佑,于是将这棵树命名为“蒲团松”。

  唐代释岛云之后,明代还有僧人海能、弘智、音可、元则、王寅,清代大均、大涵、檗庵、渐江、雪庄等在黄山修行。

  黄山不仅景色奇绝,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天下,而且仙迹众多,并多伴有美丽的传说。除了上述所提到的仙人、仙迹外,黄山诸多的景致、植物的命名亦与仙家有关。比如黄山的奇松,有名为卧龙松、龙爪松、麒麟松的,有名为接引松、聚音松、探海松、凤凰松的;比如怪石,有名为“仙人下棋”、“天女绣花”、“五老上天都”、“童子拜观音”等。由奇松与怪石构成的奇景,有名为“梦笔生花”、“喜鹊登梅”、“仙女打琴”等。有些名字的得来今人还可找到其源头,但有些名字如何得来,何时开始已经无从考据了,但这至少反映出黄山的仙风在历史上流传甚远。

  黄山著名的景观之一的“梦笔生花”,是指山涧深谷处的一根崛起的擎天石柱,石柱下部直立部分圆滚修长,好象笔杆,顶端好像毛笔尖,一棵古松生长在石柱上面,好像一朵鲜花开放在毛笔的顶端,故名。传说唐代大诗人李白一天深夜在睡梦中,一边吟诗,一边随风飘到了一座海上的仙山。李白正陶醉在大自然的美景中时,忽然见到一支巨大的毛笔耸出云海,足有十多丈高,像一根玉柱一样。正当他想伸手去取之时,李白突然醒了过来。李白梦醒之后,决心遍访名山大川,寻找梦中仙境。后来,李白云游到黄山,一见这支生花巨笔,不觉失声大叫:“以前我梦中所见的生花巨笔,原来就在这里。”据说李白见到“梦笔生花”后,名诗佳句便源源而出,一发而不可收。

  李白曾有诗《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赞美黄山:

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

丹崔夹石柱,菡萏金芙蓉。

伊昔升绝顶,俯窥天目松。

仙人炼玉处,羽化留遗踪。

亦闻温伯雪,独往今相逢。

采秀辞五岳,攀岩历万重。

归休白鹅岭,渴饮丹砂井。

风吹我时来,云车尔当整。

去去陵阳东,行行芳桂丛。

回溪十六渡,碧嶂尽睛空。

他日还相访,乘桥蹑彩虹。

0

主题

641

回帖

748

积分

高级会员

热心会员

积分
748
发表于 2007-10-17 07:26:25 | 显示全部楼层
果然是名山!!!
:what: 居不可无竹,无竹令人俗。:misdoubt: :big_smile: 活不可不笑,不笑令人老。:unbelievabl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3

回帖

33

积分

注册会员

入门会员

积分
33
发表于 2007-10-18 07:46:38 | 显示全部楼层
shige meili de difang !不过当地部分搞旅游的人道德败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5-1-29 05:07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