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北京纪事》报道1959年8月,举世瞩目的新中国十年大庆筹备工作进入冲刺阶段。这时,国家博物馆(原中国历史博物馆,下同)西周青铜器“史孔和”(如右图)一夜蒸发,同时故宫珍宝馆的乾隆皇帝御用金册也被盗,两案报告被迅速摆到周总理案头。不久,故宫金册盗窃案迅速告破,但史案则显得扑朔迷离,甚至不能排除敌特背景。近日,老专家丁大华撰文解密了破案经过。
珍贵青铜器神秘失踪
1959年8月,新建成的国家博物馆,火速从全国无偿调集数万件国宝重器。
因为陈列方案涉及五千年历史诸多重大问题,陈列方案要反复修改,文物要来回码放。
博物馆可谓铜墙铁壁:本馆人员贴身守护;荷枪实弹的解放军层层密布,出入几次检查证件。馆领导决定:8月18日前陈列柜暂不上锁。可案情就在此刻发生。
17日临下班前,时为工作人员的丁大华把包括21号展柜(陈列着史孔和等共17件青铜器)在内的本段展柜文物数了一遍。可次日一早,史孔和蒸发了!作案现场已被破坏。当晚馆内工作人员杨文和、赵桐臻前后夜值班。当晚,调查组对丁展开问讯,凌晨三时结束。专案组宣布:史案是监守自盗,内部作案。“史案”牵动了周总理,极度繁忙中,他竟抽出三天时间,亲自坐镇审查。但此时,史孔和仍然不知所踪。
全国“A级特急绝密要案”
史孔和到底是什么宝贝?从铭文、成色、品相上断定,这是3000年前西周时期青铜器。因铸有“史孔作宝和,子子孙孙永宝用”这一西周特有标志性铭文而身价陡增。它很可能是西周法定量器——合。考古学家郭沫若、夏鼐等都称它可与著名的商鞅量、秦权秦量、汉尺等量器相媲美,是中国计量史、农业史上一件不可多得的文物。
史孔和神秘失踪后,公安人员天天加班加点,讯问、外出调查,熬夜成了家常便饭。一度,公安部还计划抽干金水河寻觅文物,后因耗资不菲动静太大没有实施。
其后为破案,公安部发往全国两大麻袋史孔和照片重达70公斤,追缉资料上面印着“公安部通报:A级特急绝密要案”。
贪便宜小馆员浮出水面
经过数月奋战,馆员赵桐臻的疑点逐渐扩大。赵自视清高,心胸狭小,报复心强,害怕下放农村劳动。此外,他还有个好占小便宜的毛病,史孔和神秘失踪后,他显得神情压抑,举止反常。
1960年4月6日,“引蛇出洞”方案实施。博物馆安排干部下放顺义县板桥公社桑园大队劳动,可队伍中竟发生内盗——毛巾肥皂之类的玩意儿转眼间就没了踪影。那时,这些生活物品按票供应。
1961年2月13日,农历腊月廿八,下放干部要回家过年。有人发现赵桐臻正鬼鬼祟祟把秫秸垛里的赃物往怀里揣,便冲出去大喝一声。赵桐臻被抓现行后,承认自己小偷小摸,但组织上仍要求其深刻检查。
大年初二,情绪低落的赵桐臻忽然主动谈到史孔和,称要将功折罪,汇报史孔和隐藏地点。
报复他人盗窃国宝
正如赵桐臻交代,失踪的史孔和原来就藏在国家博物馆内的“大盂鼎”的腿肚子里。博物馆调查组找到国宝时,警方也将赵桐臻一举拿下。
看到破案报告,日理万机的周总理松了一口气。赵桐臻对盗窃罪行供认不讳:保卫科长张荣过去曾组织大家对他进行“帮助”,他想报复张荣。值班至后半夜,他下手,先放办公室专用柜内,因风声太紧,又转移到家中,后借职务之便放入大盂鼎内。
最后,法院以盗窃国家一级文物罪,判处赵桐臻无期徒刑。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的王冶秋对此案的评判是:“博物馆员工监守自盗,是文博界的奇耻大辱,如此判案并不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