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283|回复: 0

地震中情感的力量

[复制链接]

0

主题

3345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16319
发表于 2008-5-23 19: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5月18日,11岁的罗琴满眼泪水地站在绵阳九州体育馆外等待姐姐罗春燕出来。家在北川禹里乡的罗志银一家在大地震后与15岁的长女罗春燕失去联系,直到辗转得知春燕栖身此地。     南方都市报记者
孙涛 摄
“老公一直死死地把我护在胳膊下。我说,你松一点。他说,我可能不行了,估计要死了。我说,我们现在安全了,你怎么说这样的话。我一摸他的背,全是血。他的头肯定被砸了。” 伟大的母爱
让人落泪的短信

  抢救人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死了,是被垮塌下来的房子压死的,透过那一堆废墟的间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势,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有些像古人行跪拜礼,只是身体被压得变形了,看上去有些诡异。救援人员从废墟的空隙伸手进去确认了她已经死亡,又冲着废墟喊了几声,用撬棍在砖头上敲了几下,里面没有任何回应。当人群走到下一个建筑物的时候,救援队长忽然往回跑,边跑变喊“快过来”。他又来到她的尸体前,费力地把手伸进女人的身子底下摸索,他摸了几下高声地喊“有人,有个孩子,还活着”。

    经过一番努力,人们小心地把挡着她的废墟清理开,在她的身体下面躺着她的孩子,包在一个红色带黄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三四个月大,因为母亲身体庇护着,他毫发未伤,抱出来的时候,他还安静地睡着,他熟睡的脸让所有在场的人感到很温暖。
  随行的医生过来解开被子准备做些检查,发现有一部手机塞在被子里,医生下意识地看了下手机屏幕,发现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看惯了生离死别的医生却在这一刻落泪了,手机传递着,每个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泪了。 生命之墙

  5月13日,第一次进入已化为废墟的北川县城的人们看见,许多救护人员围在一处严重损毁的屋角处,压在房屋下的是两个不幸遇难的大人,被他们护在身下的是一名眨着大眼睛的小女孩。
  比起原本是在同一列的房屋,这处墙壁已经平移了四五米,死死地压在两个大人身上,而小女孩的腿脚又在大人身下,丝毫不能移动。已经故去的年轻父母脸对脸、胳膊搭着胳膊,用身体搭成一个拱形,挡住倒塌的墙体,为孩子构筑了一道“生命之墙”。危难关头,令人肃然起敬的父母以自己的生命换取了孩子的平安。
  14日9时40分左右,随着人们的欢呼,一名救援队员终于将小女孩从危墙下面抱了出来。这时距离12日14时28分汶川发生8级地震已经过去了四十多个小时,顽强的小女孩熬过了雨夜和余震,战胜了死神!
  刚被救出的小女孩梳着两条小辫子,除了右额上一块已经结痂的硬币大小的伤疤外,脸上只有一些灰尘,清秀的面容颇为惹人喜爱。但小女孩的右腿因为长期受到压迫,已经严重坏疽。医疗队员快速为小欣宜吸痰并做气管切开,上呼吸机,避免了死亡的危险。 死者的乳汁

  龚晋是一名年轻的妇科医生,在中山大学附属东华医院妇科工作。5月12日刚好飞抵成都探亲。5月13日,龚晋来到重灾区都江堰参与救援,他在现场的身份是一名普通的志愿者。三天来,他抢救近200名伤者。回忆起连续几日的救援场景,龚晋不胜唏嘘。
  5月13日下午,都江堰河边一处坍塌的民宅,数十救援人员在奋力挖掘,寻找存活的伤者。突然,一个令人震惊的场景出现在了龚晋眼前:一名年轻的妈妈双手怀抱着一个三四个月大的婴儿蜷缩在废墟中,她低着头,上衣向上掀起,已经失去了呼吸,怀里的女婴依然惬意地含着母亲的乳头,吮吸着,红扑扑的小脸与母亲粘满灰尘的双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我们小心地将女婴抱起,离开母亲的乳头时,她立刻哭闹起来。”龚晋说,看到女婴的反应,在场者无不掩面。
  “我无法想象,一个死去的妈妈还在为自己的孩子喂奶,从母亲抱孩子的姿势可以看出,她是很刻意地在保护自己的孩子,或许就是在临死前,她把乳头放进了女儿的嘴里。”龚晋掩面而泣。一个三十岁的年轻小伙子,在妇产科见惯了初生的妈妈给自己孩子喂奶的场景,而此时此刻,这样一个幸福的场景却让他产生无法抑制的悲恸。  博大的师恩
舍身救人的老师

  重灾区什邡红白镇红白中心小学。
  王周明是名年轻教师,是50多名学生的班主任。地震发生时,他指挥学生分两路,从教室的前、后门逃生。房屋垮塌的一瞬间,他一个箭步冲上前去,把还没跑出教室的一名女生推出教室。这时,一根粗大的横梁打在他头上,他的头盖骨被击碎。学校行政办公室主任张文说,他从外面赶回学校时,这个女孩一见他就哭了:“王老师为了救我,被砸死了。”
  汤鸿今年20多岁,是名年轻漂亮的舞蹈老师。地震发生时,她正在为学生排练迎“六一”儿童节的舞蹈节目。发现险情后,她把学生推向墙角,把她们抱在自己怀中,垮塌的楼房倒在她的身上……她的尸体被找到时,她俯身趴在那面墙的角落里。她的怀里,3个女孩活了下来。

废墟中,一位英语老师的身体断成两截,脸部血肉模糊。她的双手仍紧紧拥着两个学生!人们怎么掰,也无法掰开她紧紧搂住学生的双手!地震发生时,她正在疏散学生离开教室。看到有两个学生手足无措,她大步跑过去,一手搂住一个,朝门外冲。教学楼突然垮塌,她和几名学生被埋在废墟中。
一个都没有少

  5月12日14时28分,北川邓家小学,一名女学生正颤颤颠颠地下楼准备上厕所。这名叫做邓丽君的女孩由于从小患上小儿麻痹症,左腿行动不便的她一直被允许在课前十分钟整理活动中下楼上厕所,那天她独自缓缓下楼,从三层楼高的教室里刚刚走到空地,刚看到太阳影子,地就开始吼,开始动。
  她拼命开始跑,虽然效率不高,仍然连滚带爬到达旁边的竹林,又听到体育老师在叫“快到操场”,就和另几个女生跑到操场,三分钟后,这里就聚齐了全校483名学生。
  后来有人后怕地想到,邓丽君真幸运,要是那天她课前没因身体原因去上厕所,也许会被挤倒,也许情急之下会跳楼,也许会有什么不测,如果这样,一个奇迹就不会出现了。奇迹是——在单位地域死伤最严重的北川大地震中,虽然北川一中教学楼迅速淹没二千多名学生,但邓家小学483名学生一个都没有少。
  随后以肖晓川带队的9名老师携无家长认领的71名学生历经两天一夜,在无水无粮无工具的情况下,先是困守一处山坡,后来翻越水洞子、景家山、杨柳坪三座海拔最高达2000多米的大山,其中还有一名4岁多的学前班孩子,最后到达绵阳。
  关于那个71名学生翻过三座大山和原始森林逃生的奇迹一直被流传。
  大地咆哮的那天同一时间,肖晓川正在办公室看书,发现书晃动得厉害,另一侧的史少先正在教学楼巡视,作为学校负责人的他俩很害怕,但拼命开始吼“快到操场”……虽然心中有着慌乱和恐惧,但他们迅速地喊着口令:“蹲下!”“靠着楼梯两侧下楼!”“排队!”
  后来有人向逃生专家询问过,这简单的几句口令以及后来他们在逃离过程中制作简易帐篷等等,都符合逃生标准守则,不过,创造了奇迹的肖晓川至今也没有考虑过什么是标准逃生手册。
  史少先说他也很害怕,“那架势,完全让人没法镇定,真的就是快死了,我以为自己活不过今天了”。
  但是直觉告诉他们,蹲在操场里仍很危险,看山下县城已夷为平地,山上还有泥石流,地面还有余震,“要活命就必须向高处转移”,这是一个简单的逻辑。
  经过观察,他们发现远处有一个缓缓的山坡暂时不会被淹没,他们动员学生一起上去了。虽然肖晓川从没有砍过竹子,但那天他去砍了很多竹子,史少先跑到废墟里捡了几块农民常用的编织口袋布,靠着山丫子以三角原理做了一个帐篷,他们从未做过帐篷,帐篷面积太小,学生们只能背靠背坐了一夜,一动都不能动。
  如果有人看见黑暗中的那个光景,一定会震撼——一群孩子躲在一个狭小的简易帐篷下一动不动,沉默不语,四周山石滚动发出巨大的响声,雨哗哗地下着,大地在颤动,孩子们很像躲避风暴的羊羔,而老师就是牧羊人。
  经过两天一夜,翻山越岭的孩子们在老师带领下终于看见任家坪收费站,看见正在那里搜救的指挥部,当时北川县县长金大中问“你们有多少人活着”,肖晓川说“一个都没有少”,金县长惊呆了,“我们以为你们全部都不在了”。 永远伤感的“全家福”

  四川省绵阳市长虹集团培训中心。5月19日上午,在汶川特大地震中遭受重创的北川中学在这里正式复课。大地震中,1000多名北川中学师生不幸遇难。
  同学、老师再见,难免掩泪。大家重新拍摄了“全家福”。但这“全家福”显然已经不再能够展现他们往日的灿烂笑容,永远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家福了。
  复课这一天,在灾难中遗留下来的“四川省北川中学”校牌,显眼地靠在旗杆下。上午10时,含泪唱出的国歌声中,国旗升起,又缓缓降半。600多名北川中学高三年级幸存师生默哀3分钟,祭奠被灾难夺走生命的数万遇难者。

   19岁的朱思锦是高三年级594名幸存学生之一。5月12日下午14时15分,高三年级二班如往常一样准时上课,语文老师点评考试试卷。“老师还没点评完试卷最前边的选择题,突然感觉到强烈的震动。当时我们还以为是操场上施工的推土机造成的。”朱思锦说。
  伴随恐怖地啸的强震没有停止。天花板上开始噼里啪啦往下掉水泥和灰尘,日光灯剧烈晃动,课桌椅被掀翻在地。极度惊恐之下,朱思锦和同学们涌到走道上,一些同学拼命往楼梯口跑。楼梯很快坍塌,没来得及逃出的同学返回三楼,纵身跃下。“为了生命,大家已经顾不得许多了。跳下来居然没事,回头一看,才发现教学楼的三楼已经变成了一楼。一楼和二楼都沉到地下了。”
  高三年级10个班的教室都在三楼以上,幸存的很多学生就这样逃生。北川中学三栋教学楼,除一栋无大恙外,一栋沉陷,一栋彻底垮塌。该校2800多名学生,目前只发现幸存者1342名。另有40位老师遇难。
  强震之后,幸存下来的老师和同学很快回到废墟上抢救同学。“李老师的女儿当时也在初中部上课。余震还没停,他就发疯似的冲进废墟寻找自己的女儿,进去一看还有很多被困的同学,马上帮着往外救人。到现在,他也没有找到自己的女儿。”高三二班的刘倩告诉记者。
  她红着眼圈回忆,“当时,何老师和代老师一前一后在废墟上搜救同学,代老师突然发现楼上有坠落物,一下扑到何老师身上。代老师被砸中,就这样死了。”
  5月12日当天,北川中学校长刘亚春的儿子和爱人都在地震中遇难。“刘校长的儿子就在我们学校读书,但刘校长一直跟我们在一起,从没离开过。”一位同学哭着说。

   中午吃饭时分,校长刘亚春看到两个学生打饭时穿着拖鞋,上前问。一个学生告诉他,只剩一双拖鞋了。“放心,我马上交待你们的班主任为你们准备鞋。”他说。
  北川中学幸存学生心理遭受重创。不过,刘亚春现在首先要考虑的是学生们的衣食住行。“相信过几天,学生们情绪平稳了,学校就能恢复正常了。”他说。
  一些老师告诉记者,失去妻子和孩子的刘校长,除了要安排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外,还要面对大量在地震中失去孩子的学生家长。“好些天都没怎么睡觉,刘校长太难了。”一位老师说。
  14时28分,在高三五班,老师和学生集体起立,为汶川大地震遇难者默哀。电视上出现此次大灾难和随后救援的画面,一片寂静的教室里,被压抑的哭泣声此起彼伏。 永恒的爱情   “他要我把娃看严一些”
  亲手锯断自己小腿的绵阳女子龚天秀。
  那位亲手锯断自己小腿的绵阳女子龚天秀,躺在病床上接受采访时,她说:“当时我老公大喊‘地震’,然后抓起一件睡衣一边包我的头,一边把我推向卫生间方向。”“老公一直死死地把我护在胳膊下。我说,你松一点。他说,我可能不行了,估计要死了。我说,我们现在安全了,你怎么说这样的话。我一摸他的背,全是血。他的头肯定被砸了。”

   “他要我坚强点。我们还有一个娃,去年刚大学毕业。他要我把娃看严一些。要娃走正道。一足不慎,就全毁了。我说,我晓得。我们俩对娃一直管得很严。我会要求更严格一些。”“我一直大声地喊他。开始他还答应,大概半小时后他就没有声音了。我就一直紧紧地抱住他。”

 “不要丢下我”

  5月18日上午9时15分,在被困139小时之后,北川县医院医生唐雄获救,他的妻子谢守菊于15日下午3时先于他被救出废墟。在那段黑暗的时间里,不断说话是他们彼此支持的方式。谢守菊躺倒的地方,可以隐约地看到一丝光亮。她就看着这亮光数日子,同时告诉唐雄:“晚上了,老公”、“天亮了,老公”、
“天又黑了,老公”。她因此清楚地记得,她和她的丈夫共同被埋了三天三夜。

   谢守菊出来后告诉消防官兵,丈夫唐雄还活着,请求救援。但被消防人员告知,由于来得匆忙,没有带必要的救援工具,上面的楼层还有部分没有垮塌,旁边的楼房严重倾斜,盲目施救反而会有生命危险。无奈之下,谢守菊对着丈夫喊话:“千万不要丢下我,坚信一定有办法把你救出来的。等救援工具到了,再来救你,你一定要坚持。”谢守菊被救出的两天两夜里,不敢离开丈夫被埋的废墟半步,她在外一遍又一遍地呼唤丈夫的名字。
 
生死线上谈结婚

  “今晚的月亮真圆啊!”5月16日晚,当贺晨曦从北川县农业发展银行废墟被救出来的时候,她已经被埋在废墟下104个小时。废墟旁,一名男子不停地跟废墟内的贺晨曦说话,这就是她的男友郑广明。
  5月12日,北川县农业发展银行在地震中成为废墟,26岁的贺晨曦也被压在了下面。数天来郑广明一直在银行的废墟旁寻找女友的踪迹。两天前,在救援人员的努力下,贺晨曦被发现。从那一刻起,郑广明昼夜守候在贺晨曦身旁,不停地冲着废墟的缝隙与贺晨曦聊天。
  怕女友“睡着”,郑广明就一直问她,“咱们结婚吧,你是喜欢中式婚礼,还是西式的啊?”女孩说都喜欢,她也没有主意,郑广明就说西方的比较好,女孩又说西方的不好,郑广明说“西式的婚纱很漂亮”。
  两天里,郑广明一刻不停地与贺晨曦说话。直到16日晚上,在救援人员不懈的努力下,贺晨曦从废墟中被拯救出来。
  两天两夜的生死守候,让这对恋人许下了一生一世的承诺。目前,贺晨曦意识清醒,状态良好。 生命的奇迹   生命的极限记录一次又一次被刷新。

    196个小时!随着5月20日18时45分60岁的王有群成功被救出,汶川地震中生还者生存纪录再度被刷新。在过去的8天多时间里,王有群仅靠雨水艰难存活下来。
  灾后救援“黄金72小时”已在5月15日下午2时28分早早宣告了结束。在理论上这意味着此后被救出灾民的存活率呈迅速下降趋势。但越来越多坚强的生命,让生命的奇迹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戛然而止。
吃纸喝尿活下来
  当救援人员于震后108小时救出什邡市红白镇中学厨师李克诚时,他已经在4天多时间里,先后用尿液伴着吃下了四张学生作业纸,也正是靠这种非常的自救方式,李克诚终于坚持到救援人员的到来。
  今年50岁李克诚是四川省什邡市红白镇中学的一名厨师。5月12日中午,李克诚下班后躺在床上午睡。地震伴随着巨响来临,床突然剧烈摇动,惊醒的李克诚下意识地往门口跑去房门紧闭不开,楼房也随之倒塌,水泥板在他四周跌落,幸好门梁充当了缓冲,支撑着预制板在他头部留出一个小小的空间,旁边还有一个鸡蛋大的空隙。正是这个空隙,光线从外面透进来,相当程度上减低了李克诚的惊恐。
  李克诚摸索中抓到一个矿泉水瓶,他用它接了自己的尿液,渴了就喝。后来,他又摸到四张学生作业纸。极度饥饿驱使他咀嚼这些纸张,纸团干涩难咽,他就用尿液送。17日凌晨2时多,救援人员发现了李克诚,经过一个小时的挖掘,   李克诚终于脱险。
九旬老人的160个小时
  5月19日上午11时25分许,救援人员在距北山地区20公里处发现一个让人惊叹的幸存者——一个无儿无女,年近90岁的老人,腿被砸断后在废墟坚持了160个小时后存活。
  5月12日地震发生后,村里的人都以为这位老人已经不在了。但救援人员还是在地震6天多之后在倒塌的房屋里发现了他。当时老人的腿被砸断,被救时还流着泪握着战士的手,战士们看到他在动,但是听不到在说什么。
  随后济南军区陆航团熊处长驾驶着陆航飞机把老人接走。经成都三医院的医生检查,老人没有生命危险。
  同样,61岁的李明翠和50岁的王华珍也存活了164小时后被救出。
  此外,四川灾区平武县一孕妇被困160小时后被救,并成功分娩一女婴,成为近日来最让人振奋的消息之一。
  目前,创造了100个小时以上生存记录的有:李青松和他的同事(104个小时),李克诚和白胡子老人(108个小时),德国游客伯格达(114个小时),季中山(117个小时),赵富贵(119个小时),蒋雨航(123个小时),卞刚芬、周志和一名德阳妇女(124个小时),吴建平和另外一位女性幸存者(127个小时),张晓平(后因因心脏衰竭去世,129个小时),唐雄(139个小时),82岁瘫痪在床的老人刘孝生(140小时),沈沛云(148
个小时),虞锦华(150个小时),九旬老人(160个小时),王华珍,李明翠(164个小时),彭国华(170个小时),马元江(179个小时),王有群(196个小时)。 勇敢的孩子   灾难中孩子是弱者,但有时候也会迸发出让人惊叹的力量。
  有人自杀,有人喝下了写字的墨水。   “瑶瑶,我想撞死……”
  一声闷响,还没有等瑶瑶和其他同学反应过来,这位埋在废墟里绝望的同学就将头撞向了墙壁。
  已经两天时间了,时间在死一般的沉寂当中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北川中学一名普通的女中学生瑶瑶,在5月12日的地震灾难中和全班60多个同学一同被深埋地下。
  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多的同学因坚持不住而相继死去,一些受伤而痛苦万分的更选择了自杀,瑶瑶的身边就是同学们的尸体,但她求生的欲望还没有泯灭,她带领剩余的同学们手拉着手,互相说话鼓劲,还唱起了周华健的《朋友》。饥饿,黑暗,寒冷,一同袭向这些无助的小孩。
  同学们的声音越来越少了。剩下的孩子们哭着唱着,还相约:如果能出去,一定大吃一顿。
  在被饥渴击垮的最后时刻,瑶瑶和同学一起拿起了平时用来写字的墨水,一饮而尽。瑶瑶不停安慰其他的同学:“只要活着,就能见到爸爸妈妈。”
  幸运的是,瑶瑶他们终于等来了救援队伍,逃出生天的时候,他们已经被困在废墟里50多个小时,全班60人最后只剩下瑶瑶他们4个。 “爸爸,先救老师和同学”

  和瑶瑶相似,地震发生后,聚源中学初三学生郭婷婷和同学被困废墟里,惊慌过后,郭婷婷带领同学们高唱《团结就是力量》鼓劲。11个小时后,家长们前来救人,郭婷婷看到爸爸郭培云,第一个反应就是:“先救老师和同学。”郭婷婷最后被送到医院做了截肢手术。
还有他们

  映秀镇9岁男孩林浩,地震中用柔弱的肩膀背出两位同学。他14岁的姐姐则率领这三名孩子,步行7个小时到达都江堰脱险。
  都江堰聚源中学初三学生甯加驰,用肚皮保护受伤的同学,最终两人都安全获救。

   10岁的映秀镇小学读四年级学生董玉培自救脱险后,用脱臼的手在废墟里挖出两名学妹。
  15岁的彭州市磁峰中学初三学生雷楚年,在教学楼倒塌前带领15名同学脱险,几个小时后,他报名成为一名志愿者。
  14岁的都江堰向峨中学初二学生贾佳,从废墟被救后,因联系不到父母,她独自在手术同意书上签字,让医生截去了全部的左肢。
  11岁的映秀小学6年级学生康洁在跳楼自救后,返回救出多名老师。
  15岁的漩口中学初三学生向孝廉在逃走时被石头压住了双腿,数个小时后,同学马健回来寻找向孝廉,马健徒手在石堆中挖了4个小时,救出了同学,马健的双手已血肉模糊。
  什邡县蓥华中学被埋在废墟下的16个孩子,当被救援人员告知要少说话、保存体力时,立即拿出身边的课本,默默地认真学习起来,同时悄悄地相互提醒:“不要睡着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5-1-27 11:5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