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514|回复: 0

宋的社会怪象:榜下捉婿(图)

[复制链接]

0

主题

3205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15938
发表于 2008-10-23 22: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宋朝是我国“科举制度”最完善的时代,考试取士为朝廷选拔官吏的主要途径,科举胜出者名利双收待遇丰厚,致使人们把赶考走仕途作为人生奋斗的终极目标,“不及第不成家”便成了一些人的誓词。

连宋真宗「赵恒」都在诗中表达了这层意思:【富家不用卖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安房不用架高梁,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出门莫恨无随人,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该诗力挺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处世哲学,告诫人们为一朝登第,何必急着娶妻呢!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日成名天下知”,当时评价一个家族兴盛的标志,是看其有几人登科或几个女子嫁给士子。这样,金榜题名的士人就成了豪富之家择婿的首选。

但大宋官位毕竟有限,经不起天下人争抢只有佼佼者才有望胜出。所以大家只得卧薪尝胆寒窗苦读,期望在书中找到“颜如玉”丶“黄金屋”,这便造就了众多未婚大龄青年乃至大龄壮年。这也影响了大宋的女士们,“女怕嫁错郎”,既然做官的吃香,大家闺秀们便挤破头争当“官夫人”,于是出现宋朝特有的“榜下捉婿”怪圈。

 

“榜下捉婿”,即在发榜之日各地富绅们全家出动,争相挑选登第士子做女婿,那情景简直就是抢,坊间便称其:“捉婿”,宋人笔记对“榜下捉婿”多有涉及。一些富人为攀新科进士为婿,每每不惜重金,堪称人文史上奇观了。

朱彧《萍州可谈》卷一载:【近岁富商庸俗与厚藏者,嫁女亦于‘榜下捉婿’,厚捉钱以铒士人,使之俯就,一婿至千馀缗。】这种近似金钱交易的“捉婿”,蕴涵了特定的社会文化内涵,它说明宋时经济崛起,富裕起来的平民指望金榜题名封官进爵,还能当富绅的乘龙快婿,何乐而不为乎!

“捉婿”者中还不乏当朝高官。宋真宗时河北人「范令孙」登甲科,宰相王旦就把他招为女婿。有位新科进士叫「高清」,品学平平,宰相「寇准」却将自己的侄女嫁给他,寇女死后,另一位宰相「李沆」又将女儿为他续弦,时人称这些人:“天子门生宰相婿”。

及第士人中也有不媚权势者,宋高宗时奸相「蔡京」就在“榜下捉婿”时遭挫:他欲把女儿嫁给新科进士河南人「傅察」,傅婉拒,令蔡大不快。

在年复一年的官场博弈中,多少读书人熬掉了青春熬白了头!有位叫「韩南」的书生,多年苦读终于考中进士,便有人来“捉婿”他并不回绝,却写了首诗奉上:【读尽文书一百担,老来方得一青衫。媒人却问馀年纪,四十年前三十三。】,该士子已高龄73 岁了!

可见当时“捉婿”市场与官场一样,供不应求货源奇缺,能抢到好女婿者极少,抢不到的只好苦等,长此以往自然等出一批“大龄女”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5-1-29 03:28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