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266|回复: 0

武一子:武术发展浅议

[复制链接]

0

主题

3186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15792
发表于 2008-10-31 14:52: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文拟从武术史简说,武术之定义,当代中国主流武术竞赛形式进不了奥运的原因浅析和武术如何发展四个方面,对中华武术在当代社会中的改革作一浅近的讨论,希望能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武术史简说

“暴虎,空手以搏之”《毛传》。早期人类恶劣的生存环境,是人类武力发生和发展的动力。至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战争的刺激,军事武力在此时期上升至军事武术,古典武术学说也由此形成。军事武术技艺因各种原因流向了民间,中原大地开始出现了掌握精湛武技的“游侠”、“剑士”群体,形成了武术的另一分支——民间武术。孔子认为:“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
《史记·孔子世家》。儒家六艺中的“射”、“御”即是最基本的武艺形式。孔子的学生来自中原各地,贵、践、富、贫皆有,其中近1/4身通六艺。从中我们可以考证到,中国古典尚武技艺在各个社会阶层中都有流传。从西汉始,儒家学派成了中国社会的主流学派,在漫长的年代里,儒家学说渗透到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尚武领域也不例外。由于儒家道德思想的核心是“仁”,
“仁”和“武”的结合,便形成了以“扬善止恶”为宗旨,以“丹心侠义”的精神风貌为特式的中华尚武文化。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文化的隆盛时期,学术上的百家争鸣风气之盛,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道学、儒学、气功、中医、武术等中华文化形式,正是在这个特殊的历史环境中为日后的发展奠定了浑厚的基础。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另一个盛世,唐代文化是中国辉煌文化的一部份。作为文化的一部份的尚武之术,在唐朝也有了长足的发展。武举制的创立,便是一个里程碑。武举制为选拔各级军事人才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也为“以武入仕”者提供了机遇。至宋朝,武举正式立科。至明朝有了《武举法》,对武举的考试内容、录用标准、授官、支俸等都有明文规定。清朝的武举考试制度是沿用明朝的,但增加了“技勇”一项,其实质是军事器械的操作考试,如“开弓”、“舞刀”、“掇石”。然而,至光绪二十七年的1901年,武举考试内容被宣布“永远停止”!原因是,武举考试之内容,与以枪弹火炮为主要杀伤武器的战争内容格格不入。武举考试内容中“所习硬弓、刀、石及马、步射皆与兵事无涉,施之今日亦无所用”(参见李金龙
刘映海《清代镖局与山西武术》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年)。清朝中后叶是中华武技的巅峰时代,至清朝末年,“火器盛行,武技渐绌矣”。

用今天的眼光看,武术文化理念的淡化,是历史的必然。这不仅仅是因为19世纪后期的新战争模式引入了中国,也不仅仅是西方文化对中国的渗透这些外来的原因,还有辛亥革命以后
“全盘西化”的思潮,“五四”运动“打倒孔家店”的思潮,以及自20世纪20年代起,中国知识界掀起了一股否定传统文化的思潮等绪多原因。这一些新思潮在当时,像旋风一样地席卷了中国。对于一个在君主政体管制下长期闭关自守、重儒轻商、重农抑商的小农经济大国来说,这些思想的出现,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事实是,中医、拳艺、内功修炼等传统文化形式,都在民国时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革新。这要归功于那时的一批知识人、文化人的努力。称拳术为
“国术”,称内功修炼方法为
“气功”便是从那时开始的。由于那时的中国,西式健身方法并不像今天这样普及,一些知识人、文化人是从国术和气功中寻找养生保健的方法的。他们通过自身的实践发现了习武练气中的抗病祛病、强身健体的功效,并运用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对国术和气功现象进行研究,同时以出版物的形式公开推广和普及国术与气功。事实是,到了民国时期,拳术的防身御敌功能已经退居第二位。人们习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强身。学习防身自卫技能的目的主要有三:一是为了让这一技能不致失传;二是为提高学习者的习武兴趣;三是让练习者掌握一些必要的自卫技能(这是习武者拾之皆得之技能)。1912年,太极拳师许禹生首破大清时代私传拳术之规矩,在北京创办了“北京体育研究社”公开招收学员传授杨家(露禅)太极拳。在社内,杨少候、杨澄甫教太极拳大架,吴鉴泉教小架;大架逐为杨氏太极拳慢架式,小架逐为吴氏太极拳慢架式;另有快架太极拳各在二家内部流传(李立群《吴式太极拳慢架》山西科学技术出版2005年
太原)。杨澄甫和吴鉴泉的慢架式太极拳套路,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行云流水般的杨、吴式传统太极拳的原始样板。太极拳的改革,启发了武术界的同仁,带动了其他拳种的改革。民国时期这方面改革的总趋势是,将纯技击性质的传统拳术,改良成养生和习武兼顾的尚武运动形式,例如,意拳、八卦掌。

进入了20世纪50年代,笃信欧洲马列共产理论的中国官方,比民国政府更加不肯认同中国古代习传文化的合理性,因而,其制定的有关政策产生的效应,实际上是在继续淡化清末以来已经被几度淡化了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并将这种淡化首次变成了事实,尚武领域也难逃厄运。中国政府在此方面制定的政策,颇像历史上的元、清二朝对民间武艺的管制政策。如元、清二朝,都有不允许民间武师、拳师私传武艺,不允许百姓拥有尚武器械的政策。被50年代中国政府允许有限传播的武术内容,是观赏性的的武术竞赛套路,这些套路由中国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武术司编写成统一教材(《武术》上、中、下册)。这套教材是的内容并非没有特色,但没有把中华尚武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份——道德涵养的内容,养生、内功和搏击内容写入其中,这是这套化了大量人力和物力而成的统编教材的最大缺陷。教材中的演练套路,是以长拳(北拳)中的查拳和华拳的架式为主,具有姿态飘洒大方、动作刚健紧凑、肢体造型优美,抻筋拔骨效应较明显、对演练时的运动速度有严格要求之优点,但这些优点却是以摒弃了中国传统尚武精神和尚武内容的精华为代价的!一个无可辩驳的事实是,这种尚武运动形式不能较全面地表现中华武术的整体风范。由于单纯地追求外在的表演性和观赏性效应,误导了民众对武术运动的认识,只认为练武的精华就是套路的内容。这种风格的拳术套路,在中国民间武林落得个“花拳绣腿”这个被视作最为华而不实、轻浮卑劣的称谓,只不过在那个年代里的民间武师、拳师和功夫师们都不敢在公开场合出声罢了。然而,事实是,这类严重地偏离了中国尚武文化轨道的尚武模式,几十年来却成了中国尚武运动的主流!

二、武术之定义

让武术如同体育一样成为中国百姓生活中的一部份,让西方人像认识瑜伽一样认识中国武术,首先应对武术有一个较科学与全面的认识。因此有必要对中华尚武技艺下一个定义。

中国式的传统武艺倒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技艺?有武术人士认为,她是一种知觉性技艺;也可以说是一种“觉知运动”。我们知道,尚武技艺是要通过人体的运动来完成的,这个“运动”便是“武术运动”。
“觉”在此有“觉察”、“警觉”之意,是就人体对外界资讯反应的能力而言(灵敏度是此能力之一);这是一种资讯接受能力。“知”在此有“认知”、“判断”、“决策”之意,是指人体对外界反应的能力(协调性是此能力之一),这是一种对资讯的判断能力。“运”在此指由人的意识主导的“内气运行”的过程,属于人体的内部生理活动;这个生理活动包括“内气外放”和“外气内收”二大部份;“内气外放”帮人利人,“外气内收”养生益己;由于人是一个形、气、神三者合一的质体,“形”是由“神”支配的,“气”是神意和形体发生联系的仲介物质,体内之气的活动便是武术运动的内在动力。“动”是指宏观上的肢体运动,这个运动是以内气化成内劲后的人体外形(四肢、躯干)的活动,功夫界称此为“气化力”。从内求式修炼的意义上说,中国风格的尚武运动,是一种充分发挥人的意识的主观能动性来调动、掌控内气的运行,将神、气、形三者合而为一来提高人体灵敏度和协调性,再配以一定的搏击技术的运动。由此而言,我们下一个定义是:中国的武术是以强身健美为体、扬善止恶为用,以身心统一的锻练方法为手段,达到形神合一的身心状态,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御敌自卫技术的实践活动。

在这个定义里,1、点明了武术运动的身体效应;强身和健美,都是武术锻练的“副产品”;也就是说,只要你练了武术,必然会有此效应,这些效应是属于锻练者个体所有的,与体育运动的效应有所不同。强身效应来自武术独有的内练式的修持实践,是一种内在效应;健美则是内强的外在体现,体现的是来自武术锻练所特有的所质美、外在美。同时,也充分体现出武术运动的艺术性、趣味性、娱乐性和观赏性。

2、点明了武术实践有提高道德觉悟的作用。扬善,是道德觉悟提高后的行为表现,体现了武术的道德功用,这是体育运动中没有刻意强调的部份;止恶,是由于武术有御敌功能,这是要由尚武者个体的能力(功力)来完成的,而且必须是有高水准道德觉悟的人才会有的一种高尚行为,这是习武的精神效应,当然也是武术的社会效应之一。

3、指明了武术锻练要达到的终极身心状态,武学者们称之为武艺达“炉火纯青”的状态,便为此指。有武界人士认为,武术锻练是要达到恢复人的先天博击本能这个目的。笔者认为,所谓的先天博击本能,是人类自为的形神合一的身心状态在技击术上的反映。而通过内炼式修持实践得到的形神合一的身心状态,却是一种可以用人的意识主动控制的、具有理性认识的身心状态。从这一状态,我们可以又可看出武术锻练与体育锻练的区别。

4、强调了武术运动是有御敌自卫功能的锻练形式,这个御敌自卫功能是在形神合一的身心状态中展现的。御敌自卫功能与形神合一的状态之关系是:形神合一是“体”,属于生命科学的内容;御敌自卫为“用”。

三、当代武术的竞赛形式进不了奥运的原因浅析

众所周知,中国武术是全球仅有的具有系统而全面的尚武技艺。柔道、相扑、空手道、剑道,跆拳道、泰拳、拳击这些尚武技艺,只要去追索其来源的话,都可以在中华武术中找到根由。

与体育锻练不同,武术锻练者不仅需要有“身”的实践,还需有
“心”的实践。因此,中国武术的实践活动是由身、心二大部份的实践组成的。武术中“身”的实践活动分体魄训练和技能实践;“心”的实践内容就是道德的涵养。体魄训练包括养生实践(中国传统式的保健法)和强身锻练(使体力超过常态人的训练活动)二大部份;技能实践包括技击术训练(技击套路锻练)和实战博击训练。体魄实践中的养生方法包括
“神勇余力”、“易筋经”等基础功的学习。学习的目的是为尚武之人打下一个超过常态的体质基础。体魄训练实践中的强生方法,有各种桩式(马步、弓步、虚步桩)的锻练,这是中国武术特有的静态锻练方法。“未习打,先习桩”;“桩功习之纯极,则气贯丹田,强若不倒之翁”《少林拳术秘决》。另外,腰、腿、臂、手、指功和跌扑、滚摔、跳跃、翻腾,以及“铁裆功”、“排打功”之类的尚武通练方法,也是习武者必修之课,目的是为了全面提升锻练者的健康梯度,包括身体的灵敏度和协调性。在初具上述能力以后,学习者便要进行技能实践中的技击术训练。其具体的实践活动便是技击套路的演练。最后是实战式博击技能训练。由于武术锻练中贯穿着道德修养的内容,而在西方文化中,道德修养是独立于体育运动之外的伦理课题(因为西方没有东方式的内在修炼方法),所以与体育运动相比,武术运动是更全面、更理性的运动方式。

进入奥运会的尚武项目(拳击、柔道、跆拳道、泰拳以及散打),其中的养生实践内容被抽去了;
桩功,这个从内而外地全面提升身心素质、至关重要的独特方法,也摒弃不用了。道德涵养之内容更不在这些运动项目之中。尚武运动员主要练习的便是规定的技击技法。柔道、跆拳道、泰拳和散打这些东方风格的尚武形式,虽然远不能全面体现东方尚武技艺文化,但毕竟抓住了尚武活动的根本目标——博击技法的实践;能够进入奥运项目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这种变革型的尚武形式,合符了强调对立、冲突、个人发挥的竞技体育理念。

再看中国的当代主流武术形式。在武术套路竞赛演练中的运动员,想要在比赛中获得较高分,必须在演练速度、身体的柔韧性和平衡功夫上胜人一筹。但无论是速度、柔韧性还是平衡动作的持续时间,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有极限的。另一个得高分的捷径便是仿效竞技体操或中国风格的舞蹈动作,挖空心思地创编高难度的翻腾跳跃动作编入演练套路中。如此一来,武术套路竞赛便成了握着长枪、大刀、棍棒、宝剑的艺术体操比赛。如果说,柔道、跆拳道、泰拳、散打这些竞赛项目的内容,具有填补奥运赛竞赛项目空白这一作用而被国际奥委会接纳的话,那么,当代中国武术运动界的主流竞赛形式的内容,便说不上有什么特别之处可以让人括目相看。因为在这里,武术表演的水平“三不沾”:武术运动的翻腾跳跃水平再高,也没有竞技体操那样惊险;武术运动员的身体柔韧性再好,也比不过杂技演员;武术运动员的肢体动作再优美,也没有比舞蹈演员或艺术体操运动员的表演动作更优美。而当代中国主流武术竞赛所表现的武艺,则是一种纯观赏性的肢体表演艺术,几乎成了另一种艺术体操。如此的尚武运动形式,既失去了中国武术的原始风范,又没有什么“高招”可以引起国际体坛的兴致,在看见的将来,这类运动形式难以纳入国际体坛竞赛项目是无容置疑的。这种武尚模式可以成为中华武术大家庭中的一个新成员,一个武术界的新流派,或者说是中国武坛的一个分支,却无法代表中华武术。当代中国的武术状况,反映出一种文化上的缺失。

四、武术如何发展

“枪炮兴,武艺宿”。中国古典尚武技艺在这百多年的历史长河里,其形式和功能不断地在演变。武术现象是文化现象之一。由此而言。中华武术的发展必然脱不出人类文化发展的规律。某一地域文化的发展,必定受到此地域的政治、经济、自然环境、科学技术等因素的左右和制约。中国的古典尚武技艺,是在古代中国这个以封建皇权专制政治为体制、以个体农业经济为主要生产方式的人治社会中生存并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化形式。当她进入了20世纪,伴随着她的是一个中国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人文环境,西方文化如潮之涌冲击中国文化的各个层次和各个领域。要想在这样一个时代中生存的任何一种来自古代的文化形式,如不改弦更张或做大刀劈斧的改革,其结果必然被现代社会所淘汰!杨式、吴式太极拳能风行世界的这一事例足以说明:中华武术运动形式必须与社会的需要相吻合。
“法不传六耳”、“师傅找徒弟”的授拳旧观念,也远远不合社会时尚。因此,如何将用于技击的中国拳术,改良成偶娱乐于尚武之中、偶养生于演练之中的时代武术运动形式,如何让武术成为大众化、社会化、科学化、生活化的运动形式,如何让生活在现代商业社会中的人、特别是都市人,能通过习武练气收到既健身又娱乐、既养生又懂得一些自卫技能的效果,乃是历史悠久的中华武术能否在新世纪的世界武坛重建雄风的关键一步。杨、吴、武等太极拳以及意拳(大成拳)、现代八卦掌等门派中的有识之士们,已经给我们做出了榜样。总结他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让尚武形式与时俱进。

民国以前的民间习武者,大多数是为了能够求得一份养家糊口的职业。有道是:一等武艺者做镖师,二等者做护院(相当于现在的保安人员或警卫人员),三等做教头(拳教师)。而现代习武者多为业余爱好者,习武者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年龄、体质差异很大,对习武的兴趣、目的也有所非同。有的为养生,有的为祛病,有的为健美、有的为学习一些防卫技能,有的为娱乐,总之,五花八门,应有尽有。针对这一社会现状,个人以为,中国的武术既然是一种文化,就不可能只有一、二种形式,至少可以有技击防卫、艺术表演、养生健美、武舞娱乐四大类型的形式。前二类属专业运动员的工作,后二类为大众所偏爱。这种武术形式是否有悖于武术的原旨理念?否。因为武术的理念本身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产生并随着时代的更迁而更革的。气功锻练的方法可以有硬气功、养生功,强壮功,祛病功等,瑜伽也有各种应用功能的练法,为什么武术锻练的形式却不能有多样化?其实,武术界的主流思想是一回事,民众各取所需利用武术这个运动形式来提升自己的生理、心理素质又是一回事。前者根本无法阻挡后者的努力,专业武术工作者在此方面要做的是为后者做参谋。几十年前的杨澄甫、吴鉴泉、王芗斋大师已开了先例,我们今天只要借鉴他们的经验皆可。事实是,在武术这个大宝库里,无论是技击、健美,还是养生、娱乐的形式,应有尽有。

现就技击防卫、艺术表演、养生健美、武舞娱乐四大类的武术形式作一简述。

1、技击防卫型武术;散打、太极推手、意拳的“试力”都属于这一类。

2、艺术表演(观赏)型武术;武术套路竞赛便属于这一类,此外,绝大多数的武术门派的练习套路都有艺术表演和观赏的功能。

3、养生健美型武术;这一类武术的锻练形式最丰富,也最受大众的青睐,如,经改良的内家拳(太极拳、意拳、八卦掌、武当拳等)拳种。

4、武舞娱乐型武术;这一类锻练形式是所有形式中最具娱乐性,也是最容易普及的锻练形式。风行当代中国大陆的“木兰剑”便是典型的武术加舞蹈的武舞健美形式。此外,华佗的故里、安徽毫州武术界创编的“华佗五禽剑”也可归属于此类武术形式。第3、4种类型,适合从青少年到老年所有年龄层的人习练。

无论是技击防卫性质、艺术表演性质、养生健美性质或武舞娱乐性质的武术,都只是中国当代武术这一整体中的一部份。部份永远无法代表整体,而整体却是部份生存的必要存在。每一类形式都各有其长,也都有其短,相互之间无法替代。但是,这四类运动形式之间存在着武术功夫意义上的层次差异。

然而,前面所讨论的还是有关武术发展方面的“标”。那么,什么是武术发展之“本”?几千年来,中华尚武技艺始终是一门“术”,至今没变。在这一方面,武术界应该向中医界学习。上世纪50年代以前的中医还是一门“术”,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中医已上升到“学”的层次,成为一门地地道道的学问——中医学。武术也必须突破现有的层次,上升到“武术学”,才有可能对中华武术的技艺、实践方法、应用技术有一个最基本的总结,并有一个最基础的理论来阐述和解释武术技艺。在这门学问的形成过程中,不但要涉及包括西医、中医、气功、哲学、道学、佛学、普通生理学和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和心理学、生理力学、生物化学、技击学、表演学、美学在内的学科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更重要的是还要对中华武术的各门派之功夫有一个最基本的实践。如此而言,她就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不是靠少数人在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笔者认为,各个尚武门派可以参照《大成拳学》的模式,用摸着石头过河、投石问路的方法,先试着把自己门派的功夫总结出来,并建立起基本的理论来诠释已之一派的功夫现象。独木虽然不能成林,但森林是由单个树木组成的。

新唐人电视台举办的中华武术大赛开幕在即。这场大赛旨在宏扬中华传统文化和发掘中国传统武艺。从此次武术大赛的宗旨来看,属于民间武术传统意义上的中华尚武技艺,将在大赛得到一定的展现。希望此次武术大赛,能够在探讨如何设计出一套既能体现和光大中华武术的精神和风范,又能适应当代社会生活模式的尚武运动形式来为民造福的方案方面,开出一条先河,并对中华武术如何发展这个议题有所启发。

(全文完)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5-1-16 02:59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