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入学标准严格的名校喜欢愿意接受挑战的学生,图为史丹福大学校园。(杨之颖摄)
单有亮眼的SAT成绩,仍然不足以构成被名校录取的必要条件。图为位于纽约市的哥伦比亚大学的毕业典礼。(丘昭琪摄)
文: 范咏轩
由于大多数华人家长对于「一试定终身」的亚洲式联考系统都极其熟悉,可能因而不自觉地过度执著孩子的SAT成绩;参与座谈的教育工作者则不约而同强调高中生在校成绩的重要性。他们指出,SAT标准考试分数仅是申请条件中的一个门槛,在校成绩才是申请大学最重要的指标。
不需过度执著SAT分数
常春藤名校哥伦比亚大学招生办公室的副主任黄伟佳及招生人员Keith Hernandez都强调,SAT、SATII或是ACT等标准测验分数,仅是大学用来确认学生具有一定程度的门槛而已,「并非用以衡量哪里个申请学生比较优秀」。他们说,很多家长与学生都特别执著SAT分数,担心分数不够高会影响申请结果,然而学生如果没有扎实的学业表现,平均成绩不够亮眼,「那么不管学生的SAT成绩有多高,都无法弥补这一方面的缺失」。
纽约市约克学院附属皇后科学高中(Queens High School for the Sciences at York College)校长张洁也同意,家长一味强逼孩子追求SAT高分或满分,反而耽误学校成绩。她举自己今年刚成为哈佛大学新鲜人的儿子为例,「当初我还是千督促万交代的拜托他参加SAT考试,他才不情愿的从忙碌的课业活动中,挤出时间考了一次,虽然没有满分,却也没因此被哈佛大学拒绝。」「很多家长问我,为何孩子SAT满分,却被名校拒绝?」张洁表示,答案很简单,因为「SAT不是大学挑学生的唯一指标」。
高中成绩优秀最重要
大学如此看重学业成绩,那么怎样的成绩才算足够优秀?
张洁表示,成绩优不优秀,修课内容的「质量」非常重要。「学生如果只想拿高分,而避免一些困难课程,」她说,「成绩单就会没有足够『份量』。」学生展现很强的学习欲望固然是一件好事,但特别要注意的是,学习欲望不但要宽,更要有深度。
Keith Hernandez也指出,大学衡量成绩单时,很重要的一点是要看学生是否愿意接受挑战,主动研修高中里较有难度的课程,例如AP课程或是Honors课程等,并且取得好表现。
张洁表示,有些家长担心孩子同时选修太多AP课程,会拉低平均成绩,其实这是不正确的观念。「事实上大学看成绩单时,注意到学生同时修这么多困难课程,却又能保持一定水平,是会给予相当正向评价的。」她建议,父母应支持孩子选修有难度的课程,并放手让孩子决定自己有兴趣的科目,以发挥孩子最大长处。
曼哈坦史岱文森高中的升学辅导老师王稚鹤在讲座中分享如何「提升成绩单质量」的要诀。「高中有没有修AP课程,修了多少,是大学衡量成绩单份量的重点。」
他建议有能力的学生,可早在第2年就开始选修AP课程,例如基本的AP世界历史,而再高一级则是AP欧洲历史。到了第3年,很多学生会开始修数学、历史与英文方面的AP课程,有些会同时选修2至3门AP课程。高中最后一年,很多学生就已经把毕业需要的学分全部修满了,开始选一些更有挑战的课程。「很多进入常春藤大学的学生,第4年的成绩单上,可能会是4到5门相当有挑战的大学先修课程!」
王稚鹤举一位去年进入达特茅斯大学的优秀学生为例。这位学生高中第1年的第2学期在数学荣誉班;第2年选修AP欧洲历史和数学荣誉班;第3年选修AP英语、AP西班牙语、AP美国历史与初级微积分的荣誉班;第4年则选修AP英语、AP美国政府、AP微积分与AP有机化学等5门左右具相当挑战性的课程。总平均成绩约为95分。
王稚鹤表示,仔细研究这位学生的成绩单,会发现成绩似乎随学期下降。「但实际上,AP课程越来越多,难度也越来越高,学生成绩却仍然维持很高水平,这些都在申请时被纳入考量了。」
他并举另一位令他感到非常骄傲的学生为例,这位学生7年级才来到美国,起初几乎不太会讲英语,但他做起事来全神贯注;王稚鹤说,这个学生进入高中后,头两年没有选修任何有挑战性的课程,第3年开始,他选修了初级微积分的荣誉班与AP生物课程;第4年,他选修AP政府、AP微积分、AP计算机与基因研究课程。最后,这个学生凭著持续不懈的努力,申请进入了康乃尔大学的生物科学系(Bioscience)。
王稚鹤举了这些例子,无非是要说明在申请大学过程中,成绩单是最重要的一项标准。虽然其它文件也各自占有相当份量,但难以成绩单分出高下时,大学会倾向比较学生对学习的热忱与精力,不见得是锱铢必较差距不多的标准考试分数,因此,「学生一进入高中,其实就开始了整个申请大学的过程」。
老师推荐信影响大
在学业成绩之外,学校老师提供的推荐信,也是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申请文件之一。Keith Hernandez指出,大学希望能藉由老师的描述,看出「你是一个什么样的学习者」。「我们想要看到,这个学生不仅是在课业上表现优秀,取得高分成绩,」他说,「同时也具有强烈的学习欲望,真正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过程。」
王稚鹤也深表同意。身为史岱文森高中的升学辅导老师,王稚鹤每年都要撰写大量推荐信函,而「每封信都是从头写起」。「最好的推荐信,得象是在聊自己的一位好友那样,」他说,「不但要具体写明学生的所作所为,也要详细描述学生的课堂表现,与钻研学问的程度。」想要获得一份好的推荐信,他建议学生,一定要跟老师把自己的成长过程与作过的事情讲清楚。
有家长则问张洁,万一老师不熟悉孩子,推荐信会怎么写?「那就不该找这位老师写推荐信!」张洁干脆答道。她并提醒,学生要即早多跟老师作接触,让老师熟悉自己,等到需要时才找老师,就很难期望得到一封理想的推荐信。
课外活动彰显生活态度
谈到高中应参与的课外活动,张洁以过来人身分点破家长对「领导才能」的迷思。「很多人以为申请哈佛大学等常春藤名校一定要具备领导才能,例如当过学生会主席或参与很多组织活动等,」她说,「其实不论何种活动,最重要的是在彰显个人的生活态度,是否有热忱,是否有很大学习空间。」
张洁举例,自己的儿子就不是很有所谓的「领导才能」,整天忙著参加数学竞赛、设计机器人等活动,极少参与社区服务。「他就是爱作自己喜欢作的事情,」张洁说,「虽然没有特殊领导才能,却是一个很好的合作伙伴,大学的确是能看到这些细微之处的。」
黄伟佳也指出,大学想从学生从事的活动中,了解他们的兴趣为何,是否有尽可能深度从事感兴趣的活动。「我们想看到学生有持续力,有感兴趣的项目,并展现学习热忱。」
王稚鹤表示,学生参与的课外活动,如能与生涯规划有紧密联系,会在申请中发挥更大效果,他说,「有个学生曾参加全国生物竞赛获得首奖,就被MIT给录取了。」
申请论文展现个人特色
除了以上提及的项目外,还有一项文件也至关紧要,那就是大学要求的作文。针对此点,王稚鹤与张洁都提到,最能展现自己「独特性」的作文,才能抓住大学招生官员的目光。「这篇文章一定要写的精练又有个性,才能吸引招生官员。」
张洁也表示,作文重在有新意,不一定要照老传统写。「以往新移民子弟喜欢写父母艰辛的移民故事,」她说,「但现在新移民多了,要把这样的故事写的感人肺腑,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如何在同中求异,便是写好作文的首要之务。
张洁表示,自己的孩子很爱参加合唱团,时常中午不吃饭去合唱团练唱,结果孩子对唱歌的这份热忱,便成为申请论文的主题。「当时我还很担心,这样的题目能不能获得青睐,」她说,「但他就在文章中描述自己如何喜欢参加合唱团,与老师的互动等过程,结果居然就被录取了。」从这次亲身体验,张洁相信,作文实在不一定要催人泪下,但是一定要「很有个性」。让人感受到孩子有自己的特点,跟别人不一样,那就是一篇好作文了。
Keith Hernandez指出,很多学校会有一个「为何选择我们学校」的作文题目,学生千万不可轻忽。「每所大学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他说,「因此我们必须考量,这个学生对我们这所大学有多了解,以及他是否真正适合加入我们。」「大学并不只是想找到最优秀的学生,」他强调,「而是想找到最适合『这所学校』的优秀学生。」
他鼓励青年学子,进入高中就要开始为大学作准备,有效利用环境中的各种资源。他说,在校内与校外都全力以赴的学生,才是优秀大学欣赏的优秀候选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