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知逢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6日发布了一份报告,报告称,去年中国城镇地区的平均房价收入比为7.50,相比2009年的历史最高水平回落了0.53,接近“合理”水平。报告指出,去年深圳、杭州、北京、厦门、上海的房价收入比居全国前列,分别为15.60、14.10、12.94、12.48、12.40。
房价收入比指的是一个地区的住房均价跟当地家庭年平均收入的比值,反映的是当地家庭的购房能力,比值越大说明当地家庭的购房能力越小。国际上对合理的房价收入比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合理的房价收入比不应高于3-6倍,一种认为不应高于4-6倍,但国内一些专家认为中国国情特殊,上述两种观点并不适用于中国,他们认为在中国合理的房价收入比不应高于4-9倍,而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则认为不应高于6-7倍,那么,到底哪一种观点较为合理呢?谁也说不清楚。
除此之外,社会上对国内各大城市的房价收入比也存在许多不同的观点。
2006年的时候,曾有学者根据官方数据计算出了当时几个有代表性的城市的房价收入比,排名第一的是深圳,房价收入比为15.76;上海排第二,房价收入比是15.55;第三名北京为13.55;广州第四,12.67。
然后在2010年,戴德梁行给出了截然不同的一组房价收入比数据,它针对长三角附件8个城市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上海的房价收入比在8城中排第一位,为24.5;杭州第二,21.7;苏州第三,16.5。如果戴德梁行的数据属实的话,北京、深圳、广州的房价收入比肯定也在20以上。
更让人震惊的是一组来自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的数据,该中心认为2009-2010年中国平均的房价收入比已经超过15,其中北上广深全都超过50!
相比之下,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的数据实在太“温和”了。
那么,谁的数据更可信呢?这同样说不清楚。很简单的一点,这几年统计局的数据越来越不受公众所待见,不论是收入数据还是房价数据无不如此,而第三方机构的数据又大多不够全面,面对这样的情况,要想准确、客观地统计房价收入根本不可能。
事实上,现在绝大多数人心中都很清楚自己的购房能力,不管你是在北上广深还是在二三线城市,不管是2009年还是2012年,当你看着周围楼盘的价格时,心里肯定还是很沮丧。在今年的”两会“上,温家宝说,经过政府调控,多数城市的房价环比已经下降,但你要知道,前几年多数城市的房价几乎是翻着跟斗往上涨,现在稍微降一些又能如何?对大多数工薪阶层来说,即使现在的房价降20%都很难买得起。
突然想起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聂辉华说的一句话,他说因为中国房价高得离谱导致很多中国留学生读完博士都不想回国,“不是因为不爱国,他们是怕30岁读成回来后买不起房和车,失去尊严。”
博士留学生如此,遑论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