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江刀鱼是一种十分鲜美的比较高档的食用鱼类。二十多年前,每年春季,在南京及其下游长江沿岸城市,寻常百姓尝几次刀鱼的鲜,还是有承受能力的。
然而,二十多年来,经济和社会发展了,民众的生活质量也提高了,而长江刀鱼却变成了似乎只有“皇上”才能享用的“贡品”。
偌大一个南京市,今年春季刀鱼的日上市量每天才30斤。有个渔民6天只捞到2条长江刀鱼。资源如此稀缺,价格焉能不蹿升至天价。
长江刀鱼去年的价格,一般在每斤3000元左右。今年开市时,收购价即达到3300元/斤。“在江阴的一家酒店,三条江刀凑足一市斤,清蒸入盘,价格一万元,这是今年的最新天价”。
当然,老百姓吃不到某一种鱼类,对大人物来说是一件不值一提的小而又小的小事,因为这丝毫不影响国计民生,也不影响GDP。但是长江刀鱼从寻常百姓的餐桌上“下岗”成了珍稀“贡品”,其背后的故事却不得不引发人们深深的忧思和警示。
首先,人们油然而生地会想,是什么人吃得起这种天价刀鱼?不用高智商就能想到:一是由纳税人为其买单的官人,包括垄断性国企的大大小小的老总,反正不用自己掏腰包,报销又没有任何监督,不吃白不吃。二是暴富者,诸如开发商、演艺界的各种“星”和大腕……,钱来得实在太容易了,若是死的时候巨额财产没花完,则是一生最大的遗憾。三是求人办事的,例如买官的、讨批文的、高考想开后门的;丑行事发,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企求官司胜诉的……,不得不下血本进行攻关。
从长江刀鱼的天价,不难看出官场腐败的“保留剧目”——公款吃喝,虽然被民众抨击了二、三十年;被纪委下了无数红头文件制止、防范和处理了二、三十年;被媒体曝光了二、三十年,但是依旧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可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一个执政党几十年的时间内,就是管不住党政官员的一张嘴,怎么不让人忧心?
其次,中国当前的贫富差距已经到了令人触目惊心的程度,基尼系数早就超过国际公认的警戒线,以致国家统计局多年都“不好意思”公布了。但是,你不公布就能掩盖严重两极分化的两重天吗?其实,近年来多个城市都发生过严冬中饥寒交迫的外来人口冻饿而死于立交桥下的不幸事件。把这些事件与天价刀鱼等联系在一起,不是一幅绝妙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诗意画”麽?
第三,江刀年产量每年呈几何级数下降。1973年长江沿岸江刀产量为3750吨,1983年为370吨左右,2002年的产量已不足百吨。2011年的产量未查到,但从《中国广播网》2010年3月19日报道,“二条船,八个人,四个小时的作业,只捕获到了三尾这么大的小刀鱼(照片显示每条重不超过3两)”。报道称长江刀鱼价格“30年上涨近5000倍”,就足以说明现在年产量能达到十吨以上就是万幸了。
2005年,上海一家媒体在文章中写道:“吃过长江刀鱼吗?若拿这个问题来问现在的年轻人,恐怕得把问题换成:见过刀鱼吗?”
上一、二代的达官贵人、豪门巨富把子孙后代们原本可以尝一尝鲜的江刀已经基本上吃光、捞光了,那么下一个被彻底杀灭的种群沦到哪个倒霉蛋呢?
长江刀鱼畸形的天价,对捕捞者和经营者而言并非财源滚滚,而是“最后的晚餐”,但付出最惨痛代价的,是整个长江生态和赖以休养生息的民众。
如长江有知,定将长歌当哭,并发出新时代的天问:主管部门的大小领导,你们拿着纳税人供养的俸禄,你们做了些什么?你们口口声声“三个代表”、“八荣八耻”、“科学发展观”,然而三十年的时间就管成这个样子?你们的不作为、乱作为,上愧对先人;下负罪于子孙。
第四,无论滥捕江刀的是民营企业家,还是曾经的“贫下中渔”,用种种杀鸡取卵方式滥捕滥捞,不仅对自己是一种自杀行为,而且对长江生态断子绝孙的破坏,是一种犯罪。
不吃江刀死不了人,但是长江生态受到灾难性破坏却如同染上了恶性肿瘤或艾滋病。我们只有一条长江,长江沿岸世世代代居住着数以亿万计的父老乡亲。长江是他们的宝,更是他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命。
长江生态受到破坏的警种,早在江刀产量成几何级数锐减前就已经敲响了,例如工业污水直排长江,污染事故频发;水利建设对泄洪和发电急功近利的追求,忽视和导致了长江生态系统的破坏……。尤其令人痛心的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是世界12种最濒危动物之一,在长江里大约生活了2500万年的白鳍豚,自2002年最后一次见到它以后,十年来,就再也没有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过。动物专家认为这个物种已经在地球上灭绝了。
所有这些都是在官员们的无知和对GDP和政绩的痴迷,以及捕捞者对利益的强烈追求下发生的。
然而,江刀产量成几何级数的锐减,丝毫也没有使对长江贪婪和无尽索取(包括对GDP和政绩的索取)的人们有所收敛和猛醒。
现在岌岌可危的第二个“白鳍豚”就是江豚了。目前长江中现存的江豚数量仅仅是20年前的一半。这个物种离灭绝看来也用不了多少年。那么第三、第四……从地球上的中国被灭绝是什么物种呢?
这样下去,中国人不用境外的“反华势力”,也不用“卖国贼”和“带路党”,自己就把自己消灭了。
但愿这是“危言耸听”或“杞人忧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