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832|回复: 0

梔子讀書-世說新語之《從管寧割席絕交說開去》

[复制链接]

0

主题

32

回帖

51

积分

注册会员

新手上路

积分
51
发表于 2009-4-12 18:24: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管寧割席絕交的故事,相信大家耳熟能詳。小時候聽老師說起這個故事時,雖然隱隱約約覺得管寧的動作好像太絕情了,但老師既然要我們以管寧為榜樣,『割席絕交』那就是正確的行為了。

  尤其『三國演義』中將華歆描繪成一個逼退漢帝的姦臣,京劇中更是將華歆塑造成一助紂為虐的姦佞小人。『小時不學好,長大了更是壞蛋』,也就成了一般民眾的心目中的華歆了。

  但歷史上的華歆真是這樣的人嗎?在正史『三國志』中,華歆卻甚有清名。《三國志•華歆傳》記載:華歆做高唐吏時“議論持平,語不毀人”;他出任豫章太守時“為政清靜不煩,吏民感愛之”。無論是在為政及私德上,華歆也不失為是一好人。

  世說新語中,除了這篇管寧割席外,還有一篇關於華歆的記載:

  華歆、王朗俱乘船避難,有一人欲依附,歆輒難之。朗曰:“幸尚寬,何為不可?”後賊追至,王欲舍所攜人。歆曰:“本所以疑,正為此耳。既已納其自托,寧可以急相棄邪?”遂攜拯如初。世以此定華、王之優劣。

  在這篇記載中的華歆就很不一般了。華歆一開始的遲疑,是因為他預先想到可能遇到的困境(後來果如所料),這可看出他遇事思慮周密,不莽撞行事;後來在危急之中,他能堅持原則,不肯相棄,這更顯出他的信義。這樣的華歆,更符合『三國志』中華歆的形象,也應該是歷史上真實的華歆吧!

  再回到『管寧割席』這件事情上來。華歆見金『捉而擲去之』、見『乘軒冕過門者』『廢書出看』,這兩個行為雖然不太好,但也不是什麽大錯。每個人的志向不同、性格不同,也不能就這樣一語定生死,認定華歆就怎麽不好了。反倒是管寧『割席絕交』的行為,我還是覺得太絕情了。朋友相交,貴在互相扶持、體諒。對方有錯,規勸一下也就得了。即使真的覺得『道不同不相為謀』,慢慢疏遠也就是了。這種當場『割席絕交』的行為也很不可取啊。

附錄 ──《世說新語》

管寧、華歆共園中鋤菜,見地有片金,管揮鋤與瓦石不異,華捉而擲去之。又嘗同席讀書,有乘軒冕過門者,寧讀如故,歆廢書出看,寧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譯文:

管寧和華歆在園子里一起刨地鋤菜。忽然,兩人看到地上有一塊金子。管寧揮動鋤頭,對待金子和瓦塊礫石沒甚麽區別。華歆拿起金子看了看,又扔掉了。

還有一次,管寧和華歆坐在一張席子上讀書,有坐著軒車穿著冕服的人經過,管寧照舊讀書,華歆扔了書跑出去觀看。管寧割開席子和華歆分開坐,說:“你不是我的朋友啊。”


華歆、王朗俱乘船避難,有一人欲依附,歆輒難之。朗曰:“幸尚寬,何為不可?”後賊追至,王欲舍所攜人。歆曰:“本所以疑,正為此耳。既已納其自托,寧可以急相棄邪?”遂攜拯如初。世以此定華、王之優劣。

譯文:

華歆和王朗一同乘船避難,有一個人想搭乘他們的船,華歆表示為難。王朗卻說:“好在船還比較寬敞,為什麽不可以呢?”後來強盜追來了,王朗就想丟下那人不管了。華歆說:“開始我之所以猶豫不決,正為了這一點罷了。既然已經允許他搭我們的船,怎麽可以因為情況危急就把他扔下呢?”於是仍像當初那樣攜帶關照那個人,世人憑這件事來判定華歆、王朗的優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5-1-15 23:18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