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451|回复: 0

《诗经》赏析(二) (图)

[复制链接]

0

主题

3300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16116
发表于 2009-6-1 22:32: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绘图:心园/蓝语

《诗经》赏析(二)

《诗经.国风.周南.葛覃》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

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

是刈是濩,为絺为绤,服之无斁。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

薄污我私,薄浣我衣。

害浣害否?归宁父母。


注释:1.葛覃:既可理解为"长长的葛"也可理解为"葛的生长或蔓延"。葛,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茎长二三丈,缠绕他物上,花紫红色。茎可编篮做绳,纤维可织葛布。根可提制淀粉,又供药用。葛根,能解饥退热,治高血压、颈项强痛、冠心病等。覃,本诗有两个意思,可当形容词指"悠长,长长",可当动词指"生长或蔓延"。

2.施于中谷:施,遍布、散布、铺陈、蔓延;如《周易.乾卦》:"云行雨施(散布)。"中谷,谷中。因此,这一句可以理解为"(长长的葛草)遍布于谷中",也可理解为"(葛藤生长)蔓延到谷中"。

3.
维叶萋萋:维,动词;含有"系、带"之意,《广雅》:"维,系也。"萋萋,指草木生长茂盛的样子。这一句的大意是:(葛藤)带着叶子茂盛的生长。

4.
黄鸟:本诗的黄鸟指"黄鹂(黄莺)",而不是"黄雀"。"黄雀"一般带有贬义,或以形容其叫声凄凉,如《诗经.秦风.黄鸟》是讽刺秦穆公的诗,诗中的黄鸟指"黄雀"。

5.于飞:飞;偕飞。于,语助词,一说用在动词前带有"往"的意思。本诗用"于飞"比喻夫妻同行或恩爱和合。这种用法还见于《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初,懿氏卜妻敬仲,其妻占之,曰:‘吉,是谓凤皇于飞,和鸣锵锵。有妫之后,将育于姜。'"西晋.杜预注:"雄曰凤,雌曰皇(凰)。雄雌俱飞,相和而鸣锵锵然。犹敬仲夫妻和睦,适齐有声誉。"请注意"于飞"已经成为了固定词组,历代均沿用,词意没有改变过。

6.
喈喈(音街):象声词,可指禽鸟的鸣声或钟、鼓、铃等的声音。在《诗经》中多次出现。另外,"喈喈"还可比喻和洽(安定融洽;和睦融洽)。如《尔雅.释训》:"噰噰喈喈,民协服也。"汉.扬雄《太玄.众》:"躆战喈喈,恃力作王也。"

7. 莫莫:茂盛貌。

8.
是刈是濩:是,代词;这、这些。这种用法在先秦以前的典籍中亦常见,如《诗经.小雅.宾之初筵》:"醉而不出,是谓伐德(这是缺德的行为)。"《孟子.告子下》:"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刈(音义),割。濩(音或),煮。将葛煮后取其纤维用来织布。这一句的大意是:这些割下来,那些拿去煮。

9.为絺为绤:絺(音吃),细葛布。绤(音细),粗葛布。这一句的大意是:织成粗布细布制衣裳。

10.服之无斁(音易):服,穿着。斁,厌倦。这一句的大意是:(不管是粗布或细布做的衣裳)穿着它都不厌倦。

11.言告师氏:言告,(我)告诉。这是先秦以来的一个口头语,前面省略了人称代词。如《战国策.卷33》:"齐以是辞来,因言告燕、赵而无往,以积厚于燕、赵。"

师氏,本诗指教女功女德的师傅(女师),或是指这位女子的丈夫小时候的乳母。不管是女师傅或乳母,在中国古代的地位都很高。女师的由来大致是这样的,清朝及清朝以前,历代的朝廷都鼓励百姓生育,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因此,结婚后的妇女如果到了一定年龄还无法生育者,就算犯了"七出"之条;有被"出"的妇女又不愿改嫁,通女功女德者,就当女师来维持生计。另外,周朝时,"师氏"一词还是官职名,掌辅导教育国子朝廷的礼仪之事,请参阅《周礼.地官.师氏》。

而"乳母"的地位比师氏还要高一些,古人,即使是皇帝或诸侯国王称自己的乳母均为"阿母",在宫中的地位很高。如《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故济北王阿母自言足热而懑,臣意告曰:‘热蹶也。'"而一些平民的妇女,生了孩子后因为缺奶,常会将自己的孩子托付给亲戚或附近乡村的刚生过孩子的母亲喂养,由于孩子从小称乳母为"阿母"或"干娘",所以两家经常往来,特别这个孩子长大娶媳妇后,乳母会常来帮忙教导新娘子女功女德之事。

近代一些学者把师氏翻译成"佣人"或"保姆",是不合情理的错误见解。这是完全推翻《毛诗序》的一种做法,不可取。

12.言告言归:言告,告诉(师傅)。言归,《毛传》:"言,我也。",笔者认为,第二个"言"是语气助词,在本诗中带有"我"的意思。归,归安;古时指出嫁的女子回娘家省视父母。这一句的大意是:告诉师傅我想回娘家探望父母。

13.薄污我私,薄浣我衣:薄(音驳,或依《康熙字典》:【唐韻古音】讀蒲。),这个字的字义刚好《康熙字典》有标出来"又少也。【詩•周南】薄澣我衣。"也就是说"薄"的意思是"少"。

污,搓揉着洗。私,内衣。东汉.刘熙《释名》:"私,近身衣。"浣(音换),亦作"澣",洗衣垢,笔者认为"浣"字当动词时读"换";当形容词时读"缓",如"浣女";这两个读音均可在《康熙字典》中查到。衣,指罩衫或上衣,亦可理解为"衣裳"。《说文》:"衣,所以蔽体者也。上曰衣,下曰裳。"《诗经.邶风.绿衣》:"绿兮衣兮,绿衣黄裳。"这说明周朝时期的女子所穿的衣服样式中也有上衣及裤子(或裙子)之分的款式。须注意,这两句的"我"不可理解为"我个人",应该理解为"我家"。

14.
害浣害否:害(音何),通"曷",何,哪些。否,不要,不用。请注意,"否"不可读成"pǐ"。这一句的大意是:哪些(衣服)要洗,哪些(衣服)不用洗。

15.归宁:已嫁的女子回娘家看父母称为归宁。宁,安,问安之意。

赏析:不知各位读者有否注意到,在上一篇和这一篇的注释中,笔者都标注出了"荇菜"及"葛根"的药用价值,在今后的篇中"卷耳"、"芣苜(车前草)"等,笔者也会标出其药用功效。据老一辈的学者说,过去的学堂,先生在教《诗经》时,有的会把《诗经》中所提到的一些植物的药用功效说出来,甚至会从医书中摘一些常用的药方,让学生记下来。也就是说,学生通过学习《诗经》也能大致的了解一些中医的知识。因为过去读书人不是每个都能在朝为官,即使不能为朝廷出力的,在乡中也能根据所学的知识,服务于民众,行善积德。笔者愚见,这也许是《诗经》的编辑选择这些植物或篇名的用意之一吧。当然,笔者于医学方面是外行,对植物的中医功效有兴趣的读者切记应以《本草纲目》或有经验的中医师的药方为准。故特此说明。

《毛诗.序》:"<葛覃>,后妃之本(本份)也。后妃在父母(公婆)家,则志在于女功之事,躬俭节用,服澣濯之衣(穿换洗过的衣服),尊敬师傅,则可以归安父母(娘家的爹娘),化天下以妇道也。"

笔者先讲解《毛诗.序》中"后妃之德"、"后妃之本"等等的用意。古人的用意是说,《诗经》中说的这种事情或品德,是皇后或妃子应该做到的,或者应该具备的;而且天下的百姓也应该这样做。所以我们看到,<关雎>及<葛覃>等诗,序言明明讲是"后妃之德"、"后妃之本"可是诗中描写的却是村姑或普通的乡间女子。这其实是在告诉人们一个道理:道德的规范也好,做好人的标准也好,对任何人都一样。你是后妃、王公贵族、朝廷官员等等,你应该这样做;你是平民百姓,也应该这样做。

在中国古代,女子出嫁后,只要父母亲还在世,必须择时归宁,从后妃到普通百姓都一样。除非遇到战乱,如战国时期当两个诸侯国交恶时才会有暂时不归宁之事。古代的皇后归宁时,从乘的车子到所穿的服装都有规定,这在史书中有详细的记载,笔者只举两个例子:

皇后之车,亦十二等:一曰重翟,以从皇帝,重翟羽为车蕃祀郊禖,享先皇,朝皇太后。二曰厌翟,以祭阴社。次其羽也三曰翟辂,以采桑。翟羽饰之四曰翠辂,以从皇帝,见宾客。翠羽饰之五曰雕辂,以归宁。(《隋书.志第五》)

皇后衣十二等。其翟衣六,从皇帝祀郊禖,享先皇,朝皇太后,则服翚衣。素质,五色。祭阴社,朝命妇,则服騑衣。青质,五色。祭群小祀,受献茧,则服鷩衣。赤色采桑则服鳪衣。黄色从皇帝见宾客。听女教,则服鵫衣。白色食命妇,归宁,则服<失羽>衣。(《隋书.志第六》)(<失羽>是一个字,字库内没有。)

笔者之所以花了点篇幅介绍此事,主要想说明古人对"归宁"这件事情的重视,也有助于各位读者了解此诗的内涵。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这几句说葛藤的生长、蔓延,它不管到哪里,都带着叶子茂盛的生长。以之教化人:女子,不管结婚前还是结婚后,在不同的地方都要保持勤劳俭朴的品德。再引申的说:作为一个人,在任何地方,任何环境中,都应该保持善良的品德。

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黄鹂双双在天上飞,象征着夫妻的结合和恩爱。那么"集于灌木"说什么呢?哦,你们(夫妻俩)既然有缘份在一起,那就一定要和睦融洽(其鸣喈喈)。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这几句还是采用借喻的方式,進一步的强调:作为一个人,在任何地方,任何环境中,都应该保持善良的品德。

那么,什么样的品德应该保持呢?作者就举例了:
"是刈是濩,为絺为绤,服之无斁。"这几句是说,将葛藤割下来煮,织成粗布或细布,再制成衣裳,不管是粗布或细布的衣裳,我穿着都不厌倦。前两句体现了一个"勤"字,后一句体现了一个"俭"字;这几句想表述的道理即:淑女也好,君子也好,都要保持"勤劳俭朴"的美德。

俭朴,古代也称为"躬俭节用",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因为中国古代的圣王或贤德的皇后,也是这样做的。据《史记.五帝本纪》载:"时播(按时播种)百穀草木,淳化(驯化)鸟兽蟲蛾,旁罗(测度)日月星辰水波土石金玉,劳勤心力耳目,节用水火材物。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

据《旧唐书.列传第一》记载唐太宗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的事迹:"后性尤俭约,凡所服御,取给而已(长孙皇后崇尚俭朴节约,平时使用的物品,够用即可).
. . . . .
太子承乾乳母遂安夫人常白后曰:‘东宫器用阙少,欲有奏请。'后不听,曰:‘为太子,所患德不立而名不扬,何忧少于器物也!'"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薄污我私,薄浣我衣。这是女子跟师傅说的一段话。为什么要告诉师傅呢?其实这是问礼于师傅,尊敬师傅的表现。用女子的口气表述出来就是:师傅呀师傅,我想回娘家探望父母,家里人的脏衣服这么多,我少洗一些行吗?(请注意,句中的"私"表示内衣;"衣"表示外衣。这样写是有用意的。)

如果这位女子的丈夫上有父母,下有几个未成年的弟弟和妹妹,那么家务活都要这位女子(媳妇)来做,隔几天就要洗很多衣服。在中国古代,这样的家庭是很常见的。另外一点,中国古代的交通不象现代交通这么发达,这位女子的娘家有可能就在附近的村庄。

师傅回答了:"害浣害否?归宁父母。"该洗的衣服你都洗了吗?要回娘家探望父母呢。从师傅回答的语气中,我们也能听出她的言外之意:家里的衣服没洗完,怎么能回娘家呢?还有,你自己的衣服也洗干净了吗?一定要穿着干净的衣服出门,外衣要干净,内衣也要干净;不然怎么能回娘家看父母呢?

为什么师傅要这样教导这位女子呢?《毛诗.序》在<葛覃>这首诗的前言说:"尊敬师傅(听师傅的话),则可以归安父母(娘家的爹娘),化天下以妇道也。"如果这位女子没把家务活都做完就回娘家了,那么父母亲问起来:"你在婆家勤劳吗?家务活都做吗?"古人跟现代某些人的观念可不一样,如果自己的女儿嫁出去了,在婆家好吃懒做,传出去,让娘家的人知道,当父母的脸上都没有光彩。反之,如果这位女子听师傅的话,把家务活都干完,穿着干干净净的衣服回娘家。那么娘家也许有嫂嫂、未出嫁的妹妹;村里的亲戚及姐妹们,大家都看到了,都会跟着学,这不就是"化天下以妇道"吗?

另外一点,古人对整洁是很讲究的,在外出之前,要香薰衣服。上朝或出席一些庆典等,更要薰香和沐浴(参加祭祀前还要斋戒),表示虔敬。所以这首诗还讲了一个古人必须遵从的品德及礼仪:作为一个人,要俭朴,不管是粗布或细布的衣服,我们都不要嫌弃或有分别心。但是,仪表一定要整洁,不能邋遢。

这首诗还有一个很巧妙的地方,她留了一个问题,让读者去思考。如果您是一位老师,您在给学生讲解完这首诗以后,您可以问学生一个问题:同学们,大家说,这位女子会听师傅的话,把家务活都做完,穿着干干净净的衣服回娘家吗?

词汇运用:今天介绍古人如何运用"萋萋"这个词于诗文中。

《诗经》中有很多诗篇都用到"萋萋"这个词,我们今后还会读到。

1.《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形容草木茂盛貌。这是在古代诗文中最常见的用法;唐.崔颢《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春草萋萋鹦鹉洲。"亦同。

2.《诗经.小雅.大田》:"有渰萋萋,兴雨祈祈。"形容云行弥漫貌。唐.鲍溶《范真传侍御累有寄因奉酬》诗之九:"萋萋巫峡云,楚客莫留恩"亦同。

3.
唐.崔国辅《题预章馆》:"独有萋萋心,谁知怨芳岁。"形容某种情感充满于心;这种用法似从"有渰萋萋"句中化出。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亦同。一般用于表达伤感或离别之情。

4.西晋.潘岳《藉田赋》:"袭春服之萋萋兮,接游车之辚辚。"形容华丽貌;此处指服装的华丽。南朝齐.王俭《太宰褚彦回碑文(并序)》:"眇眇玄宗,萋萋辞翰,义既川流,文亦雾散。"此处比喻文辞的华丽。

5.借指"繁盛的草木"。唐.唐彦谦《春草》:"天北天南绕路边,托根无处不延绵。萋萋总是无情物,吹绿东风又一年。"唐.郑谷《嘉陵》:"细雨湿萋萋,人稀江日西。春愁肠已断,不在子规啼。"这种用法让诗显得灵动脱俗。

6.形容衰落萧索貌。汉.王嫱《怨诗》:"秋木萋萋,其叶萎黄。"唐.钱起《山下别杜少府》:"伤心独归路,秋草更萋萋。"

以上列举了"萋萋"常见的六种用法,笔者认为,不管是阅读古诗文还是创作诗歌,都应该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正确理解或运用。

结语:朱熹云:"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比就是比喻。比喻的方法还有明喻、隐喻、借喻等。本诗中通过"葛的生长"、"黄鸟于飞"的借喻方法来讲述做人的道理。然后又描写了真实的人物场景及对白,通过赏读这首诗,我们既学习了写作方法,又了解了古代的道德和礼仪。

笔者将这首诗所讲述的道理再归纳一遍:1.作为一个人,在任何环境都要保持善良的品德。2.夫妻既然有缘份在一起,那就要和睦相处,相待如宾。3.勤劳并保持躬俭节用的传统美德;而且对穿戴使用的物品不要有分别心(粗布细布的衣服都一样)。4.
仪表一定要整洁,不能邋遢。5.作为一名已为人妇的女子,只要娘家的父母亲还健在,就要择时归宁,尽孝道。

读者来信试答:

1. 请问古代琴瑟钟鼓等乐器的作用?

答:古人使用这些乐器,主要有两个目地,一、祭祀时必定要用到乐器。也就是乐器的作用首先是为了敬奉天地神明。

《礼记.月令》载:是月也,命乐师修鞀鞞鼓,均琴瑟管箫,执干戚戈羽,调竽笙篪簧,饬(准备)钟磬柷敔(打击乐器)。命有司为民祈祀山川百源,大雩帝(向上帝祈雨),用盛乐。乃命百县(京畿近郊各地),雩祀百辟卿士有益于民者,以祈谷实。农乃登黍(进献谷物)。

《礼记.礼运》载:陈其牺牲(祭品),备其鼎俎(陈列祭品的礼器),列其琴瑟管磬钟鼓,修其祝嘏(祝祷的言辞),以降上神(愉乐天神)与其先祖。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齐上下,夫妇有所。是谓承天之祜(蒙受上天的赐福)。

二、宣教道德、礼仪。

《左传.昭公元年》:"君子之近琴瑟,以仪节也,非以慆心也。"

《荀子.乐论篇》:"先王恶其乱也,故制雅颂之声以道之,使其声足以乐而不流,使其文足以辨而不諰,使其曲直繁省廉肉节奏,足以感动人之善心,使夫邪污之气无由得接焉。是先王立乐之方也。"(译文:古代的圣王憎恶那祸乱,所以创作了《雅》、《颂》的音乐来引导他们,使那歌声足够用来表达快乐而不淫荡,使那歌词足够用来阐明正确的道理而不流于花巧,使那音律的宛转或舒扬、繁复或简单、清脆利落或圆润丰满、节制停顿或推進加快,都足够用来感动人的善心,使那些邪恶肮脏的风气没有途径能和民众接触。这就是古代圣王设置音乐的原则啊。)

正因为这样,古人把琴瑟钟鼓等乐器当作神器来看待,在乐器不使用的时候,对乐器的放置都做了明确的规定。如帝王必须悬挂乐器于四面,象征宫室四面的墙壁,故名"宫县"。县,"悬"的古字。《周礼.春官.小胥》:"正乐县(悬挂)之位:王(帝王)宫县,诸侯轩县,卿大夫判县,士(文人)特县。"郑玄注引郑司农云:"宫县,四面县,轩县去其一面,判县又去其一面,特县又去其一面。四面象宫室,四面有墙,故谓之宫县。"

而且还规定"(卿)大夫无故不彻县(撤去悬挂的钟鼓等乐器),士无故不彻琴瑟。"(《礼记.曲礼下》)

只有在生病的时候,因为担心人的病气或业力团之类的脏东西亵渎了神器,才要求将乐器撤下来另行收藏。"疾病,外内皆扫。君大夫彻县,士去琴瑟。"(《礼记.丧大记》)

因此也可以这样说,乐器是神传给人的。乐器的作用主要为了:第一是赞颂神佛;第二是教人家怎么做好人。

声明:笔者无意干涉现代人的生活自由,该怎样使用乐器,是个人的事情。但有一点笔者也必须说的,笔者认为,如果把神传的乐器拿去为邪恶的暴政歌"功"颂"德"、粉饰"太平"、迫害善良的民众,那就是罪恶滔天。

2.《周礼.媒氏》曰:"中春之月,令会男女,於是时也,奔者不禁。"请问如何解释?

答:这个问题是目前中国大陆学术界争议的话题之一。其实只要把上下文连起来看,就明白是什么意思了。

《周礼.地官.媒氏》曰:"媒氏掌万民之判(音义通"半",但也有"裁定"之义)。凡男女自成名以上,皆书年月日名焉。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凡娶判妻入子者,皆书之。中(仲)春之月,令会男女,於是时也,奔者不禁。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大意:媒氏[周朝官名]负责天下百姓的另一半。凡出生三个月后的孩子不论男女均由其父亲起名,并把他[她]的生日及名字报给各地的媒氏记录在册。通令男子三十岁一定要娶妻,女子二十岁一定要嫁人。凡是娶改嫁[或寡或出]的女子为妻的,她带的子女也要将生日及姓名从新报给媒氏。每年农历的二月,凡是刚好达到通令中规定的年龄还未婚配的男女,在这个月内,可自由婚配。如果达到年龄上限无故不结婚者,受处罚。)

中国古代的任何一个朝代都是鼓励老百姓生育的,但结婚必须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且必须依照"六礼(详情可查《汉典》注解)"举办仪式,才算合乎当时国家的法律规定或说合乎婚嫁礼仪。为了不使一个男人背负不孝的罪名(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为了增加婚姻的机会,《周礼》又出了这个规定,很明确要求男子年纪到了三十还没娶妻的,女子到了二十还没嫁人(或守寡)的,在每年农历的二月,那么你们可以什么手续都不用办,就这样私奔结合也不算违反礼教或当时的婚姻法。这是个上限的年龄,超过这个年龄还没结婚的男女,就要受罚。

现代的一些学者普遍误会的是这句--"令(通令[中的年龄])会(刚好遇上)男女",它的意思是"恰好遇上通令中年龄的男女",在每年的农历二月这三十天内,你们私奔了也没有人管。但是这必须是真正的结婚,可不能私会了又不干了,那更要受罚了。不过,真正遇到这种情况的男女是很少见的。笔者说个笑话,在中国古代一个三十岁的男子还打着光棍,真想找个没结婚(或守寡)又刚好达到二十岁的女子跟他结婚实在太难了。如果男子达到年限,女子还未达到,则女子这一方必须经父母同意才能出嫁。

中国古代很著名的有两例这种情况,所以一位"不告而娶";一对私奔了。《孟子.离娄章句上》载:"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这段话的大意是:"不孝的事情有三件,其中没有子孙后代是最大的不孝。舜没有禀告父母就娶妻,就因为怕没有后代,所以君子认为他如同禀告了一样。"

舜非常的孝顺,但他的继母对舜很不好,父亲也对他不好。舜到了三十岁的年纪,他如果告诉父亲和继母娶妻的事,肯定得不到他们同意。不禀告不合礼,没有后代又是最大的不孝,两相权衡,只好"不告而娶"。但尧的两位女儿嫁给舜,是尧做主同意的。详见《史记.五帝本纪》。

需说明的是,舜之后的一千多年,才有周公作《周礼》,及儒家思想的出现。《易经.系辞下》曰:"黄帝尧舜垂衣裳(无为)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古人说的"无为"大意是"依照天地自然的法则去行事",反之即称"有为"。所以不能说舜的行为符合了儒家的思想,而应该说儒家的思想是根据上古圣王行事的原则(无为)而总结出来的。孟子说的那番话,也只是为了表白"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儒家观念符合了上古圣王的行事原则。

还有一对就是西汉著名的文学家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夫妇。司马相如当时穷得家徒四壁,父母又不在世了,年纪也达到三十。而文君新寡在家,年纪刚好二十;所以他们两位私奔了,当时也没有谁说他们违反了礼教。详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声明:笔者无意干涉现代人的婚姻及现代社会的婚姻制度,以上只是介绍中国古代的一些婚嫁习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5-1-29 03:2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