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331|回复: 0

一代军师刘伯温(上)

[复制链接]

0

主题

3321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16118
发表于 2009-7-8 00: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刘伯温名刘基,字伯温,生于1311年7月1
日,浙江温州文成县南田镇武阳村人(旧属青田县)。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及诗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辅佐朱元璋,西平陈友谅,南定张士诚,推翻元朝,完成明朝帝业、加之刘伯温许多神奇预知能力,因而驰名天下。(以下均称刘伯温)

神奇降生

刘伯温的曾祖父刘豪,在宋朝中过进士。南宋时家从江苏的丰沛迁到杭州,南宋灭亡后,又从杭州迁到青田县的山区南田。刘伯温的父亲刘爚,曾官任教谕(掌管文庙祭祀)。

据说刘伯温出生还有一段神奇故事。刘伯温的父亲叫刘爚,刘伯温的父母心肠非常好。一日,一位癞头乞丐来家乞讨,他们不仅供给茶饭,还上山采药为其医治烂头脓疮。癞头乞丐感念他们的善良,就告诉他们将先人的尸骨埋在家后面的五峰山脚下,日后必出将相之才,刘爚将祖先的尸骨埋在了山脚下。三年后,刘爚的妻子生下了刘伯温。

刘伯温自幼神智过人,有过目不忘的能力,三岁开始识字,五岁就能熟背唐诗,十二岁时,刘伯温遵照父训来到处州府城括城研读《春秋经》,1327年,当时著名的理学家郑复初到距离青田县七十里的石门洞讲学,在一次拜访中对刘伯温的父亲赞扬说:"您的祖先积德深厚,庇阴了后代子孙;这个孩子如此出众,将来一定能光大你家的门楣。"



元朝时曾三次为官、三次辞职


元顺帝元统元年(1333年),刘伯温到京城大都参加会试,高中明经科进士。1336年,他出任江西瑞州府高安县的县丞。在任官的五年内,处理地方事务的原则是"严而有惠爱",能体恤民情,但不宽宥违法的行为,不畏权贵,因此受到当地百姓的爱戴。1339年,瑞州路新昌州(今江西宜丰)发生一起人命案。此案初审裁定死者为自杀,但原告不服,呼冤上诉。因案情涉及青田县一豪门大户,瑞州路总管便将此案交给时任高安县丞的刘伯温复审。刘伯温通过阅卷,调查、勘验后,查明是一起蓄意谋杀案。期间豪绅通过威逼利诱的手段,胁迫刘伯温维持原判,但刘伯温仍不惧强暴,秉公执法,终于处决了凶犯,此事一时成为远近美谈。但对刘伯温群的造谣毁谤也接踵而来。1341年,刘伯温辞官回家,此后的数十年,刘伯温又两次被重新起用,但为官时间不长,1358年,47岁的刘伯温第三次辞官回家,在辞官期间,他饱览群书、寻师访道、著书立说。他一生的主要作品有:《郁离子》、《覆瓿集》、《写情集》、《犁眉公集》、《春秋明经》、《百战奇略》、《时务十八策》、《火龙神器阵法》、《滴天髓》等。涉及领域有政治、军事、天文、地理、文学等诸方面。

元末群雄纷争

元朝末年,朝政废弛,社会动乱,1351年,白莲教士出身的刘福通利用修黄河的十几万民工,在颖州(今安徽阜阳))发动了红巾军起义,建韩宋帝国,拥韩林儿为小明王,刘福通为宰相,成为抗元主力。同年徐寿辉、陈友谅在湖北蕲水(今湖北省浠水县)起兵,建天元帝国。1352
年郭子兴在濠州(安徽凤阳)起兵,和尚出身的朱元璋为其大将,受韩宋帝国节制。1353 年,盐贩出身的张士诚在高邮(今江苏省高邮市)
起兵。轰轰烈烈的元末农民大起义,终于燃成了燎原之势。1359年,朱元璋领导的一支红巾军先后占领了今浙江省诸暨、衢州和处州一带,随后又先后拔除了东南一带元军的一些孤立据点,元朝在浙东一带军事力量全被消灭,浙东地区大部分获得平定。

雄心勃勃的朱元璋想一统天下,一方面实施"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大计,悉心经营根据地;一方面四处招贤纳士,当然浙东的刘伯温也是他想招贤聘的重点。

刘伯温向朱元璋献《时务十八策》

1360
年,刘伯温看到元朝气数已尽,答应出山辅助朱元璋,由青田到达金陵,那是三月的一天,朱元璋问的第一句话是:会作诗吗?刘伯温答:诗是儒者的末事,哪有不能的。朱元璋以手中斑竹筷子为题,让刘伯温赋诗。刘伯温随口念道:一对湘江玉并看,二妃曾洒泪痕斑。朱元璋蹙眉道:秀才气味。刘伯温接着说:汉家四百年天下,尽在留侯一借间。留侯指张良,汉朝开国功臣,曾借刘邦吃饭用的筷子,描画当时天下大势,为刘邦出谋画策。朱元璋听完刘伯温的诗大喜。自己得了"张良"
这样的谋士,还愁天下不得吗?以后,刘伯温就向朱元璋呈上了《时务十八策》。

这十八策要点是:一、先灭陈友谅、再取张士诚,二、剿灭方国珍,三、屯兵以自养,四、勿过度扰民、过度使用民力,五、严肃军纪、治军有方,六、粮草供应之对策,七、水战、火战之配合,八、坚城固守与弃城引敌,九、疑兵计与反间计,十、儒学教化,十一、农田水利之构建,十二、招贤纳士之标准,十三、军中将领之俸禄,十四、刧寨与反刧寨,十五、谋士参议制,十六、属官编制,十七、北伐,十八、定都。朱元璋大喜,自此,刘伯温倍受朱元璋宠信。朱元璋称刘伯温为"先生"而不直呼其名,事无巨细,都要向刘伯温讨教。

先征陈友谅,后取张士诚

刘伯温来到朱元璋身边两三个月后,陈友谅杀死了自己的主将徐寿辉,篡位,改国号天完为汉。此时朱元璋政权的东面是张士诚所建的周,西面是陈友谅所建的汉,北面是小明王韩林儿。朱元璋想要成就帝业,最大的威胁来自陈友谅和张士诚。如何对待这两个强敌,许多将领的想法是先灭掉力量比较弱的张士诚,夺取他处于长江三角洲的富饶土地,然后再回攻陈友谅。

但刘伯温不同意这种看法。他对朱元璋说:元帅心中所顾忌的只有陈友谅和张士诚二人。张士诚只是个私盐贩子,胸无大志,只求自保,不足为虑。可是陈友谅就不同了,他虽渔民出身,但浪迹江湖,野心很大,想一统天下。他先杀恩公倪文俊,后杀统帅徐寿辉,在江州(今江西九江)称王,国号大汉,年号大义,对人民很有诱惑力和号召力。论地盘,他据长江中上游,地势险要,又是粮仓之地;论实力,兵强马壮,特别他的水兵战船千只,樯桅如云,其实力确实在您之上。而且他又想与张士诚联盟对付您。如先打张士诚,陈友谅定会乘虚攻我;可是如果先讨伐陈友谅,张士诚则不一定敢轻举妄动。陈友谅一灭,再取势孤力单的张士诚就容易了。南方既平,就可挥师北上,席卷中原,大业便可告成。朱元璋听了刘伯温这番精辟的议论,心里豁然开朗。

后发制人 获龙江大捷

1360
年五月,陈友谅攻下了南京周边的重镇太平,杀了朱元璋的养子朱文逊及守将花云,并且调集舟师,从江州(今江西九江)向东直指应天,声称此役有张士诚配合,攻陷应天,指日可待。在陈友谅的嚣张气焰面前,朱元璋的部将感到局势紧张。有的主张出城决一死战,有的主张弃城转移,也有的主张献城投降。诸说纷纭,莫衷一是。朱元璋也一时拿不定主意,便问计于一声不吭的刘伯温。刘伯温回答:先斩主降者和言逃者,才能破敌获胜。他说:陈友谅劫主称帝,骄横一世,其心无日不忘金陵;现在气势汹汹,顺江东下,逼我退让,我们只有坚决抵抗。

常言道,后举者胜,陈友谅虽兵骄将悍,但他们行军千里来犯我,既是疲军,又是不义,而我们以逸待劳,待敌深入后,以伏兵击之,自当必胜。另外在主攻陈友谅前,先要控制江阴、常州、宜兴、长兴、吉安等战略要点,阻止张军向西发展,并拉拢方国珍,藉以牵制张士诚,稳定侧后,减少东顾之忧。朱元璋听了刘伯温的这番话之后大喜,立即赐他宝剑,拜他为军师,有不服者斩之,诸将悚然听命,获龙江大捷:俘获陈友谅兵卒二万余人,获巨舰名混江龙、塞断江、撞倒山、江海鳌者百余艘及战船数百。此后,朱元璋的军队能够浮江而上,取安庆、九江等战略要地,都基于这次战役的胜利。此役仅在刘伯温投奔后的两个月,充分显示了刘伯温卓越的军事才能。

鄱阳湖之战定天下

1363年,经过几次大规模的战役之后,陈友谅收拾残兵,围攻洪州城(今江西南昌),发动了朱陈争霸的最后一场大战--鄱阳湖之战。当时,双方都将自己的主力投入战场,据《明太祖实录》记载,朱元璋投入兵力二十万。陈友谅的投入兵力达六十万。

四月十一,陈友谅先错误的攻打城池坚固的洪州,遭遇守军顽强抵抗,几个月攻占不下,七月初六朱元璋回师救援,七月十六,来援的朱元璋军主力与陈友谅军的主力在鄱阳湖中相遇,激战持续了四天。四天中,陈友谅的军队损失非常大,陈的弟弟陈友仁、陈友贵及大将陈普略先后战死,朱元璋的军队伤亡也比较惨重。有一次朱元璋坐在胡床上督战,刘伯温随侍身旁,忽然跃起大呼,催促朱元璋赶快转移到别的船上去。朱元璋仓促转移到另一小船上,还未坐定,飞炮便将他原来所乘御船击得粉碎,站在高处的陈友谅见御船被毁,大喜,而朱元璋所乘之船只进不退,汉军都大惊失色。

面对相持不下,刘伯温请求移军湖口,将战舰全部移往湖口,封锁鄱阳湖通向长江的水路通道,关门打狗。朱元璋的战舰尾部都升起灯笼,陆续驶向鄱阳湖湖口,鄱阳湖成为一只扎住陈友谅军队的口袋。陈友谅的巨舰在相对狭隘的湖口水面上远远比不上朱元璋战舰那样灵活有用,所以,陈友谅始终未能攻破湖口。陈友谅的一些将领们主张弃舟从陆路回武昌。由于意见不统一,汉军内部发生争吵,接着发生了叛逃。更要命的是,双方相持很久,陈友谅军的粮食已经吃完,而五百艘抢粮的船只也被朱文正烧了个干净。八月二十六日,缺少粮食的陈友谅军队最后窘迫的突围而出。陈友谅在激战中头中流矢,不治身亡。此战朱元璋得胜的关键,正是刘伯温"
移师湖口"这一计策的实施。

消灭陈友谅势力以后,朱元璋立即又挥戈东进,征伐张士诚。至1367年九月,攻占平江(今江苏苏州市),张士诚走投无路,自缢身死。自此长江中下游地区尽归朱元璋所有。1368年,朱元璋在北伐大都,推翻元朝统治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凯歌声中,宣布了明朝的建立,他登基称帝,改号洪武,定都南京。

--待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5-1-16 00:2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