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鬼谷子十一条与人交谈法则(图)  
 
2009-07-22   
 
 
 
 
 
 
 
【新三才网讯】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鬼谷子,曾经总结出了与各种各样的人交谈的心理启发,堪称精辟:  
 
 
与智者言,依于博; 
 
与博者言,依于辨; 
 
与辨者言,依于要; 
 
与贵者言,依于势; 
 
与富者言,依于高; 
 
与贫者言,依于利; 
 
与贱者言,依于谦; 
 
与勇者言,依于敢; 
 
与愚者言,依于锐; 
 
说人主者,必与言奇; 
 
说人臣者,必与之言私; 
 
 
同智慧的人说话,凭的是见闻广博; 
 
同博学的人说话,靠的是善辩能力; 
 
同善辩的人说话,凭的是事理; 
 
同权贵的人说话,态度要轩昂; 
 
同富足的人说话,言辞要豪迈; 
 
同贫穷的人说话,要动之以利; 
 
同善战的人说话,用的是谦逊; 
 
与勇武的人说话,要的是果断; 
 
与愚钝的人说话,须锋芒毕露。” 
 
与上司说话,必须谈奇特的事来打动他。 
 
与下属说话,用切身利益说服他。 
 
 
鬼谷子,姓王名诩,春秋时人。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因隐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 鬼谷子为纵横家之鼻祖,苏秦与张仪为其最杰出的两个弟子〔见《战国策》〕。另有孙膑与庞涓亦为其弟子之说〔见《孙庞演义》〕。  
 
 
纵横家所崇尚的是权谋策略及 言谈辩论之技巧,其指导思想与儒家所推崇之仁义道德大相径庭。因此,历来学者对《鬼谷子》一书推崇者甚少,而讥诋者极多。 
 
 
其实外交战术之得益与否,关系国家之安危兴衰;而生意谈判与竞争之策略是否得当,则关系到经济上之成败得失。即使在日常生活中,言谈技巧也关系到一人之处世为人之得体与否。 
 
 
当年苏秦凭其三寸不烂之舌,合纵六国,配六国相印,统领六国共同抗秦,显赫一时。而张仪又凭其谋略与游说技巧,将六国合纵土蹦瓦解,为秦国立下不朽功劳。 所谓“智用于众人之所不能知,而能用于众人之所不能。”潜谋于无形,常胜于不争不费,此为《鬼谷子》之精髓所在。  
 
 
《孙子兵法》侧重于总体战略,而《鬼谷 子》则专于具体技巧,两者可说是相辅相成。《鬼谷子》共有十四篇,其中第十三、十四篇已失传。《鬼谷子》的版本,常见者有道藏本及嘉庆十年江都秦氏刊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