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340|回复: 0

道姑李莲翠 (2)

[复制链接]

2636

主题

1万

回帖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73816
发表于 2009-10-26 08:01: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道姑李莲翠  (2)

新浪博客



说到真人,什么是“真人”?道家把修炼成仙的人称为“真人”,其实,湖北本地的《太上说真武本传妙经注》中说,所称“真人”,“是修炼内丹的成功者。”


黄冕道士对文化不高的众人解释说:“庄子说,古时候的真人,那些智慧的人不能说服他,美人不能拖他下水,强盗不去抢劫他,伏羲和黄帝那样有地位的都想与他交友而交不上,死生这样重大的事情,都无法去撼动他,何况是当官发财这样的事情呢。像这样的人,他的精神穿过大山而不受阻碍,出入深渊而不会被淹没,处于卑微底层而不会倦怠,像阳光那样充满在天地之间,既可以不断给予他人,自己则愈加丰富充盈。你们看,这才是真正的真人呀。”


以后时间长了,等到李莲翠逐渐的长大了,她对师傅黄冕道士的认识也越来越清晰了。


在中国的道教界什么是“高道”?怎样才能称得上是“高道”?或者说,修行到什么样的地步才可以称得上是“高道”?李莲翠见过许多修行高深的道士,有全真各派的,也有正一天师道的,他们也修行的满腹经纶,但都是含而不露,既不带徒也不外传,只是自己一个人受用,这也是一种道士。但不管怎么样,一个善良,一个正直,应该是每个出家道士的基本品质,多少有为高道都是这样的人。


黄冕道士选择好了李莲翠出家的黄道吉日。此时,往日富裕豪爽的李家已是家徒四壁,连件像样的觐见礼也拿不出来了,家里倾尽所有,只拿得出二斤灯油作为伢子出家的进观礼。


崇元观的全体道士都更换上五彩法衣,由接近高龄暮年的黄冕道士吴宗璞亲自为师,崇道士担纲主持,李莲翠的入道出家礼仪做得很正规,崇元观里笙鼓齐鸣,三礼上香后三拜,接着是三辞,虚岁五岁的李莲翠天性稳重,不苟言笑,不惧场面,抿着小嘴,强忍着就要永远离开父母的悲痛,行为举止大体得礼,小大人似的一丝不苟地只辞了先祖和父母,因为实在是无亲朋可辞;然后是皈依和成服,黄冕真人为她戴冠;之后,长跪在师傅黄冕真人面前听师傅说戒,说戒结束,按崇元观内的排序,给李莲翠起名为“静真”,按全真龙门派传人排序,李莲翠更法名为“李诚萍”。最后李莲翠拜谢师傅,礼仪完成。


李莲翠的情况特殊,她的父亲李鑫一自幼就是崇元观的清真弟子,母亲李胡氏自幼是清信弟子,已经受过三戒、五戒,正在渐止荤血的修行阶段,如今,父母的修行由子女接续上了。当父母按照上千年来出家人的例规,留下一纸李莲翠的舍命文书、即出家文契之后,李莲翠就成为真正的“崇元观人”了。李鑫一、李胡氏夫妇最后告别李莲翠走出崇元观门口的时候,李莲翠在师兄师姐们的提醒和监督下,含着眼泪身子僵直地停留在原地,一步也没有去送别,此时她清楚地知道,此时,她已经出家为道姑,是出家人了,而出家人是再无父母亲情可言的。


黄冕真人送李鑫一夫妇到很远的山根低下,一再安慰他们:“你们放心,我决不会让你们的小女在这里受到委屈,你们李家与崇元观有这么多年的渊缘,我们会好好的照顾她的。”


“莲翠这孩子,就交给道长了,从此以后,她活着是崇元观的人,死了是崇元观的鬼,请道长多费心,该说就说,该打就打,……”


黄冕道士赶忙摇着头打断了他们的话:“李家施主言重了,言重了,施主家世代与道有缘,今日献女终生奉道,本是一喜,我们一定会好生待她,二位施主尽可放心,请早早速回,无须挂念。什么时候想女儿了,随时可以来进山来崇元观一见。”


迷蒙的夜空下,泛着点点星光月色,李鑫一夫妇走远了,黄冕道士望着他们远去的身影,白发飘逸,胡须颤抖,唏嘘感叹了好一阵子,时运不济,致使独女出家,求一活路。惨哪!在前一天,李家人到来之前,他曾经用了一个晚上,用《周易》为李家测了一卦,先后几次他测得的都是坤卦,从命相上看,他们李家虽然流年不利,有着三十年的天难白虎劫,此劫闪躲不开,要损命折寿,但由于是坤卦,李家的女性可以得到神灵的庇护得以规避,而且,这一劫只是遭难劫,并不是家破人亡的亡命劫,是可以得解的,只要熬得三十年过去,仍可起死回生,时来运转。但此时,天机不可泄漏,只能靠他们自己苦苦地撑着度过此劫难。


李莲翠年幼出家,虽说走的是“后门”,但三年的苦行期还是按例不可缺少的。在起了法名,留发梳髻,穿上道服之后,崇元观里面所有的劳动都要做一下,苦行就是尝试出家人的一切苦活,看你是否能够忍受,能否经受住考验。在这三年里,你可留、可去,有相对自由的身份。三年之后,苦行期满,道观和师傅认为你立意坚定,道心虔诚,符合出家的条件了,这时才能依照规定举行仪式,行冠巾礼,正式招收为徒。


五岁的李莲翠她学会的最大的东西就是要随时都会有牺牲和忍耐,所以,隐忍不发、闭口不语成为她的本能,成为她生存的基础和生命的一部分。


凡是住庙道士,每日必须按时上殿诵经,这也是固定的、必须要修行的功课,所以每天一早一晚两次坛经,也叫作早晚功课经,道观内称之为:“玄门日诵早晚课”。这是为了道家行日用的修持所必需的工作。这种每日诵经的功课,绝不是“做一日道士念一日经”的例行公事或应付差事,而是“口而诵,心而维”,即口中诵经,心中悟理,“存思”为重。


每天清晨天还没有放亮,还在星辰闪烁之时,年龄大一些的师傅、师叔、师太、师兄、师姐们就已经早早的起身了,道姑们的寝房在斋堂的对面,中间的院子隔着那十来株桃树,几丛密密的连翘,窗前种着长长的一畦黄花和洋姜。早起之后,她们有的要习武、修炼,有的在忙碌道观里各种的活计,挑水、烧火、煮早粥,清理更新殿堂供品、添置点燃供案上的香火灯油,并且开始做每日的功课,而每晨一遍的《澄清韵》向来是绝对不可以缺少的。


做完早课,道士道姑们还不能马上就进食早餐,还要去做一些劈柴、挑水,浇菜,清扫这种必不可少的晨活,虽然崇元观有着自己的各项戒律、斋戒、清规和禁忌,但对年纪幼小的童子道,岁数大些的道士们始终还是网开一面、政策放宽的。当听到:“静真,起床了。”的招呼声时,李莲翠一骨碌爬起身来,飞快的穿衣、叠被,打扫房间,因为她知道,师姐们早已经起床了,因为怕她年幼缺觉,瞌睡大,每天早晨特地晚一点叫她起来,好让她把觉睡足。


道姑们居住的是崇元观后院把角三间带拐弯的寝房,房前是一片不大的桃树园、间隔着是种植着中草药的花圃和小块的菜地,房后则是岸边坐落着龙王庙的那几亩布满莲藕的池塘。每逢夏季,池塘里翠绿的荷叶,粉红的莲花,将窗外这一片水面装点得如仙境一般。在还没有开辟成今天这样的旅游胜地的当时,山里很静,在没有香客到来的时候,静的可以仿佛听见蜻蜓在水面上振翅的声音,时而传来蜜蜂的嗡嗡声和青蛙的鸣叫。每逢傍晚,随着崇元观钟板声的敲响,水塘中寂寞的鱼儿飞身跃上湿润的空气中,好像要去追逐红艳艳的晚霞,眼看着,一条条的鱼儿又翻身落下,在平静的水面上溅起一圈圈的涟漪,伴送着做晚课的道士们直到夜间。全真道士们食素,从不杀生,这几亩池塘就是崇元观香客们积德行善的放生池。


掌门师姐叫陆青霜,1933年十八岁那年在武当山皈依的龙门派,拜师徐宗汉,道家名字叫陆崇冰,中等身材,消瘦结实,是崇元观的经师,当年四十多岁,粗识得一些文字,是位性情刚烈的女中豪杰。到了五十年代中期,陆青霜虽然出家已经有了二十来年的历史,但她那风风火火的倔强脾气和性格始终不改。


每天晚上,直至夜深,经师陆青霜总要带着大家在一块诵完晚课,由《步虚韵》起头。


然后又是另一番与早课完全不同的诸品真经、诸真宝诰、中堂赞及小赞等等。


直至夜幕深沉,她们才结束晚课,回到寝室,那时,年幼的李莲翠已经累得如一摊烂泥了,常常倒在床榻上,头刚一着枕头,人已经昏然睡去。她赶上好人了,陆青霜帮她脱去外衣,除去鞋子,然后轻轻的盖上被子,这一晃就是许多年。


作为全真龙门弟子,在李莲翠出家的第三年,七岁的时候,在黄冕道士的示意下,陆青霜正式向李莲翠传授了全真龙门派自己修行的性命双修法诀,李莲翠从打坐入静开始,从此正式学习将陪伴自己一生的道家修真养性的气功修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5-1-16 20:2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