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忍让故事数则
作者﹕吉光羽
一、宣嗣宗不爱财
明代时,有个嘉定人(今四川乐山)名字叫宣嗣宗,他为人性情温和,志趣高雅,淡泊名利,遇事时,能忍让他人。
宣嗣宗开始任中书舍人,后来升官作礼部郎中,又任知制诰。一天,宣宗皇帝(朱瞻基)到文渊阁巡察,正事办完了,他很高兴的玩了个游戏,把许多银钱,扔在地上,让各位在场的官员争着去捡,谁捡着了,钱就归谁所有。手急眼快的人,捡得就多。大家都争先恐后的去捡,好不热闹!
宣嗣宗等别人都捡完了,慢慢的从地上捡了一文。宣宗皇宗看着他,惊异的说:“噫,这个吏员不爱财呀!”便赏给了他许多钱。
(事据明代王锜《寓圃杂记》)
二、大度容人
杨翥任翰林院修撰时,住在京师。
有一天,邻居中的一家丢了鸡,生气的大骂偷鸡贼,并且点着姓杨的大骂。
家人告诉了杨翥,杨翥说:“天底下又不只是我一家姓杨,我们没偷他家的鸡,就不要去多管闲事。”
(事据明代王锜《寓圃杂记》)
三、宽以待人
松江人董用和,在京城时,住的地方和于谦的住所,隔街相对。董用和生了一个儿子,亲戚朋友送来贺礼,他定了一个日子,准备请客,请帖已径提前送出去了。
到了那一天,猪也杀了,羊也宰了,酒宴也安排好了,忽然听说于谦的母亲死了,在家里举行丧礼。董用和就说:“于公(对于谦的敬称)有丧事,他们全家人都很悲痛;而我家请客热闹,这是不懂人情啊!我们要体谅别人的感情,忍让他们吧。”就停止了宴会,并派人告诉各位客人,请他们改天再来,人们得知了原故,都敬佩董用和的谦仁。
另有一天,董用和与在一起做官的叶盛,退朝回来,并排骑着马慢慢地走。
当时正是暑天,又赶上中午,董用和越走越慢,叶盛热得受不了啦,就催他说:“你怎么不把马赶快点?”董用和问:“你热吗?”叶盛说:“我热!”
董用和说:“你和我都是又热又累,难道马就不怕热、不怕累吗?”于是,他们两个人,都忍受着酷热,到底没用鞭子赶马。
(事据明代王锜《寓圃杂记》)
四、王琦饥寒而死
王琦,字文珽,仁和人,考中进士后,授汝州学正,后又升监察御史,他以学问渊博品行端正而闻名。
他在担任山西按察佥事时,管理学校,使学界风气大为改善。后改任四川,不想继续担任官职,请求退休,回到家乡,才五十岁。王琦以清介自持,当官时,从不走后门,平生不置产业。因此,家里很穷,遇到灾年,有早饭没晚饭,冬天下雪,每天僵卧不出门。有人送给他钱物,不是老朋友的不接受。即使是老朋友的,接受几次之后,也要拒绝。
邻居们对他说:“掌权的官员们,很尊重你,你只要说一句话,你家便什么都有了,何必这样自讨苦吃?”
王琦说:“我这一生,要的是于心无愧。我现在虽然又饥又寒,我也感到快乐。”
天顺年间,王琦竟因饥寒而死。杭州太守胡浚,听说了此事,心中十分感动,对他进行了吊唁,并让杭州学校的乡贤祠,按例祭祀他。
(事据明代陆容《菽圃杂记》)
五、姚少师途遇县丞
明人姚广孝,官至太子少师。有一次,他独自出外散步,未带一个随从。这时有一县丞路经这里,小卒们在前面,吆喝着开道而来,姚少师也不避开。县丞发怒,就把姚少师抓住,用鞭子抽打他。而姚少师也不自报姓名,县丞就拽住姚少师,让他跟在队伍后面走。
这时路上行人,有认识姚少师的,就说:“这是姚少师,当朝太子的老师呀!””县丞听罢,大惊失色,伏在地上请罪。
姚少师缓缓地说:“暂且送我到郡衙里,然后再说话。”第二天,那个县丞来到郡衙,战战兢兢,以为姚少师,会对他加以制裁。姚少师对县丞说:“你是秀才当官,不识高低,狂傲摆威。一位野人行路,何至于用鞭子抽打呢?我昨天要你到郡衙里说话,只是与你开玩笑罢了。我没有别的意思,你回去吧!”竟然没有再追究他。
(事据明代杨循吉《苏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