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307|回复: 0

谁是毛泽东选定的接班人?

[复制链接]

0

主题

3825

回帖

6820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6820
发表于 2010-6-4 19:54: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谢桥

以延安整风为契机,毛泽东(1893~1976)在肃清和驯服了当时的主要对手之后,不仅获得了中国共产党及其武装力量的全部权力,还攫取了思想意识形态的统治地位,中央政治局甚至明文规定:毛泽东对党的事务有最后决定权。这意味着这场名为整风的运动,事实上别无所获,仅仅诞生了一个集皇权与神权于一身的人物而已。这时的毛泽东,算是基本完成了中国历代帝王绝无可能完成的自我塑造,及至后来把中华民族拖进中世纪般的黑暗时代。

  作为一个典型的农民小知识分子,毛泽东从不怀疑“打江山坐江山”的正当性与合法性。甚至他身边一些接触过早期民主思想的同事,也自觉不自觉地被“毛泽东思想”所同化、成为毛泽东的附庸,并使“打江山坐江山”这一专制传统,成为全党、乃至全民的“共识”。而这一共识的最大受益者,便是毛泽东本人。因为按“打江山坐江山”的潜规则,毛泽东要建立家天下、建立毛氏皇朝,那是完全符合“祖制”的。但碍于“人民共和国”的招牌,毛泽东又不得不有所顾忌,不得不祭出迂回穿插、瞒天过海的招数--这便是一面反复而且高调地推出所谓的接班人、一面又果断清除身居高位的有功之臣。

  众所周知,毛泽东推出的第一位接班人便是刘少奇(1898~1969)。毛、刘相差仅仅5岁,这在和平时期的终身制体制下,也未免太可笑了!刘少奇要是真相信,只能说明他不仅幼稚而且天真。结果大家都看到了,刘少奇不听话,只能死无葬身之地。也许有人会说,既然只相差5岁,接班也是口惠实不惠而已,毛又何必痛下杀手呢?问题在于刘的存在降低了毛的绝对权威,影响到他日后独自安排真正的接班人。

  然后是林彪(1907~1971)。其实人们只需看看林的简历,就可以得出与既往完全不一样的结论。他是毛的嫡系【毛亲口对王明说】,在所有的纷争中,林都站在毛的一边,因此说林反毛,那是天方夜谭。林彪不仅拥毛,也非常地了解毛,并且对毛有一种明显的恐惧感。所以战争一结束,林便主动归隐,直到被毛点将出山。但即使是出了山,他也还是不想当什么接班人的(在现有的资料中,谁能找到林彪有取刘少奇而代之的想法或者行动?),他完全是被毛架上接班人这个烤炉上的。但毛这个人实在太可怕了!从高岗、彭德怀到刘少奇、邓小平,无一不是先高高提起,然后再重重摔下。后来把接班人刻在党章上,那是林为了避免重蹈覆辙,才出现这种特例。林以为这样昭告天下了,并且相当于以法律形式肯定了他的接班人身份,于是觉得安全有了保障,起码不至于生活在惶惶不可终日之中。但意料之外的是:在毛泽东的头脑里,从来就没什么党章党纪、更没什么宪法法律等概念,所以林彪从被确立为接班人那天起,就注定没有什么好下场。

不过林彪的悲惨结局,当然也有他自己的原因【尽管是很无奈的原因】,那就是作为接班人,他安排了较多的部下进入中央领导层。九大政治局委员中,属于林的亲信就有五位,即叶(群)、黄(永胜)、吴(法宪)、李(作鹏)、邱(会作)。这在毛泽东看来,就是在提前组阁、提前进入接班状态,是毛所不能忍受的。

  另一个原因,就是林彪的儿子林立果【(1945~1971)他对毛的评价令人不可思议地中肯,与今天官方和坊间的看法几乎一致】。我们抛开林立果是否在秘密组织“联合舰队”不谈,单就让林立果担任空军司令部办公室副主任兼作战部副部长一职而论,就是林彪集团的一个严重错误。毛的耳目布遍各个角落,他不可能不掌握林家和林彪亲信的一举一动,毛怎么能够容忍林彪建立林家王朝呢?毛的这种臆断促成了他决定提前动手,而且务求斩草除根。可怜共产党的一代战将,就这样惨死在异国他乡。

林彪之后是王洪文(1935~1992)。王是1973年5月调中央工作的,按毛的安排跟着周恩来“实习”,并特意关照周恩来“传帮带”。表面上看,王洪文大有接班希望,实际上又是一个替死鬼。党史文件和网络上胡说什么“王洪文到中央工作后象个公子哥”,那绝对是宣传。王洪文既没资历更没势力,你就是发动全国人民让他做公子哥他也不敢。十大召开前讨论王的位置,谁都不好抢先表态,还是叶剑英打破沉默,说“重视提拔年轻干部,是主席的一贯思想,早在60年代,主席就多次说过,群英会中诸葛亮只有27岁,孙策小霸王17岁,周瑜当大都督时也只有30岁……我们这些人当军长师长时,有的还不到20岁。现在王洪文同志已经38岁了,我拥护主席的提名,赞成王洪文同志担任党中央副主席,名字排在总理之后。”这才把王洪文抬上接班人的位置。他在1973年还是毛的红人,1974年底就开始被逐渐冷落,让华国锋后来居上。但无论是立还是废,都是毛泽东所作的铺垫--毛在向党内外发出这样一种信号:年纪轻、资历浅,不是不可以担任共产党主席的,关键看他符不符合接班人的条件。抛开政治立场不论,王洪文可说是所有接班人里最冤的一个。

最后一个华国锋。他上升到接班人的位置,最容易迷惑人的解释就是所谓“华国锋是文革派和保守派都能接受的人选”。而事实恰恰相反,他是谁也不能够接受的一位,否则就没有粉碎“四人帮”事件和之后的提前退出历史舞台。毛泽东最后安排华国锋接班,一是因为他年轻,二是因为他不属于任何帮派,三是觉得他忠诚老实,可以为江青一派所控制。而且毛还特意留言:“你办事,我放心,有事找江青。”由此足见毛的这种安排,纯粹就是为了过渡。不曾想人算不如天算,虽然华国锋注定只能是一个过渡性人物,但在最后却把江青一派一网打尽,过渡到毛泽东的反面。今天说客观评价华国锋,本人以为客观得远远不够,因为在某种意义上,华国锋是一位彻底推翻毛氏王朝的中华民族的功臣。

  前面说了,毛泽东真正的意图,是要建立家天下、建立毛氏皇朝,什么共产党和共产主义事业、什么共和国和人民江山千秋万代不变色等等,全都是表面文章罢了,毛就是一心一意要建立毛氏皇朝。而为实现这一“宏愿”,毛泽东可谓煞费苦心、不择手段。不要以为那些被毛泽东赶下台的开国元勋们有什么反毛企图,毛也绝不会误会他们。他清楚地知道,在那些人中间,对自己有点小小意见的可能有,但决没有胆敢谋逆犯上的人。毛之所以一次又一次发动群众运动,整肃那些所谓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特别是有一定威望的高级领导人,培养什么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目的再清楚不过了,就是为了让他选定的毛二氏能够顺利继位,否则也不会发生换接班人如同换衣服一样的咄咄怪事。

  为了证明这一点,这里先从毛岸英(1922~1950)说起。

  毛岸英作为毛泽东的长子,是毛泽东唯一的希望,所以他刻意培养、苦心栽培。先是加入前苏联红军,获授上尉军衔,1945年底回国后,马上安排他参加土改,之后又到中央机关保卫训练班学习,并在1949年入中央社会部工作;1950年夏任北京机器总厂党总支副书记,几个月后的10月8日象征性的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任司令部俄语翻译兼机要秘书、兼党支部书记。看看毛岸英这份简历:工、农、兵、特【中央社会部】无一挂漏,这在他的红色同辈中是绝无仅有的。如果不是为了捞取政治资本,为日后登基奠定基础,需要这样面面俱到吗?

  可惜天不作美,毛岸英在朝鲜战场死于非命,同时也为彭德怀的噩运埋下伏笔。现在好像没多少人将彭德怀的下场与毛岸英的死联系在一起,如果真是这样,当然最好。但是你无法解释毛在倒彭大会上的悲情演说--

  “你们看,‘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我无后乎?中国的习惯,男孩叫有后,女孩不算。我一个儿子打死了,一个儿子疯了。我看是没有后的……始作俑者是我,应该绝子灭孙。”

  说这些话,看来毛泽东也是实在忍不住了。无后的绝望心理彻底压垮了毛,不然以毛的冷酷,是不会在这种场合说这些话的。因为这些话毕竟有瓜田李下之嫌。 
  
  两个儿子一死一疯,似乎毛氏皇朝也就断了后了。但毛家还有一个身心正常的男丁,这就是毛泽东亲侄--1969年28岁即当上沈阳军区(当时的第一大军区)政委,1975年毛泽东病重之后担任“联络员”、负责毛与政治局沟通的毛远新(1941~)--毛氏家族唯一可以继位的第二代,也即是毛泽东所选定的真正的接班人。

  但是,由于毛远新毫无资历可言,要想扶上大位,在论资排辈的共产体制中就显得特别困难。不过这似乎也难不倒毛泽东,因为他总会在“中国革命的紧要关头”力挽狂澜、起死回生。      

  从毛泽东时代过来的人应该还有记忆,那时候的小学语文课本有篇文章,说毛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牺牲了六位亲人,以此说明毛为新中国的建立所付出的惨重代价和作出的巨大贡献,其用意是不言而喻的,暂且说它是舆论先行吧。当然,这只不过是技术层面的舆论。而统揽全局的舆论,便是所谓“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这等于说“革命尚未成功,斗争仍须继续。”

  舆论自然只是为行动铺垫的。那么毛泽东、特别是晚年的毛泽东到底采取了哪些行动呢?除了前面提到的果断清除身居高位的有功之臣之外,与之相配套的就是让更多的家奴安排在权力核心,这就是后来以江青为核心的“四人帮”之流。

  在中共十大选出的政治局委员名单中我们可以看到,只有几位年老体衰、不问朝政的开国元勋被保留下来,而其它一些年富力强、经验老到的开国功臣,流放的流放、打倒的打倒,大都被赶出了京城。其中的绝大多数--再强调一次--是不可能损害毛的权威的,甚至是“无限忠于毛主席”的,这一点恐怕连毛本人也了如指掌,否则就不会出现被毛整得家破人亡、毛死后经胡耀邦平反昭雪、后来反而忘恩负义的毛派极端份子。但毛就是不能容留这些人,坚持让那些资历平平、唯命是从的人物进入政治局。毛的这种安排如果不是别有用心,还能有别的原因吗?这明摆着就是给江青一派留下掌握更多、更大权力的机会和空间,而这些人都是可以在适当的时候拥立新君的。

  1975年9月,当毛泽东自觉来日无多之时,34岁已担任沈阳军区政委6年的毛远新,终于来到中央成为“联络员”。表面上是负责毛与政治局的沟通,实质上是为了让他名正言顺地参加政治局会议,进入权力中心。可惜毛在最后时刻考虑不周,没有让毛远新在担任“联络员”之余,再在某个部门挂个职务(哪怕就是屈尊挂个中央办公厅副主任也好,都将改写中国历史)。而这一小小的错漏,却在毛泽东逝世之后成为最致命的败招--江青一派的对手以“既然毛已离世,‘联络员’也就完成了使命”为由,把毛远新支出权力中心,重新回去沈阳。从此,这位“跟江青关系不错,江青视他如自己的儿子,他喊江青为‘妈妈’”的毛家传人,便永远退出了中国政治舞台。

正所谓“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这虽然不能说是为毛泽东量身定制,但用在毛泽东身上,也还是恰如其分的。江青一派的覆没,华国锋的“反向过渡”,毛泽东的皇朝美梦也就彻底破灭了。



观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5-1-15 21:0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