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336|回复: 0

空城现象:中国房地产泡沫已刺破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万

回帖

1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158566
发表于 2010-8-4 06:29: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空城现象:中国房地产泡沫已刺破

侨报 2010-08-03

关于中国房地产新政实施百日的收效,没有比空置房比率正反博弈事件更吊诡的了----七月初,大陆媒体惊爆全国660多个城市的空置房多达6540万套(约可供全国两亿人口居住),而后被指为消息来源的中国社科院城调队和国家电网公司均予否认。这场“捉放曹”的游戏甚至使新华社发出质疑:谁来回答空置房的权威数据

空置房本非“皇帝的新衣”,其实大可不必讳言忌医,只是近年来突然成了热点问题:早在三周前,武汉市就想对空置房减收物业费,以平抑民间对物业费不合理收取的现实争议;十天后,北京市一人大代表却建议对空置房征税,希望“通过税收政策打击防地产投机行业”----两种视角,两种对策,两重效果,显示这种博弈正在细化、深化。

最近数周大陆部分媒体对北京天津的“空城现象”进行暗访调查的结果令人触目惊心,甚至吸引央视也加入了这场独立的调查风暴(既然官方对空置房现象并无确词,媒体也乐得在这些吹大的泡泡上刺一针)----尽管那些个案调查曝光了别墅区华丽外衣下的荒凉场景,但还不足以证明中国房地产业的空城现象有多么泛滥。但熟读“三国”的中国人个个都知晓,一旦司马懿识破了空城计的谋略,则诸葛亮的命运就该是另一个故事了。

就在昨天,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数据说,7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2%,比6月回落0.9%,创下17个月来最低水平。多家机构则同时抛出预测7月物价指数可能上破3%甚至创下新高。这两个经济指标被财经界认为是意味着中国2010年的宏观经济正行驶在降温路上。其中核心环境因素除了季节性因素外,就是宏观上主动调控的结果:如房地产新政和出口退税率调整等,显示房地产兴衰的确关乎经济增长。

别有意味的是,同一天,央行召开分支行行长座谈会强调“下半年要继续落实的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时严格执行差别房贷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尽管这也被认为是央行想在力保经济增长和抑制地产过热之间走“平衡木”(因大陆各银行早已加入了房地产的吹泡泡),但人们仍不能不对未来数年的中国经济走势感到担心。

回到那些大量空置房的现实中来,在投资客疯狂抢购了远郊区的别墅而未入住,实际上却是透支了未来房价飙升收益的时间成本----让房价在如此高位运作可保证中国宏观经济不出现大幅衰退,但这样的高位运行却也将夺去那些投资客的未来。

维持“潜在购房者的继续观望”应当说是符合当前中国房地产博弈参与方的共同利益的。但是平衡和静止将是暂时的,波动和失衡才将常态的。当经济学家正在争执中国的金融政策将会如何从平衡木上平安落地的时候,普罗大众对于“远水解不了近渴的公租房制度”似乎仍抱有耐心。而时间成本在不同的选择里会表现出收益与损失的反向扩大,这个经济学常识正在潜移默化为中国房地产行业加剧中国社会的整体急燥症。

当中国股市七月收出红盘、八月又开出首个长阳线时,人们对经济的信心再度得到恢复。这无关洪水肆虐、无关城市高温、无关矿难频发、甚至无关外贸复苏,房地产新政与空置房争议的交锋,愈来愈让人看清了中国经济“只能”和“必须”的选择,即用一定的经济增长获得增量,以保证存量的调整有效及时----否则,改革就将止步,成本无以支付。

然而无论是“价格泡沫”还是“数量泡沫”(见于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评价空置房之语),刺破泡沫总是一件危险之事。人们善意地期望中国房地产业能象中医去病那样呈现和缓降落----因为社会难以承受泡沫破裂,而大众却可接受气球的“慢撒气”。这犹如过去中国经济常会提的“软着陆”一词,这个形象的比喻还是能寄托着最高当局和社会大众的共同愿景。毫无疑问,地产商或者银行家们,也将会从中得到喘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10-7 03:2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