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439|回复: 0

人们谈及的耶稣在印度(组图)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万

回帖

1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160942
发表于 2011-5-8 13:45: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们谈及的耶稣在印度:

  王摩诘  凯迪社区 猫眼看人
 

已经拍成电影的耶稣在印度
 
  
   耶稣曾到西藏学习佛法!!平安夜是基督教里面耶稣诞生的前夕,根据圣经的记载有三名来自东方的智者,观星像而至伯利恒城来迎接耶稣的诞生。因为预言家跟当时的王说明天有婴儿诞生会成为地上的王,当时的王就下令屠杀所有当天出生的婴儿。当然,故事的延续就是耶稣被方在木桶里沿河顺流而下逃过这场劫难。
  
   从佛教来看,耶稣能够避过这一劫应该是他的福报,也有学者推论三位来自东方的智者是来自印度的大成就者,预言菩萨再来救度众生,特来拜见。此说也未尝不可,因为以藏传佛教的说法,菩萨或大成就者的再来往往是有天像和一些特殊的环境伴随着。而大成就者本身因为历世的修道因缘,本身善根很深,一经点化便能深明佛理真谛。也因为累劫以来的善业,能够逢凶化吉也不足为奇。
  
   在“耶稣在印度”一书里面记载了耶稣到印度学佛求道的证据,其时间正好是大乘佛教兴起的时候,正是佛陀涅槃后约五百年。学习有关大乘佛教的菩萨道精髓,普度众生,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后声称以自己的血为世人赎罪。而其原罪论也与佛教认为众生被贪嗔痴三毒荼毒,颠倒梦想有一点相似。当然佛教的区别是认为这颗真心本来是清净无染的。
  
   基督教提出的三位一体“天父,圣子,圣灵”本来是融合的,一体的。这又和佛教的“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有一点类似。心者,我们本来面目,识得此心即能见性成道。不过还需要悟后起修。就好像天父/上帝本身是基督教徒的依赖依附对象,要“认天上的父作父”,就好像佛教里面的要识得此心。而圣子耶稣就如同佛陀的概念,以人身来救度众生,是一位觉悟的人。至于圣灵,也和众生相等,众生本具佛性,神识轮回娑婆世界。不过这个“灵”在基督教里面定义比较狭窄。
  
   上天堂能享永生,也和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有相似之处,往生净土能够花开见佛,听阿弥陀佛讲经说法,不再堕轮回之苦。而基督教要入天堂的基础就是对基督的信,这又和净土法门的唯信能入非常相似。而基督教反对偶像崇拜,也和佛教的不拜偶像非常类似。因为这就变成心外求法。
  
   当然基督教和佛教还是存在着很多不同之处。到底这是本身教义的分别处,还是后来历史原因的改变,末学没有去追探下去。不过以耶稣的所行慈善和无私的奉献,耶稣如果是菩萨再来也不会太出乎意料。
  
       在圣经里面基督失踪了十九年,重新出现时已经三十多岁了。有学者专门研究这消失了的记载和记录。得出的结论居然是耶稣其实所宣讲的教义是取自于佛教,因为这段期间耶稣去到了印度修习佛法。这本书“Jesus in India”引来了很大的争议,但是里面有很多证据和文献记载了“耶稣”的路程和其名字因语言的不同而被改变。这书的内容也和一次虚云老和尚所说的耶教本来自净土宗一致。
  
   其实这些争执对于学佛人没有任何意义或帮助。学佛者应该修自己的心,而不是他人的心。对于他人的指责或误解,我们只能够也应该忍让、宽恕、包容。
  
   从前曾在『内明』月刊提过耶稣基督到过印度研究佛学。远在数十年前,虚云和尚也早就提起过同样的讲法(见虚云年谱内:民国三十二年一百零四岁答某公问法书)我说过耶稣往印度研究佛学:事裁於原始本子的新约『彼得福音』内。大彼得是耶稣的最早门徒,与西门一同归依耶稣,跟随耶稣最久,是耶稣最得力的左右手,当然对於耶稣有更深的认识,可能圣彼得比任何门徒对耶稣的认识都深入得多。作为大弟子及随身侍者,彼得对於耶稣的一切事迹都有纪录下来,但是当时并未目称为福音,只称为『水徒行传』(英文称为:AquarianApostleChronicle),记下耶稣的言行语录甚详,其中提到耶稣去印度学习东方宗教。在耶稣土十字架受难之後,各门徒星散,各处传道,大彼得前往罗马传道,被罗马人逮捕焚死。他的笔记则被门徒收藏,被改名为『水徒福音』(AquarianGospel),实在可说是最早的新约的一部份。其他门徒:马太、约翰、路加、马可等各人都是较晚归依耶稣的,他们各人所记录耶稣的言行与语录,後来被称为四大福音书,与大彼得的福音书,互相衔接。大彼得所记录的,是耶稣十二岁初次讲道以後,直到三十一岁重返以色列进入耶路撒冷的十八至二十年当中的一切重要事迹;一直纪到耶稣上十字架。
  
      马太等四大福音,记载耶稣出生到十二岁初次讲道於犹太教堂,但是十二岁後的事迹全然只字不提,记载中断,直到耶稣登上柑榄山被魔鬼试探,在约但河受洗礼於圣施洗约翰,才有纪录,而那时的耶稣已经有三十一二岁了。四福音强调耶稣是上帝的独生子,天赋超人能力智慧,十二岁即能在犹太教堂讲道折服各犹太长老,但是四福音对於耶稣十二岁至三十一岁之间的传道事迹只字不提,这事岂不奇怪?依理说,他们应该都有详细纪载才对呀!难道耶稣在彼十八至二十年中的事迹都一无可提?全都不值得纪录?
  
      细读四福音书,我们不难发现四者文字语气与纪事如同出於一人口吻:好像是经过细心整理删改统一的。同一件事,四个人的看法说法,怎可能如此统一?各人有各人的感受,各有各的观点,总不会完全吻合的。四福音已经过历代教廷删改增减,所以才会有现在本子的钦定统一模式。其实,新约当初并不是这样子的。当初的原始新约,有『彼得福音』,也有其他门徒的笔录,在份量上,比今本要多上不只十倍:圣保罗原名扫罗,本来是一个官吏,一向仇视反迫害基督徒不遗馀力,他并没有归依在世时的耶稣。它是某次喝醉了酒在路上看见已经上了十字架升天的耶稣基督对他显圣,他才改邪归正成为基督徒。从此洗心革面,发奋努力宣扬基督教义,成为基督教西传欧洲的最大功臣。它的笔记与书函很多,後来编辑为『罗骂书』『哥林多前书後书』等等。被尊为首任教宗的保罗,弃家而出家传道,立下清规,创下基督教修士的严格苦行修行济世风范,为後世所宗,保罗律己极严,尤其痛责淫乱,最禁酒色。他对於耶稣的早期弟子大彼得,有没有争取领导地位,我们很难断言,但是,那是不无可能的。因为保罗的才干,一归王之後,就立刻压倒了各门徒。而当时,大彼得正是公认共戴的耶稣继承人。大彼得与西门都出身是渔夫,原在加利利海航海捕鱼,在教育水准上,自然比不上出身尊贵的保罗,渔人与海员生涯阶段,难免酒色寄情,归依耶稣以後,当然改掉酒色嗜习,但是,恐怕多少也还有些残馀的不羁态度罢:大彼得的自由作风与豪放态度,是主张苦行禁欲的保罗所不满的。彼得与保罗不相为谋,各传各道。如果彼得不是死於罗马人手中,或者一场剧烈的权力斗争,终不可避免发生於彼得与保罗之间的。
  
      保罗後来以其正统继承耶稣的地位,著手整理经典,不用说是把自己的『罗马书』『哥林多书』之类全都收进新约内。同时,把大彼得的笔记『水徒行纪』整个删除不留。耶稣在十二岁到三十一岁之间的二十年周游各国传道与研究其他宗教的经历,在保罗这样极端狂热的『基督至上』信徒看来,那都是有损耶稣声誉地位的,无必要保留的!耶稣是唯一的神---上帝的化身,怎可以被记载去各国参学?
  
     从首任教宗保罗开始,教廷就一直在用心整理新约与旧约,首先在旧约内加入『弥赛亚』将临的预言【犹太教的旧约本子并无这些预言】。然後统一四福音书的叙述,以确立耶稣的地位是天赋的、超人的。把任何有关耶稣青年时代周游列国的纪录全都毁灭不留,务必要把耶稣讲成唯一的至尊至大荣耀的救主当然是不需要向任何人学习的。新旧约在中世纪已定了现型。西传拉丁文本子被译成英文的,当前最流行是其王詹姆士钦定本子,裹面就更看不到耶稣青年时代的言行了。各种本子的新约,都有些用心可诛地将大彼得贬格。各福音都说:犹大出卖耶稣以後,罗马与犹太士兵来客栈搜捕耶稣之时,问彼得:『你认得这个人是不是耶稣?』彼得就答:『我不认得这个人』,这段有名的『彼得三次不认主』故事,其实是可疑的!彼得是首徒,早已将生命都献出来追随耶稣,甘愿为师而死,怎会那样贪生怕死而否认他的师父?这一段纪载,极有可能是有意伪造来贬格彼得的!热血豪迈而忠烈的大彼得,不可能有那种不义的态度!总之,圣彼得的笔记,都被保罗与古代教廷删除了,秘存於教廷资料馆的『彼得福音』也被毁掉了。可是,在土耳其与伊朗及苏联交界的阿拉利山腰的修道院,在爱琴海一个小岛的修道院等数处都还秘藏看羊皮古本的彼得福音书【即水徒行纪】。这些秘本,今人恐怕难得一见了。我从前写过,我神游得见这些古代秘本,许多人总认为我是讲神话,我一直都盼望,有一天让我有机会找到这些秘本之一,将之公开於世,以证我言不诬。我同时也知道,世上也还有许多人知道有这本彼得笔记的水徒行纪,甚至於还有英文译本。不过由於基督教无论新教与旧教都不承认这些本子,更不承认耶稣去过印度学习佛法,所以,纵然这些本子问世,也必会遭到基督教大力击抨的。这种本子必难广传,我若想找到它,恐怕比大海捞针还困难!我查遍了数不清的图书馆与学府,都找不到这本『水徒行纪』,可是我并不灰心,我知道总有一天会找到的。我无意要把耶稣说成是佛教徒,也无意说耶稣的学问全部得力於佛教,我只想证明,这一个伟大的宗教家,以其深思好学,必然曾经涉猎过许多宗教哲学的学问,在其青年时代,极有可能曾经到过当时文明最盛的印度去参学研究各种学问。古代印度阿育王武功极盛,曾经征服安息(波斯)与中东各国,疆土拓至埃及与马达加斯加。阿育王早年残暴,後来皈依佛法,成为最大力的护法君王,在各处建立佛教道场与无数佛塔,派出许多佛教僧人前往中东各国传法。到了耶稣时代,阿育王的帝国已不存在,但是佛教在中东的残馀影响力仍然可观(至今仍有巴基斯坦与阿富汗之间的佛教寺院残迹可见,在伊朗境内的山地也还有可见的佛教遗迹)。请参阅国家地理杂志。佛教的慈悲平等济世作风,与当时中东地区的狭隘民族自私自利的宗教完全相反。更不是极端偏见狭窄排外的犹太教所能望其项背。耶稣从小就不满犹太教的极端民族自私排外,他可能对於充满平等慈悲的佛教感到有兴趣,更可能被佛教的深奥与神秘吸引。好学深思的他,立意往印度研究东方宗教哲学,应该是很顺理成章的事,何况那时代,正是佛教第三次结集经典後不久,对於这位青年宗教革命家,必有相当大的吸引力。他从以色列出发,经波斯、阿富汗而进入印度,这并不是『全无可能』的事。基督教徒历来否定耶稣东行研究东方宗教,完全是犹太民族宗教的狭窄仇外心理的残馀心理影响所致:基督徒是没有自由可以考查经典的,只有盲目接受自古以来教廷颁定的圣经,并不知道这样盲信观念的对外排斥,贸擦上已经恶意地否定了耶稣基督在东方的研究与传道事迹:并且减削了耶稣的博学精湛修为!
  
转贴来自天涯: [学术]耶稣在印度(转载)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1/1/425920.shtml
32021608_32850893.jpg
32021622_32850893.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5-1-29 05:0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