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1238|回复: 1

孔捷生:《天与地》和《金陵十三钗》

[复制链接]

8617

主题

1万

回帖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135269
发表于 2012-1-17 16:05: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苹果日报  

《天与地》是一套香港剧集,讲的是香港人的故事及其心路。它被大陆禁了,天朝自有其心病,岂止手上血腥味几十年未洗干净,忌讳之多如同Q爷的癞疮疤,“‘光’也讳,‘亮’也讳,再后来,连‘灯’‘烛’都讳了。”(《阿Q正传》)。

《天与地》是香港新浪潮力作,《岁月神偷》和《桃姐》等亦为潮头之作,莫以为新浪潮只限于影视,它既是文化的也是思想的,再延伸开去,近日香港市民反D & G霸权之“起义”,亦系本土化重要讯号。香港新浪潮运动是九七回归后的集体反省,经过种种纷乱、浮嚣、跌宕,世相和人心开始沉淀,向着本土化真正“回归”。香港一个半世纪命运浮沉,试问谁不置身于这个大故事之中?

《天与地》若干对白台词,诸如——“This city is dying, you know?”

“你看看我们这个世界,看看这个城市的样子。除了钱这个字,我们已经分辨不出是非黑白,我们每个人都被环境训练得像倒模出来似的。”

“当所有人都说我们的城市被边缘化后,我们会觉得沮丧,失望,悲哀;但我们从来没有想过,所谓边缘化,是因为我们依附于主流价值观。为什么我们不可以有自己一套价值观?”

“香港人最擅长是什么?就是善忘,除了钱,忘记身边所有的一切,忘记那些旧楼、码头,忘记曾经在街上喊过的口号。”

“独立的精神、抗拒建制、自由、爱、勇往直前,其实何止是 Rock & Roll ,我们做人不是本来就应该这样吗?”

“和谐,不是一百个人说同一句话;而是一百个人说不同的话之余,而又懂得互相尊重。”

“为什么人长大了以后,就要这么多妥协、这么多考虑?这么多理由去面对现实,才叫‘正常’吗?”

这些句子并非编剧即兴创作,而清晰传达出港人的集体反思。

接下来说到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此片在北美票房惨淡,口碑不佳,竞逐金球奖又落榜。根据北美专业影评,此片平均得分是倒数第二等级,其内涵“weak”(干瘪虚弱)。多篇影评指它是“大杂烩”、“荒唐肥皂剧”;对《金陵十三钗》最尖刻的评论当属《荷里活报导》的文章,直称此片若在一九四二年推出,或可成为有效的“反日宣传片”,而到了今天,它充其量是“低级噱头”。若说最有见地当属《纽约时报》的评论,认为此片败笔在于把南京大屠杀浓缩于“性”,而疏离了历史本身。

《金陵十三钗》叙事线索贯穿于日寇意欲对十三个女学生性侵占,其间性羞耻、性想像、性奉献都围绕这条主线。一句话就是为民族而献祭肉体的爱国主义,那些亡国商女的杰出前辈赛金花早在八国联军侵华时就身体力行了。

我看过题材近似的几部欧美电影,罗曼.波兰斯基导演的《钢琴家》(The Pianist);英国片《生死朗读》(The Reader);法国片《沉静如海》。论投资大约都只有《金陵十三钗》的小指头都不到,论口碑却有天壤之别。笔者不欲对张艺谋加诸恶言,试想张要遵普世价值去发掘人性,向前述几部作品的深度靠拢,只能与《天与地》一样被禁,如同《金陵十三钗》男主角克里斯汀‧贝尔(Christian Bale)前往山东临沂探望盲人陈光诚,结果被殴打和驱逐,此系人性人道在这一方水土的命运。

对张艺谋冷嘲热讽,并不能拔高全民艺术品味,更不能建设“文化强国”。张艺谋曾是中国电影的骄傲,他本来有望成为国际电影大师,他的《活着》被禁后,还拍过《我的父亲母亲》,此片已比《活着》后退一大截,却尚有若干人性刻画与历史反思,然而只要思想专制文化专制不除,此路显然走不下去。于是从《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张艺谋已完成了背向现实与人生的转身,及至《英雄》,竟沦为大一统专制皇权的贡品。欲知当代中国缘何出不了大师,张艺谋就是一个例子。

更可悲的是,专制越长久,土壤越板结,文化品位和精神境界就越低下。于是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断无可能如《钢琴家》(The Pianist)和《沉静如海》(法文名字:Le Silence de la mer)那般,发掘被时代浊流所裹挟和驱策的纳粹军官之心灵挣扎,表现战争之残酷野蛮未曾泯灭其人性与人道之心,亦未泯灭对人类文化结晶的崇尚热爱。张艺谋更无可能像《生死朗读》(The Reader)那样,无情地剥开人心之阴暗面,那怕纳粹集中营一个蒙昧狱卒之奉命行恶,其罪过也未必比人类本能的自私和卑劣那一面更恶。《生死朗读》里战后对女狱卒汉娜的审判,其丝丝入扣的细节,无异于一场人性审判。

假使张艺谋真有这等思想深度和艺术气魄,首先就过不了庸众那一关,必定被爱国群氓的狂嚣口水所淹没,他们是民族仇恨和思想统制重轭之下的双重奴隶,有“毋忘国耻”这一心理符咒在上,什么艺术什么人性,都是扯淡!他们对于“国耻”的强烈自我心理暗示,堪称为对民族仇恨的一种“畸恋”。自不待言,对人类高尚文明既无鑑赏力也无精神追求的庸众与群氓,正是这片冷土结出的果实。

胡锦涛新年讲话警诫西方文化价值的“长期渗透”,要“警钟长鸣,警惕长存”,充分认识“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严重性和复杂性。”此类党话听去恍如隔世,却是中国专制的现实。用《天与地》里电台节目助理Rico的话来说:“大家现在听到的怦怦声,就是强权与制度下的代表,在建制下的当权者,他们最恐惧的,就是他们管治的人不听话。”有如此制度,必有这般当权者,于是中国岂止没有大师,就连现代公民都无法生根发芽!

1万

主题

1万

回帖

1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160953
发表于 2012-1-18 03:53:52 | 显示全部楼层

六亿元输给了五十万羞了谁?

作者:刘宏骏愚园山房

张郎豪夸国际化,烧钱只为奥斯卡,
堆彩叠钗虚浮华,排场褪去残屑花。
才尽只因眼光浅,贪名逐利乏真见,
世上美名无关钱,艺术最贵真情鉴。


金球奖救赎不了的《金陵十三钗》
                                                                                          --肖鹰
  
  当地时间1月15日晚,美国第69届金球奖在洛杉矶揭晓。在最佳外语片奖角逐中,《金陵十三钗》落败,伊朗电影《别离》(又译《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摘冠。

  这次金球奖5部电影被提名角逐最佳外语片奖,《金陵十三钗》以迄今最昂贵中国电影(号称投资6亿元人民币)、一个囊括了包括“一线好莱坞明星”的26个国家创作人员的“全球化团队”、“一切都向好莱坞看齐”(制片人张伟平语)的巨大阵势入围,而《别离》是一部仅投资50万美元(据悉后期曾因资金困难不得不更改拍摄计划)、演员不过10人(纯伊朗本土演员)的“家庭电影”。

  《金陵十三钗》以资金之强、阵容之大、技术之优,而且以“一切都向好莱坞看齐”的“全球化”追求,何以败给《别离》这样一部以本土特色为基调的小制作电影呢?

  《别离》讲述的是一个在当代伊朗社会背景下的两个家庭纠纷的故事。剧情的主线讲述一对中产阶级夫妻纳德(Nader)和西敏(Simin)之间因为是否移民海外而发生的离婚纠纷;剧情的副线讲述,纳德雇佣了一位代替离家的妻子的女佣拉滋(Razieh)照顾他病瘫的父亲,因为发生解雇纠纷而将女佣推出门而致使她摔倒流产——拉滋的丈夫胡加(Hojjat)是一个失业并因欠债不还而被监禁的木匠,他向法庭控告纳德有意将拉滋推下台阶,是故意谋杀她腹中的胎儿。

  美国批评家给予这部电影空前一致的最高赞赏,认为它是一部非凡的电影,因为导演法哈迪(Asghar Farhadi),以深贽的诚意和精湛的电影艺术,不仅将现代伊朗社会中的人生做了以小见大的展示,而且他对现实人生的追问远远超越了伊朗本土而具有当代世界的普遍意义——他在对伊朗两个家庭的现实生活问题的细致揭示中,同时将当代世界生活中的传统与现代、个人与社会、贫穷与富裕等多重矛盾做了深刻的、富有启发性的展示。美国批评家认为,这个电影用现实主义的手法揭示出了出人意料的人物性格的深度真实——它的每一个镜头都在真实地引入人生的情感和真实层面,是一部观看后就不可能从心灵中消除的电影。

  而《金陵十三钗》这部号称表现“救赎”精神的“大片”中,不仅“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真实被严重虚化和弱化,电影中的数十个男女角色都只是作为一部蓄意渲染和炫耀超历史的“秦淮歌女风情”的“史诗大片”的电影道具。在电影中,由美国影星贝尔扮演的“拯救者米勒”,是一个在美国西部片中的“混混英雄”的类型角色拷贝,他从一个贪财的混混“转变”为一个中国难民的拯救者,如耶稣显圣一样,毫无逻辑;而14位秦淮女妓在“南京大屠杀”后的十二月寒冬的教堂中,如在今天的T型台上做超时空的时装秀,不仅风情万种,而且衣艳肤鲜,如花瓶中不败的塑料插花——然而,就是这群被标记为“秦淮商女”的电影尤物,在完成了一场炫人眼目的电影美色秀之后,又忽然集体一致地怀揣玻璃刀代替十三位女生去迎接日本侵略军的残暴了——导演说这部电影表现的是“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灾难中,超越“狭隘的民族主义”的“人性”。然而,这部电影让观众看到的,却几乎是恶作剧式的逻辑在串连着一幕幕极具煽情力的镜头。

  在陈述《金陵十三钗》的拍摄动机时,张艺谋说:“严歌苓的这个小说在这种空间很小的地方,有了新的突破。以小女孩孟书娟的视点展开叙述,就是一个突破点,它非常值钱。小说让我想到一个定格的画面:通过彩色玻璃,一群花枝招展的女人走进教堂。我为这个独特镜头而激动。”(2011年12月16日《南方周末》)

  无论张艺谋在《金陵十三钗》中注入了多少“爱国”、“全球”和“人性”的色素,《金陵十三钗》给予全球观众的,就是这个“通过彩色玻璃,一群花枝招展的女人走进教堂”的在历史非常灾难中的“粉色镜头”。在30万中国人被日军屠杀、一片瓦砾的寒冬十二月的南京城,还有一座天堂式的教堂在彩色玻璃背后展演着会说英语的中国女妓衫薄裙轻、酥胸半裸的“秦淮景”——这就是张艺谋为之激动的南京大屠杀的“独特镜头”。

  从张艺谋的创作谈和电影的画面效果来看,他不是没有下足工夫,但是工夫都下在这个“秦淮景”的粉色中了。张艺谋想独创一个“妓女救国”的“新画面”,但是这个画面上只有“妓女”的出位,没有“救国”的诚意。美国有电影批评家认为,《金陵十三钗》是一部华而不实、缺少艺术诚意、充斥低级噱头的大杂烩式的肥皂剧,确非诬言。从《金陵十三钗》的实际成效看,我们可以直白地讲,——以其才、其识和其志,张艺谋转不过妓女这个弯。

  一部电影的优劣,自然是不能以角逐国际大奖的成败而定。但是,《金陵十三钗》以“一切都向好莱坞看齐”的追求而在美国遭受的批评和抵制,相比较于《别离》向观众表现的电影家对生活真实的尊重和电影艺术的诚意。因此,1950年出生的张艺谋导演能否从1972年出生的法哈迪导演身上借鉴到一点积极的电影精神呢?

  我认为,对于那些如《金陵十三钗》一样标举“一切都向好莱坞看齐”的“全球化”旗帜的中国电影,《别离》给我们两点重要的启示:其一,中国电影的发展,需要的是立足于本土的国际化视野,而不是盲目模仿的“全球化”技术;其二,在这个高技术化的时代,坚持现实主义精神,即真诚关注社会人生,是电影生命的根本之源。如果中国电影家能够从目前以投资昂贵为“大”、以包揽国际明星为“强”的误区中走出来,能够以深刻的诚意,进行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当代中国生活的感受和追问,中国电影的未来必然别有洞天。

                                               --(作者系清华大学美学教授)     摘自《东方早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5-1-29 05:1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