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306|回复: 0

孔子不敢言“圣”

[复制链接]

283

主题

987

回帖

5756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5756
发表于 2012-2-16 23: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送交者: 素颜
[color="DarkSlateBlue"]孔子晚年和弟子谈起自己的一生,曾感叹道:“若圣与仁,则吾岂敢?”(述而篇)意思是说,自己没有达到“圣与仁”。他说自己没有达到“圣”,是实话,但说不敢称“仁”,则是老人家谦虚了。


“仁”是个人通过学习而能达到的一种境界。“仁”字由“人”和“二”组成,《说文解字》释“仁”:“从人从二”。二人者,人与人之关系,这就是仁的本质。


孔子说:仁者爱人。人有各种,仁亦多样。人的社会地位不同,角色转换,人与人的关系也就复杂多变。仁者之“爱人”,于是有了不同形式:于父母,是孝;于兄弟,是悌;于夫妇,是情;于子女,是慈;于君王,是忠;于朋友,是信;于他人,是诚。


“仁”的一个特点是其内在性。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篇)仁离我们远吗?不远,只要一想到仁,仁就到了。为什么?因为仁就在每个人的心中。

“仁”的另一特点是其被动性。“仁”之“爱人”,就是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篇)不是“我对你好,”而是“我不对你不好。”


求“仁”于内,是“忠”。“忠”者,正心诚意。行“仁”于外,是“恕”。“恕”者,接人待物。孔子对曾参说,“吾道一以贯之。”曾参解释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里仁篇)真是很好的总结。

由于“仁”的内在性和被动性,通往“仁”的最佳途径就是“克己”。因此,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篇)

但是,“圣”就不同了。“圣”是将“仁”普及于民众并能推行于社会的成功实践。


孔子对子贡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子贡问:“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孔子说:“何事于仁,必也圣乎!”(雍也篇)意思是说,那可不仅仅是“仁”了,是“圣”了。


历史真的给了孔子一次机会,让他由“仁”入“圣”,尝试了一下自己的“仁政”理念。56岁那年,他受鲁君之命,以大司寇之职,代行相事,执掌鲁国朝政,开始了百日“鲁国新政”。


据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记载,执政不久,孔子颁布了几项重要的法令,一是有关农贸市场,上市买卖的猪、羊,一律实价,禁止讨价还价;二是有关社会风气,街上男女,一律分道,不许携手同行;还有一项涉及外交政策,凡各国宾客来访,无论受邀还是自来,一律由官府接待,好吃好喝,有接有送。

这些法令,今天听起来,有点像是发改委管物价,街道居委会管男女恋爱,政府组织国际盛会来宣示我泱泱大国之崛起。


孔子的“鲁国新政”很快就失败了。为什么呢?因为逐利是商品的特性,更是商人的天性,天下不会有一个不逐利的市场;分道而行,既不能防止男女之间“发乎情”,更无法让他们一定“止乎礼”;而对国际友人好吃好喝的招待,显然解决不了各自对实际利益的争夺。


孔子想以“仁”为基础,在人与人之间建立和谐有序的关系,并由此构建一个“大同”社会。计划是完美的,可惜,他低估了人性。人性欲求无限,非“克己”所能改变。“克己”不易,让他人“克己”更难。

孔子最后承认了自己在现实中的失败。这也许就是他说自己没有达到“圣”的原因。看来,对圣人而言,“求仁得仁”不难,难的是由“仁”入“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5-1-15 17:38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