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535|回复: 0

老百姓住的房子都哪里去了?看完这个顿时就明白了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万

回帖

1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160662
发表于 2012-10-11 15:07: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网易博客

过去15年,中国房地产如果能够合理发展的话,就不会出现目前的泡沫和短缺的困局。令人遗憾的是,这个困局已经成为阻碍城市化、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民谋求幸福生活的严重障碍。

收入两极分化,腐败和传统文化是造成这一尴尬局面的三大推手。

如果把城市人口按人均收入高低分为10等分,最富组的人均收入和最贫困组的人均收入的比例,早在1990年就已经高达7倍了。但是,到了2011年,这一比例提高到了33倍。如果把不能见到阳光的收入计算在内,这个倍数还要高得更加离谱。1978年,全国居民的人均收入基尼系数只有0.2,到了2011年,基尼系数高达0.5。

收入两极分化说明,有钱人可以买得起大的和贵的商品房,而中低收入人群只能买得起经济适用房。有钱人大约占全国城市总人口的20%,中低收入人群占80%。

地方政府官员、地产开发商和银行的腐败行为意味着,他们唯一的目的就是不惜牺牲广大人民和整个社会的利益,来牟取非正常的垄断暴利。这种昧着良心的牟取暴利行为,使三个利益集团密切勾结,集中开发利润丰厚、大户型、高价格的商品房,来满足富人阶层的需求。而对利润薄、小户型、价格低的经济适用房却一点兴趣也没有,使得广大中低收入的家庭没法买到他们想买,也买得起的房子。

经济适用房的严重短缺,迫使中低收入人群拼命和富人竞争,购买大户型和高价格的商品房,进而推高商品房的价格,并造商品房的短缺。

中国的传统文化要求男人必须先有房子,才能结婚。结果,有钱人喜欢买多套房子,不仅仅是为自己买,也是为孩子和孙子购买。

这种看上去似乎‘不理性’的买房行为,加上大量的农民工涌入城市,创造了一个极其强大、并且永不满足的需求。更为极端的例子是,有的家庭,倾三代人的存款,就是为了孙子能在北京、或者广州,购买一套房子,让他在那里结婚和定居。

贪婪无度的地产商、地方政府官员和银行家,充分利用普通百姓这种近乎疯狂而缺乏理性的消费心理,通过互相勾结,通过拒绝中央政府建设经济适用房的政策,通过把大量的新建商品房空置,来创造人为的短缺,并肆意的推高价格,达到牟取暴利之目的。中国目前房价之高,普通人一辈子卖命的工作,也只是为了买一套没有土地产权的房子。而有更多的人,穷的连买房子的梦都不敢做。

中国近7亿的城市人口,有2.6亿是农村移民。因为房价奇高,他们买不起房子,只好把老婆孩子留在边远的乡村。这样的结果,使中国城市化出现两个致命的弱点。一是,大量的人口长期处于流动状态。二是,这些人口不敢消费,因为他们面对太多的人生未知数。

中国房地产是一个泡沫无疑,但是这个泡沫却无从可以刺破。一方面,开发商利润丰厚,加上国有银行大量而利率低下的软约束,它们有超强的抗风险能力。另一方面,在地产泡沫开始之前,大多数大型开发商已经囤积了大量的土地。

这种有泡沫而不会爆破的市场,对中国经济和社会有两个负面影响。其一,当政府进行限购时,地产商不会通过降低价格来促进销售,结果是量降价不降,造成开发速度下降,拖累经济的增长速度。其二,中低收入人群照样买不起房子,也没有房子买,严重阻碍中国城市化的进程,阻碍内需拉动。

要绕开目前这种房子短缺--高房价--再短缺的恶性循环,中央政府已经下令,要求地方政府在2015年前建设多达3600万套的经济适用房,这无疑是可喜的一步。但是,也有许多问题,还没有得到回答。

例如,如果没有政府的大量补贴,这个廉租房计划能否持续?

再如,地方政府已经失去昔日天量级的土地转让费,它们还有能力拿到那么多的土地建造廉租房吗?

我认为,为了保护上述三大利益集团的既得利益,中国政府到目前为止还在绕开两个重要的命题。一,政府不愿意对囤积土地、囤积房产采取果断的税收政策。二,政府也没有明确建造房子的大小,来保证土地的有效利用,从满足广大民众的刚性需求出发,来保证城市化的健康发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5-1-15 14:1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